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四 隐帝紀中
關燈
小
中
大
乾祐二年春正月乙巳朔,制曰:
朕以渺躬,獲缵洪緒,念守器承祧之重,懷臨深履薄之憂。
屬以天道猶艱,王室多故,天降重戾,國有大喪,奸臣樂禍以圖危,群寇幸災而伺隙,力役未息,兵革方殷。
朕所以嘗膽履冰,廢飧辍寐,雖居億兆之上,不以九五為尊,漸冀承平,永安遐迩。
内則禀太後之慈訓,外則仗多士之忠勳,股肱葉謀,爪牙宣力。
西摧三叛,撫其背而扼其喉;北挫諸蕃,斷其臂而折其脊。
次則巴、邛嘯聚,淮、海猖狂,才聞矢接鋒交,已見山摧岸沮,寇難少息,師徒無虧。
兼以修奉園陵,崇建宗廟,右賢左戚,同寅協恭,多事之中,大禮無阙,負荷斯重,哀感良深。
今以三陽布和,四序更始,宜申兌澤,允答天休,恤獄緩刑,赦過宥罪,當萬物之莩甲,開三面之網羅,順彼發生,以召和氣。
應乾祐二年正月一日昧爽已前,天下見禁罪人,除十惡五逆、官典犯贓、合造毒藥、劫家殺人正身外,其餘并放。
河府李守貞、鳳翔王景崇、永興趙思绾等,比與國家素無雠釁,偶因疑懼,遂至叛違。
然以彼之生靈,朕之赤子,久陷孤壘,可念非辜,易子析骸,填溝委壑,為人父母,甯不轸傷!但以屈己愛人,先王厚德,包垢含辱,列聖美談,宜推濟物之恩,用廣好生之道。
其李守貞等,宜令逐處都部署分明曉谕,若能翻然歸順,朕即待之如初,當保始終,享其富貴,明申信誓,固無改移。
其或不順推誠,堅欲拒命,便可應時攻擊,克日蕩平。
候收複城池,罪止元惡,其餘诖誤,一切不問。
重念征讨已來,勞役滋甚,兵猶在野,民未息肩,急賦繁征,财殚力匮。
矜恤之澤,未被于疲羸;愁歎之聲,幾盈于道路。
即俟邊鋒少弭,國患漸除,當議優饒,冀獲蘇息。
諸道籓侯郡守等,鹹分寄任,共體憂勞,更宜念彼瘡痍,倍加勤恤,究鄉闾之疾苦,去州縣之煩苛,勸課耕桑,省察冤濫,共恢庶政,用副憂勞。
凡百臣僚,當體朕意。
壬子,賜前昭義軍節度使張從恩衣一襲,金帶、鞍馬、彩帛等。
時有投無名文字誣告從恩者,故特有是賜,以安其心。
乙卯,河府軍前奏,今月四日夜,賊軍偷斫河西寨,捕斬七百餘級。
時蜀軍自大散關來援王景崇,郭威自将兵赴岐下,将行,戒白文珂、劉詞等曰:「賊之骁勇,并在城西,慎為儆備。
」既行,至華州,聞川軍退敗,且憂文珂等為賊奔突,遂兼程而回。
賊城内偵知郭威西行,于正月四日夜,遣賊将王三鐵等,《宋史·王繼勳傳》:繼勳有武勇,在軍陣常用鐵鞭、鐵槊、鐵楇,軍中目為「王三鐵」。
率骁勇千餘人,沿流南行,坎岸而登,為三道來攻。
賊軍已入王師寨中,劉詞極力拒之,短兵既接,遂敗之。
二月丙子,诏:「諸道州府,所征乾祐元年夏秋苗畝上紐征白米稈草已納外,并放。
」是日旦,黑霧四塞。
丁醜夕,大風。
乙酉,以前房州刺史李筠夫為鴻胪卿。
戊子,前右監門将軍喬達,及其兄契丹僞命客省使榮等皆棄市。
達,李守貞之妹婿也,故皆誅之。
庚寅,徐州巡檢使成德欽奏,至峒峿鎮遇淮賊,破之,殺五百人,生擒一百二十人。
戊戌,大雨霖。
庚子,诏左谏議大夫賈緯等修撰高祖實錄。
三月丙辰,以北京衙内指揮使劉鈞為汾州防禦使。
夏四月丙子,以荊南節度行軍司馬、武泰軍節度留後王保義為檢校太尉,領武泰軍節度使,行軍如故。
丁醜,颍州獻紫兔、白兔。
是月,幽、定、滄、貝、深、冀等州地震。
辛巳,太白經天。
