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澄終日酣飲,不以衆務在意,舒常切谏之。
及天下大亂,又勸澄修德養威,保完州境。
澄以為亂自京都起,非複一州所能匡禦,雖不能從,然重其忠亮。
荊土士人宗庾廞嘗因酒忤澄,澄怒,叱左右棒廞。
舒厲色謂左右曰:“使君過醉,汝輩何敢妄動!”澄恚曰:“别駕狂邪,诳言我醉!”因遣掐其鼻,灸其眉頭,舒跪而受之。
澄意少釋,而廞遂得免。
澄之奔敗也,以舒領南郡。
澄又欲将舒東下,舒曰:“舒為萬裡紀綱,不能匡正,令使君奔亡,不忍渡江。
”乃留屯沌口,采稆湖澤以自給。
鄉人盜食舒牛,事覺,來謝。
舒曰:“卿饑,所以食牛耳,餘肉可共啖之。
”世以此服其弘量。
舒少與杜曾厚,曾嘗召之,不往,曾銜之。
至是,澄又轉舒為順陽太守,曾密遣兵襲舒,遁逃得免。
王敦召為參軍,轉從事中郎。
襄陽都督周訪卒,敦遣舒監襄陽軍。
甘卓至,乃還。
朝廷征舒為右丞,敦留不遣。
敦謀為逆,舒谏不從,使守武昌。
荊州别駕宗澹忌舒才能,數谮之于王暠。
暠疑舒與甘卓同謀,密以白敦,敦不受。
高官督護缪坦嘗請武昌城西地為營,太守樂凱言于敦曰:“百姓久買此地,種菜自贍,不宜奪之。
”敦大怒曰:“王處仲不來江湖,當有武昌地不,而人雲是我地邪!”凱懼,不敢言。
舒曰:“公聽舒一言。
”敦曰:“平子以卿病狂,故掐鼻灸眉頭,舊疢複發邪!”舒曰:“古之狂也直,周昌、汲黯、硃雲不狂也。
昔堯立诽謗之木,舜置敢谏之鼓,然後事無枉縱。
公為勝堯、舜邪?乃逆折舒,使不得言。
何與古人相遠!”敦曰:“卿欲何言?”舒曰:“缪坦可謂小人,疑誤視聽,奪人私地,以強陵弱。
晏子稱:君曰其可,臣獻其否,以成其可。
是以舒等不敢不言。
”敦即使還地,衆鹹壯之。
敦重舒公亮,給賜轉豐,數詣其家。
表為梁州刺史。
病卒。
樂廣,字彥輔,南陽淯陽人也。
父方,參魏征西将軍夏侯玄軍事。
廣時年八歲,玄常見廣在路,因呼與語,還謂方曰:“向見廣神姿郎徹,當為名士。
卿家雖貧,可令專學,必能興卿門戶也。
”方早卒。
廣孤貧,僑居山陽,寒素為業,人無知者。
性沖約,有遠識,寡嗜欲,與物無競。
尤善談論,每以約言析理,以厭人之心,其所不知,默如也。
裴楷嘗引廣共談,自夕申旦,雅相欽挹,歎曰:“我所不如也。
”王戎為荊州刺史,聞廣為夏侯玄所嘗,乃舉為秀才。
楷又薦廣于賈充,遂辟太尉掾,轉太子舍人。
尚書令衛瓘,朝之耆舊,逮與魏正始中諸名士談論,見廣而奇之,曰:“自昔諸賢既沒,常恐微言将絕,而今乃複聞斯言于君矣。
”命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鏡,見之瑩然,若披雲霧而睹青天也。
”王衍自言:“與人語甚簡至,及見廣,便覺己之煩。
”其為識者所歎美如此。
出補元城令,遷中書侍郎,轉太子中庶子,累遷侍中、河南尹。
廣善清言而不長于筆,将讓尹,請潘嶽為表。
嶽曰:“當得君意。
”廣乃作二百句語,述己之志。
嶽因取次比,便成名筆。
時人鹹雲:“若廣不假嶽之筆,嶽不取廣之旨,無以成斯美也。
” 嘗有親客,久闊不複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
