僭僞列傳三
關燈
小
中
大
者累年。
後建大起蜀軍,敗岐、梓之兵于利州,彥晖懼,乞和,請與岐人絕,許之。
景福中,山南之師寇東川,彥晖求援于建,建出兵赴之,大敗興元之衆。
洎軍旋,建承虛奄襲梓州,據彥晖,置于成都,遂兼有兩川,自此軍鋒益熾。
天複初,李茂貞、韓全誨劫遷車駕在鳳翔,梁祖攻圍曆年。
建外修好于汴,指茂貞罪狀,又陰與茂貞間使往來,且言堅壁勿和,許以出師赴援,因分命諸軍攻取興元。
比及梁祖解圍,茂貞山南諸州皆為建所有,自置守将。
及茂貞垂翅,天子遷雒陽,建複攻茂貞之秦、隴等州,茂貞削弱不能守。
或勸建因取鳳翔,建曰:「此言失策,吾所得已多,不俟複增岐下。
茂貞雖常才,然名望宿素,與硃公力争不足,守境有餘。
韓生所謂入為扞蔽,出為席藉是也。
适宜援而固之,為吾盾鹵耳。
」及梁祖将謀強禅,建與諸籓同謀興複,乃令其将康晏率兵三萬會于鳳翔,數與汴将王重師戰,不利而還。
趙匡凝之失荊、襄也,弟匡明以其幹奔蜀,建因得夔、峽、忠、萬等州。
及梁祖開國,蜀人請建行劉備故事。
建自帝于成都,改元永平。
五年,改元通正。
是年冬,改元天漢,又改元光天。
在位十二年,年七十二。
子衍嗣。
衍,建之幼子也。
建卒,衍襲僞位,改元乾德。
六年十二月,改明年為鹹康。
秋九月,衍奉其母、徐妃同遊于青城山,駐于上清宮。
時宮人皆衣道服,頂金蓮花冠,衣畫雲霞,望之若神仙,及侍宴,酒酣,皆免冠而退,則其髻髽然。
又構怡神亭,以佞臣韓昭等為狎客,雜以婦人,以恣荒宴,或自旦至暮,繼之以燭。
僞嘉王宗壽侍宴,因以社稷國政為言,言發涕流,至于再三。
同宴佞臣潘在迎等姑奏衍雲:「嘉王好酒悲。
」因翻恣諧谑,取笑而罷。
自是忠正之臣結舌矣。
時中國多故,衍得以自安。
唐莊宗平梁,遣使告捷于蜀,蜀人恟懼,緻禮複命,稱「大蜀國主緻書上大唐皇帝」,詞理稍抗,莊宗不能容,遣客省使李嚴報聘,且市宮中珍玩,蜀人皆禁而不出。
衍既沖呆,軍國之政,鹹委于人。
有王宗弼者,為六軍使,總外任;宋光嗣者,為樞密使,總内任。
洎嚴至蜀,光嗣等曲宴,因言中國近事,嚴亦引近事折之,語在嚴傳。
光嗣等聞嚴辯對,畏而奇之。
及嚴使還,奏莊宗曰:「王衍呆童耳,宗弼等總其兵柄,但益家财,不恤民事,君臣上下,惟務窮奢。
其舊勳故老,棄而不任,蠻蜓蜑之人,痛深瘡痏。
以臣料之,大兵一臨,望風瓦解。
」莊宗深然之,遂蒐兵括馬,有平蜀之心。
唐師未起時,僞東川節度使宋承葆獻計于衍雲:「唐國兵強,不早為謀,後将焉救?請于嘉州沿江造戰艦五百艘,募水軍五千,自江下峽,臣以東師出襄、鄧,水陸俱進,東北沿邊,嚴兵據險。
南師出江陵,利則進取,否則退保硖口。
又選三蜀骁壯三萬,急攻岐、雍,東據河、潼,北招契丹,啖以美利,見可則進,否則據散關以固吾圉,事縱不捷,亦攻敵人之心矣。
」衍不從。
唐同光三年九月十日,莊宗下制伐蜀,命興聖宮使魏王繼岌為都統,樞密使郭崇韬為行營都招讨。
其月十八日,魏王統阙下諸軍發洛陽。
十一月二十一日,魏王至德陽,衍報雲:「比與将校謀歸國,僞樞密使宋光嗣、景潤澄,南北院宣徽使李周辂、歐陽晃等四人異謀熒惑,臣各已處斬,今送納首級。
