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九 列傳四
關燈
小
中
大
:「近坐有姓閻人,何憂罰爵!」宏肇妻閻氏,本酒妓也,宏肇謂逢吉譏之,大怒,以醜語诟逢吉。
逢吉不校,宏肇欲毆逢吉,逢吉策馬而去,宏肇遽起索劍,意欲追逢吉。
楊邠曰:「蘇公是宰相,公若害之,緻天子何地,公細思之!」邠泣下。
宏肇索馬急馳而去,邠慮有非常,連镳而進,送至第而還。
自是将相不協如水火矣。
隐帝遣王峻将酒樂于公子亭以和之,竟不能解。
其後李業、郭允明、後贊、聶文進居中用事,不悅執政。
又見隐帝年漸長,厭為大臣所制,嘗有忿言,業等乃乘間谮宏肇等,隐帝稍以為信。
業等乃言宏肇等專權震主,終必為亂,隐帝益恐。
嘗一夕,聞作坊鍛甲之聲,疑外有兵仗卒至,達旦不寐。
自是與業等密謀禁中,欲誅宏肇等。
議定,入白太後,太後曰:「此事豈可輕發耶!更問宰臣等。
」李業在側,曰:「先皇帝言,朝廷大事,莫共措大商量。
」太後又言之,隐帝怒曰:「閨門之内,焉知國家之事!」拂衣而出。
内客省使閻晉卿潛知其事,乃詣宏肇私第,将欲告之,宏肇以他事拒之不見。
乾祐三年冬十一月十三日,宏肇入朝,與樞密使楊邠、三司使王章同坐于廣政殿東庑下,俄有甲士數十人自内而出,害宏肇等于閣,夷其族。
先是,宏肇第數有異,嘗一日,于階砌隙中有煙氣蓬勃而出。
禍前二日昧爽,有星落于宏肇前三數步,如迸火而散,俄而被誅。
周太祖踐阼,追封鄭王,以禮葬,官為立碑。
宏肇子德珫,乾祐中,授檢校司空,領忠州刺史。
粗讀書,親儒者,常不悅父之所為。
貢院嘗錄一學科于省門叫噪,申中書門下,宰相蘇逢吉令送侍衛司,請痛笞刺面。
德珫聞之,白父曰:「書生無禮,有府縣禦史台,非軍務治也。
公卿如此,蓋欲彰大人之過。
」宏肇深以為然,即破械放之。
後之識者尤嘉德珫之為人焉。
宏肇弟福,比在荥陽别墅,聞禍,匿于民間。
周太祖即位,累遷閑廄使。
仕皇朝,曆諸衛将軍。
《宋史·李崇矩傳》:史宏肇為先鋒都校,聞崇矩名,召署親吏。
乾祐初,宏肇總禁兵,兼京城巡檢,多殘殺軍民,左右稍稍引去,惟崇矩事之益謹。
及宏肇誅,獨得免。
周祖與宏肇素厚善,即位,訪求宏肇親舊,得崇矩,謂之曰:「我與史公受漢厚恩,戮力同心,共獎王室,為奸邪所構,史公卒罹大禍,我亦僅免。
汝史家故吏也,為我求其近屬,我将恤之。
」崇矩上其母弟福。
崇矩素主其家,盡籍财産以付福,周祖嘉之。
楊邠,魏州冠氏人也。
少以吏給事使府,後唐租庸使孔謙,即其妻之世父也。
謙領度支,補勾押官,曆孟、華、郓三州糧料使。
高祖為鄴都留守,用為左都押衙,高祖鎮太原,益加親委。
漢國建,遷檢校太保、權樞密使。
汴、洛平,正拜樞密使、檢校太傅。
及高祖大漸,與蘇逢吉、史宏肇等同受顧命,輔立嗣君。
隐帝即位,宰臣李濤上章,請出邠與周太祖為籓鎮,邠等泣訴于太後,由是罷濤而相邠,加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仍兼樞密使。
時中書除吏太多,訛謬者衆。
及邠居相位,帝一以委之,凡南衙奏事,中書除命,先委邠斟酌,如不出邠意,至于一簿一掾,亦不聽從。
邠雖長于吏事,不識大體,常言:「為國家者,但得帑藏豐盈,甲兵強盛,至于文章禮樂,并是虛事,何足介意也。
」平河中,邠加右仆射。
邠既專國政,觸事苛細,條理煩碎。
前資官不得于外方居止,自京師至諸州府,行人往來,并須給公憑。
所由司求請公憑者,朝夕填咽,旬日之間,民情大擾,行路擁塞,邠乃止其事。
時史宏肇恣行慘酷,殺戮日衆,都人士庶,相目于路,邠但稱宏肇之善。
太後弟武德使李業求為宣徽使,隐帝與太後重違之,私訪于邠,邠以朝廷内使,遷拜有序,不可超居,遂止。
隐帝所愛耿夫人,欲立為後,邠亦以為太速。
夫人卒,隐帝欲以後禮葬,邠又止之,隐帝意不悅,左右有承間進甘言者,隐帝益怒之。
案:此下疑有阙文。
邠繕甲兵,實帑廪,俾國用不阙,邊鄙粗甯,亦其功也。
《宣和書譜》雲:邠末年留意缙紳,延客門下,知經史有用,乃課吏傳寫。
王章,大名南樂人也。
少為吏,給事使府。
同光初,隸樞密院,後歸本郡,累職至都孔目官。
後唐清泰末,屯駐捧聖都虞候張令昭作亂,逐節度使劉延皓,自稱留後,章以本職為令昭役使。
末帝遣範延光讨平之,搜索叛黨甚急。
