列傳第三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邵續李矩段匹磾魏浚(族子該郭默)
邵續,字嗣祖,魏郡安陽人也。
父乘,散騎侍郎。
續樸素有志烈,博覽經史,善談理義,妙解天文。
初為成都王穎參軍,穎将讨長沙王乂,續谏曰:“續聞兄弟如左右手,今明公當天下之敵,而欲去一手乎?續竊惑之。
”穎不納。
後為苟晞參軍,除沁水令。
時天下漸亂,續去縣還家,糾合亡命,得數百人。
王浚假續綏集将軍、樂陵太守,屯厭次,以續子乂為督護。
續綏懷流散,多歸附之。
石勒既破浚,遣乂還招續,續以孤危無援,權附于勒,勒亦以乂為督護。
既而段匹磾在薊,遺書要續俱歸元帝,續從之。
其下谏曰:“今棄勒歸匹磾,任子危矣。
”續垂泣曰:“我出身為國,豈得顧子而為叛臣哉!”遂絕于勒,勒乃害乂。
續懼勒攻,先求救于匹磾,匹磾遣弟文鴦救續。
文鴦未至,勒已率八千騎圍續。
勒素畏鮮卑,又聞文鴦至,乃棄攻具東走。
續與文鴦追勒至安陵,不及,虜勒所署官,并驅三千餘家,又遣騎入抄勒北邊,掠常山,亦二千家而還。
匹磾既殺劉琨,夷晉多怨叛,遂率其徒依續。
勒南和令趙領等率廣川、渤海千餘家背勒歸續。
而帝以續為平原樂安太守、右将軍、冀州刺史,進平北将軍、假節,封祝阿子。
續遣兄子武邑内史存與文鴦率匹磾衆就食平原,為石季龍所破。
續先與曹嶷互相侵掠,嶷因存等敗,乃破續屯田,又抄其戶口,續首尾相救,疲于奔命。
太興初,續遣存及文鴦屯濟南黃巾固,因以逼嶷,嶷懼,求和。
俄而匹磾率衆攻段末杯,石勒知續孤危,遣季龍乘虛圍續。
季龍騎至城下,掠其居人,續率衆出救,季龍伏騎斷其後,遂為季龍所得,使續降其城。
續呼其兄子竺等曰:“吾志雪國難,以報所受,不幸至此。
汝等努力自勉,便奉匹磾為主,勿有二心。
” 時帝既聞續沒,下诏曰:“邵續忠烈在公,義誠慷慨,綏集荒餘,憂國亡身。
功勳未遂,不幸陷沒,朕用悼恨于懷。
所統任重,宜時有代。
其部曲文武,已共推其息緝為營主。
續之忠誠,著于公私,今立其子,足以安衆,一以續本位即授緝,使總率所統,效節國難,雪其家仇。
” 季龍遣使送續于勒,勒使使徐光讓之曰:“國家應符撥亂,八表宅心,遺晉怖威,遠竄揚越。
而續蟻封海阿,跋扈王命,以夷狄不足為君邪?何無上之甚也!國有常刑,于分甘乎?”續對曰:“晉末饑亂,奔控無所,保合鄉宗,庶全老幼。
屬大王龍飛之始,委命納質,精誠無感,不蒙慈恕。
言歸遺晉,仍荷寵授,誓盡忠節,實無二心。
且受彼厚榮,而複二三其趣者,恐亦不容于明朝矣。
周文生于東夷,大禹出于西羌,帝王之興,蓋惟天命所屬,德之所招,當何常邪!伏惟大王聖武自天,道隆虞夏,凡在含生,孰不延首神化,恥隔皇風,而況囚乎!使囚去真即僞,不得早叩天門者,大王負囚,囚不負大王也。
釁鼓之刑,囚之恆分,但恨天實為之,謂之何哉!”勒曰:“其言慨至,孤愧之多矣。
夫忠于其君者,乃吾所求也。
”命張寶延之于館,厚撫之,尋以為從事中郎。
今自後諸克敵擒俊,皆送之,不得辄害,冀獲如續之流。
初,季龍之攻續也,朝廷有王敦之逼,不遑救恤。
續既為勒所執,身灌園鬻菜,以供衣食。
