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二十四 列傳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戮及凍死者二萬餘人。
重榮至鎮,取牛馬革旋為甲,使郡人分守夾城以待王師。
《宋史·解晖傳》:安重榮反鎮州,因舉兵向阙,至宗城,晉師逆戰,大破之。
晖募軍中壯士百餘人,夜搗賊壘,殺獲甚衆。
晖頻中流矢,而督戰自若,顔色不撓,以功遷列校。
杜重威至,有部将自西郭水門引官軍入焉,殺守陴百姓萬餘人,重威尋害導者,自收其功。
重榮擁吐渾數百,匿于牙城,重威使人襲而得之,斬首以進。
高祖禦樓閱其俘馘,宣露布訖,遣漆其頭顱,函送契丹。
《五代史補》:安重榮出鎮,常懷不軌之計久矣,但未發。
居無何,廄中産硃鬃白馬,黑鴉生五色雛,以為鳳,乃欣然謂天命在己,遂舉兵反。
指揮令取宗嶺路以向阙。
時父老聞之,往往竊議曰:「事不諧矣,且王姓安氏,曰鞍得背而穩,何不取路貝州?若由宗嶺,是鞍及于鬃,得無危乎!」未幾,與王師先鋒遇,一戰而敗。
安從進。
《歐陽史》:從進,其先索葛部人也。
初事莊宗為護駕馬軍都指揮使,領貴州刺史,明宗時為保義彰武軍節度使。
愍帝即位,徙領順化。
清泰中,徙鎮山南東道。
晉高祖即位,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天福六年,高祖幸鄴,讨安重榮。
少帝以鄭王留守京師,時和凝請于高祖曰:「陛下北征,臣料安從進必反,何以制之?」高祖曰:「卿意将奈何?」凝曰:「臣聞之兵法,先人者奪人。
願陛下為空名宣敕十通授鄭王,有急則命将往。
」從進聞高祖往北,遂反,少帝以空名授李建崇、郭金海讨之。
從進引兵攻鄧州,不克,進至湖陽,遇建崇等,大駭,以為神速,複為野火所燒,遂大敗,從進自焚。
張彥澤,其先出于突厥,後為太原人也。
祖、父世為陰山府裨将。
彥澤少有勇力,目睛黃而夜有光色,顧視若鸷獸焉。
以騎射事後唐莊宗、明宗,以從戰有功,繼領郡守。
高祖即位,擢為曹州刺史。
從楊光遠圍範延光于鄴,以功授華州節度使,尋移鎮泾州,累官至檢校太保。
有從事張式者,以宗人之分,受其知遇。
時彥澤有子為内職,素不葉父意,數行笞撻,懼其楚毒,逃竄外地,齊州捕送到阙,敕旨釋罪,放歸父所。
彥澤上章,請行朝典,式以有傷名教,屢谏止之。
彥澤怒,引弓欲射之,式僅而獲免。
尋令人逐式出衙。
式自為賓從,彥澤委以庶務,左右群小惡之久矣,因此讒構,互來迫脅,雲:「書記若不便出,斷定必遭屠害。
」式乃告病尋醫,攜其妻子将奔衍州。
彥澤遣指揮使李興領二十騎追之,戒曰:「張式如不從命,即斬取頭來。
」式懇告刺史,遂差人援送到汾州。
節度使李周驿騎以聞,朝廷以姑息彥澤之故,有敕流式于商州。
彥澤遣行軍司馬鄭元昭詣阙論請,面奏雲:「彥澤若不得張式,恐緻不測。
」高祖不得已而從之。
既至,決口割心,斷手足而死之。
式父铎詣阙訴冤,朝廷命王周代之。
周至任,奏彥澤在郡惡迹二十六條,逃散五千餘戶。
彥澤既赴阙,刑法官李濤等上章請理其罪,高祖下制,止令削奪一階一爵而已,時以為失刑。
少帝即位,桑維翰複舉之,尋出鎮安陽。
既至,折節于士大夫,境内稱理,旋命領軍北屯恆、定。
時易州地孤,漕運不繼,制令邢、魏、相、衛飛輓以輸之,百姓荷擔累累于路,彥澤每援之以行,見羸困者,使其部衆代而助之。
洎至北邊,不令百姓深入,即遣騎士以馬負糧而去,往來既速,且無邀奪之患,聞者嘉之。
陽城之戰,彥澤之功出于諸将之右,其後與敵接戰,頻獻捷于阙下,鹹謂其感高祖不殺之恩,補昔年之過也。
開運三年冬,契丹既南牧,杜重威兵次瀛州。
彥澤為契丹所啖,密已變矣。
乃通款于契丹,請為前導,因促騎說重威,引軍沿滹水西援常山,既而與重威通謀。
及王師降于中渡,契丹主遣彥澤統二千騎趨京師,以制少帝,且示公卿兆民以存撫之意。
彥澤以是歲十二月十六日夜,自封丘門斬關而入,以兵圜宮城。
翌日,遷帝于開封府舍,凡内帑奇貨,悉辇歸私邸,仍縱軍大掠,兩日方止。
《東都事略·李處耘傳》雲:居京師,遇張彥澤之暴,處耘善射,獨當裡門,殺數十人,裡中賴之。
時桑維翰為開封尹,彥澤召至麾下,待之不以禮。
維翰責曰:「去年拔公于罪人之中,複領大鎮,授以兵權,何負恩一至此耶?」彥澤無以對。
是夜殺維翰,盡取其家财。
彥澤自謂有功于契丹,晝夜以酒樂自娛。
當在京巡檢之時,出入騎從常數百人,旗幟之上題曰「赤心為主」,觀者無不竊笑。
