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二十一 列傳十
關燈
小
中
大
祖曰:「樞密院舍宇不少,公更自興造何也?」峻慚默而退。
時峻以前事趙岩,頗承寵愛,至是欲希贈官立碑。
或謂峻曰:「趙岩以谄佞事君,破壞梁室,至今言者無不切齒,苟如所欲,必贻物議。
」乃止。
岩侄崇勳,居于陳郡,峻為求官田宅以賜之,太祖亦從之。
三年春,修利河堤,大興土功,峻受诏檢校。
既而世宗自澶州入觐,峻素憚世宗之聰明英果,聞其赴阙,即自河次歸朝。
居無何,邀求兼領青州,太祖不得已而授之。
既受命,求暫赴任,奏借左藏绫絹萬匹,從之。
是歲,戶部侍郎趙上交權知貢舉,上交嘗詣峻,峻言及一童子,上交不達其旨,榜出之日,童子不第,峻銜之。
及貢院申中書門下,取日過堂,峻知印,判定過日。
及上交引新及第人至中書,峻在政事堂厲聲曰:「今歲選士不公,當須覆試。
」諸相曰:「但緣已行指揮行過,臨事不欲改移,況未敕下,覆試非晚。
」峻愈怒,诟責上交,聲聞于外。
少頃,竟令引過。
及罷,上交詣本?謝峻,峻又延之飲酌從容。
翌日,峻奏上交知舉不公,請緻之于法,太祖颔之而已。
又奏請以顔愆、陳觀代範質、李穀為相。
太祖曰:「進退宰輔,未可倉卒,待徐思之。
」峻論列其事,奏對不遜。
太祖未食,日将亭午,诤之不已。
太祖曰:「節假之内,未欲便行,已俟假開,即依所奏。
」峻退至中書。
是月,吏部選人過門下,峻當其事,頗疑選部不公,其拟官選人落下者三十餘人。
次日寒食時節,臣僚各歸私第。
午時,宣召宰臣、樞密使,及入,幽峻于别所。
太祖見馮道已下,泣曰:「峻淩朕頗甚,無禮太過,拟欲盡去左右臣僚,剪朕羽翼。
朕兒在外,專意阻隔,暫令到阙,即懷怨望。
豈有既總樞機,又兼宰相,堅求重鎮,尋亦授之,任其襟懷,尚未厭足,如此無君,誰能甘忍!」即召翰林學士徐台符等草制。
其日,退朝宣制,貶授商州司馬,差供奉官蔣光遠援送赴商州。
未幾,死于貶所,時廣順三年三月也。
《通鑒》:峻至商州,得腹疾,帝猶愍之,命其妻往視之,未幾而卒。
初,峻降制除青州,有司制造旌節,以備迎授。
前一夕,其旄有聲甚異,聞者駭之。
主者曰:「昔安重誨授河中節,亦有此異焉。
」又所居堂陛,忽然隐起如堆。
又夢被官府追攝入司簿院,既寤,心惡之,以是尤加狂躁。
峻才疏位重,輕躁寡謀,聽人穿鼻,既國權在手,而射利者曲為指畫,乃啖餌虎臣,離間親舊,加以善則稱己,無禮于君,欲求無罪,其可得乎!《五代史阙文》:廣順初,河東劉崇引契丹攻晉州。
遣王峻率師赴援,峻頓兵于陝。
周祖親征,遣使谕之。
峻見使受宣訖,謂使曰:「與某馳還,附奏陛下,言晉州城堅,未易可破,劉崇兵鋒方銳,不可與力争,所以駐兵者,待其氣衰耳,非臣怯也。
陛下新即位,不宜輕舉。
今朝中受聖知者,惟李蒨、範質而已,陛下若車駕出汜水,則慕容彥超以賊軍入汴,大事去矣。
」使還具奏,周祖自以手提其耳曰:「幾敗吾事。
」 慕容彥超,案:此下有阙文。
為兗州節度使,彥超即漢高祖之同産弟也。
嘗冒姓閻氏,體黑麻面,故謂之閻昆侖。
彥超鎮兗州,漢隐帝欲殺周太祖,召彥超,方食,釋匕箸而就道。
周兵犯京師,隐帝出勞軍,太後使彥超衛帝,彥超曰:「北兵何能為,當于陣上唱坐使歸營。
」彥超敗,奔兗,隐帝遇弑。
周太祖時,彥超進呈郓州節度使高行周來書,其書意即行周毀讟太祖結連彥超之意,帝覽之,笑曰:「此必是彥超之詐也。
」試令驗之,果然。
其郓州印元有缺,文不相接,其為印即無缺處,帝尋令赍書示谕行周,行周上表謝恩。
先是,填星初至角、亢,占者曰:角,鄭分,兗州屬焉。
