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列傳一

關燈
用家人禮,但雲「兒皇帝」,晉祖厚赍金帛以謝之。

    晉祖奉契丹甚至,歲時問遺,慶吊之禮,必令優厚。

    每北使至,即于别殿緻敬。

    德光每有邀請,小不如意,則來譴責,晉祖每屈己以奉之,終晉祖世,略無釁隙。

     及少帝嗣位,遣使入契丹,德光以少帝不先承禀,擅即尊位,所赍文字,略去臣禮,大怒,形于責讓,朝廷使去,即加譴辱。

    會契丹回圖使喬榮北歸,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景延廣謂榮曰:「先朝是契丹所立,嗣君乃中國自冊,稱孫可矣,稱臣未可。

    中國自有十萬口橫磨劍,要戰即來!」榮至本國,具言其事,德光大怒,會青州楊光遠叛,遣使構之。

    明年冬,德光率諸部南下,開運元年春,陷祁州,直抵大河,少帝幸澶州以禦之。

    其年三月,德光敗于陽城,棄其車帳,乘一橐駝奔至幽州。

    因怒其失律,自大首領已下各杖數百,唯趙延壽免焉。

    是時,契丹連歲入寇,晉氏疲于奔命,邊民被苦,幾無甯日,晉相桑維翰勸少帝求和于契丹,以纾國難,少帝許之,乃遣使奉表稱臣,卑辭首過。

    使回,德光報曰:「但使桑維翰、景延廣自來,并割鎮、鎮與我,則可通和也。

    」朝廷知其不可,乃止。

    時契丹諸部頻年出征,其國君臣稍厭兵革,德光母嘗謂蕃漢臣僚曰:「南朝漢兒争得一向卧耶!自古及今,惟聞漢來和蕃,不聞蕃去和漢,待伊漢兒的當回心,則我亦不惜通好也。

    」 三年,樂壽監軍王巒繼有密奏,苦言瀛、鄚可取之狀。

    十月,少帝遣杜重威、李守貞等率兵經略。

    十一月,蕃将高牟翰敗晉師于瀛州之北,梁漢璋死之。

    契丹主聞晉既出師,自率諸部由易、定抵鎮州,杜重威等自瀛州西趨常山,至中渡橋,敵已至矣,兩軍隔滹水而寨焉。

    十二月十日,杜重威率諸軍降于契丹,語在《晉少帝紀》中。

    十二日,德光入鎮州,大犒将士。

    十四日,自鎮州南行,中渡降軍所釋甲仗百萬計,并令于鎮州收貯,戰馬數萬匹,長驅而北。

    命張彥澤領二千騎先趨東京,遣重威部轄降兵取邢、相路前進。

    晉少帝遣子延煦、延寶奉降表于契丹,并傳國寶一紐至牙帳。

    明年春正月朔日,德光至汴北,文武百官迎于路。

    是日入宮,至昏複出,次于赤崗。

    五日,宣制降晉少帝為負義侯,于黃龍府安置。

    七日,德光複自赤崗入居于大内,分命使臣于京城及往諸道括借錢帛。

    遂命以李崧為西?樞密使,以馮道為太傅,以左仆射和凝及北來翰林學士承旨張砺為宰相。

    二月朔日,德光服漢法服,坐崇元殿受蕃漢朝賀,宣制大赦天下,改晉國為大遼國。

    以趙延壽為大丞相,兼政事令,充樞密使兼中京留守。

    降東京為防禦州,尋複為宣武軍。

      十五日,漢高祖建号于晉陽,德光聞之,削奪漢祖官爵。

    是月,晉州、潞州并歸河東。

    時盜賊所在群起,攻劫州郡,斷澶州浮梁。

    契丹大恐,沿河諸籓鎮并以腹心鎮之。

    三月朔日,德光坐崇元殿,行入閣之禮,睹漢家儀法之盛,大悅。

    以其大将蕭翰為汴州節度使。

    十七日,德光北還。

    發離東京,宿于赤岡,有大聲如雷,起于牙帳之下,契丹自黎陽濟河,次湯陰縣界,有一岡,土人謂之愁死岡,德光憩于其上,謂宣徽使高勳曰:「我在上國,以打圍食肉為樂,自及漢地,每每不快,我若得歸本土,死亦無恨。

    」勳退而謂人曰:「其語偷,殆将死矣。

    」時賊帥梁晖據相州,德光親率諸部以攻之。

    四月四日,屠其城而去。

    德光聞河陽軍亂,謂蕃漢臣僚曰:「我有三失:殺上國兵士,打草谷,一失也;天下括錢,二失也;不尋遣節度使歸籓,三失也。

    」十六日,次于栾城縣殺虎林之側,時德光已得寒熱疾數日矣,命部人赍酒脯,禱于得疾之地。

    十八日晡時,有大星落于穹廬之前,若迸火而散,德光見之,西望而唾,連呼曰:「劉知遠滅,劉知遠滅!」是月二十一日卒,時年四十六,主契丹凡二十二年。

    契丹人破其屍,摘去腸胃,以鹽沃之,載而北去,漢人目之為「帝羓」焉。

    案「以下原本阙佚。

    據《五代會要》雲:四月十八日,德光卒于栾城。

    五月,宣遣制,以永康王襲位。

    永康王者,東丹王之長子,以其月二十一日領部族歸國,改會同十年為天祿元年,自稱天授皇帝。

    漢乾祐三年十一月,率騎數萬,陷邢州之内丘縣、深州之饒陽縣。

    周廣順元年正月,太祖命左千牛衛将軍硃憲往修和好,永康王亦遣使報命,獻良馬四匹,太祖複遣尚書左丞田敏、供奉官蔣光遂銜命往聘。

    其年四月,田敏等回,永康王遣使獻碧玉金鍍銀裹鞍辔,并馬四十匹。

    其月,太祖又命左金吾将軍姚漢英、左神武将軍華光裔往使。

    其年九月,永康王為部下太甯王所弑,德光之子勒所部兵誅太甯王自立,稱應曆元年,号天順皇帝。

    顯德元年春,太原劉崇将圖南寇,契丹将楊兗率騎萬餘以助之。

    三月,世宗親征,與崇戰于潞州高平縣之南原,崇軍大敗,契丹衆棄甲而遁。

    二年三月,命許州節度使王彥超等築壘于李晏口,與契丹數千騎戰于安平縣,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