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十五 列傳四

關燈
登城,以功補本軍副兵馬使。

    莊宗平定山東,累遷保衛軍使。

    天成中,曆陝府、許州、滄州都指揮使,遙領辰州刺史。

    清泰初,以河西蕃部寇鈔,命懷忠屯方渠。

    晉祖受命,以懷忠故人,召典禁兵,三遷護聖左右廂都指揮使,遙領壽州節度使、檢校太保。

    未幾,為同州節度使、檢校太傅。

    少帝嗣位,入為右羽林統軍,改左武衛上将軍。

    廣順中,以太子太傅緻仕。

    三年夏卒,年六十六。

    诏贈太子太師。

     白文珂,字德溫,太原人也。

    曾祖辯。

    父君成,遼州刺史。

    文珂初事後唐武皇,補河東牙将,改遼州副使。

    莊宗嗣位,轉振武都指揮使。

    天成中,鎮州節度使王建立表為本州馬步軍都指揮使,遙授舒州刺史、檢校司空,曆青州、魏府都指揮使,曆瀛、蔚、忻、代四州刺史。

    領代州日,兼蕃漢馬步都部署。

    漢高祖鎮并門,表為副留守、檢校太保。

    漢國初建,授河中節度使、西南面招讨使、檢校太傅。

    漢祖定兩京,改天平軍節度使,加同平章事。

    未幾,鎮陝州,檢校太師。

    會河中李守貞叛,诏充河中府行營都部署。

    時文珂已老,朝議恐非守貞之敵,乃命太祖西征。

    河中平,文珂授西京留守、河南尹。

    太祖踐阼,加兼中書令,頃之,以太子太師緻仕。

    世宗即位,封晉國公。

    顯德元年,卒于西京,年七十九。

    辍視朝一日。

     子廷誨,仕皇朝,曆諸衛将軍卒。

      白延遇,字希望,太原人也。

    幼畜于晉之公宮,年十三,從晉祖伐蜀,以趫悍見稱。

    晉有天下,曆典禁軍,累遷至檢校司空。

    天福中,晉祖在鄴,安重榮叛于鎮州,帥衆數萬詣阙而來,晉祖命杜重威統諸将以禦之。

    時延遇不預其行,乃泣告晉祖,願以身先,許之。

    及陣于宗城,延遇率其屬先犯之,斬級數十,戰既酣,而劍亦折,諸将由是推伏。

    晉祖聞之,即命中使以寶劍良馬賜之。

    常山平,以功授檢校司徒,充馬軍左廂都校。

    後出為汾州刺史,遷複州防禦使。

    國初,加檢校太保,尋受代歸阙。

    屬太祖親征兗海,以延遇為先鋒都校,兗州平,授齊州防禦使。

    歲餘,改兗州防禦使。

    在兗二年,為政有聞,人甚安之,州民數百詣阙,乞立德政碑以頌其美。

    顯德二年冬,世宗命宰臣李穀為淮南道軍都部署,乃诏延遇為先鋒都校。

    三年春,帥其所部與韓令坤先入揚州,軍聲甚振,尋命以别部屯于盛唐,前後敗淮賊萬餘衆。

    四年夏,世宗回自壽春,制以延遇為同州節度使,未赴任,複命帥衆南征。

    是年冬,以疾卒于濠州城下。

    诏贈太尉。

     唐景思,秦州人也。

    幼以屠狗為業,善角牴戲。

    初事僞蜀為軍校。

    唐同光中,莊宗命魏王繼岌帥師伐蜀,時景思以所部戍于固鎮,首以其城降于繼岌,乃授興州刺史,為貝州行軍司馬。

    屬契丹攻其城,因陷于幕庭,趙延壽素知其名,令隸于帳下,署為所部壕寨使。

    開運末,契丹據中原,以景思為亳州防禦使。

    領事之日,會草寇數萬攻圍其城,景思悉力以拒之。

    後數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鄰郡,得援軍數百,逐其草寇,複有其城,亳民賴是以濟。

    漢初,改授鄧州行軍司馬,常郁郁不得志,後受代歸阙。

    乾祐中,命景思為沿淮巡檢使,屢挫淮賊。

    時史宏肇淫刑黩貨,多織羅南北富商殺之,奪其财,大開告密之門。

    景思部下有仆夫,希求無厭,雖委曲待之,不滿其心,一日拂衣而去,見宏肇,言景思受淮南厚賂,私貯器械,欲為内應。

    宏肇即令親吏率三十騎往收之,告者謂收吏曰:「景思多力,十夫之敵也,見便殺之,不然則無及矣。

    」收騎至,景思迎接。

    有欲擒之者,景思以兩手抱之,大呼曰:「冤哉!景思何罪?設若有罪,死亦非晚,何不容披雪?公等皆丈夫,安忍如此!」都将命釋之,引告者面證景思,言受淮南賂。

    景思曰:「我從人家人并在此,若有十缗貯積,亦是受賂。

    言我貯甲仗,除官賜外,有一事亦是私貯。

    」使者搜索其家,惟衣一笥,軍籍糧簿而已,乃寬之。

    景思曰:「使但械系送我入京。

    」先是,景思别有紀綱王知權者,在京,聞景思被誣,乃見史宏肇曰:「唐景思赤心為國,某服事三十年,孝于父母,義于朋友,被此誣罔,何以伸陳。

    某請先下獄,願公追劾景思,免至冤橫。

    」宏肇愍之,令在獄,日與酒食。

    景思既桎梏就路,颍、亳之人随至京師,衆保證之。

    宏肇乃令鞫告事者,具伏誣陷,即斬之,遂奏釋景思。

     顯德初,河東劉崇帥衆來寇,世宗親總六師以禦之。

    及陣于高平,景思于世宗馬前距踴數四,且曰:「願賜臣堅甲一聯,以觀臣之效用。

    」世宗由是知其名,因以高平陣所得降軍數千人,署為效順指揮,命景思董之,使于淮上。

    三年春,世宗親征淮甸,景思繼有戰功,乃命遙領饒州刺史。

    未幾,改授濠州行刺史,令帥衆攻圍濠州。

    四年冬,因力戰,為賊鋒所傷,數日而卒。

    世宗甚憫之,诏贈武清軍節度使。

     史臣曰:自古為人臣者,望重則必危,功崇則難保,自非賢者,疇能免之。

    況王鄴帥昧明哲之規,周太祖乃雄猜之主,欲無及禍,其可得乎!自福進而下,皆将帥之英也,擁旌作翰,諒亦宜然。

    惟彥超以捍寇而沒,可不謂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