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二十二 列傳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劉皞,字克明,晉丞相谯國公昫之弟也。
昫,《晉書》有傳。
皞少離鄉裡,唐天祐中,梁将劉鄩襲太原,軍至樂平,時皞客于縣舍,為鄩軍所俘。
謝彥章見之,知其儒者,待之以禮,謂其鄉人劉去非曰:「為君得一宗人。
」即令皞見之,去非詢其爵裡,乃親族也,對泣久之,自是随去非客于彥章門下。
彥章得罪,去非為郢州刺史,皞随之郡。
莊宗平河洛,去非以嘗從劉守奇歸梁,深懼獲罪,乃棄郡投高季興于荊南,皞累為荊州攝官。
既而兄昫明宗朝為學士,遣人召歸。
梁漢颙鎮鄧州,辟為從事,入為監察禦史,曆水部員外郎、史館修撰。
長興末,宰臣趙鳳鎮邢台,表為節度判官。
清泰初,入為起居郎,改駕部員外郎,兼侍禦史知雜事,移河南少尹、兵部郎中,轉太府卿。
漢祖受命,用為宗正卿。
周初,改衛尉卿。
廣順元年冬十月,稅居于東京,夜夢鬼詫之曰:「公于我冢上安床,深不奉益。
」皞問鬼姓氏,曰李丕文。
皞曰:「君言殊誤,都城内豈可冢耶?」曰:「冢本在野,張十八郎展城時圍入。
」忽寤。
又半月,複夢前鬼曰:「公不相信,屈觀吾舍可乎?」即以手掊地,豁然見華第,花木叢萃,房廊雕煥,立皞于西庑。
久之,見一團火如電,前來漸近,即前鬼也。
引皞深入,出其孥,泣拜如有所托。
皞問丕文鬼事,曰:「冥司各有部屬,外不知也。
」皞曰:「餘官何至?」再三不對,苦訊之,曰:「齊王判官。
」皞曰:「張令公為齊王,去世久矣。
今郓州高令公為齊王,餘方為列卿,豈複為賓佐乎?」鬼曰:「不知也。
」皞既寤,欲掘而視之。
既而又告同僚曰:「鬼雖見訴,其如吾稅舍何?」乃止。
廣順二年春,朝廷以皞為高麗冊使。
三月,至郓,節度使高行周以皞嗜酒,留連累日,旦夕沉醉。
其月二十三日,晨興栉發,狀如醉寐,男泳視之,已卒矣。
《太平廣記》雲:銜命使吳越,路由郓州,卒于郵亭。
時年六十一。
其年八月,郓帥齊王高行周亦夢請齊王判官,得無是乎!皞從儒學,好聚書,嗜酒無儀檢,然衷抱無他,急于行義,士友以此多之。
張沆,字太元,徐州人。
父嚴,本州牙将。
沆少力學,攻詞賦,登進士第。
唐明宗子秦王好文,然童年疏率,動不由禮。
每賓僚大集,手自出題,令面前賦詩,少不如意,則壞裂抵棄。
沆初以刺谒,秦王屬合座客各為《南湖?記》,因謂沆曰:「聞生名久矣,請為此文。
」沆不獲已,從之。
及群士記成,獨取沆所為勒之于石,繇是署為河南府巡官。
秦王敗,勒歸鄉裡。
晉初,桑維翰秉政,沆以文幹進,用為著作佐郎、集賢校理,遷右拾遺。
維翰出鎮,奏為記室。
從維翰入朝,授殿中侍禦史。
歲餘,自侍禦史改祠部員外郎知制诰,召入翰林為學士。
維翰罷相,馮玉用事,不欲沆居禁密,改右谏議大夫,罷其職。
漢祖至汴,轉右常侍,複用為學士,未幾,遷工部尚書充職。
明年,以營奉葬事求解職,改禮部尚書。
及歸朝,複為學士。
太祖以沆耳疾罷職,改刑部尚書。
廣順二年秋,命為故齊王高行周冊贈使,複命而卒。
贈太子少保。
沆性儒雅,好釋氏,雖久居祿位,家無餘财,死之日,圖書之外,唯使郓之資耳。
嗣子尚幼,親友慮其耗散,上言于太祖,乃令三司差人主葬,餘資市邸舍,以贍其孤焉。
沆記覽文史,好征求僻事,公家應用,時出一聯以炫奇筆,故不為馮玉所重。
雖有聩疾,猶出入金門,凡五六年。
漢隐帝末年,楊、史遇害,翌日,沆方知之,聽猶未審,忽問同僚曰:「竊聞盜殺史公,其盜獲否?」是時京師忄匈懼之次,聞者笑之。
有士人申光遜者,與沆友善,沆未病時,夢沆手出小佛塔示光遜,視其上有詩十四字雲:「今生不見故人面,明月高高上翠樓。
」光遜既寤,心惡之,俄聞沆卒。
張可複,字伯恭,德州平原人也。
父達,累贈戶部侍郎。
可複略通儒術,少習吏事。
梁末,薄遊于魏,鄴王羅紹威表為安陽簿。
唐天成初,依晉公霍彥威于青州,為從事。
晉公以其滑稽好避事,目為「奸兔兒」。
長興中入朝,拜監察禦史,六遷至兵部郎中,賜金紫。
晉天福中,自西京留守判官入為秘書少監,改左司郎中。
開運中,遷左谏議大夫。
漢乾祐初,湘陰公鎮徐方,朝行中選可以從戎者,因授武甯軍節度副使、檢校禮部尚書。
及世宗鎮澶淵,改鎮甯軍節度行軍司馬。
三年,征拜給事中。
