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九
關燈
小
中
大
所餍,則吏竭其誠,下悅上命矣。
設官分職,委事責成。
君子心競而不力争,量能受任,思不出位,則官無異業,政典不奸矣。
凡此皆愚心謂省事之本也。
苟無此愆,雖不省吏,天下必謂之省矣。
若欲省官,私謂九寺可并于尚書,蘭台宜省付三府。
然施行曆代,世之所習,是以久抱愚懷而不敢言。
至于省事,實以為善。
若直作大例,皆減其半,恐文武衆官郡國職業,及事之興廢,不得皆同。
凡發号施令,典而當則安,傥有駁者,或緻壅否。
凡職所臨履,先精其得失。
使忠信之官,明察之長,各裁其中,先條上言之。
然後混齊大體,詳宜所省,則令下必行,不可搖動。
如其不爾,恐适惑人聽,比前行所省,皆須臾辄複,或激而滋繁,亦不可不重。
”勖論議損益多此類。
太康中诏曰:“勖明哲聰達,經識天序,有佐命之功,兼博洽之才。
久典内任,著勳弘茂,詢事考言,謀猷允誠。
宜登大位,毗贊朝政。
今以勖為光祿大夫、儀同三司、開府辟召,守中書監、侍中、侯如故。
”時太尉賈充、司徒李胤并薨,太子太傅又缺,勖表陳:“三公保傅,宜得其人。
若使楊珧參輔東宮,必當仰稱聖意。
尚書令衛瓘、吏部尚書山濤皆可為司徒。
若以瓘新為令未出者,濤即其人。
”帝并從之。
明年秋,諸州郡大水,兗土尤甚。
勖陳宜立都水使者。
其後門下啟通事令史伊羨、趙鹹為舍人,對掌文法。
诏以問勖,勖曰:今天下幸賴陛下聖德,六合為一,望道化隆洽,垂之将來。
而門下上稱程鹹、張恽,下稱此等,欲以文法為政,皆愚臣所未達者。
昔張釋之谏漢文,謂獸圈啬夫不宜見用;邴吉住車,明調和陰陽之本。
此二人豈不知小吏之惠,誠重惜大化也。
昔魏武帝使中軍司荀攸典刑獄,明帝時猶以付内常侍。
以臣所聞,明帝時唯有通事劉泰等官,不過與殿中同号耳。
又頃言論者皆雲省官減事,而求益吏者相尋矣。
多雲尚書郎太令史不親文書,乃委付書令史及幹,誠吏多則相倚也。
增置文法之職,适恐更耗擾台閣,臣竊謂不可。
” 時帝素知太子暗弱,恐後亂國,遣勖及和峤往觀之。
勖還盛稱太子之德,而峤雲太子如初。
于是天下貴峤而賤勖。
帝将廢賈妃,勖與馮紞等谏請,故得不廢。
時議以勖傾國害時,孫資、劉放之匹。
然性慎密,每有诏令大事,雖已宣布,然終不言,不欲使人知己豫聞也。
族弟良曾勸勖曰:“公大失物情,有所進益者自可語之,則懷恩多矣。
”其婿武統亦說勖“宜有所營置,令有歸戴者”。
勖并默然不應,退而語諸子曰:“人臣不密則失身,樹私則背公,是大戒也。
汝等亦當宦達人間,宜識吾此意。
”久之,以勖守尚書令。
勖久在中書,專管機事。
及失之,甚罔罔怅恨。
或有賀之者,勖曰:“奪我鳳皇池,諸君賀我邪!”及在尚書,課試令史以下,核其才能,有暗于文法,不能決疑處事者,即時遣出。
帝嘗謂曰:“魏武帝言‘荀文若之進善,不進不止;荀公達之退惡,不退不休’。
二令君之美,亦望于君也。
”居職月餘,以母憂上還印绶,帝不許。
遣常侍周恢喻旨,勖乃奉诏視職。
勖久管機密,有才思,探得人主微旨,不犯顔忤争,故得始終全其寵祿。
太康十年卒,诏贈司徒,賜東園秘器、朝服一具、錢五十萬、布百匹。
遣兼禦史持節護喪,谥曰成。
勖有十子,其達者輯、籓、組。
輯嗣,官至衛尉。
卒,谥曰簡。
子畯嗣。
卒,谥曰烈。
無嫡子,以弟息識為嗣。
輯子綽。
綽字彥舒,博學有才能,撰《晉後書》十五篇,傳于世。
永嘉末,為司空從事中郎,沒于石勒,為勒參軍。
籓字大堅。
元康中,為黃門侍郎,受诏成父所治鐘磬。
以從駕讨齊王冏勳,封西華縣公。
累遷尚書令。
