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辄用苟晞為兗州,斷截王命。
鎮南大将軍弘,平南将軍、彭城王釋,征東大将軍準,各勒所領,徑會許昌,與喬并力。
今遣右将這張方為大都督,督建威将軍呂朗、陽平太守刁默,率步騎十萬,同會許昌,以除輿兄弟。
敢有舉兵距違王命,誅及五族。
能殺輿兄弟送首者,封三千戶縣侯,賜絹五千匹。
”虓之敗,輿與之俱奔河北。
虓既鎮鄴,以輿為征虜将軍、魏郡太守。
虓薨,東海王越将召之,或曰:“輿猶膩也,近則污人。
”及至,越疑而禦之。
輿密視天下兵簿及倉庫、牛馬、器械、水陸之形,皆默識之。
是時軍國多事,每會議,自潘滔以下,莫知所對。
輿既見越,應機辯畫,越傾膝酬接,即以為左長史。
越既總錄,以輿為上佐,賓客滿筵,文案盈機,遠近書記日有數千,終日不倦,或以夜繼之,皆人人歡暢,莫不悅附。
命議如流,酬對款備,時人服其能,比之陳遵。
時稱越府有三才:潘滔大才,劉輿長才,裴邈清才。
越誅缪播、王延等,皆輿謀也。
延愛妾荊氏有音伎,延尚未殓,輿便娉之。
未及迎,又為太傅從事中郎王俊所争奪。
禦史中取丞傅宣劾奏,越不問輿,而免俊官。
輿乃說越,遣琨鎮并州,為越北面之重。
洛陽未敗,病指疽卒,時年四十七。
追贈骠騎将軍。
先有功封定襄侯,谥曰貞。
子演嗣。
演字始仁。
初辟太尉掾,除尚書郎,以父憂去職。
服阕,襲爵,太傅、東海王越引為主簿。
遷太子中庶子,出為陽平太守。
自洛奔琨,琨以為輔國将軍、魏郡太守。
琨将讨石勒,以演領勇士千人,行北中郎将、兗州刺史,鎮廪丘。
演斬王桑,走趙固,得衆七千人。
為石勒所攻,演距戰,勒退。
元帝拜為都督、後将軍,假節。
後為石季龍所圍,求救于邵續、段鴦,鴦騎救之,季龍走,随鴦屯厭次,被害。
弟胤為琨引兵,路逢烏桓賊,戰沒。
胤弟挹初為太傅、東海王越掾,與琨俱被害。
挹弟啟,啟弟述,與琨子群俱在末波中,後并入石季龍。
啟為季龍尚書仆射,後歸國,穆帝拜為前将軍,加給事中。
永和九年,随中軍将軍殷浩北伐,為姚襄所敗,啟戰沒。
述為季龍侍中,随啟歸國,拜骁騎将軍。
祖逖,字士稚,範陽遒人也。
世吏二千石,為北州舊姓。
父武,晉王掾、上谷太守。
逖少孤,兄弟六人。
兄該、納等并開爽有才幹。
逖性豁蕩,不修儀檢,年十四五猶未知書,諸兄每憂之。
然輕财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辄稱兄意,散谷帛以周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
後乃博覽書記,該涉古今,往來京師,見者謂逖有贊世才具。
僑居陽平。
年二十四,陽平辟察孝廉,司隸再辟舉秀才,皆不行。
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缪,共被同寝。
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
”因起舞。
逖、琨并有英氣,每語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傑并起,吾與足下當相避于中原耳。
” 辟齊王冏大司馬掾、長沙王乂骠騎祭酒,轉主簿,累遷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從事中郎。
從惠帝北伐,王師敗績于蕩陰,遂退還洛。
大駕西幸長安,關東諸侯範陽王虓、高密王略、平昌公模等競召之,皆不就。
東海王越以逖為典兵參軍、濟陰太守,母喪不之官。
及京師大亂,逖率親黨數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車馬載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藥物衣糧與衆共之,又多權略,是以少長鹹宗之,推逖為行主。
達泗口,元帝逆用為徐州刺史,尋征軍谘祭酒,居丹徒之京口。
逖以社稷傾覆,常懷振複之志。
賓客義徒皆暴傑勇士,逖遇之如子弟。
時揚土大饑,此輩多為盜竊,攻剽富室,逖撫慰問之曰:“比複南塘一出不?”或為吏所繩,逖辄擁護救解之。
談者以此少逖,然自若也。
時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進說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
