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三 太祖紀三

關燈
賜宰臣李穀白藤肩輿。

    時穀以今年七月,因步履傷臂,請告數旬,诏穀扶持三司,刻名印署事,仍放朝參。

    庚子,潞州節度使常思移鎮宋州,相州節度使李筠移鎮潞州。

    壬寅,郓州節度使高行周薨。

    癸醜,诏改鹽曲法,鹽曲犯五斤已上處死,煎鹼鹽者犯一斤已上處死。

    先是,漢法不計斤兩多少,并處極刑,至是始革之。

     九月庚午,以大理卿劇可久為太仆卿,以左庶子張仁?彖為大理卿,以司天監趙延乂為太府卿兼判司天監事。

    诏北面沿邊州鎮,自守疆埸,不得入北界俘掠。

    乙亥,鎮州奏,契丹寇深、冀州,遣龍捷都指揮使劉誨、牙内都指揮使何繼筠等率兵拒之而退。

    時契丹聞官軍至,掠冀部丁壯數百随行,狼狽而北,冀部被擄者望見官軍,鼓噪不已,官軍不敢進,其丁壯盡為蕃軍所殺而去。

    丁醜,以鄭州防禦使白重贊為相州留後。

    戊寅,樂壽都監杜延熙奏,于瀛州南殺敗契丹,斬首三百級,獲馬四十七匹。

    癸未,帝姨母韓氏追封楚國夫人,故第四姊追封福慶長公主。

    易州奏,契丹武州刺史石越來奔。

      冬十月丙戌,以前晉州節度使王彥超為河陽節度使。

    庚寅,诏:「諸州罷任或朝觐,并不得以器械進貢。

    」先是,諸道州府,各有作院,每月課造軍器,逐季搬送京師進納。

    其逐州每年占留系省錢帛不少,謂之「甲料」,仍更于部内廣配土産物,征斂數倍,民甚苦之。

    除上供軍器外,節度使、刺史又私造器甲,以進貢為名,功費又倍,悉取之于民。

    帝以諸州器甲造作不精,兼占留屬省物用過當,乃令罷之。

    仍選擇諸道作工,赴京作坊,以備役使。

    乙未,永興軍奏,宣徽北院使、知軍府事翟光鄴卒。

    丁酉,葬德妃,廢朝。

    戊戌,以宣徽南院使袁鳷權知永興軍府事,以樞密直學士、工部侍郎陳觀權知開封府事。

    己亥,升钜野縣為濟州。

    以樞密院副使鄭仁誨為宣徽北院使兼樞密副使。

    庚子,幸樞密院,王峻請之也。

    甲辰,宰臣李穀以臂傷未愈,上表辭位,凡三上章,诏報不允。

    丁未,滄州奏,自十月已前,蕃歸漢戶萬九千八百戶。

    是時,北境饑謹,人民轉徙,襁負而歸中土者,散居河北州縣,凡數十萬口。

     十一月丙辰,荊南奏,朗州大将劉言,以今年十月三日領兵趨長沙,十五日至潭州,淮南所署湖南節度使邊鎬、嶽州刺史宋德權并棄城遁去。

    庚申,以前少府監馬從斌為殿中監。

    壬戌,樞密使王峻亡妻崔氏追封趙國夫人,非故事也。

    乙醜,刑部尚書張沆卒。

    辛未,陝州折從阮移鎮邠州。

    以前宋州節度使李洪義為安州節度使。

    癸酉,青州符彥卿移鎮郓州。

    甲戌,诏曰:「累朝已來,用兵不息,至于繕治甲胄,未免配役生靈,多取于民,助成軍器。

    就中皮革,尤峻科刑,稍犯嚴條,皆抵極典,鄉縣以之生事,奸猾得以侵漁,宜立新規,用革前弊。

    應天下所納牛皮,今将逐所納數,三分内減二分,其一分于人戶苗畝上配定。

    每秋夏苗共十頃納連角皮一張,其黃牛納幹筋四兩,水牛半斤,犢子皮不在納限。

    牛馬驢騾皮筋角,今後官中更不禁斷,隻不得将出化外敵境。

    州縣先置巡檢牛皮節級并停。

    」丙子,诏曰:「應内外文武官僚幕職、州縣官舉選人等,今後有父母、祖父母亡殁未經遷葬者,其主家之長,不得辄求仕進,所由司亦不得申舉解送。

    如是卑幼在下者,不在此限。

    」己卯,日南至,帝禦崇元殿受朝賀,仗衛如儀。

      十二月丙戌,權武平軍留後劉言遣牙将張崇嗣入奏,于十月十三日,與節度副使王進逵、行軍司馬何敬貞、指揮使周行逢等,同共部領戰棹,攻收湖南,僞節度使邊鎬當夜出奔,王進逵等已入潭州。

    《九國志·王逵傳》:逵,朗州武陵人,或名進逵。

    邊鎬為武安軍節度使,召劉言入觐,言不行,謀于逵曰:「江南召我,不往,必加兵于我矣,為之奈何!」逵曰:「鎬之此來,以制置潭、朗為名,公如速行,正入其算。

    武陵負江湖之阻,帶甲百萬,乃欲拱手臣異姓乎?鎬新至長沙,經略未定,乘人心憤怒,引兵攻鎬,可一鼓而擒也。

    」言然之,乃遣與何景真等同起兵于武陵,号十指揮使,以攻邊鎬。

    逵率舟師南上,至長沙,邊鎬大駭,以所部奔歸江南,諸州屯守皆罷之,盡複湖外之地。

    癸巳,太子太師緻仕安叔千卒。

    甲午,诏今後諸侯入朝,不得進奉買宴。

    丁酉,皇子澶州節度使榮落起複,加同平章事。

    戊戌,太子少傅緻仕王延卒。

    壬寅,幸西莊。

    乙巳,以端明殿學士顔衎權知開封府事。

    禦史台奏:「請改左右威衛複為左右屯衛。

    」從之,避禦名也。

    是冬無雪。

     廣順三年春正月壬子朔,帝禦崇元殿受朝賀,仗衛如儀。

    幸太平宮起居漢太後。

    甲寅,賜群臣射于内鞠場。

    乙卯,武平軍兵馬留後劉言奏:「潭州幹戈之後,焚燒殆盡,乞移使府于武陵。

    」從之。

    诏升朗州為大都督府,在潭州之上。

    丙辰,以武平軍節度使留後、檢校太尉劉言為檢校太師、同平章事,行朗州大都督,充武平軍節度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