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二十三 列傳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德威不勝,大敗奔歸。
文進與契丹攻幽州,且二百日,城中圍困,晉王親将兵救之,方始解去。
契丹以文進為幽州節度使,又以為盧龍節度使。
同光之世,為患尤深。
文進在平州,率奚族勁騎,鳥擊獸搏,倏來忽往,燕、趙諸州,荊榛滿目。
軍屯涿州,每歲運糧,自瓦橋至幽州,勁兵猛将,援遞糧車,然猶為契丹所鈔,奔命不暇,皆文進導之也。
及明宗即位之明年,文進自平州率所部十餘萬衆來奔。
行及幽州,先遣使上表曰:「頃以新州團練使李存矩,提衡郡邑,掌握恩威,虐黎庶則毒甚于豺狼,聚賦斂則貪盈于溝壑,人不堪命,士各離心,臣即抛父母之邦,入朔漠之地。
幾年雁塞,徒向日以傾心;一望家山,每銷魂而斷目。
李子卿之河畔,空有怨辭;石季倫之樂中,莫陳歸引。
近聞皇帝陛下,皇天眷命,清明在躬,握紀乘乾,鼎新革故,始知大幸,有路朝宗,便貯歸心,祗伺良會。
臣十月十日,決計殺在城契丹,取十一日離州,押七八千車乘,領十五萬生靈,十四日已達幽州」雲。
洎至洛陽,明宗寵待彌厚,授滑州節度使、檢校太尉。
歲餘,移鎮鄧州,累加同平章事,入為上将軍。
長興中,複出鎮潞州,擒奸恤隐,甚獲當時之譽。
清泰中,改安州節度使。
及高祖即位,與契丹敦好,文進以嘗背契丹,居不自安。
馬令《南唐書》:文進居數鎮,頗有善政,兵民愛之。
其将行也,從數騎至營中,别其裨将李藏機,告以避契丹之意,将士皆拜為訣。
天福元年十二月,乃殺行軍司馬馮知兆、節度副使杜重貴等,率其部衆渡淮奔于金陵。
李棨待之尤重,馬令《南唐書》雲:烈祖以文進為天雄統軍。
僞命為宣州節度使,後卒于江南。
《金陵志》:文進自潤州召還,以左衛上将軍、兼中書令、範陽郡王奉朝請。
李金全,本唐明宗之小豎也。
其先出于吐谷渾。
金全骁勇,善騎射,少從明宗征伐,以力戰有功,明宗即位,連典大郡。
天成中,授泾州節度使,在鎮數年,以掊斂為務。
長興中,受代歸阙,始進馬數十匹,不數日又進之。
明宗召而謂之曰:「卿患馬多耶,何進貢之數也?」又謂曰:「卿在泾州日,為理如何,無乃以馬為事否?」金全慚謝而退。
四年夏,授滄州節度使,累官至檢校太傅。
清泰中,罷鎮歸阙,久留于京師。
高祖即位之明年,安州屯将王晖殺節度使周瑰,诏遣金全以騎兵千人鎮撫其地。
未及境,而晖為部下所殺。
金全至,亂軍數百人皆不安,金全說遣赴阙,密伏兵于野,盡殺之,又擒其軍校武彥和等數十人,斬之。
初,金全之将行也,高祖戒之曰:「王晖之亂,罪莫大焉,但慮封守不甯,則民受其弊。
」因折矢飛诏,約以不戮一人,仍許以晖為唐州刺史。
又謂金全曰:「卿之此行,無失吾信。
」及金全至,聞彥和等當為亂之日,劫掠郡城,所獲财貨,悉在其第,遂殺而奪之。
《通鑒》:彥和且死,呼曰:「王晖首惡,天子猶赦之;我輩脅從,何罪乎!」高祖聞之,以姑息金全故,不究其事,尋授以旄節。
金全有親吏胡漢筠者,勇谲啬褊,貪詐殘忍,軍府之政,一以委之。
高祖聞其事,遣吏賈仁紹往代其職,且召漢筠。
漢筠内疚惶怖,金全乃列狀稱疾以聞。
