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不徇伯舉,而成公壻之勳;伍員不從城父,而濟入郢之庸。
臣雖頑兇,無觊古人,其于被堅執銳,緻身寇仇,所謂天地之施,群生莫謝不勝。
受恩至深,謹拜表陳聞。
及麹允敗,劉曜斬趙冉,琨又表曰: 逆胡劉聰,敢率犬羊,馮陵辇毂,人神發憤,遐迩奮怒。
伏省诏書,相國、南陽王保,太尉、涼州刺史軌,糾合二州,同恤王室,冠軍将軍允、護軍将軍綝,總齊六軍,戮力國難,王旅大捷,俘馘千計,旌旗首于晉路,金鼓振于河曲,崤函無虔劉之警,汧隴有安業之慶,斯誠宗廟社稷陛下神武之所緻。
含氣之類,莫不引領,況臣之心,能無踴躍。
臣前表當與鮮卑猗盧克今年三月都會平陽,會匈羯石勒以三月三日徑掩薊城,大司馬、博陵公浚受其僞和,為勒所虜,勒勢轉盛,欲來襲臣。
城塢駭懼,志在自守。
又猗盧國内欲生奸謀,幸盧警慮,尋皆誅滅。
遂使南北顧慮,用愆成舉,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長歎者也。
勒據襄國,與臣隔山,寇騎朝發,夕及臣城,同惡相求,其徒實繁。
自東北八州,勒滅其七,先朝所授,存者唯臣。
是以勒朝夕謀慮,以圖臣為計,窺伺間隙,寇抄相尋,戎士不得解甲,百姓不得在野。
天網雖張,靈澤未及,唯臣孑然與寇為伍。
自守則稽聰之誅,進讨則勒襲其後,進退唯谷,首尾狼狽。
徒懷憤踴,力不從願,慚怖征營,痛心疾首,形留所在,神馳寇庭。
秋谷既登,胡馬已肥,前鋒諸軍并有至者,臣當首啟戎行,身先士卒。
臣與二虜,勢不并立,聰、勒不枭,臣無歸志,庶憑陛下威靈,使微意獲展,然後隕首謝國,沒而無恨。
三年,帝遣兼大鴻胪趙廉持節拜琨為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諸軍事。
琨上表讓司空,受都督,克期與猗盧讨劉聰。
尋猗盧父子相圖,盧及兄子根皆病死,部落四散。
琨子遵先質于盧,衆皆附之。
及是,遵與箕澹等帥盧衆三萬人,馬牛羊十萬,悉來歸琨,琨由是複振,率數百騎自平城撫納之。
屬石勒攻樂平,太守韓據請救于琨,而琨自以士衆新合,欲因其銳以威勒。
箕澹谏曰:“此雖晉人,久在荒裔,未習恩信,難以法禦。
今内收鮮卑之餘谷,外抄殘胡之牛羊,且閉關守險,務農息士,既服化感義,然後用之,則功可立也。
”琨不從,悉發其衆,命澹領步騎二萬為前驅,琨自為後繼。
勒先據險要,設伏以擊澹,大敗之,一軍皆沒,并土震駭。
尋又炎旱,琨窮蹙不能複守。
幽州刺史鮮卑段匹磾數遣信要琨,欲與同獎王室。
琨由是率衆赴之,從飛狐人薊。
匹磾見之,甚相崇重,與琨結婚,約為兄弟。
是時西都不守,元帝稱制江左,琨乃令長史溫峤勸進,于是河朔征鎮夷夏一百八十人連名上表,語在《元紀》。
令報曰:“豺狼肆毒,薦覆社稷,億兆颙颙,延首罔系。
是以居于王位,以答天下,庶以克複聖主,掃蕩雠恥,豈可猥當隆極,此孤之至誠著于遐迩者也。
公受奕世之寵,極人臣之位,忠允義誠,精感天地。
實賴遠謀,共濟艱難。
南北迥邈,同契一緻,萬裡之外,心存咫尺。
公其撫甯華戎,緻罰醜類。
動靜以聞。
” 建武元年,琨與匹磾期讨石勒,匹磾推琨為大都督,?臿血載書,檄諸方守,俱集襄國。
琨、匹磾進屯固安,以俟衆軍。
匹磾從弟末波納勒厚賂,獨不進,乃沮其計。
琨、匹磾以勢弱而退。
是歲,元帝轉琨為侍中、太尉,其餘如故,并贈名刀。
琨答曰:“謹當躬自執佩,馘截二虜。
” 匹磾奔其兄喪,琨遣世子群送之,而末波率衆要擊匹磾而敗走之,群為末波所得。
末波厚禮之,許以琨為幽州刺史,共結盟而襲匹磾,密遣使赍群書請琨為内應,而為匹磾邏騎所得。
時琨别屯故征北府小城,不之知也。
因來見匹磾,匹磾以群書示琨曰:“意亦不疑公,是以白公耳。
”琨曰:“與公同盟,志獎王室,仰憑威力,庶雪國家之恥。
若兒書密達,亦終不以一子之故負公忘義也。
”匹磾雅重琨,初無害琨志,将聽還屯。
其中弟叔軍好學有智謀,為匹磾所信,謂匹磾曰:“吾胡夷耳,所以能服晉人者,畏吾衆也。
今我骨肉構禍,是其良圖之日,若有奉琨以起,吾族盡矣。
”匹磾遂留琨。
