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五 隐帝紀下
關燈
小
中
大
懦夫計,沮之。
彥超謂帝曰:「陛下勿憂,臣當生緻其魁首。
」彥超退,見聶文進,詢北來兵數及将校名氏,文進告之。
彥超懼,曰:「大是劇賊,不宜輕耳!」又遣袁鳷、劉重進、王知則等出師,以繼前軍。
慕容彥超以大軍駐于七裡郊,掘塹以自衛,都下率坊市出酒食以饷軍。
癸未,車駕勞軍,即日還宮。
翌日,慕容彥超揚言曰:「官家宮中無事,明日再出,觀臣破賊。
」甲申,車駕複出,幸七裡店軍營。
王師陣于劉子陂,與鄴軍相望。
太後以帝至晚在外,遣中使謂聶文進曰:「賊軍在近,大須用意!」文進曰:「有臣在,必不失策,縱有一百個郭威,亦當生擒之耳!」彥超輕脫,先擊北軍,郭威命何福進、王彥超、李筠等大合騎以乘之。
彥超退卻,死者百餘人,于是諸軍奪氣,稍稍奔于北軍。
吳虔裕、張彥超等相繼而去,慕容彥超以部下十數騎奔兗州。
是夜,帝與宰臣從官宿于野次,侯益、焦繼勳潛奔鄴軍。
乙酉旦,帝策馬至元化門,劉铢在門上,問帝左右:「兵馬何在?」乃射左右。
帝回,與蘇逢吉、郭允明詣西北村舍,郭允明知事不濟,乃剚刃于帝而崩,時年二十。
蘇逢吉、郭允明皆自殺。
是日,周太祖自迎春門入,諸軍大掠,煙火四發,翌日至晡方定。
前滑州節度使白再筠為亂兵所害,吏部侍郎張允墜屋而死。
周太祖既入京城,命有司遷帝梓宮于太平宮。
或曰:「可依魏高貴鄉公故事,以公禮葬之。
」周祖曰:「予颠沛之中,不能護衛至尊,以至于此,若又貶降,人謂我何!」于是诏擇日舉哀,命前宗正卿劉皞主喪。
丙戌,太後诰曰: 高祖皇帝翦亂除兇,變家為國,救生靈于塗炭,創王業于艱難,甫定寰區,遽遺弓劍。
樞密使郭威楊邠、侍衛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親承顧命,輔立少君,協力同心,安邦定國。
旋屬四方多事,三叛連衡,吳、蜀内侵,契丹啟釁,烝黎兇懼,宗社阽危。
郭威授任專征,提戈進讨,躬當矢石,盡掃煙塵,外寇蕩平,中原甯谧。
複以強敵未殄,邊塞多艱,允賴寶臣,往臨大鄴,疆場有籓籬之固,朝廷寬宵旰之憂。
不謂兇豎連謀,群小得志,密藏鋒刃,竊發殿庭,已殺害其忠良,方奏聞于少主,無辜受戮,有口稱冤。
而又潛差使臣,矯赍宣命,謀害樞密使郭威、宣徽使王峻、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王殷等。
人知無罪,天不助奸。
今者,郭威,王峻,澶州節度使李洪義,前曹州防禦使何福進,前複州防禦使王彥超,前博州刺史李筠,北面行營馬步都指揮使郭崇,步軍都指揮使曹英,護聖都指揮使白重贊、索萬進、田景鹹、樊愛能、李萬全、史彥超,奉國都指揮使張铎、王晖、胡立,弩手指揮使何赟等,徑領兵師,來安社稷。
逆黨皇城使李業、内客省使閻晉卿、樞密都承旨聶文進、飛龍使後贊、翰林茶酒使郭允明等,脅君于大内,出戰于近郊,及至力窮,遂行弑逆,冤憤之極,今古未聞。