世宗嗣位,以澶淵幕府之舊,拜右散騎常侍。
顯德元年秋,以疾卒,年七十有三。
制贈戶部尚書。
昫,《晉書》有傳。
皞少離鄉裡,唐天祐中,梁将劉鄩襲太原,軍至樂平,時皞客于縣舍,為鄩軍所俘。
謝彥章見之,知其儒者,待之以禮,謂其鄉人劉去非曰:「為君得一宗人。
」即令皞見之,去非詢其爵裡,乃親族也,對泣久之,自是随去非客于彥章門下。
彥章得罪,去非為郢州刺史,皞随之郡。
莊宗平河洛,去非以嘗從劉守奇歸梁,深懼獲罪,乃棄郡投高季興于荊南,皞累為荊州攝官。
既而兄昫明宗朝為學士,遣人召歸。
梁漢颙鎮鄧州,辟為從事,入為監察禦史,曆水部員外郎、史館修撰。
長興末,宰臣趙鳳鎮邢台,表為節度判官。
清泰初,入為起居郎,改駕部員外郎,兼侍禦史知雜事,移河南少尹、兵部郎中,轉太府卿。
漢祖受命,用為宗正卿。
周初,改衛尉卿。
廣順元年冬十月,稅居于東京,夜夢鬼詫之曰:「公于我冢上安床,深不奉益。
」皞問鬼姓氏,曰李丕文。
皞曰:「君言殊誤,都城内豈可冢耶?」曰:「冢本在野,張十八郎展城時圍入。
」忽寤。
又半月,複夢前鬼曰:「公不相信,屈觀吾舍可乎?」即以手掊地,豁然見華第,花木叢萃,房廊雕煥,立皞于西庑。
久之,見一團火如電,前來漸近,即前鬼也。
引皞深入,出其孥,泣拜如有所托。
皞問丕文鬼事,曰:「冥司各有部屬,外不知也。
」皞曰:「餘官何至?」再三不對,苦訊之,曰:「齊王判官。
」皞曰:「張令公為齊王,去世久矣。
今郓州高令公為齊王,餘方為列卿,豈複為賓佐乎?」鬼曰:「不知也。
」皞既寤,欲掘而視之。
既而又告同僚曰:「鬼雖見訴,其如吾稅舍何?」乃止。
廣順二年春,朝廷以皞為高麗冊使。
三月,至郓,節度使高行周以皞嗜酒,留連累日,旦夕沉醉。
其月二十三日,晨興栉發,狀如醉寐,男泳視之,已卒矣。
《太平廣記》雲:銜命使吳越,路由郓州,卒于郵亭。
時年六十一。
其年八月,郓帥齊王高行周亦夢請齊王判官,得無是乎!皞從儒學,好聚書,嗜酒無儀檢,然衷抱無他,急于行義,士友以此多之。
張沆,字太元,徐州人。
父嚴,本州牙将。
沆少力學,攻詞賦,登進士第。
唐明宗子秦王好文,然童年疏率,動不由禮。
每賓僚大集,手自出題,令面前賦詩,少不如意,則壞裂抵棄。
沆初以刺谒,秦王屬合座客各為《南湖?記》,因謂沆曰:「聞生名久矣,請為此文。
」沆不獲已,從之。
及群士記成,獨取沆所為勒之于石,繇是署為河南府巡官。
秦王敗,勒歸鄉裡。
晉初,桑維翰秉政,沆以文幹進,用為著作佐郎、集賢校理,遷右拾遺。
維翰出鎮,奏為記室。
從維翰入朝,授殿中侍禦史。
歲餘,自侍禦史改祠部員外郎知制诰,召入翰林為學士。
維翰罷相,馮玉用事,不欲沆居禁密,改右谏議大夫,罷其職。
漢祖至汴,轉右常侍,複用為學士,未幾,遷工部尚書充職。
明年,以營奉葬事求解職,改禮部尚書。
及歸朝,複為學士。
太祖以沆耳疾罷職,改刑部尚書。
廣順二年秋,命為故齊王高行周冊贈使,複命而卒。
贈太子少保。
沆性儒雅,好釋氏,雖久居祿位,家無餘财,死之日,圖書之外,唯使郓之資耳。
嗣子尚幼,親友慮其耗散,上言于太祖,乃令三司差人主葬,餘資市邸舍,以贍其孤焉。
沆記覽文史,好征求僻事,公家應用,時出一聯以炫奇筆,故不為馮玉所重。
雖有聩疾,猶出入金門,凡五六年。
漢隐帝末年,楊、史遇害,翌日,沆方知之,聽猶未審,忽問同僚曰:「竊聞盜殺史公,其盜獲否?」是時京師忄匈懼之次,聞者笑之。
有士人申光遜者,與沆友善,沆未病時,夢沆手出小佛塔示光遜,視其上有詩十四字雲:「今生不見故人面,明月高高上翠樓。
」光遜既寤,心惡之,俄聞沆卒。
張可複,字伯恭,德州平原人也。
父達,累贈戶部侍郎。
可複略通儒術,少習吏事。
梁末,薄遊于魏,鄴王羅紹威表為安陽簿。
唐天成初,依晉公霍彥威于青州,為從事。
晉公以其滑稽好避事,目為「奸兔兒」。
長興中入朝,拜監察禦史,六遷至兵部郎中,賜金紫。
晉天福中,自西京留守判官入為秘書少監,改左司郎中。
開運中,遷左谏議大夫。
漢乾祐初,湘陰公鎮徐方,朝行中選可以從戎者,因授武甯軍節度副使、檢校禮部尚書。
及世宗鎮澶淵,改鎮甯軍節度行軍司馬。
三年,征拜給事中。
世宗嗣位,以澶淵幕府之舊,拜右散騎常侍。
顯德元年秋,以疾卒,年七十有三。
制贈戶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