由籓王争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今遺黎既被殘酷,人有奮擊之志。
大王誠能發威命将,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傑必因風向赴,沈弱之士欣于來蘇,庶幾國恥可雪,願大王圖之。
”帝乃以逖為奮威将軍、豫州刺史,給千人禀,布三千匹,不給铠仗,使自招募。
仍将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複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衆皆慨歎。
屯于江陰,起冶鑄兵器,得二千餘人而後進。
初,北中郎将劉演距于石勒也,流人塢主張平、樊雅等在谯,演署平為豫州刺史,雅為谯郡太守。
又有董瞻、于武、謝浮等十餘部,衆各數百,皆統屬平。
逖誘浮使取平,浮谲平與會,遂斬以獻逖。
帝嘉逖勳,使運糧給之,而道遠不至,軍中大饑。
進據太丘。
樊雅遣衆夜襲逖,遂入壘,拔戟大呼,直趣逖幕,軍土大亂。
逖命左右距之,督護董昭與賊戰,走之。
逖率衆追讨,而張平餘衆助雅攻逖。
蓬陂塢主陳川,自号甯朔将軍、陳留太守。
逖遣使求救于川,川遣将李頭率衆援之,逖遂克谯城。
初,樊雅之據谯也,逖以力弱,求助于南中郎将王含,含遣桓宣領兵助逖。
逖既克谯,宣等乃去。
石季龍聞而引衆圍谯,含又遣宣救逖,季龍聞宣至而退。
宣遂留,助逖讨諸屯塢未附者。
李頭之讨樊雅也,力戰有勳。
逖時獲雅駿馬,頭甚欲之而不敢言,逖知其意,遂與之。
頭感逖恩遇,每歎曰:“若得此人為主,吾死無恨。
”川聞而怒,遂殺頭。
頭親黨馮寵率其屬四百入歸于逖,川益怒,遣将魏碩掠豫州諸郡,大獲子女車馬。
逖遣将軍衛策邀擊于谷水,盡獲所掠者,皆令歸本,軍無私焉。
川大懼,遂以衆附石勒。
逖率衆伐川,石季龍領兵五萬救川,逖設奇以擊之,季龍大敗,收兵掠豫州,徙陳川還襄國,留桃豹等守川故城,住西台。
逖遣将韓潛等鎮東台。
同一大城,賊從南門出入放牧,逖軍開東門,相守四旬。
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狀,使千餘人運上台,又令數人擔米,僞為疲極而息于道,賊果逐之,皆棄擔而走。
賊既獲米,謂逖士衆豐飽,而胡戍饑久,益懼,無複膽氣。
石勒将劉夜堂以驢千頭運糧以饋桃豹,逖遣韓潛、馮鐵等追擊于汴水,盡獲
鎮南大将軍弘,平南将軍、彭城王釋,征東大将軍準,各勒所領,徑會許昌,與喬并力。
今遣右将這張方為大都督,督建威将軍呂朗、陽平太守刁默,率步騎十萬,同會許昌,以除輿兄弟。
敢有舉兵距違王命,誅及五族。
能殺輿兄弟送首者,封三千戶縣侯,賜絹五千匹。
”虓之敗,輿與之俱奔河北。
虓既鎮鄴,以輿為征虜将軍、魏郡太守。
虓薨,東海王越将召之,或曰:“輿猶膩也,近則污人。
”及至,越疑而禦之。
輿密視天下兵簿及倉庫、牛馬、器械、水陸之形,皆默識之。
是時軍國多事,每會議,自潘滔以下,莫知所對。
輿既見越,應機辯畫,越傾膝酬接,即以為左長史。
越既總錄,以輿為上佐,賓客滿筵,文案盈機,遠近書記日有數千,終日不倦,或以夜繼之,皆人人歡暢,莫不悅附。
命議如流,酬對款備,時人服其能,比之陳遵。
時稱越府有三才:潘滔大才,劉輿長才,裴邈清才。
越誅缪播、王延等,皆輿謀也。
延愛妾荊氏有音伎,延尚未殓,輿便娉之。
未及迎,又為太傅從事中郎王俊所争奪。
禦史中取丞傅宣劾奏,越不問輿,而免俊官。
輿乃說越,遣琨鎮并州,為越北面之重。
洛陽未敗,病指疽卒,時年四十七。
追贈骠騎将軍。
先有功封定襄侯,谥曰貞。
子演嗣。
演字始仁。
初辟太尉掾,除尚書郎,以父憂去職。
服阕,襲爵,太傅、東海王越引為主簿。
遷太子中庶子,出為陽平太守。
自洛奔琨,琨以為輔國将軍、魏郡太守。
琨将讨石勒,以演領勇士千人,行北中郎将、兗州刺史,鎮廪丘。
演斬王桑,走趙固,得衆七千人。
為石勒所攻,演距戰,勒退。
元帝拜為都督、後将軍,假節。
後為石季龍所圍,求救于邵續、段鴦,鴦騎救之,季龍走,随鴦屯厭次,被害。
弟胤為琨引兵,路逢烏桓賊,戰沒。
胤弟挹初為太傅、東海王越掾,與琨俱被害。
挹弟啟,啟弟述,與琨子群俱在末波中,後并入石季龍。
啟為季龍尚書仆射,後歸國,穆帝拜為前将軍,加給事中。
永和九年,随中軍将軍殷浩北伐,為姚襄所敗,啟戰沒。
述為季龍侍中,随啟歸國,拜骁騎将軍。
祖逖,字士稚,範陽遒人也。
世吏二千石,為北州舊姓。
父武,晉王掾、上谷太守。
逖少孤,兄弟六人。