」是日,衍上表曰:「臣衍先人建,久在坤維,受先朝寵澤,一開土宇,将四十年。
頃以梁孽興災,洪圖版蕩,不可助逆,遂乃從權,勉徇衆情,止王三旬,固非獲已,未有所歸。
臣辄紹鎡基,且安生聚。
臣衍誠惶誠恐,伏惟皇帝陛下,嗣堯、舜之業,陳湯、武之師,廓定寰區,削平兇逆,梯航垂集,文軌混同。
臣方議改圖,便期納款,遽聞王師緻讨,實抱驚危。
今則将千裡之封疆,盡為王土;冀萬家之臣妾,皆沭皇恩。
必當輿榇乞降,負荊請命。
伏惟皇帝陛下,回照臨之造,施覆帱之仁,别示哀矜,以安反側。
傥墳茔而獲祀,實存沒以知歸,臣無任望恩虔禱之至。
乙酉年十一月日,臣王衍上表。
」其月二十七日,魏王至成都北五裡升仙橋,僞百官班于橋下,衍乘行輿至,素衣白馬,牽羊,草索系首,面縛銜璧,輿榇于後。
魏王下馬受其璧,崇韬釋其縛,及燔其榇,衍率僞百官東北舞蹈謝恩。
禮畢,拜,魏王、崇韬、李嚴皆答拜。
二十八日,王師入成都。
自起師至入蜀城,凡七十五日。
案:以下原本殘阙。
據《歐陽史》雲:同光四年,衍行至秦川驿,莊宗用伶人景進計,遣宦者向延嗣誅其族。
天成二年,封衍順正公,以諸侯葬。
《五代史補》:王建在許下時,尤不逞,嘗坐事遭徒,但無杖痕爾。
及據蜀,得馬涓為從事,涓好诋讦,建恐為所譏,因問曰:「竊聞外議,以吾曾遭徒刑,有之乎!」涓對曰:「有之。
」建恃無杖痕,且對衆,因袒背以示涓曰:「請足下試看,有遭杖責而肌肉如是耶!」涓知其詐,乃
後建大起蜀軍,敗岐、梓之兵于利州,彥晖懼,乞和,請與岐人絕,許之。
景福中,山南之師寇東川,彥晖求援于建,建出兵赴之,大敗興元之衆。
洎軍旋,建承虛奄襲梓州,據彥晖,置于成都,遂兼有兩川,自此軍鋒益熾。
天複初,李茂貞、韓全誨劫遷車駕在鳳翔,梁祖攻圍曆年。
建外修好于汴,指茂貞罪狀,又陰與茂貞間使往來,且言堅壁勿和,許以出師赴援,因分命諸軍攻取興元。
比及梁祖解圍,茂貞山南諸州皆為建所有,自置守将。
及茂貞垂翅,天子遷雒陽,建複攻茂貞之秦、隴等州,茂貞削弱不能守。
或勸建因取鳳翔,建曰:「此言失策,吾所得已多,不俟複增岐下。
茂貞雖常才,然名望宿素,與硃公力争不足,守境有餘。
韓生所謂入為扞蔽,出為席藉是也。
适宜援而固之,為吾盾鹵耳。
」及梁祖将謀強禅,建與諸籓同謀興複,乃令其将康晏率兵三萬會于鳳翔,數與汴将王重師戰,不利而還。
趙匡凝之失荊、襄也,弟匡明以其幹奔蜀,建因得夔、峽、忠、萬等州。
及梁祖開國,蜀人請建行劉備故事。
建自帝于成都,改元永平。
五年,改元通正。
是年冬,改元天漢,又改元光天。
在位十二年,年七十二。
子衍嗣。
衍,建之幼子也。
建卒,衍襲僞位,改元乾德。
六年十二月,改明年為鹹康。
秋九月,衍奉其母、徐妃同遊于青城山,駐于上清宮。
時宮人皆衣道服,頂金蓮花冠,衣畫雲霞,望之若神仙,及侍宴,酒酣,皆免冠而退,則其髻髽然。
又構怡神亭,以佞臣韓昭等為狎客,雜以婦人,以恣荒宴,或自旦至暮,繼之以燭。
僞嘉王宗壽侍宴,因以社稷國政為言,言發涕流,至于再三。
