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十一 列傳六

關燈
杜重威,其先朔州人,近世徙家于太原。

    祖興,振武牙将。

    父堆金,事唐武皇為先鋒使。

    重威少事明宗,自護聖軍校領防州刺史。

    其妻即晉高祖妹也,累封宋國大長公主。

    天福初,命重威典禁軍,遙授舒州刺史。

    二年,張從賓構亂,據汜水,晉高祖遣重威與候益率衆破之,以功授潞州節度使。

    與楊光遠降範延光于鄴城,改許州節度使,兼侍衛親軍馬步軍副指揮使,尋加同平章事。

    未幾,移鎮郓州,遷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通鑒》:馮道、李崧屢薦重威之能,以為都指揮使,充随駕禦營使。

    及鎮州安重榮稱兵向阙,命重威禦之,敗重榮于宗城。

    重榮奔據常山,重威尋拔其城,斬重榮首傳于阙下,授成德軍節度使。

    所得重榮家财及常山公帑,悉歸于己,晉高祖知而不問。

    至鎮,複重斂于民,稅外加賦,境内苦之《通鑒》:重威所至黩貨,民多逃亡,嘗出過市,謂左右曰:「人言我驅盡百姓,何市人之多也!」  少帝嗣位,與契丹絕好,契丹主連年伐晉,重威但閉壁自守。

    部内城邑相繼破陷,一境生靈受屠戮,重威任居方面,未嘗以一土一騎救之。

    每敵騎數十驅漢人千萬過城下,如入無人之境,重威但登陴注目,略無邀取之意。

    開運元年秋,加北面行營招讨使。

    二年,領大軍下新州、滿城、遂城。

    契丹主自古北口回軍,追蹑王師,重威等狼狽而旋,至陽城,為契丹所困。

    會大風狂猛,軍情憤激,府彥卿、張彥澤等引軍四出,敵衆大潰,諸将欲追之,重威曰:「逢賊得命,更望複子乎!」遂收軍馳歸常山。

    先是,重威于州内括借錢帛,吏民大被其苦,人情鹹怨,重以境内凋弊,十室九空,重威遂無留意,連上表乞歸朝,不俟報即時上路。

    朝廷以邊上重鎮,主帥擅離,苟有奔沖,慮失禦備,然亦無如之何,即以馬全節代之,重威尋授鄴都留守。

    會鎮州軍食不繼,遣殿中監王欽祚就本州和市,重威私第有粟十餘萬斛,遂錄之以聞。

    朝廷給絹數萬匹,價其粟直。

    重威大忿曰:「我非反逆,安得籍沒耶!」三年冬,晉少帝诏重威與李守貞等率師經略瀛、鄚。

    師至瀛州城下,晉騎将梁漢璋與契丹接戰,漢璋死焉。

    重威即時回軍,次武強,聞契丹主南下,乃西趨鎮州,至中渡橋,與契丹夾滹水而營。

    十二月八日,宋彥筠、王清等率數千人渡滹沲,陣于北岸,為敵所破。

    時契丹遊軍已至栾城,道路隔絕,人情危蹙,重威密遣人詣敵帳,潛布腹心。

    契丹主大悅,許以中原帝之,重威庸暗,深以為信。

    一日,伏甲于内,召諸将會,告以降敵之意,諸将愕然。

    以上将既變,乃俯首聽命,遂連署降表,令中門使高勳赍送敵帳,軍士解甲,舉聲恸哭。

    是日,有大霧起于降軍之上。

    契丹主使重威衣赭袍以示諸軍,尋僞加守太傅,鄴都留守如故。

    契丹主南行,命重威部轄晉軍以從,既至東京,駐晉軍于陳橋,士伍饑凍,不勝其苦。

    重威每出入衢路,為市民所诟,俯首而已。

    契丹下令括率京城錢帛,将相公私,雷同率配,重威與李守貞各萬缗,乃告契丹主曰:「臣等以十萬漢軍降于皇帝,不免配借,臣所不甘。

    」契丹主笑而免之。

    尋群盜斷澶州浮梁,契丹乃遣重威歸籓。

    明年三月,契丹主北去,至相州城下,重威與妻石氏詣牙帳貢獻而回。

      高祖車駕至阙,以重威為宋州節度使,加守太尉。

    重威懼,閉城拒命,诏高行周率兵攻讨,重威遣其子宏遂等告急于鎮州滿達勒,乞師救援,以宏遂為質,滿達勒遣蕃将楊兗赴之。

    未幾,鎮州軍逐滿達勒,楊兗至洺州而回。

    十月,高祖親征,車駕至鄴城之下,遣給事中陳觀等赍诏入城,許其歸命,重威不納。

    數日,高祖親率諸軍攻其壘,不克,王師傷夷者萬餘人。

    《宋史·杜漢徽傳》雲:從高行周讨杜重威于鄴城,屢為流矢所中,身被重創,猶力戰,觀者壯之。

    高祖駐軍數旬,城中糧盡,屑麹餅以給軍士,吏民逾壘而出者甚衆,皆無人色。

    至是,重威牙将詣行宮請降,複遣節度判官王敏奉表請罪,賜優诏敦勉,許其如初。

    重威即遣其子宏遂、妻石氏出候高祖,重威繼踵出降,素服俟罪,複其衣冠,賜見,即日制授檢校太師、守太傅、兼中書令。

    鄴城士庶,殍殕者十之六七。

    先是,契丹遣幽州指揮使張琏,以部下軍二千餘人屯鄴,時亦有燕軍一千五百人在京師,會高祖至阙,有上變者,言燕軍謀亂,盡誅于繁台之下,鹹稱其冤。

    有逃奔于鄴者,備言其事,故張琏等懼死,與重威膠固守城,略無叛志。

    高祖亦悔其前失,累令宣谕,許以不死。

    琏等于城上揚言曰:「繁台之誅,燕軍何罪?既無生理,以死為期。

    」琏一軍在圍中,重威推食解衣,盡力姑息。

    燕軍驕悍,憑陵吏民,子女金帛,公行豪奪。

    及重威請命,琏等邀朝廷信誓,诏許琏等卻歸本土。

    及出降,盡誅琏等将數十人,其什長已下放歸幽州,将出漢境,剽略而去。

    高祖遣三司使王章、樞密副使郭威,錄重威部下将吏盡誅之,籍其财産與重威私帑,分給将士。

     車駕還宮,高祖不豫,既而大漸。

    顧命之際,謂近臣将佐曰:「善防重威。

    」帝崩,遂收重威,重威子宏璋、宏琏、宏傑誅之。

    诏曰:「杜重威猶貯禍心,未悛逆節,枭音不改,虺性難馴。

    昨朕小有不安,罷朝數日,而重威父子潛肆兇言,怨謗大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