永嘉末,轉司空,未拜而洛陽陷沒,籓出奔密。
王浚承制,奉籓為留台太尉。
及愍帝為太子,委籓督攝遠近。
建興元年薨于開封,年六十九,因葬亡所。
谥曰成,追贈太保。
籓二子:邃、闿。
邃字道玄,解音樂,善談論。
弱冠辟趙王倫相國掾,遷太子洗馬。
長沙王乂以為參軍。
乂敗,成都王為皇太弟,精選僚屬,以邃為中舍人。
鄴城不守,随籓在密。
元帝召為丞相從事中郎,以道險不就。
愍帝就加左将軍、陳留相。
父憂去職,服阕,襲封。
愍帝欲納邃女,先征為散騎常侍。
邃懼西都危逼,故不應命,而東渡江,元帝以為軍谘祭酒。
太興初,拜侍中。
邃與刁協婚親,時協執權,欲以邃為吏部尚書,邃深距之。
尋而王敦讨協,協黨與并及于難,唯邃以疏協獲免。
敦表為廷尉,以疾不拜。
遷太常,轉尚書。
蘇峻作亂,邃與王導、荀崧并侍天子于石頭。
峻平後卒,贈金紫光祿大夫,谥曰靖。
子汪嗣。
闿字道明,亦有名稱,京都為之語曰:“洛中英英荀道明。
”大司馬、齊王冏辟為掾。
冏敗,暴屍已三日,莫敢收葬。
闿與冏故吏李述、嵇含等露闆請葬,朝議聽之,論者稱焉。
為太傅主簿、中書郎。
與邃俱渡江,拜丞相軍谘祭酒。
中興建,遷右軍将軍,轉少府。
明帝嘗從容問王暠曰:“二荀兄弟孰賢?”暠答以闿才明過邃。
帝以語庾亮,亮曰:“邃真粹之地,亦闿所不及。
”由是議者莫能定其兄弟優劣。
曆禦史中丞、侍中、尚書,封射陽公。
太甯二年卒,追贈衛尉,谥曰定。
子達嗣。
組字大章。
弱冠,太尉王衍見而稱之曰:“夷雅有才識。
”初為司徒左西屬,補太子舍人。
司徒王渾請為從事中郎,轉左長史,曆太子中庶子、荥陽太守。
趙王倫為相國,欲收大名,選海内德望之士,以江夏李重及組為左右長史,東平王堪沛國劉谟為左右司馬。
倫篡,以組為侍中。
及長沙王乂敗,惠帝遣組及散騎常侍闾丘沖詣成都王穎,慰勞其軍。
帝西幸長安,以組為河
設官分職,委事責成。
君子心競而不力争,量能受任,思不出位,則官無異業,政典不奸矣。
凡此皆愚心謂省事之本也。
苟無此愆,雖不省吏,天下必謂之省矣。
若欲省官,私謂九寺可并于尚書,蘭台宜省付三府。
然施行曆代,世之所習,是以久抱愚懷而不敢言。
至于省事,實以為善。
若直作大例,皆減其半,恐文武衆官郡國職業,及事之興廢,不得皆同。
凡發号施令,典而當則安,傥有駁者,或緻壅否。
凡職所臨履,先精其得失。
使忠信之官,明察之長,各裁其中,先條上言之。
然後混齊大體,詳宜所省,則令下必行,不可搖動。
如其不爾,恐适惑人聽,比前行所省,皆須臾辄複,或激而滋繁,亦不可不重。
”勖論議損益多此類。
太康中诏曰:“勖明哲聰達,經識天序,有佐命之功,兼博洽之才。
久典内任,著勳弘茂,詢事考言,謀猷允誠。
宜登大位,毗贊朝政。
今以勖為光祿大夫、儀同三司、開府辟召,守中書監、侍中、侯如故。
”時太尉賈充、司徒李胤并薨,太子太傅又缺,勖表陳:“三公保傅,宜得其人。
若使楊珧參輔東宮,必當仰稱聖意。
尚書令衛瓘、吏部尚書山濤皆可為司徒。
若以瓘新為令未出者,濤即其人。
”帝并從之。
明年秋,諸州郡大水,兗土尤甚。
勖陳宜立都水使者。
其後門下啟通事令史伊羨、趙鹹為舍人,對掌文法。
诏以問勖,勖曰:今天下幸賴陛下聖德,六合為一,望道化隆洽,垂之将來。
而門下上稱程鹹、張恽,下稱此等,欲以文法為政,皆愚臣所未達者。
昔張釋之谏漢文,謂獸圈啬夫不宜見用;邴吉住車,明調和陰陽之本。
此二人豈不知小吏之惠,誠重惜大化也。
昔魏武帝使中軍司荀攸典刑獄,明帝時猶以付内常侍。
以臣所聞,明帝時唯有通事劉泰等官,不過與殿中同号耳。
又頃言論者皆雲省官減事,而求益吏者相尋矣。
