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四 太祖紀四
關燈
小
中
大
廣順三年春三月庚辰朔,以相州留後白重贊為滑州節度使,以鄭州防禦使王進為相州節度使,以前兗州防禦使索萬進為延州節度使,以亳州防禦使張铎為同州節度使。
甲申,以皇子澶州節度使榮為開封尹兼功德使,封晉王,仍令所司擇日備禮冊命。
丙戌,以宣徽北院使兼樞密副使鄭仁誨為澶州節度使,以殿前都指揮使李重進領泗州防禦使,以客省使向訓為内客省使。
己醜,以棣州團練使王仁鎬為右衛大将軍,充宣徽北院使兼樞密副使。
庚寅,端明殿學士、尚書兵部侍郎顔衎落職守本官。
《宋史·顔衎傳》:衎權知開封府,王峻敗,衎罷職,守兵部侍郎。
以翰林學士、中書舍人王溥為戶部侍郎充職,以左司郎中、充樞密直學士景範為左谏議大夫充職。
秘書監陳觀責授左贊善大夫,留司西京,坐王峻黨也。
癸巳,大風雨土。
戊申,幸南莊。
夏四月甲寅,禁沿邊民戶鬻兵仗與蕃人。
戊辰,河中節度使王景移鎮鳳翔,宋州節度使常思移鎮青州,鳳翔節度使趙晖移鎮宋州,河陽節度使王彥超移鎮河中。
賜朗州劉言絹三百匹,以兵革之後匮乏故也。
诏在京諸軍将士持支救接。
五月己卯朔,帝禦崇元殿受朝賀,仗衛如儀。
辛巳,前慶州刺史郭彥欽勒歸私第。
國初,以彥欽再刺慶州,兼掌榷鹽,彥欽擅加榷錢,民夷流怨。
州北十五裡寡婦山有蕃部曰野雞族,彥欽作法擾之。
蕃情犷悍,好為不法,彥欽乃奏野雞族掠奪綱商,帝遣使赍诏撫谕,望其率化。
蕃人既苦彥欽貪政,不時報命,朝廷乃诏邠州節度使折從阮、甯州刺史張建武進兵攻之。
建武勇于立功,徑取野雞族帳,擊殺數百人。
又,殺牛族素與野雞族有憾,且聞官軍讨伐,相聚饷饋,欣然迎奉。
官軍利其财貨孳畜,遂劫奪之,翻為族所誘,至包山負險之地,官軍不利,為蕃人迫逐,投崖墜澗而死者數百人。
從阮等以兵自保,不相救應。
帝怒彥欽及建武,俱罷其任,及彥欽至京師,故有是命。
丁亥,新授青州節度使常思進在宋州日出放得絲四萬一千四百兩,請征入官。
诏宋州給還人戶契券,其絲不征。
甲午,命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權判門下省事範質,權監修國史。
六月壬子,滄州奏,契丹幽州榷鹽制置使兼防州刺史、知盧台軍事張藏英,以本軍兵士及職員戶人孳畜七千頭口歸化。
癸醜,以前開封尹、楚國公侯益為太子太師,以前西京留守、莒國公王守恩為左衛上将軍,以前永興軍節度使李洪信為左武衛上将軍。
甲寅,以左衛上将軍宋彥筠為太子少師,以太子少師楊凝式為尚書右仆射緻仕。
癸亥,前河陽節度使王繼宏卒。
己巳,太子太傅李懷忠卒。
是月河南、河北諸州大水,霖雨不止,川陂漲溢。
襄州漢水溢入城,深一丈五尺,居民皆乘筏登樹。
群烏集潞州,河南無烏。
秋七月戊寅朔,徐州言,龍出豐縣村民井中,即時澍雨,漂沒城邑。
癸未,太子賓客馬裔孫卒。
甲申,鄴都王殷奏乞朝觐,凡三上章,允之。
尋以北邊奏契丹事機,诏止其行。
丙戌,以左金吾上将軍安審信為太子太師緻仕。
丁亥,以右金吾上将軍張從恩為左金吾上将軍,以前鄧州節度使張彥成為右金吾上将軍。
己醜,以虎捷左廂都指揮使、永州防禦使韓通為陝州留後。
庚寅,太府卿、判司天監趙延乂卒。
辛卯,以前西京副留守盧價為太子賓客。