又所居第,财貨山積。
楚國夫人丁氏,即少帝弟曹州
重榮至鎮,取牛馬革旋為甲,使郡人分守夾城以待王師。
《宋史·解晖傳》:安重榮反鎮州,因舉兵向阙,至宗城,晉師逆戰,大破之。
晖募軍中壯士百餘人,夜搗賊壘,殺獲甚衆。
晖頻中流矢,而督戰自若,顔色不撓,以功遷列校。
杜重威至,有部将自西郭水門引官軍入焉,殺守陴百姓萬餘人,重威尋害導者,自收其功。
重榮擁吐渾數百,匿于牙城,重威使人襲而得之,斬首以進。
高祖禦樓閱其俘馘,宣露布訖,遣漆其頭顱,函送契丹。
《五代史補》:安重榮出鎮,常懷不軌之計久矣,但未發。
居無何,廄中産硃鬃白馬,黑鴉生五色雛,以為鳳,乃欣然謂天命在己,遂舉兵反。
指揮令取宗嶺路以向阙。
時父老聞之,往往竊議曰:「事不諧矣,且王姓安氏,曰鞍得背而穩,何不取路貝州?若由宗嶺,是鞍及于鬃,得無危乎!」未幾,與王師先鋒遇,一戰而敗。
安從進。
《歐陽史》:從進,其先索葛部人也。
初事莊宗為護駕馬軍都指揮使,領貴州刺史,明宗時為保義彰武軍節度使。
愍帝即位,徙領順化。
清泰中,徙鎮山南東道。
晉高祖即位,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天福六年,高祖幸鄴,讨安重榮。
少帝以鄭王留守京師,時和凝請于高祖曰:「陛下北征,臣料安從進必反,何以制之?」高祖曰:「卿意将奈何?」凝曰:「臣聞之兵法,先人者奪人。
願陛下為空名宣敕十通授鄭王,有急則命将往。
」從進聞高祖往北,遂反,少帝以空名授李建崇、郭金海讨之。
從進引兵攻鄧州,不克,進至湖陽,遇建崇等,大駭,以為神速,複為野火所燒,遂大敗,從進自焚。
張彥澤,其先出于突厥,後為太原人也。
祖、父世為陰山府裨将。
彥澤少有勇力,目睛黃而夜有光色,顧視若鸷獸焉。
以騎射事後唐莊宗、明宗,以從戰有功,繼領郡守。
高祖即位,擢為曹州刺史。
從楊光遠圍範延光于鄴,以功授華州節度使,尋移鎮泾州,累官至檢校太保。
有從事張式者,以宗人之分,受其知遇。
時彥澤有子為内職,素不葉父意,數行笞撻,懼其楚毒,逃竄外地,齊州捕送到阙,敕旨釋罪,放歸父所。
彥澤上章,請行朝典,式以有傷名教,屢谏止之。
彥澤怒,引弓欲射之,式僅而獲免。
尋令人逐式出衙。
式自為賓從,彥澤委以庶務,左右群小惡之久矣,因此讒構,互來迫脅,雲:「書記若不便出,斷定必遭屠害。
」式乃告病尋醫,攜其妻子将奔衍州。
彥澤遣指揮使李興領二十騎追之,戒曰:「張式如不從命,即斬取頭來。
」式懇告刺史,遂差人援送到汾州。
節度使李周驿騎以聞,朝廷以姑息彥澤之故,有敕流式于商州。
彥澤遣行軍司馬鄭元昭詣阙論請,面奏雲:「彥澤若不得張式,恐緻不測。
」高祖不得已而從之。
既至,決口割心,斷手足而死之。
式父铎詣阙訴冤,朝廷命王周代之。
周至任,奏彥澤在郡惡迹二十六條,逃散五千餘戶。
彥澤既赴阙,刑法官李濤等上章請理其罪,高祖下制,止令削奪一階一爵而已,時以為失刑。
少帝即位,桑維翰複舉之,尋出鎮安陽。
既至,折節于士大夫,境内稱理,旋命領軍北屯恆、定。
時易州地孤,漕運不繼,制令邢、魏、相、衛飛輓以輸之,百姓荷擔累累于路,彥澤每援之以行,見羸困者,使其部衆代而助之。
洎至北邊,不令百姓深入,即遣騎士以馬負糧而去,往來既速,且無邀奪之患,聞者嘉之。
陽城之戰,彥澤之功出于諸将之右,其後與敵接戰,頻獻捷于阙下,鹹謂其感高祖不殺之恩,補昔年之過也。
開運三年冬,契丹既南牧,杜重威兵次瀛州。
彥澤為契丹所啖,密已變矣。
乃通款于契丹,請為前導,因促騎說重威,引軍沿滹水西援常山,既而與重威通謀。
及王師降于中渡,契丹主遣彥澤統二千騎趨京師,以制少帝,且示公卿兆民以存撫之意。
彥澤以是歲十二月十六日夜,自封丘門斬關而入,以兵圜宮城。
翌日,遷帝于開封府舍,凡内帑奇貨,悉辇歸私邸,仍縱軍大掠,兩日方止。
《東都事略·李處耘傳》雲:居京師,遇張彥澤之暴,處耘善射,獨當裡門,殺數十人,裡中賴之。
時桑維翰為開封尹,彥澤召至麾下,待之不以禮。
維翰責曰:「去年拔公于罪人之中,複領大鎮,授以兵權,何負恩一至此耶?」彥澤無以對。
是夜殺維翰,盡取其家财。
彥澤自謂有功于契丹,晝夜以酒樂自娛。
當在京巡檢之時,出入騎從常數百人,旗幟之上題曰「赤心為主」,觀者無不竊笑。
又所居第,财貨山積。
楚國夫人丁氏,即少帝弟曹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