琨之庶長子遵懼誅,與琨左長史楊橋、并州治中如綏閉門自守。
匹磾谕之不得,因縱兵攻之。
琨将龍季猛迫于乏食,遂斬橋、綏而降。
初,琨之去晉陽也,慮及危亡而大恥不雪,亦知夷狄難以義伏,冀輸寫至誠,僥幸萬一。
每見将佐,發言慷慨,悲其道窮,欲率部曲列于賊壘。
斯謀未果,竟為匹磾所拘。
自知必死,神色怡如也。
為五言詩贈其别駕盧谌曰: 握中有懸璧,本是荊山球。
惟彼太公望,昔是渭濱叟。
鄧生何感激,千裡來相求。
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
重耳憑五賢,小白相射鈎。
能隆二伯主,安問黨與仇!中夜撫枕歎,想與數子遊。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夢周?誰雲聖達節,知命故無憂。
宣尼悲獲麟,西狩泣孔丘。
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
時哉不我與,去矣如雲浮。
硃實隕勁風,繁英落素秋。
狹路頌華蓋,駭驷摧雙辀。
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
琨詩托意非常,摅暢幽憤,遠想張陳,感鴻門、白登之事,用以激谌。
谌素無奇略,以常詞酬和,殊乖琨心,重以詩贈之,乃謂琨曰:“前篇帝王大志,非人臣所言矣。
” 然琨既忠于晉室,素有重望,被拘經月,遠近憤歎。
匹磾所署代郡太守辟闾嵩,與琨所署雁門太守王據、後将軍韓據連謀,密作攻具,欲以襲匹磾。
而韓據女為匹磾兒妾,聞其謀而告之匹磾,于是執王據、辟闾嵩及其徒黨悉誅之。
會王敦密使匹磾殺琨,匹磾又懼衆反己,遂稱有诏收琨。
初,琨聞敦使到,謂其子曰:“處仲使來而不我告,是殺我也。
死生有命,但恨仇恥不雪,無以下見二親耳。
”因歔欷不能自勝。
匹磾遂缢之,時年四十八。
子侄四人俱被害。
朝廷以匹磾尚強,當為國讨石勒,不舉琨哀。
三年,琨故從事中郎盧谌、崔悅等上表理琨曰: 臣聞經國之體,在于崇明典刑;立政之務,在于固慎關塞。
況方嶽之臣,殺生之柄
臣雖頑兇,無觊古人,其于被堅執銳,緻身寇仇,所謂天地之施,群生莫謝不勝。
受恩至深,謹拜表陳聞。
及麹允敗,劉曜斬趙冉,琨又表曰: 逆胡劉聰,敢率犬羊,馮陵辇毂,人神發憤,遐迩奮怒。
伏省诏書,相國、南陽王保,太尉、涼州刺史軌,糾合二州,同恤王室,冠軍将軍允、護軍将軍綝,總齊六軍,戮力國難,王旅大捷,俘馘千計,旌旗首于晉路,金鼓振于河曲,崤函無虔劉之警,汧隴有安業之慶,斯誠宗廟社稷陛下神武之所緻。
含氣之類,莫不引領,況臣之心,能無踴躍。
臣前表當與鮮卑猗盧克今年三月都會平陽,會匈羯石勒以三月三日徑掩薊城,大司馬、博陵公浚受其僞和,為勒所虜,勒勢轉盛,欲來襲臣。
城塢駭懼,志在自守。
又猗盧國内欲生奸謀,幸盧警慮,尋皆誅滅。
遂使南北顧慮,用愆成舉,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長歎者也。
勒據襄國,與臣隔山,寇騎朝發,夕及臣城,同惡相求,其徒實繁。
自東北八州,勒滅其七,先朝所授,存者唯臣。
是以勒朝夕謀慮,以圖臣為計,窺伺間隙,寇抄相尋,戎士不得解甲,百姓不得在野。
天網雖張,靈澤未及,唯臣孑然與寇為伍。
自守則稽聰之誅,進讨則勒襲其後,進退唯谷,首尾狼狽。
徒懷憤踴,力不從願,慚怖征營,痛心疾首,形留所在,神馳寇庭。
秋谷既登,胡馬已肥,前鋒諸軍并有至者,臣當首啟戎行,身先士卒。
臣與二虜,勢不并立,聰、勒不枭,臣無歸志,庶憑陛下威靈,使微意獲展,然後隕首謝國,沒而無恨。
三年,帝遣兼大鴻胪趙廉持節拜琨為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諸軍事。
琨上表讓司空,受都督,克期與猗盧讨劉聰。
尋猗盧父子相圖,盧及兄子根皆病死,部落四散。
琨子遵先質于盧,衆皆附之。
及是,遵與箕澹等帥盧衆三萬人,馬牛羊十萬,悉來歸琨,琨由是複振,率數百騎自平城撫納之。
屬石勒攻樂平,太守韓據請救于琨,而琨自以士衆新合,欲因其銳以威勒。