勒屢遣察之,歎曰;“此真高人矣。
不如是,安足貴乎!”嘉其清苦,數賜谷帛。
每臨朝嗟歎,以勵群官。
續被獲之後,存及竺、緝等與匹磾嬰城距寇,而帝又假存揚武将軍、武邑太守。
勒屢遣季龍攻之,戰守疲苦,不能自立。
久之,匹磾及其弟文鴦與竺、緝等悉見獲,惟存得潰圍南奔,在道為賊所殺。
續竟亦遇害。
李矩,字世回,平陽人也。
童龀時,與群兒聚戲,便為其率,計畫指授,有成人之量。
及長,為吏,送故縣令于長安,征西将軍梁王肜以為牙門。
伐氐齊萬年有殊功,封東明亭侯。
還為本郡督護。
太守宋胄欲以所親吳畿代之,矩謝病去。
畿恐矩複還,陰使人刺矩,會有人救之,故得免。
屬劉元海攻平陽,百姓奔走,矩素為鄉人所愛,乃推為塢主,東屯荥陽,後移新鄭。
矩勇毅多權略,志在立功,東海王越以為汝陰太守。
永嘉初,使矩與汝南太守袁孚率衆修洛陽千金堨,以利運漕。
及洛陽不守,太尉荀籓奔陽城,衛将軍華荟奔成臯。
時大饑,賊帥侯都等每略人而食之,籓、荟部曲多為所啖。
矩讨都等滅之,乃營護籓、荟,各為立屋宇,輸谷以給之。
及籓承制,建行台,假矩荥陽太守。
矩招懷離散,遠近多附之。
石勒親率大衆襲矩,矩遣老弱入山,令所在散牛馬,因設伏以待之。
賊争取牛馬。
伏發,齊呼,聲動山谷,遂大破之,斬獲甚衆,勒乃退。
籓表元帝,加矩冠軍将軍,轺車幢蓋,進封陽武縣侯,領河東、平陽太守。
時饑馑相仍,又多疫疠,矩垂心撫恤,百姓賴焉。
會長安群盜東下,所在多虜掠,矩遣部将擊破之,盡得賊所略婦女千餘人。
諸将以非矩所部。
欲遂留之。
矩曰:“俱是國家臣妾,
父乘,散騎侍郎。
續樸素有志烈,博覽經史,善談理義,妙解天文。
初為成都王穎參軍,穎将讨長沙王乂,續谏曰:“續聞兄弟如左右手,今明公當天下之敵,而欲去一手乎?續竊惑之。
”穎不納。
後為苟晞參軍,除沁水令。
時天下漸亂,續去縣還家,糾合亡命,得數百人。
王浚假續綏集将軍、樂陵太守,屯厭次,以續子乂為督護。
續綏懷流散,多歸附之。
石勒既破浚,遣乂還招續,續以孤危無援,權附于勒,勒亦以乂為督護。
既而段匹磾在薊,遺書要續俱歸元帝,續從之。
其下谏曰:“今棄勒歸匹磾,任子危矣。
”續垂泣曰:“我出身為國,豈得顧子而為叛臣哉!”遂絕于勒,勒乃害乂。
續懼勒攻,先求救于匹磾,匹磾遣弟文鴦救續。
文鴦未至,勒已率八千騎圍續。
勒素畏鮮卑,又聞文鴦至,乃棄攻具東走。
續與文鴦追勒至安陵,不及,虜勒所署官,并驅三千餘家,又遣騎入抄勒北邊,掠常山,亦二千家而還。
匹磾既殺劉琨,夷晉多怨叛,遂率其徒依續。
勒南和令趙領等率廣川、渤海千餘家背勒歸續。
而帝以續為平原樂安太守、右将軍、冀州刺史,進平北将軍、假節,封祝阿子。
續遣兄子武邑内史存與文鴦率匹磾衆就食平原,為石季龍所破。
續先與曹嶷互相侵掠,嶷因存等敗,乃破續屯田,又抄其戶口,續首尾相救,疲于奔命。
太興初,續遣存及文鴦屯濟南黃巾固,因以逼嶷,嶷懼,求和。
俄而匹磾率衆攻段末杯,石勒知續孤危,遣季龍乘虛圍續。
季龍騎至城下,掠其居人,續率衆出救,季龍伏騎斷其後,遂為季龍所得,使續降其城。