同宴佞臣潘在迎等姑奏衍雲:「嘉王好酒悲。
」因翻恣諧谑,取笑而罷。
自是忠正之臣結舌矣。
時中國多故,衍得以自安。
唐莊宗平梁,遣使告捷于蜀,蜀人恟懼,緻禮複命,稱「大蜀國主緻書上大唐皇帝」,詞理稍抗,莊宗不能容,遣客省使李嚴報聘,且市宮中珍玩,蜀人皆禁而不出。
衍既沖呆,軍國之政,鹹委于人。
有王宗弼者,為六軍使,總外任;宋光嗣者,為樞密使,總内任。
洎嚴至蜀,光嗣等曲宴,因言中國近事,嚴亦引近事折之,語在嚴傳。
光嗣等聞嚴辯對,畏而奇之。
及嚴使還,奏莊宗曰:「王衍呆童耳,宗弼等總其兵柄,但益家财,不恤民事,君臣上下,惟務窮奢。
其舊勳故老,棄而不任,蠻蜓蜑之人,痛深瘡痏。
以臣料之,大兵一臨,望風瓦解。
」莊宗深然之,遂蒐兵括馬,有平蜀之心。
唐師未起時,僞東川節度使宋承葆獻計于衍雲:「唐國兵強,不早為謀,後将焉救?請于嘉州沿江造戰艦五百艘,募水軍五千,自江下峽,臣以東師出襄、鄧,水陸俱進,東北沿邊,嚴兵據險。
南師出江陵,利則進取,否則退保硖口。
又選三蜀骁壯三萬,急攻岐、雍,東據河、潼,北招契丹,啖以美利,見可則進,否則據散關以固吾圉,事縱不捷,亦攻敵人之心矣。
」衍不從。
唐同光三年九月十日,莊宗下制伐蜀,命興聖宮使魏王繼岌為都統,樞密使郭崇韬為行營都招讨。
其月十八日,魏王統阙下諸軍發洛陽。
十一月二十一日,魏王至德陽,衍報雲:「比與将校謀歸國,僞樞密使宋光嗣、景潤澄,南北院宣徽使李周辂、歐陽晃等四人異謀熒惑,臣各已處斬,今送納首級。
」是日,衍上表曰:「臣衍先人建,久在坤維,受先朝寵澤,一開土宇,将四十年。
頃以梁孽興災,洪圖版蕩,不可助逆,遂乃從權,勉徇衆情,止王三旬,固非獲已,未有所歸。
臣辄紹鎡基,且安生聚。
臣衍誠惶誠恐,伏惟皇帝陛下,嗣堯、舜之業,陳湯、武之師,廓定寰區,削平兇逆,梯航垂集,文軌混同。
臣方議改圖,便期納款,遽聞王師緻讨,實抱驚危。
今則将千裡之封疆,盡為王土;冀萬家之臣妾,皆沭皇恩。
必當輿榇乞降,負荊請命。
伏惟皇帝陛下,回照臨之造,施覆帱之仁,别示哀矜,以安反側。
傥墳茔而獲祀,實存沒以知歸,臣無任望恩虔禱之至。
乙酉年十一月日,臣王衍上表。
」其月二十七日,魏王至成都北五裡升仙橋,僞百官班于橋下,衍乘行輿至,素衣白馬,牽羊,草索系首,面縛銜璧,輿榇于後。
魏王下馬受其璧,崇韬釋其縛,及燔其榇,衍率僞百官東北舞蹈謝恩。
禮畢,拜,魏王、崇韬、李嚴皆答拜。
二十八日,王師入成都。
自起師至入蜀城,凡七十五日。
案:以下原本殘阙。
據《歐陽史》雲:同光四年,衍行至秦川驿,莊宗用伶人景進計,遣宦者向延嗣誅其族。
天成二年,封衍順正公,以諸侯葬。
《五代史補》:王建在許下時,尤不逞,嘗坐事遭徒,但無杖痕爾。
及據蜀,得馬涓為從事,涓好诋讦,建恐為所譏,因問曰:「竊聞外議,以吾曾遭徒刑,有之乎!」涓對曰:「有之。
」建恃無杖痕,且對衆,因袒背以示涓曰:「請足下試看,有遭杖責而肌肉如是耶!」涓知其詐,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