乙未,以禦史中丞邊光範為禮部侍郎,以刑部侍郎張煦為禦史中丞,以翰林學士承旨、尚書禮部侍郎徐台符為刑部侍郎充職。
丙申,太子太師緻仕安審信卒。
丁酉,诏曰:「京兆、鳳翔府、同、華、邠、延、鄜、耀等州所管州縣軍鎮,頃因唐末籓鎮殊風,久曆歲時,未能厘革,政途不一,何以教民。
其婚田争訟、賦稅丁徭,合是令佐之職。
其擒奸捕盜、庇護部民,合是軍鎮警察之職。
今後各守職分,專切提撕,如所職疏遣,各行按責,其州府不得差監征軍将下縣。
」戊戌,衛尉少卿李溫美責授房州司戶參軍。
溫美奉使祭海,便道歸家,家在壽光縣,為縣吏馮勳所訟,故黜之。
供奉官武懷贊棄市,坐盜馬價入己也。
壬寅,以鴻胪少卿趙修己為司天監。
八月己酉,幸南莊。
丙辰,内衣庫使齊藏珍除名,配沙門島。
藏珍奉诏修河,不于役所部轄,私至近縣止宿,及報堤防危急,安寝不動,遂緻橫流,故有是責。
庚申,邢州節度使劉詞移鎮河陽。
辛酉,以龍捷左廂都指揮使、阆州防禦使田景鹹為邢州留後。
丁卯,河決河陰,京師霖雨不止。
給賜諸軍将士薪刍有差。
癸酉,以翰林學士、戶部侍郎王溥為端明殿學士。
甲戌,潭州王進逵奏:「朗州劉言與淮賊通連,差指揮使鄭珓部領兵士,欲并當道。
鄭珓為軍衆所執,奔入武陵,劉言尋為諸軍所廢,臣已至朗州安撫訖。
」诏劉言勒歸私第,委王進逵取便安置。
是月所在州郡奏,霖雨連綿,漂沒田稼,損壞城郭廬舍。
九月己卯,太子少保盧損卒。
丁酉,深州上言:「樂壽縣兵馬都監杜延熙為戍兵所害。
」先是,齊州保甯郡兵士屯于樂壽,都頭劉彥章等殺延熙為亂。
時鄭州開道指揮使張萬友亦屯于樂壽,然不與之同。
朝廷急遣供奉官馬谔省其事,谔乃與萬友擒彥章等十三人斬之,餘衆奔齊州。
是月多陰?壹,木再華。
冬十月戊申朔,诏以來年正月一日有事于南郊,諸道州府不得以進奉南郊為名,辄有率斂。
己
甲申,以皇子澶州節度使榮為開封尹兼功德使,封晉王,仍令所司擇日備禮冊命。
丙戌,以宣徽北院使兼樞密副使鄭仁誨為澶州節度使,以殿前都指揮使李重進領泗州防禦使,以客省使向訓為内客省使。
己醜,以棣州團練使王仁鎬為右衛大将軍,充宣徽北院使兼樞密副使。
庚寅,端明殿學士、尚書兵部侍郎顔衎落職守本官。
《宋史·顔衎傳》:衎權知開封府,王峻敗,衎罷職,守兵部侍郎。
以翰林學士、中書舍人王溥為戶部侍郎充職,以左司郎中、充樞密直學士景範為左谏議大夫充職。
秘書監陳觀責授左贊善大夫,留司西京,坐王峻黨也。
癸巳,大風雨土。
戊申,幸南莊。
夏四月甲寅,禁沿邊民戶鬻兵仗與蕃人。
戊辰,河中節度使王景移鎮鳳翔,宋州節度使常思移鎮青州,鳳翔節度使趙晖移鎮宋州,河陽節度使王彥超移鎮河中。
賜朗州劉言絹三百匹,以兵革之後匮乏故也。
诏在京諸軍将士持支救接。
五月己卯朔,帝禦崇元殿受朝賀,仗衛如儀。
辛巳,前慶州刺史郭彥欽勒歸私第。
國初,以彥欽再刺慶州,兼掌榷鹽,彥欽擅加榷錢,民夷流怨。
州北十五裡寡婦山有蕃部曰野雞族,彥欽作法擾之。
蕃情犷悍,好為不法,彥欽乃奏野雞族掠奪綱商,帝遣使赍诏撫谕,望其率化。
蕃人既苦彥欽貪政,不時報命,朝廷乃诏邠州節度使折從阮、甯州刺史張建武進兵攻之。
建武勇于立功,徑取野雞族帳,擊殺數百人。
又,殺牛族素與野雞族有憾,且聞官軍讨伐,相聚饷饋,欣然迎奉。
官軍利其财貨孳畜,遂劫奪之,翻為族所誘,至包山負險之地,官軍不利,為蕃人迫逐,投崖墜澗而死者數百人。
從阮等以兵自保,不相救應。