今則兇黨既除,群情共悅。
神器不可以無主,萬機不可以久曠,宜擇賢君,以安天下。
河東節度使崇、許州節度使信,皆高祖之弟,徐州節度使赟、開封尹承勳,高祖之男,俱列盤維,皆居屏翰,宜令文武百辟,議擇嗣君,以承大統雲。
樞密使郭威以蕭牆變起,宗祏無奉,率群臣候太後,請定所立,且言:「開封尹承勳,高祖皇帝之愛子也,請立為嗣。
」太後告以承勳羸病日久,不能自舉。
周太祖與諸将請視承勳起居,及視之,方信,遂議立高祖從子、徐州節度使赟為嗣。
己醜,太後诰曰:「天未悔禍,喪亂宏多,嗣王幼沖,群兇蔽惑,構奸謀于造次,縱毒虿于斯須,将相大臣,連頸受戮,股肱良佐,無罪見屠,行路咨嗟,群心扼腕,則高祖之洪烈将墜于地。
賴大臣郭威等,激揚忠義,拯濟颠危,除惡蔓以無遺,俾綴旒之不絕。
宗祧事重,缵繼才難,既聞将相之謀,複考蓍龜之兆,天人協贊,社稷是依。
徐州節度使赟,禀上聖之資,抱中和之德,先皇如子,鐘愛特深,固可以子育兆民,君臨萬國,宜令所司擇日備法駕奉迎即皇帝位。
於戲!神器至重,天步方艱,緻理保邦,不可以不敬,贻謀聽政,不可以不勤,允執厥中,祗膺景命。
」是日,遣前太師馮道等往徐奉迎。
周太祖以嗣君未至,萬機不可暫曠,率群臣請太後臨朝,诰答曰:「昨以奸邪構釁,亂我邦家,勳德效忠,剪除兇慝,俯從人欲,已立嗣君,宗社危而再安,紀綱壞而複振。
皇帝法駕未至,庶事方殷,百辟上言,請予莅政,宜允輿議,權總萬機,止于浃旬,即複明辟」雲。
按前代故事,太上皇稱诰,太皇太後、皇太後曰令,今雲诰,有司誤也。
以宣
彥超謂帝曰:「陛下勿憂,臣當生緻其魁首。
」彥超退,見聶文進,詢北來兵數及将校名氏,文進告之。
彥超懼,曰:「大是劇賊,不宜輕耳!」又遣袁鳷、劉重進、王知則等出師,以繼前軍。
慕容彥超以大軍駐于七裡郊,掘塹以自衛,都下率坊市出酒食以饷軍。
癸未,車駕勞軍,即日還宮。
翌日,慕容彥超揚言曰:「官家宮中無事,明日再出,觀臣破賊。
」甲申,車駕複出,幸七裡店軍營。
王師陣于劉子陂,與鄴軍相望。
太後以帝至晚在外,遣中使謂聶文進曰:「賊軍在近,大須用意!」文進曰:「有臣在,必不失策,縱有一百個郭威,亦當生擒之耳!」彥超輕脫,先擊北軍,郭威命何福進、王彥超、李筠等大合騎以乘之。
彥超退卻,死者百餘人,于是諸軍奪氣,稍稍奔于北軍。
吳虔裕、張彥超等相繼而去,慕容彥超以部下十數騎奔兗州。
是夜,帝與宰臣從官宿于野次,侯益、焦繼勳潛奔鄴軍。
乙酉旦,帝策馬至元化門,劉铢在門上,問帝左右:「兵馬何在?」乃射左右。
帝回,與蘇逢吉、郭允明詣西北村舍,郭允明知事不濟,乃剚刃于帝而崩,時年二十。
蘇逢吉、郭允明皆自殺。
是日,周太祖自迎春門入,諸軍大掠,煙火四發,翌日至晡方定。
前滑州節度使白再筠為亂兵所害,吏部侍郎張允墜屋而死。
周太祖既入京城,命有司遷帝梓宮于太平宮。
或曰:「可依魏高貴鄉公故事,以公禮葬之。
」周祖曰:「予颠沛之中,不能護衛至尊,以至于此,若又貶降,人謂我何!」于是诏擇日舉哀,命前宗正卿劉皞主喪。