箕澹谏曰:“此雖晉人,久在荒裔,未習恩信,難以法禦。
今内收鮮卑之餘谷,外抄殘胡之牛羊,且閉關守險,務農息士,既服化感義,然後用之,則功可立也。
”琨不從,悉發其衆,命澹領步騎二萬為前驅,琨自為後繼。
勒先據險要,設伏以擊澹,大敗之,一軍皆沒,并土震駭。
尋又炎旱,琨窮蹙不能複守。
幽州刺史鮮卑段匹磾數遣信要琨,欲與同獎王室。
琨由是率衆赴之,從飛狐人薊。
匹磾見之,甚相崇重,與琨結婚,約為兄弟。
是時西都不守,元帝稱制江左,琨乃令長史溫峤勸進,于是河朔征鎮夷夏一百八十人連名上表,語在《元紀》。
令報曰:“豺狼肆毒,薦覆社稷,億兆颙颙,延首罔系。
是以居于王位,以答天下,庶以克複聖主,掃蕩雠恥,豈可猥當隆極,此孤之至誠著于遐迩者也。
公受奕世之寵,極人臣之位,忠允義誠,精感天地。
實賴遠謀,共濟艱難。
南北迥邈,同契一緻,萬裡之外,心存咫尺。
公其撫甯華戎,緻罰醜類。
動靜以聞。
” 建武元年,琨與匹磾期讨石勒,匹磾推琨為大都督,?臿血載書,檄諸方守,俱集襄國。
琨、匹磾進屯固安,以俟衆軍。
匹磾從弟末波納勒厚賂,獨不進,乃沮其計。
琨、匹磾以勢弱而退。
是歲,元帝轉琨為侍中、太尉,其餘如故,并贈名刀。
琨答曰:“謹當躬自執佩,馘截二虜。
” 匹磾奔其兄喪,琨遣世子群送之,而末波率衆要擊匹磾而敗走之,群為末波所得。
末波厚禮之,許以琨為幽州刺史,共結盟而襲匹磾,密遣使赍群書請琨為内應,而為匹磾邏騎所得。
時琨别屯故征北府小城,不之知也。
因來見匹磾,匹磾以群書示琨曰:“意亦不疑公,是以白公耳。
”琨曰:“與公同盟,志獎王室,仰憑威力,庶雪國家之恥。
若兒書密達,亦終不以一子之故負公忘義也。
”匹磾雅重琨,初無害琨志,将聽還屯。
其中弟叔軍好學有智謀,為匹磾所信,謂匹磾曰:“吾胡夷耳,所以能服晉人者,畏吾衆也。
今我骨肉構禍,是其良圖之日,若有奉琨以起,吾族盡矣。
”匹磾遂留琨。
琨之庶長子遵懼誅,與琨左長史楊橋、并州治中如綏閉門自守。
匹磾谕之不得,因縱兵攻之。
琨将龍季猛迫于乏食,遂斬橋、綏而降。
初,琨之去晉陽也,慮及危亡而大恥不雪,亦知夷狄難以義伏,冀輸寫至誠,僥幸萬一。
每見将佐,發言慷慨,悲其道窮,欲率部曲列于賊壘。
斯謀未果,竟為匹磾所拘。
自知必死,神色怡如也。
為五言詩贈其别駕盧谌曰: 握中有懸璧,本是荊山球。
惟彼太公望,昔是渭濱叟。
鄧生何感激,千裡來相求。
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
重耳憑五賢,小白相射鈎。
能隆二伯主,安問黨與仇!中夜撫枕歎,想與數子遊。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夢周?誰雲聖達節,知命故無憂。
宣尼悲獲麟,西狩泣孔丘。
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
時哉不我與,去矣如雲浮。
硃實隕勁風,繁英落素秋。
狹路頌華蓋,駭驷摧雙辀。
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
琨詩托意非常,摅暢幽憤,遠想張陳,感鴻門、白登之事,用以激谌。
谌素無奇略,以常詞酬和,殊乖琨心,重以詩贈之,乃謂琨曰:“前篇帝王大志,非人臣所言矣。
” 然琨既忠于晉室,素有重望,被拘經月,遠近憤歎。
匹磾所署代郡太守辟闾嵩,與琨所署雁門太守王據、後将軍韓據連謀,密作攻具,欲以襲匹磾。
而韓據女為匹磾兒妾,聞其謀而告之匹磾,于是執王據、辟闾嵩及其徒黨悉誅之。
會王敦密使匹磾殺琨,匹磾又懼衆反己,遂稱有诏收琨。
初,琨聞敦使到,謂其子曰:“處仲使來而不我告,是殺我也。
死生有命,但恨仇恥不雪,無以下見二親耳。
”因歔欷不能自勝。
匹磾遂缢之,時年四十八。
子侄四人俱被害。
朝廷以匹磾尚強,當為國讨石勒,不舉琨哀。
三年,琨故從事中郎盧谌、崔悅等上表理琨曰: 臣聞經國之體,在于崇明典刑;立政之務,在于固慎關塞。
況方嶽之臣,殺生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