”于時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複置酒于前處,謂客曰:“酒中複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
”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頓愈。
衛玠總角時,嘗問廣夢,廣雲是想。
玠曰:“神形所不接而夢,豈是想邪!”廣曰:“因也。
”玠思之經月不得,遂以成疾。
廣聞故,命駕為剖析之,玠病即愈。
廣歎曰:“此賢胸中當必無膏肓之疾!” 廣所在為政,無當時功譽,然每去職,遺愛為人所思。
凡所論人,必先稱其所長,則所短不言而自見矣。
人有過,先盡弘恕,然後善惡自彰矣。
廣與王衍俱宅心事外,名重于時。
故天下言風流者,謂王、樂為稱首焉。
少與弘農楊準相善。
準之二子曰喬曰髦,皆知名于世。
準使先詣裴頠,頠性弘方,愛喬有高韻。
謂準曰:“喬當及卿,髦少減也。
”又使詣廣,廣性清淳,愛髦有神檢。
謂準曰:“喬自及卿,然髦亦清出。
”準笑曰:“我二兒之優劣,乃裴、樂之優劣也。
”論者以為喬雖有高韻,而神檢不足,樂為得之矣。
是時王澄、胡毋輔之等,皆亦任放為達,或至裸體者。
廣聞而笑曰:“名教内自有樂地,何必乃爾!”其居才愛物,動有理中,皆此類也。
值世道多虞,朝章紊亂,清己中立,任誠保素而已。
時人莫有見其際焉。
先是河南官舍多妖怪,前尹多不敢處正寝,廣居之不疑。
嘗外戶自閉,左右皆驚,廣獨自若。
顧見牆有孔,使人掘牆,得狸而殺之,其怪亦絕。
愍懷太子之廢也,诏故臣不得辭送,衆官不勝憤歎,皆冒禁拜辭。
司隸校尉滿奮敕河南中部收縛拜者送獄,廣即便解遣。
衆人代廣危懼。
孫琰說賈谧曰:“前以太子罪惡,有斯廢黜,其臣不懼嚴诏,冒罪而送。
今若系之,是彰太子之善,不如釋去。
”谧然其言,廣故得不坐。
遷吏部尚書左仆射,後東安王繇當為仆射,轉廣為右仆射,領吏部,代王戎為尚書令,始戎薦廣,而終踐其位,時人美之。
成都王穎,廣之婿也,及與長沙王乂遘難,而廣既處朝望,群小讒謗之。
乂以問廣,廣神色不變,徐答曰:“廣豈以五男易一女。
”乂猶以為疑,廣竟以憂卒。
荀籓聞廣之不免也,為之流涕。
三子:凱、肇、谟。
凱字弘緒,大司馬齊王掾,參骠騎軍事。
肇字弘茂,太傅東海王掾。
洛陽陷,兄弟相攜南渡江。
谟字弘範,征虜将軍、吳郡内史。
史臣曰:漢相清靜,見機于曠務;周史清虛,不嫌于屍祿。
豈台揆之任,有異于常班者欤!濬沖善發談端,夷甫仰希方外,登槐庭之顯列,顧漆圓而高視。
彼既憑虛,朝章已亂。
戎則取容于世,旁委貨财;衍則自保其身,甯論宗稷?及三方構亂,六戎藉手,犬羊之侶,鋒镝如雲。
夷甫區區焉,佞彼兇渠,以求容貸,頹牆之隕,猶有禮也。
平子肆情傲物,對鏡難堪,終失厥生,自贻伊敗。
且夫衣服表容,珪璋範德,聲移宮羽,采照山華,布武有章,立言成訓。
澄之箕踞,不已甚矣。
若乃解衵登枝,裸形扪鵲,以此為達,謂之高緻,輕薄是效,風流讵及。
道睽将聖,事乖跰指,操情獨往,自夭其生者焉。
昔晏嬰哭莊公之屍,樂令解愍懷之客,豈聞伯夷之風欤,懦夫能立志者也。
贊曰:晉家求士,乃構仙台,陵雲切漢,山叟知材。
濬沖居鼎,談優務劣。
夷甫兩顧,退求三穴。
神亂當年,忠乖曩列。
平子陵侮,多于用拙。