彥超即率軍府賓佐,步出州西
時峻以前事趙岩,頗承寵愛,至是欲希贈官立碑。
或謂峻曰:「趙岩以谄佞事君,破壞梁室,至今言者無不切齒,苟如所欲,必贻物議。
」乃止。
岩侄崇勳,居于陳郡,峻為求官田宅以賜之,太祖亦從之。
三年春,修利河堤,大興土功,峻受诏檢校。
既而世宗自澶州入觐,峻素憚世宗之聰明英果,聞其赴阙,即自河次歸朝。
居無何,邀求兼領青州,太祖不得已而授之。
既受命,求暫赴任,奏借左藏绫絹萬匹,從之。
是歲,戶部侍郎趙上交權知貢舉,上交嘗詣峻,峻言及一童子,上交不達其旨,榜出之日,童子不第,峻銜之。
及貢院申中書門下,取日過堂,峻知印,判定過日。
及上交引新及第人至中書,峻在政事堂厲聲曰:「今歲選士不公,當須覆試。
」諸相曰:「但緣已行指揮行過,臨事不欲改移,況未敕下,覆試非晚。
」峻愈怒,诟責上交,聲聞于外。
少頃,竟令引過。
及罷,上交詣本?謝峻,峻又延之飲酌從容。
翌日,峻奏上交知舉不公,請緻之于法,太祖颔之而已。
又奏請以顔愆、陳觀代範質、李穀為相。
太祖曰:「進退宰輔,未可倉卒,待徐思之。
」峻論列其事,奏對不遜。
太祖未食,日将亭午,诤之不已。
太祖曰:「節假之内,未欲便行,已俟假開,即依所奏。
」峻退至中書。
是月,吏部選人過門下,峻當其事,頗疑選部不公,其拟官選人落下者三十餘人。
次日寒食時節,臣僚各歸私第。
午時,宣召宰臣、樞密使,及入,幽峻于别所。
太祖見馮道已下,泣曰:「峻淩朕頗甚,無禮太過,拟欲盡去左右臣僚,剪朕羽翼。
朕兒在外,專意阻隔,暫令到阙,即懷怨望。
豈有既總樞機,又兼宰相,堅求重鎮,尋亦授之,任其襟懷,尚未厭足,如此無君,誰能甘忍!」即召翰林學士徐台符等草制。
其日,退朝宣制,貶授商州司馬,差供奉官蔣光遠援送赴商州。
未幾,死于貶所,時廣順三年三月也。
《通鑒》:峻至商州,得腹疾,帝猶愍之,命其妻往視之,未幾而卒。
初,峻降制除青州,有司制造旌節,以備迎授。
前一夕,其旄有聲甚異,聞者駭之。
主者曰:「昔安重誨授河中節,亦有此異焉。
」又所居堂陛,忽然隐起如堆。
又夢被官府追攝入司簿院,既寤,心惡之,以是尤加狂躁。
峻才疏位重,輕躁寡謀,聽人穿鼻,既國權在手,而射利者曲為指畫,乃啖餌虎臣,離間親舊,加以善則稱己,無禮于君,欲求無罪,其可得乎!《五代史阙文》:廣順初,河東劉崇引契丹攻晉州。
遣王峻率師赴援,峻頓兵于陝。
周祖親征,遣使谕之。
峻見使受宣訖,謂使曰:「與某馳還,附奏陛下,言晉州城堅,未易可破,劉崇兵鋒方銳,不可與力争,所以駐兵者,待其氣衰耳,非臣怯也。
陛下新即位,不宜輕舉。
今朝中受聖知者,惟李蒨、範質而已,陛下若車駕出汜水,則慕容彥超以賊軍入汴,大事去矣。
」使還具奏,周祖自以手提其耳曰:「幾敗吾事。
」 慕容彥超,案:此下有阙文。
為兗州節度使,彥超即漢高祖之同産弟也。
嘗冒姓閻氏,體黑麻面,故謂之閻昆侖。
彥超鎮兗州,漢隐帝欲殺周太祖,召彥超,方食,釋匕箸而就道。
周兵犯京師,隐帝出勞軍,太後使彥超衛帝,彥超曰:「北兵何能為,當于陣上唱坐使歸營。
」彥超敗,奔兗,隐帝遇弑。
周太祖時,彥超進呈郓州節度使高行周來書,其書意即行周毀讟太祖結連彥超之意,帝覽之,笑曰:「此必是彥超之詐也。
」試令驗之,果然。
其郓州印元有缺,文不相接,其為印即無缺處,帝尋令赍書示谕行周,行周上表謝恩。
先是,填星初至角、亢,占者曰:角,鄭分,兗州屬焉。
彥超即率軍府賓佐,步出州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