兄該、納等并開爽有才幹。
逖性豁蕩,不修儀檢,年十四五猶未知書,諸兄每憂之。
然輕财好俠,慷慨有節尚,每至田舍,辄稱兄意,散谷帛以周貧乏,鄉黨宗族以是重之。
後乃博覽書記,該涉古今,往來京師,見者謂逖有贊世才具。
僑居陽平。
年二十四,陽平辟察孝廉,司隸再辟舉秀才,皆不行。
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缪,共被同寝。
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
”因起舞。
逖、琨并有英氣,每語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傑并起,吾與足下當相避于中原耳。
” 辟齊王冏大司馬掾、長沙王乂骠騎祭酒,轉主簿,累遷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從事中郎。
從惠帝北伐,王師敗績于蕩陰,遂退還洛。
大駕西幸長安,關東諸侯範陽王虓、高密王略、平昌公模等競召之,皆不就。
東海王越以逖為典兵參軍、濟陰太守,母喪不之官。
及京師大亂,逖率親黨數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車馬載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藥物衣糧與衆共之,又多權略,是以少長鹹宗之,推逖為行主。
達泗口,元帝逆用為徐州刺史,尋征軍谘祭酒,居丹徒之京口。
逖以社稷傾覆,常懷振複之志。
賓客義徒皆暴傑勇士,逖遇之如子弟。
時揚土大饑,此輩多為盜竊,攻剽富室,逖撫慰問之曰:“比複南塘一出不?”或為吏所繩,逖辄擁護救解之。
談者以此少逖,然自若也。
時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進說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
由籓王争權,自相誅滅,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原。
今遺黎既被殘酷,人有奮擊之志。
大王誠能發威命将,使若逖等為之統主,則郡國豪傑必因風向赴,沈弱之士欣于來蘇,庶幾國恥可雪,願大王圖之。
”帝乃以逖為奮威将軍、豫州刺史,給千人禀,布三千匹,不給铠仗,使自招募。
仍将本流徙部曲百餘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複濟者,有如大江!”辭色壯烈,衆皆慨歎。
屯于江陰,起冶鑄兵器,得二千餘人而後進。
初,北中郎将劉演距于石勒也,流人塢主張平、樊雅等在谯,演署平為豫州刺史,雅為谯郡太守。
又有董瞻、于武、謝浮等十餘部,衆各數百,皆統屬平。
逖誘浮使取平,浮谲平與會,遂斬以獻逖。
帝嘉逖勳,使運糧給之,而道遠不至,軍中大饑。
進據太丘。
樊雅遣衆夜襲逖,遂入壘,拔戟大呼,直趣逖幕,軍土大亂。
逖命左右距之,督護董昭與賊戰,走之。
逖率衆追讨,而張平餘衆助雅攻逖。
蓬陂塢主陳川,自号甯朔将軍、陳留太守。
逖遣使求救于川,川遣将李頭率衆援之,逖遂克谯城。
初,樊雅之據谯也,逖以力弱,求助于南中郎将王含,含遣桓宣領兵助逖。
逖既克谯,宣等乃去。
石季龍聞而引衆圍谯,含又遣宣救逖,季龍聞宣至而退。
宣遂留,助逖讨諸屯塢未附者。
李頭之讨樊雅也,力戰有勳。
逖時獲雅駿馬,頭甚欲之而不敢言,逖知其意,遂與之。
頭感逖恩遇,每歎曰:“若得此人為主,吾死無恨。
”川聞而怒,遂殺頭。
頭親黨馮寵率其屬四百入歸于逖,川益怒,遣将魏碩掠豫州諸郡,大獲子女車馬。
逖遣将軍衛策邀擊于谷水,盡獲所掠者,皆令歸本,軍無私焉。
川大懼,遂以衆附石勒。
逖率衆伐川,石季龍領兵五萬救川,逖設奇以擊之,季龍大敗,收兵掠豫州,徙陳川還襄國,留桃豹等守川故城,住西台。
逖遣将韓潛等鎮東台。
同一大城,賊從南門出入放牧,逖軍開東門,相守四旬。
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狀,使千餘人運上台,又令數人擔米,僞為疲極而息于道,賊果逐之,皆棄擔而走。
賊既獲米,謂逖士衆豐飽,而胡戍饑久,益懼,無複膽氣。
石勒将劉夜堂以驢千頭運糧以饋桃豹,逖遣韓潛、馮鐵等追擊于汴水,盡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