丙戌,太後诰曰: 高祖皇帝翦亂除兇,變家為國,救生靈于塗炭,創王業于艱難,甫定寰區,遽遺弓劍。
樞密使郭威楊邠、侍衛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親承顧命,輔立少君,協力同心,安邦定國。
旋屬四方多事,三叛連衡,吳、蜀内侵,契丹啟釁,烝黎兇懼,宗社阽危。
郭威授任專征,提戈進讨,躬當矢石,盡掃煙塵,外寇蕩平,中原甯谧。
複以強敵未殄,邊塞多艱,允賴寶臣,往臨大鄴,疆場有籓籬之固,朝廷寬宵旰之憂。
不謂兇豎連謀,群小得志,密藏鋒刃,竊發殿庭,已殺害其忠良,方奏聞于少主,無辜受戮,有口稱冤。
而又潛差使臣,矯赍宣命,謀害樞密使郭威、宣徽使王峻、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王殷等。
人知無罪,天不助奸。
今者,郭威,王峻,澶州節度使李洪義,前曹州防禦使何福進,前複州防禦使王彥超,前博州刺史李筠,北面行營馬步都指揮使郭崇,步軍都指揮使曹英,護聖都指揮使白重贊、索萬進、田景鹹、樊愛能、李萬全、史彥超,奉國都指揮使張铎、王晖、胡立,弩手指揮使何赟等,徑領兵師,來安社稷。
逆黨皇城使李業、内客省使閻晉卿、樞密都承旨聶文進、飛龍使後贊、翰林茶酒使郭允明等,脅君于大内,出戰于近郊,及至力窮,遂行弑逆,冤憤之極,今古未聞。
今則兇黨既除,群情共悅。
神器不可以無主,萬機不可以久曠,宜擇賢君,以安天下。
河東節度使崇、許州節度使信,皆高祖之弟,徐州節度使赟、開封尹承勳,高祖之男,俱列盤維,皆居屏翰,宜令文武百辟,議擇嗣君,以承大統雲。
樞密使郭威以蕭牆變起,宗祏無奉,率群臣候太後,請定所立,且言:「開封尹承勳,高祖皇帝之愛子也,請立為嗣。
」太後告以承勳羸病日久,不能自舉。
周太祖與諸将請視承勳起居,及視之,方信,遂議立高祖從子、徐州節度使赟為嗣。
己醜,太後诰曰:「天未悔禍,喪亂宏多,嗣王幼沖,群兇蔽惑,構奸謀于造次,縱毒虿于斯須,将相大臣,連頸受戮,股肱良佐,無罪見屠,行路咨嗟,群心扼腕,則高祖之洪烈将墜于地。
賴大臣郭威等,激揚忠義,拯濟颠危,除惡蔓以無遺,俾綴旒之不絕。
宗祧事重,缵繼才難,既聞将相之謀,複考蓍龜之兆,天人協贊,社稷是依。
徐州節度使赟,禀上聖之資,抱中和之德,先皇如子,鐘愛特深,固可以子育兆民,君臨萬國,宜令所司擇日備法駕奉迎即皇帝位。
於戲!神器至重,天步方艱,緻理保邦,不可以不敬,贻謀聽政,不可以不勤,允執厥中,祗膺景命。
」是日,遣前太師馮道等往徐奉迎。
周太祖以嗣君未至,萬機不可暫曠,率群臣請太後臨朝,诰答曰:「昨以奸邪構釁,亂我邦家,勳德效忠,剪除兇慝,俯從人欲,已立嗣君,宗社危而再安,紀綱壞而複振。
皇帝法駕未至,庶事方殷,百辟上言,請予莅政,宜允輿議,權總萬機,止于浃旬,即複明辟」雲。
按前代故事,太上皇稱诰,太皇太後、皇太後曰令,今雲诰,有司誤也。
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