樂令披雲,高天澄徹。
及天下大亂,又勸澄修德養威,保完州境。
澄以為亂自京都起,非複一州所能匡禦,雖不能從,然重其忠亮。
荊土士人宗庾廞嘗因酒忤澄,澄怒,叱左右棒廞。
舒厲色謂左右曰:“使君過醉,汝輩何敢妄動!”澄恚曰:“别駕狂邪,诳言我醉!”因遣掐其鼻,灸其眉頭,舒跪而受之。
澄意少釋,而廞遂得免。
澄之奔敗也,以舒領南郡。
澄又欲将舒東下,舒曰:“舒為萬裡紀綱,不能匡正,令使君奔亡,不忍渡江。
”乃留屯沌口,采稆湖澤以自給。
鄉人盜食舒牛,事覺,來謝。
舒曰:“卿饑,所以食牛耳,餘肉可共啖之。
”世以此服其弘量。
舒少與杜曾厚,曾嘗召之,不往,曾銜之。
至是,澄又轉舒為順陽太守,曾密遣兵襲舒,遁逃得免。
王敦召為參軍,轉從事中郎。
襄陽都督周訪卒,敦遣舒監襄陽軍。
甘卓至,乃還。
朝廷征舒為右丞,敦留不遣。
敦謀為逆,舒谏不從,使守武昌。
荊州别駕宗澹忌舒才能,數谮之于王暠。
暠疑舒與甘卓同謀,密以白敦,敦不受。
高官督護缪坦嘗請武昌城西地為營,太守樂凱言于敦曰:“百姓久買此地,種菜自贍,不宜奪之。
”敦大怒曰:“王處仲不來江湖,當有武昌地不,而人雲是我地邪!”凱懼,不敢言。
舒曰:“公聽舒一言。
”敦曰:“平子以卿病狂,故掐鼻灸眉頭,舊疢複發邪!”舒曰:“古之狂也直,周昌、汲黯、硃雲不狂也。
昔堯立诽謗之木,舜置敢谏之鼓,然後事無枉縱。
公為勝堯、舜邪?乃逆折舒,使不得言。
何與古人相遠!”敦曰:“卿欲何言?”舒曰:“缪坦可謂小人,疑誤視聽,奪人私地,以強陵弱。
晏子稱:君曰其可,臣獻其否,以成其可。
是以舒等不敢不言。
”敦即使還地,衆鹹壯之。
敦重舒公亮,給賜轉豐,數詣其家。
表為梁州刺史。
病卒。
樂廣,字彥輔,南陽淯陽人也。
父方,參魏征西将軍夏侯玄軍事。
廣時年八歲,玄常見廣在路,因呼與語,還謂方曰:“向見廣神姿郎徹,當為名士。
卿家雖貧,可令專學,必能興卿門戶也。
”方早卒。
廣孤貧,僑居山陽,寒素為業,人無知者。
性沖約,有遠識,寡嗜欲,與物無競。
尤善談論,每以約言析理,以厭人之心,其所不知,默如也。
裴楷嘗引廣共談,自夕申旦,雅相欽挹,歎曰:“我所不如也。
”王戎為荊州刺史,聞廣為夏侯玄所嘗,乃舉為秀才。
楷又薦廣于賈充,遂辟太尉掾,轉太子舍人。
尚書令衛瓘,朝之耆舊,逮與魏正始中諸名士談論,見廣而奇之,曰:“自昔諸賢既沒,常恐微言将絕,而今乃複聞斯言于君矣。
”命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鏡,見之瑩然,若披雲霧而睹青天也。
”王衍自言:“與人語甚簡至,及見廣,便覺己之煩。
”其為識者所歎美如此。
出補元城令,遷中書侍郎,轉太子中庶子,累遷侍中、河南尹。
廣善清言而不長于筆,将讓尹,請潘嶽為表。
嶽曰:“當得君意。
”廣乃作二百句語,述己之志。
嶽因取次比,便成名筆。
時人鹹雲:“若廣不假嶽之筆,嶽不取廣之旨,無以成斯美也。
” 嘗有親客,久闊不複來,廣問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賜酒,方欲飲,見杯中有蛇,意甚惡之,既飲而疾。
”于時河南聽事壁上有角,漆畫作蛇,廣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複置酒于前處,謂客曰:“酒中複有所見不?”答曰:“所見如初。