多雲尚書郎太令史不親文書,乃委付書令史及幹,誠吏多則相倚也。
增置文法之職,适恐更耗擾台閣,臣竊謂不可。
” 時帝素知太子暗弱,恐後亂國,遣勖及和峤往觀之。
勖還盛稱太子之德,而峤雲太子如初。
于是天下貴峤而賤勖。
帝将廢賈妃,勖與馮紞等谏請,故得不廢。
時議以勖傾國害時,孫資、劉放之匹。
然性慎密,每有诏令大事,雖已宣布,然終不言,不欲使人知己豫聞也。
族弟良曾勸勖曰:“公大失物情,有所進益者自可語之,則懷恩多矣。
”其婿武統亦說勖“宜有所營置,令有歸戴者”。
勖并默然不應,退而語諸子曰:“人臣不密則失身,樹私則背公,是大戒也。
汝等亦當宦達人間,宜識吾此意。
”久之,以勖守尚書令。
勖久在中書,專管機事。
及失之,甚罔罔怅恨。
或有賀之者,勖曰:“奪我鳳皇池,諸君賀我邪!”及在尚書,課試令史以下,核其才能,有暗于文法,不能決疑處事者,即時遣出。
帝嘗謂曰:“魏武帝言‘荀文若之進善,不進不止;荀公達之退惡,不退不休’。
二令君之美,亦望于君也。
”居職月餘,以母憂上還印绶,帝不許。
遣常侍周恢喻旨,勖乃奉诏視職。
勖久管機密,有才思,探得人主微旨,不犯顔忤争,故得始終全其寵祿。
太康十年卒,诏贈司徒,賜東園秘器、朝服一具、錢五十萬、布百匹。
遣兼禦史持節護喪,谥曰成。
勖有十子,其達者輯、籓、組。
輯嗣,官至衛尉。
卒,谥曰簡。
子畯嗣。
卒,谥曰烈。
無嫡子,以弟息識為嗣。
輯子綽。
綽字彥舒,博學有才能,撰《晉後書》十五篇,傳于世。
永嘉末,為司空從事中郎,沒于石勒,為勒參軍。
籓字大堅。
元康中,為黃門侍郎,受诏成父所治鐘磬。
以從駕讨齊王冏勳,封西華縣公。
累遷尚書令。
永嘉末,轉司空,未拜而洛陽陷沒,籓出奔密。
王浚承制,奉籓為留台太尉。
及愍帝為太子,委籓督攝遠近。
建興元年薨于開封,年六十九,因葬亡所。
谥曰成,追贈太保。
籓二子:邃、闿。
邃字道玄,解音樂,善談論。
弱冠辟趙王倫相國掾,遷太子洗馬。
長沙王乂以為參軍。
乂敗,成都王為皇太弟,精選僚屬,以邃為中舍人。
鄴城不守,随籓在密。
元帝召為丞相從事中郎,以道險不就。
愍帝就加左将軍、陳留相。
父憂去職,服阕,襲封。
愍帝欲納邃女,先征為散騎常侍。
邃懼西都危逼,故不應命,而東渡江,元帝以為軍谘祭酒。
太興初,拜侍中。
邃與刁協婚親,時協執權,欲以邃為吏部尚書,邃深距之。
尋而王敦讨協,協黨與并及于難,唯邃以疏協獲免。
敦表為廷尉,以疾不拜。
遷太常,轉尚書。
蘇峻作亂,邃與王導、荀崧并侍天子于石頭。
峻平後卒,贈金紫光祿大夫,谥曰靖。
子汪嗣。
闿字道明,亦有名稱,京都為之語曰:“洛中英英荀道明。
”大司馬、齊王冏辟為掾。
冏敗,暴屍已三日,莫敢收葬。
闿與冏故吏李述、嵇含等露闆請葬,朝議聽之,論者稱焉。
為太傅主簿、中書郎。
與邃俱渡江,拜丞相軍谘祭酒。
中興建,遷右軍将軍,轉少府。
明帝嘗從容問王暠曰:“二荀兄弟孰賢?”暠答以闿才明過邃。
帝以語庾亮,亮曰:“邃真粹之地,亦闿所不及。
”由是議者莫能定其兄弟優劣。
曆禦史中丞、侍中、尚書,封射陽公。
太甯二年卒,追贈衛尉,谥曰定。
子達嗣。
組字大章。
弱冠,太尉王衍見而稱之曰:“夷雅有才識。
”初為司徒左西屬,補太子舍人。
司徒王渾請為從事中郎,轉左長史,曆太子中庶子、荥陽太守。
趙王倫為相國,欲收大名,選海内德望之士,以江夏李重及組為左右長史,東平王堪沛國劉谟為左右司馬。
倫篡,以組為侍中。
及長沙王乂敗,惠帝遣組及散騎常侍闾丘沖詣成都王穎,慰勞其軍。
帝西幸長安,以組為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