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九

關燈
南尹。

    遷尚書,轉衛尉,賜爵成陽縣男,加散騎常侍、中書監。

    轉司隸校尉,加特進、光祿大夫,常侍如故。

    于時天下已亂,組兄弟貴盛,懼不容于世,雖居大官,并諷議而已。

     永嘉末,複以組為侍中,領太子太保。

    未拜,會劉曜、王彌逼洛陽,組與籓俱出奔。

    懷帝蒙塵,司空王浚以組為司隸校尉。

    組與籓移檄天下,以琅邪王為盟主。

     愍帝稱皇太子,組即太子之舅,又領司隸校尉,行豫州刺史事,與籓并保荥陽之開封。

    建興初,诏籓行留台事。

    俄而籓薨,帝更以組為司空,領尚書左仆射,又兼司隸,複行留台事,州征郡守皆承制行焉。

    進封臨颍縣公,加太夫人、世子印绶。

    明年,進位太尉,領豫州牧、假節。

     元帝承制,以組都督司州諸軍,加散騎常侍,餘如故。

    頃之,又除尚書令,表讓不拜。

    及西都不守,組乃遣使移檄天下共勸進。

    帝欲以組為司徒,以問太常賀循。

    循曰:“組舊望清重,忠勤顯著,遷訓五品,實允衆望。

    ”于是拜組為司徒。

     組逼于石勒,不能自立。

    太興初,自許昌率其屬數百人渡江,給千兵百騎,組先所領仍皆統攝。

    頃之,诏組與太保、西陽王羕并錄尚書事,各加班劍六十人。

    永昌初,遷太尉,領太子太保。

    未拜,薨,年六十五。

    谥曰元。

    子奕嗣。

     奕字玄欣。

    少拜太子舍人、驸馬都尉,侍講東宮。

    出為鎮東參軍,行揚武将軍、新汲令。

    愍帝為皇太子,召為中舍人,尋拜散騎侍郎,皆不就。

    随父渡江。

    元帝踐阼,拜中庶子,遷給事黃門郎。

    父憂去職,服阕,補散騎常侍、侍中。

      時将繕宮城,尚書符下陳留王,使出城夫。

    奕駁曰:“昔虞賓在位,《書》稱其美;《詩》詠《有客》,載在《雅》《頌》。

    今陳留王位在三公之上,坐在太子右,故答表曰書,賜物曰與。

    此古今之所崇,體國之高義也。

    謂宜除夫役。

    ”時尚書張闿、仆射孔愉難奕,以為:“昔宋不城周,《陽秋》所譏。

    特蠲非體,宜應減夫。

    ”奕重駁,以為:“《陽秋》之末,文武之道将墜于地,新有子朝之亂,于時諸侯逋替,莫肯率職。

    宋之于周,實有列國之權。

    且同巳勤王而主之者晉,客而辭役,責之可也。

    今之陳留,無列國之勢,此之作否,何益有無!臣以為宜除,于國職為全。

    ”诏從之。

     時又通議元會日帝應敬司徒王導不。

    博士郭熙、杜援等以為禮無拜臣之文,謂宜除敬。

    侍中馮懷議曰:“天子修禮,莫盛于辟雍。

    當爾之日,猶拜三老,況今先帝師傅。

    謂宜盡敬。

    ”事下門下,奕議曰:“三朝之首,宜明君臣之體,則不應敬。

    若他日小會,自可盡禮。

    又至尊與公書手诏則曰‘頓首言’,中書為诏則雲‘敬問’,散騎優冊則曰:‘制命’。

    今诏文尚異,況大會之與小會,理豈得同!”诏從之。

     鹹和七年卒,追贈太仆,谥曰定。

      馮紞,字少胄,安平人也。

    祖浮,魏司隸校尉。

    父員,汲郡太守。

    紞少博涉經史,識悟機辯。

    曆仕為魏郡太守,轉步兵校尉,徙越騎。

    得幸于武帝,稍遷左衛将軍。

    承顔悅色,寵愛日隆。

    賈充、荀勖并與之親善。

    充女之為皇太子妃也,紞有力焉。

    及妃之将廢,紞、勖幹沒救請,故得不廢。

    伐吳之役,紞領汝南太守,以郡兵随王浚入秣陵。

    遷禦史中丞,轉侍中。

      帝病笃得愈,紞與勖見朝野之望,屬在齊王攸。

    攸素薄勖。

    勖以太子愚劣,恐攸得立,有害于己,乃使紞言于帝曰:“陛下前者疾若不差,太子其廢矣。

    齊王為百姓所歸,公卿所仰,雖欲高讓,其得免乎!宜遣還籓,以安社稷。

    ”帝納之。

    及攸薨,朝野悲恨。

    初,帝友于之情甚笃,既納紞、勖邪說,遂為身後之慮,以固儲位。

    既聞攸殒,哀恸特深。

    紞侍立,因言曰:“齊王名過于實,今得自終,此乃大晉之福。

    陛下何乃過哀!”帝收淚而止。

     初謀伐吳,紞與賈充、荀勖同共苦谏不可。

    吳平,紞内懷慚懼,疾張華如雠。

    及華外鎮,威德大著,朝論當征為尚書令。

    紞從容侍帝,論晉魏故事,因諷帝,言華不可授以重任,帝默然而止。

    事具《華傳》。

     太康七年,紞疾,诏以紞為散騎常侍,賜錢二十萬、床帳一具。

    尋卒。

    二子:播、熊。

    播,大長秋。

    熊字文罴,中書郎。

    紞兄恢,自有傳。

     史臣曰:夫立身之道,曰仁與義。

    動靜既形,悔吝斯及。

    有莘之媵,殊《北門》之情;渭濱之叟,匪西山之節。

    湯武有以濟其功,夏殷不能譏其志。

    王沈才經文武,早屍人爵,在魏參席上之珍,居晉為幄中之士,桐宮之謀遽洩,武闱之禍遂臻。

    是知田光之口,豈燕丹之可絕;豫讓之形,非智氏之能變。

    動靜之際,有據蒺藜,仁義之方,求之彌遠矣。

    彭祖谒由捧雉,孕本貿絲,因家乏主,遂登顯秩。

    擁北州之士馬,偶東京之糜沸,自可感召諸侯,宣力王室。

    而乘間伺隙,潛圖不軌,放肆獯虜,遷播乘輿。

    遂使漳滏蕭然,黎元塗地。

    縱貪夫于藏戶,戮高士于燕垂,阻越石之内難,邀世龍之外府。

    惡稔毒{疒甫},坐緻焚燎,假手仇敵,方申兇犷,慶封之戮,慢罵何補哉!公曾,慈明之孫;景倩,文若之子,踐隆堂而高視,齊逸軌而長骛。

    孝敬足以承親,周慎足以事主,刊姬公之舊典,采蕭相之遺法。

    然而援硃均以貳極,煽褒閻而偶震。

    雖廢興有在,隆替靡常,稽之人事,乃二荀之力也。

    至于鬥粟興謠,逾裡成詠,勖之階禍,又已甚焉。

    馮紞外騁戚施,内窮狙詐,斃攸安賈,交勖仇張,心滔楚費,過逾晉伍。

    爰絲獻壽,空取慰于仁心,紞之陳說,幸收哀于迷慮,投畀之罰無聞,《青蠅》之詩不作矣。

     贊曰:處道文林,胡貳爾心?彭祖兇孽,自贻伊戚。

    臨淮翼翼,孝形于色。

    安陽英英,匪懈其職。

    傾齊附魯,是為蝥賊。

    紞之不臧,交亂罔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