”廣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沈疴頓愈。
衛玠總角時,嘗問廣夢,廣雲是想。
玠曰:“神形所不接而夢,豈是想邪!”廣曰:“因也。
”玠思之經月不得,遂以成疾。
廣聞故,命駕為剖析之,玠病即愈。
廣歎曰:“此賢胸中當必無膏肓之疾!” 廣所在為政,無當時功譽,然每去職,遺愛為人所思。
凡所論人,必先稱其所長,則所短不言而自見矣。
人有過,先盡弘恕,然後善惡自彰矣。
廣與王衍俱宅心事外,名重于時。
故天下言風流者,謂王、樂為稱首焉。
少與弘農楊準相善。
準之二子曰喬曰髦,皆知名于世。
準使先詣裴頠,頠性弘方,愛喬有高韻。
謂準曰:“喬當及卿,髦少減也。
”又使詣廣,廣性清淳,愛髦有神檢。
謂準曰:“喬自及卿,然髦亦清出。
”準笑曰:“我二兒之優劣,乃裴、樂之優劣也。
”論者以為喬雖有高韻,而神檢不足,樂為得之矣。
是時王澄、胡毋輔之等,皆亦任放為達,或至裸體者。
廣聞而笑曰:“名教内自有樂地,何必乃爾!”其居才愛物,動有理中,皆此類也。
值世道多虞,朝章紊亂,清己中立,任誠保素而已。
時人莫有見其際焉。
先是河南官舍多妖怪,前尹多不敢處正寝,廣居之不疑。
嘗外戶自閉,左右皆驚,廣獨自若。
顧見牆有孔,使人掘牆,得狸而殺之,其怪亦絕。
愍懷太子之廢也,诏故臣不得辭送,衆官不勝憤歎,皆冒禁拜辭。
司隸校尉滿奮敕河南中部收縛拜者送獄,廣即便解遣。
衆人代廣危懼。
孫琰說賈谧曰:“前以太子罪惡,有斯廢黜,其臣不懼嚴诏,冒罪而送。
今若系之,是彰太子之善,不如釋去。
”谧然其言,廣故得不坐。
遷吏部尚書左仆射,後東安王繇當為仆射,轉廣為右仆射,領吏部,代王戎為尚書令,始戎薦廣,而終踐其位,時人美之。
成都王穎,廣之婿也,及與長沙王乂遘難,而廣既處朝望,群小讒謗之。
乂以問廣,廣神色不變,徐答曰:“廣豈以五男易一女。
”乂猶以為疑,廣竟以憂卒。
荀籓聞廣之不免也,為之流涕。
三子:凱、肇、谟。
凱字弘緒,大司馬齊王掾,參骠騎軍事。
肇字弘茂,太傅東海王掾。
洛陽陷,兄弟相攜南渡江。
谟字弘範,征虜将軍、吳郡内史。
史臣曰:漢相清靜,見機于曠務;周史清虛,不嫌于屍祿。
豈台揆之任,有異于常班者欤!濬沖善發談端,夷甫仰希方外,登槐庭之顯列,顧漆圓而高視。
彼既憑虛,朝章已亂。
戎則取容于世,旁委貨财;衍則自保其身,甯論宗稷?及三方構亂,六戎藉手,犬羊之侶,鋒镝如雲。
夷甫區區焉,佞彼兇渠,以求容貸,頹牆之隕,猶有禮也。
平子肆情傲物,對鏡難堪,終失厥生,自贻伊敗。
且夫衣服表容,珪璋範德,聲移宮羽,采照山華,布武有章,立言成訓。
澄之箕踞,不已甚矣。
若乃解衵登枝,裸形扪鵲,以此為達,謂之高緻,輕薄是效,風流讵及。
道睽将聖,事乖跰指,操情獨往,自夭其生者焉。
昔晏嬰哭莊公之屍,樂令解愍懷之客,豈聞伯夷之風欤,懦夫能立志者也。
贊曰:晉家求士,乃構仙台,陵雲切漢,山叟知材。
濬沖居鼎,談優務劣。
夷甫兩顧,退求三穴。
神亂當年,忠乖曩列。
平子陵侮,多于用拙。
樂令披雲,高天澄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