章之妻即白文珂之女也,文珂與副招讨李敬周善,以章為托。
及
逢吉不校,宏肇欲毆逢吉,逢吉策馬而去,宏肇遽起索劍,意欲追逢吉。
楊邠曰:「蘇公是宰相,公若害之,緻天子何地,公細思之!」邠泣下。
宏肇索馬急馳而去,邠慮有非常,連镳而進,送至第而還。
自是将相不協如水火矣。
隐帝遣王峻将酒樂于公子亭以和之,竟不能解。
其後李業、郭允明、後贊、聶文進居中用事,不悅執政。
又見隐帝年漸長,厭為大臣所制,嘗有忿言,業等乃乘間谮宏肇等,隐帝稍以為信。
業等乃言宏肇等專權震主,終必為亂,隐帝益恐。
嘗一夕,聞作坊鍛甲之聲,疑外有兵仗卒至,達旦不寐。
自是與業等密謀禁中,欲誅宏肇等。
議定,入白太後,太後曰:「此事豈可輕發耶!更問宰臣等。
」李業在側,曰:「先皇帝言,朝廷大事,莫共措大商量。
」太後又言之,隐帝怒曰:「閨門之内,焉知國家之事!」拂衣而出。
内客省使閻晉卿潛知其事,乃詣宏肇私第,将欲告之,宏肇以他事拒之不見。
乾祐三年冬十一月十三日,宏肇入朝,與樞密使楊邠、三司使王章同坐于廣政殿東庑下,俄有甲士數十人自内而出,害宏肇等于閣,夷其族。
先是,宏肇第數有異,嘗一日,于階砌隙中有煙氣蓬勃而出。
禍前二日昧爽,有星落于宏肇前三數步,如迸火而散,俄而被誅。
周太祖踐阼,追封鄭王,以禮葬,官為立碑。
宏肇子德珫,乾祐中,授檢校司空,領忠州刺史。
粗讀書,親儒者,常不悅父之所為。
貢院嘗錄一學科于省門叫噪,申中書門下,宰相蘇逢吉令送侍衛司,請痛笞刺面。
德珫聞之,白父曰:「書生無禮,有府縣禦史台,非軍務治也。
公卿如此,蓋欲彰大人之過。
」宏肇深以為然,即破械放之。
後之識者尤嘉德珫之為人焉。
宏肇弟福,比在荥陽别墅,聞禍,匿于民間。
周太祖即位,累遷閑廄使。
仕皇朝,曆諸衛将軍。
《宋史·李崇矩傳》:史宏肇為先鋒都校,聞崇矩名,召署親吏。
乾祐初,宏肇總禁兵,兼京城巡檢,多殘殺軍民,左右稍稍引去,惟崇矩事之益謹。
及宏肇誅,獨得免。
周祖與宏肇素厚善,即位,訪求宏肇親舊,得崇矩,謂之曰:「我與史公受漢厚恩,戮力同心,共獎王室,為奸邪所構,史公卒罹大禍,我亦僅免。
汝史家故吏也,為我求其近屬,我将恤之。
」崇矩上其母弟福。
崇矩素主其家,盡籍财産以付福,周祖嘉之。
楊邠,魏州冠氏人也。
少以吏給事使府,後唐租庸使孔謙,即其妻之世父也。
謙領度支,補勾押官,曆孟、華、郓三州糧料使。
高祖為鄴都留守,用為左都押衙,高祖鎮太原,益加親委。
漢國建,遷檢校太保、權樞密使。
汴、洛平,正拜樞密使、檢校太傅。
及高祖大漸,與蘇逢吉、史宏肇等同受顧命,輔立嗣君。
隐帝即位,宰臣李濤上章,請出邠與周太祖為籓鎮,邠等泣訴于太後,由是罷濤而相邠,加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仍兼樞密使。
時中書除吏太多,訛謬者衆。
及邠居相位,帝一以委之,凡南衙奏事,中書除命,先委邠斟酌,如不出邠意,至于一簿一掾,亦不聽從。
邠雖長于吏事,不識大體,常言:「為國家者,但得帑藏豐盈,甲兵強盛,至于文章禮樂,并是虛事,何足介意也。
」平河中,邠加右仆射。
邠既專國政,觸事苛細,條理煩碎。
前資官不得于外方居止,自京師至諸州府,行人往來,并須給公憑。
所由司求請公憑者,朝夕填咽,旬日之間,民情大擾,行路擁塞,邠乃止其事。
時史宏肇恣行慘酷,殺戮日衆,都人士庶,相目于路,邠但稱宏肇之善。
太後弟武德使李業求為宣徽使,隐帝與太後重違之,私訪于邠,邠以朝廷内使,遷拜有序,不可超居,遂止。
隐帝所愛耿夫人,欲立為後,邠亦以為太速。
夫人卒,隐帝欲以後禮葬,邠又止之,隐帝意不悅,左右有承間進甘言者,隐帝益怒之。
案:此下疑有阙文。
邠繕甲兵,實帑廪,俾國用不阙,邊鄙粗甯,亦其功也。
《宣和書譜》雲:邠末年留意缙紳,延客門下,知經史有用,乃課吏傳寫。
王章,大名南樂人也。
少為吏,給事使府。
同光初,隸樞密院,後歸本郡,累職至都孔目官。
後唐清泰末,屯駐捧聖都虞候張令昭作亂,逐節度使劉延皓,自稱留後,章以本職為令昭役使。
末帝遣範延光讨平之,搜索叛黨甚急。
章之妻即白文珂之女也,文珂與副招讨李敬周善,以章為托。
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