辛醜,幸道宮禱雨。
五月甲辰朔,故湖南節度使、檢校太尉、
屬以天道猶艱,王室多故,天降重戾,國有大喪,奸臣樂禍以圖危,群寇幸災而伺隙,力役未息,兵革方殷。
朕所以嘗膽履冰,廢飧辍寐,雖居億兆之上,不以九五為尊,漸冀承平,永安遐迩。
内則禀太後之慈訓,外則仗多士之忠勳,股肱葉謀,爪牙宣力。
西摧三叛,撫其背而扼其喉;北挫諸蕃,斷其臂而折其脊。
次則巴、邛嘯聚,淮、海猖狂,才聞矢接鋒交,已見山摧岸沮,寇難少息,師徒無虧。
兼以修奉園陵,崇建宗廟,右賢左戚,同寅協恭,多事之中,大禮無阙,負荷斯重,哀感良深。
今以三陽布和,四序更始,宜申兌澤,允答天休,恤獄緩刑,赦過宥罪,當萬物之莩甲,開三面之網羅,順彼發生,以召和氣。
應乾祐二年正月一日昧爽已前,天下見禁罪人,除十惡五逆、官典犯贓、合造毒藥、劫家殺人正身外,其餘并放。
河府李守貞、鳳翔王景崇、永興趙思绾等,比與國家素無雠釁,偶因疑懼,遂至叛違。
然以彼之生靈,朕之赤子,久陷孤壘,可念非辜,易子析骸,填溝委壑,為人父母,甯不轸傷!但以屈己愛人,先王厚德,包垢含辱,列聖美談,宜推濟物之恩,用廣好生之道。
其李守貞等,宜令逐處都部署分明曉谕,若能翻然歸順,朕即待之如初,當保始終,享其富貴,明申信誓,固無改移。
其或不順推誠,堅欲拒命,便可應時攻擊,克日蕩平。
候收複城池,罪止元惡,其餘诖誤,一切不問。
重念征讨已來,勞役滋甚,兵猶在野,民未息肩,急賦繁征,财殚力匮。
矜恤之澤,未被于疲羸;愁歎之聲,幾盈于道路。
即俟邊鋒少弭,國患漸除,當議優饒,冀獲蘇息。
諸道籓侯郡守等,鹹分寄任,共體憂勞,更宜念彼瘡痍,倍加勤恤,究鄉闾之疾苦,去州縣之煩苛,勸課耕桑,省察冤濫,共恢庶政,用副憂勞。
凡百臣僚,當體朕意。
壬子,賜前昭義軍節度使張從恩衣一襲,金帶、鞍馬、彩帛等。
時有投無名文字誣告從恩者,故特有是賜,以安其心。
乙卯,河府軍前奏,今月四日夜,賊軍偷斫河西寨,捕斬七百餘級。
時蜀軍自大散關來援王景崇,郭威自将兵赴岐下,将行,戒白文珂、劉詞等曰:「賊之骁勇,并在城西,慎為儆備。
」既行,至華州,聞川軍退敗,且憂文珂等為賊奔突,遂兼程而回。
賊城内偵知郭威西行,于正月四日夜,遣賊将王三鐵等,《宋史·王繼勳傳》:繼勳有武勇,在軍陣常用鐵鞭、鐵槊、鐵楇,軍中目為「王三鐵」。
率骁勇千餘人,沿流南行,坎岸而登,為三道來攻。
賊軍已入王師寨中,劉詞極力拒之,短兵既接,遂敗之。
二月丙子,诏:「諸道州府,所征乾祐元年夏秋苗畝上紐征白米稈草已納外,并放。
」是日旦,黑霧四塞。
丁醜夕,大風。
乙酉,以前房州刺史李筠夫為鴻胪卿。
戊子,前右監門将軍喬達,及其兄契丹僞命客省使榮等皆棄市。
達,李守貞之妹婿也,故皆誅之。
庚寅,徐州巡檢使成德欽奏,至峒峿鎮遇淮賊,破之,殺五百人,生擒一百二十人。
戊戌,大雨霖。
庚子,诏左谏議大夫賈緯等修撰高祖實錄。
三月丙辰,以北京衙内指揮使劉鈞為汾州防禦使。
夏四月丙子,以荊南節度行軍司馬、武泰軍節度留後王保義為檢校太尉,領武泰軍節度使,行軍如故。
丁醜,颍州獻紫兔、白兔。
是月,幽、定、滄、貝、深、冀等州地震。
辛巳,太白經天。
辛醜,幸道宮禱雨。
五月甲辰朔,故湖南節度使、檢校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