續呼其兄子竺等曰:“吾志雪國難,以報所受,不幸至此。
汝等努力自勉,便奉匹磾為主,勿有二心。
” 時帝既聞續沒,下诏曰:“邵續忠烈在公,義誠慷慨,綏集荒餘,憂國亡身。
功勳未遂,不幸陷沒,朕用悼恨于懷。
所統任重,宜時有代。
其部曲文武,已共推其息緝為營主。
續之忠誠,著于公私,今立其子,足以安衆,一以續本位即授緝,使總率所統,效節國難,雪其家仇。
” 季龍遣使送續于勒,勒使使徐光讓之曰:“國家應符撥亂,八表宅心,遺晉怖威,遠竄揚越。
而續蟻封海阿,跋扈王命,以夷狄不足為君邪?何無上之甚也!國有常刑,于分甘乎?”續對曰:“晉末饑亂,奔控無所,保合鄉宗,庶全老幼。
屬大王龍飛之始,委命納質,精誠無感,不蒙慈恕。
言歸遺晉,仍荷寵授,誓盡忠節,實無二心。
且受彼厚榮,而複二三其趣者,恐亦不容于明朝矣。
周文生于東夷,大禹出于西羌,帝王之興,蓋惟天命所屬,德之所招,當何常邪!伏惟大王聖武自天,道隆虞夏,凡在含生,孰不延首神化,恥隔皇風,而況囚乎!使囚去真即僞,不得早叩天門者,大王負囚,囚不負大王也。
釁鼓之刑,囚之恆分,但恨天實為之,謂之何哉!”勒曰:“其言慨至,孤愧之多矣。
夫忠于其君者,乃吾所求也。
”命張寶延之于館,厚撫之,尋以為從事中郎。
今自後諸克敵擒俊,皆送之,不得辄害,冀獲如續之流。
初,季龍之攻續也,朝廷有王敦之逼,不遑救恤。
續既為勒所執,身灌園鬻菜,以供衣食。
勒屢遣察之,歎曰;“此真高人矣。
不如是,安足貴乎!”嘉其清苦,數賜谷帛。
每臨朝嗟歎,以勵群官。
續被獲之後,存及竺、緝等與匹磾嬰城距寇,而帝又假存揚武将軍、武邑太守。
勒屢遣季龍攻之,戰守疲苦,不能自立。
久之,匹磾及其弟文鴦與竺、緝等悉見獲,惟存得潰圍南奔,在道為賊所殺。
續竟亦遇害。
李矩,字世回,平陽人也。
童龀時,與群兒聚戲,便為其率,計畫指授,有成人之量。
及長,為吏,送故縣令于長安,征西将軍梁王肜以為牙門。
伐氐齊萬年有殊功,封東明亭侯。
還為本郡督護。
太守宋胄欲以所親吳畿代之,矩謝病去。
畿恐矩複還,陰使人刺矩,會有人救之,故得免。
屬劉元海攻平陽,百姓奔走,矩素為鄉人所愛,乃推為塢主,東屯荥陽,後移新鄭。
矩勇毅多權略,志在立功,東海王越以為汝陰太守。
永嘉初,使矩與汝南太守袁孚率衆修洛陽千金堨,以利運漕。
及洛陽不守,太尉荀籓奔陽城,衛将軍華荟奔成臯。
時大饑,賊帥侯都等每略人而食之,籓、荟部曲多為所啖。
矩讨都等滅之,乃營護籓、荟,各為立屋宇,輸谷以給之。
及籓承制,建行台,假矩荥陽太守。
矩招懷離散,遠近多附之。
石勒親率大衆襲矩,矩遣老弱入山,令所在散牛馬,因設伏以待之。
賊争取牛馬。
伏發,齊呼,聲動山谷,遂大破之,斬獲甚衆,勒乃退。
籓表元帝,加矩冠軍将軍,轺車幢蓋,進封陽武縣侯,領河東、平陽太守。
時饑馑相仍,又多疫疠,矩垂心撫恤,百姓賴焉。
會長安群盜東下,所在多虜掠,矩遣部将擊破之,盡得賊所略婦女千餘人。
諸将以非矩所部。
欲遂留之。
矩曰:“俱是國家臣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