帝怒彥欽及建武,俱罷其任,及彥欽至京師,故有是命。
丁亥,新授青州節度使常思進在宋州日出放得絲四萬一千四百兩,請征入官。
诏宋州給還人戶契券,其絲不征。
甲午,命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權判門下省事範質,權監修國史。
六月壬子,滄州奏,契丹幽州榷鹽制置使兼防州刺史、知盧台軍事張藏英,以本軍兵士及職員戶人孳畜七千頭口歸化。
癸醜,以前開封尹、楚國公侯益為太子太師,以前西京留守、莒國公王守恩為左衛上将軍,以前永興軍節度使李洪信為左武衛上将軍。
甲寅,以左衛上将軍宋彥筠為太子少師,以太子少師楊凝式為尚書右仆射緻仕。
癸亥,前河陽節度使王繼宏卒。
己巳,太子太傅李懷忠卒。
是月河南、河北諸州大水,霖雨不止,川陂漲溢。
襄州漢水溢入城,深一丈五尺,居民皆乘筏登樹。
群烏集潞州,河南無烏。
秋七月戊寅朔,徐州言,龍出豐縣村民井中,即時澍雨,漂沒城邑。
癸未,太子賓客馬裔孫卒。
甲申,鄴都王殷奏乞朝觐,凡三上章,允之。
尋以北邊奏契丹事機,诏止其行。
丙戌,以左金吾上将軍安審信為太子太師緻仕。
丁亥,以右金吾上将軍張從恩為左金吾上将軍,以前鄧州節度使張彥成為右金吾上将軍。
己醜,以虎捷左廂都指揮使、永州防禦使韓通為陝州留後。
庚寅,太府卿、判司天監趙延乂卒。
辛卯,以前西京副留守盧價為太子賓客。
乙未,以禦史中丞邊光範為禮部侍郎,以刑部侍郎張煦為禦史中丞,以翰林學士承旨、尚書禮部侍郎徐台符為刑部侍郎充職。
丙申,太子太師緻仕安審信卒。
丁酉,诏曰:「京兆、鳳翔府、同、華、邠、延、鄜、耀等州所管州縣軍鎮,頃因唐末籓鎮殊風,久曆歲時,未能厘革,政途不一,何以教民。
其婚田争訟、賦稅丁徭,合是令佐之職。
其擒奸捕盜、庇護部民,合是軍鎮警察之職。
今後各守職分,專切提撕,如所職疏遣,各行按責,其州府不得差監征軍将下縣。
」戊戌,衛尉少卿李溫美責授房州司戶參軍。
溫美奉使祭海,便道歸家,家在壽光縣,為縣吏馮勳所訟,故黜之。
供奉官武懷贊棄市,坐盜馬價入己也。
壬寅,以鴻胪少卿趙修己為司天監。
八月己酉,幸南莊。
丙辰,内衣庫使齊藏珍除名,配沙門島。
藏珍奉诏修河,不于役所部轄,私至近縣止宿,及報堤防危急,安寝不動,遂緻橫流,故有是責。
庚申,邢州節度使劉詞移鎮河陽。
辛酉,以龍捷左廂都指揮使、阆州防禦使田景鹹為邢州留後。
丁卯,河決河陰,京師霖雨不止。
給賜諸軍将士薪刍有差。
癸酉,以翰林學士、戶部侍郎王溥為端明殿學士。
甲戌,潭州王進逵奏:「朗州劉言與淮賊通連,差指揮使鄭珓部領兵士,欲并當道。
鄭珓為軍衆所執,奔入武陵,劉言尋為諸軍所廢,臣已至朗州安撫訖。
」诏劉言勒歸私第,委王進逵取便安置。
是月所在州郡奏,霖雨連綿,漂沒田稼,損壞城郭廬舍。
九月己卯,太子少保盧損卒。
丁酉,深州上言:「樂壽縣兵馬都監杜延熙為戍兵所害。
」先是,齊州保甯郡兵士屯于樂壽,都頭劉彥章等殺延熙為亂。
時鄭州開道指揮使張萬友亦屯于樂壽,然不與之同。
朝廷急遣供奉官馬谔省其事,谔乃與萬友擒彥章等十三人斬之,餘衆奔齊州。
是月多陰?壹,木再華。
冬十月戊申朔,诏以來年正月一日有事于南郊,諸道州府不得以進奉南郊為名,辄有率斂。
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