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十六 列傳五

關燈
要路。

    晖大懼,遣人緻賂求成,雖許,及日中猶未決。

    晖曰:「奈何?」元福曰:「彼正欲困我耳,察其勢,敵雖衆,特依西山而陣者,其精兵也,請以骁銳先薄西山,彼或少怯,當舉黃旗為識。

    」晖善其謀,斬馘殆盡。

      晉開運初,桑維翰輔政,欲圖大舉以制北方,命将佐十五人,皆列籓之帥也。

    惟晖不預其數,乃上章自陳,且言未老可用,而制書見遺。

    诏報雲:「非制書忽忘,實以朔方重地,蕃部窺邊,非卿雄名,何以彈壓!比欲移卿内地,受代亦須奇才。

    」晖得诏甚喜,又達情乞移鎮邠州,即以節旄授之。

    行未及邠,又除陝州,晖獻馬千匹、駝五百頭。

    在陝未幾,除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兼領河陽,即以王令溫為靈武節度使。

    晖既典禁兵,兼領近鎮,為朝廷縻留,頗悔離靈武。

    及馮玉、李彥韬用事,晖善奉之,未幾,複以晖為朔方節度使,加檢校太師。

    漢高祖革命,就加同平章事。

    隐帝嗣位,加兼侍中。

    國初,加中書令,封陳留王。

    廣順三年夏,病卒,年六十。

    追贈衛王。

     子繼業,朔方衙内都虞候。

    晖亡,三軍請知軍府事,因授檢校太保,充朔方兵馬留後。

    皇朝乾德中,移于内地,今為同州節度使。

     高允權,延州人。

    祖懷遷,本郡牙将。

    懷遷生二子,長曰萬興,次曰萬金,梁、唐之間為延州節度使,卒于鎮。

    允權即萬金子也。

    雖出于将門,不娴武藝,起家為義川主簿,曆膚施縣令,罷秩歸延州之第。

    晉開運末,以周密為延帥,延有東西二城,其中限以深澗。

    及契丹入汴,一日,州兵亂,攻密,密固守東城。

    亂兵既無帥,亦無敢為帥者,或曰:「取高家西宅郎君為帥可也。

    」是夜未曙,允權方寝,亂軍排闼,請知留後事,遂居于西城,與密相拒數日。

    河東遣供奉官陳光穗宣撫河西,允權乃遣支使李彬奉表太原,周密棄東城而去。

    漢祖遣使就加允權檢校太傅,仍正授旄钺。

    漢祖入汴,允權屢修貢奉。

    隐帝即位,加檢校太尉、同平章事。

    允權與夏州李彜興不協,其年李守貞據河中叛,密構彜興為援,及朝廷用兵夏州,軍逼延州,允權上章論列,彜興亦紛然自訴,朝廷賜诏和解之。

    太子太師緻仕劉景岩,允權妻之祖也,退老于州之别墅。

    景岩舊事高氏為牙校,亦嘗為延帥,甚得民心。

    景岩以允權婚家後輩,心輕之。

    允權恆忌其強,是歲冬,盡殺景岩之家,收其家财萬計,以謀叛聞,朝廷不能辨。

    關西賊平,方面例覃恩命,就加允權檢校太師。

     太祖即位,加兼侍中。

    廣順三年春卒,其子紹基匿喪久之,又擅主軍政,欲邀承襲。

    觀察判官李彬以為不可,當聽朝旨。

    紹基與群小等惡其異議,乃殺彬,绐奏雲:「彬結構内外,謀殺都指揮使及行軍副使,自據城池,已誅戮訖,其妻子及諸房骨肉,尋令捕系次。

    」太祖聞之,诏并釋之,仍令都送汝州安置。

    後朝廷令六宅使張仁謙往巡檢,紹基乃發喪以聞。

    辍視朝兩日。

      折從阮,字可久,本名從遠,避漢高祖舊名下一字,故改焉。

    代家雲中。

    父嗣倫,為麟州刺史,累贈太子太師。

    從阮性溫厚,弱冠居父喪,以孝聞。

    唐莊宗初有河朔之地,以代北諸部屢為邊患,起從阮為河東牙将,領府州副使。

    同光中,授府州刺史。

    長興初,入朝,明宗以從阮洞習邊事,加檢校工部尚書,複授府川刺史。

    晉高祖起義,以契丹有援立之恩,賂以雲中、河西之地,從阮由是以郡北屬。

    既而契丹欲盡徙河西之民以實遼東,人心大擾,從阮因保險拒之。

    晉少帝嗣位,北絕邊好,乃遣使持诏谕從阮令出師。

    明年春,從阮率兵深入邊界,連拔十餘寨。

    開運初,加檢校太保,遷本州團練使。

    其年,兼領朔州刺史、安北都護、振武軍節度使、契丹西南面行營馬步都虞候。

    漢祖建号晉陽,引兵南下,從阮率衆歸之。

    尋升府州為永安軍,析振武之勝州并沿河五鎮以隸焉。

    授從阮光祿大夫、檢校太尉、永安軍節度、府勝等州觀察處置等使,仍賜功臣名号。

    乾祐元年,加特進、檢校太師。

    明年春,從阮舉族入觐,朝廷命其子德扆為府州團練使,授從阮武勝節度使。

    太祖受命,加同平章事,尋移鎮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