及仁紹至,漢筠鸩而殺之。
馬令《南唐書》:胡漢榮所為多不法,晉高祖患之,不欲因漢榮以累功臣,為選廉吏賈仁沼代之,且召漢榮。
漢榮教金全留己而不遣。
金全客龐令圖谏曰:「仁沼昔事王晏球,有大功,晏球欲厚賞之,仁沼退而不言,此天下之忠臣也。
及頒賜所俘物,仁沼悉以分故人親戚之貧者,此天下之廉士也。
宜納仁沼而遣漢榮。
」漢榮聞之,夜使人殺令圖而鸩仁沼。
天福五年夏,高祖命馬全節為安州節度使,以代金全。
漢筠自以昔嘗拒命,複聞仁紹二子将訴置毒之事,居不自安,乃绐謂金全曰:「邸吏劉珂使健步倍道兼行,密傳其意,雲受代之後,朝廷将以仁紹之事诘公之罪。
」金全大駭,命從事張緯函表送款于淮夷。
淮人遣僞将李承裕以代金全,金全即日南竄,其妓樂、車馬、珍奇、帑藏,皆為承裕所奪。
與其黨數百人束身夜出,曉至氵義州,引領北望,泣下而去。
及至金陵,李棨授以節鎮。
馬令《南唐書》雲:烈祖以金全為天威統軍,遷潤州節度使。
後卒于江南。
史臣曰:延光昔為唐臣,綽有令譽,洎逢晉祚,顯恣狂謀,既力屈以來降,尚靦顔而惜死,孟津之殁,乃取笑于千載也。
從賓而下,俱怙亂以滅身,亦何足與議也。
文進懼強敵之威,金全為輿台所賣,事雖弗類,叛則攸同,鹹附島夷,皆可醜也。
文進與契丹攻幽州,且二百日,城中圍困,晉王親将兵救之,方始解去。
契丹以文進為幽州節度使,又以為盧龍節度使。
同光之世,為患尤深。
文進在平州,率奚族勁騎,鳥擊獸搏,倏來忽往,燕、趙諸州,荊榛滿目。
軍屯涿州,每歲運糧,自瓦橋至幽州,勁兵猛将,援遞糧車,然猶為契丹所鈔,奔命不暇,皆文進導之也。
及明宗即位之明年,文進自平州率所部十餘萬衆來奔。
行及幽州,先遣使上表曰:「頃以新州團練使李存矩,提衡郡邑,掌握恩威,虐黎庶則毒甚于豺狼,聚賦斂則貪盈于溝壑,人不堪命,士各離心,臣即抛父母之邦,入朔漠之地。
幾年雁塞,徒向日以傾心;一望家山,每銷魂而斷目。
李子卿之河畔,空有怨辭;石季倫之樂中,莫陳歸引。
近聞皇帝陛下,皇天眷命,清明在躬,握紀乘乾,鼎新革故,始知大幸,有路朝宗,便貯歸心,祗伺良會。
臣十月十日,決計殺在城契丹,取十一日離州,押七八千車乘,領十五萬生靈,十四日已達幽州」雲。
洎至洛陽,明宗寵待彌厚,授滑州節度使、檢校太尉。
歲餘,移鎮鄧州,累加同平章事,入為上将軍。
長興中,複出鎮潞州,擒奸恤隐,甚獲當時之譽。
清泰中,改安州節度使。
及高祖即位,與契丹敦好,文進以嘗背契丹,居不自安。
馬令《南唐書》:文進居數鎮,頗有善政,兵民愛之。
其将行也,從數騎至營中,别其裨将李藏機,告以避契丹之意,将士皆拜為訣。
天福元年十二月,乃殺行軍司馬馮知兆、節度副使杜重貴等,率其部衆渡淮奔于金陵。
李棨待之尤重,馬令《南唐書》雲:烈祖以文進為天雄統軍。
僞命為宣州節度使,後卒于江南。
《金陵志》:文進自潤州召還,以左衛上将軍、兼中書令、範陽郡王奉朝請。
李金全,本唐明宗之小豎也。
其先出于吐谷渾。
金全骁勇,善騎射,少從明宗征伐,以力戰有功,明宗即位,連典大郡。
天成中,授泾州節度使,在鎮數年,以掊斂為務。
長興中,受代歸阙,始進馬數十匹,不數日又進之。
明宗召而謂之曰:「卿患馬多耶,何進貢之數也?」又謂曰:「卿在泾州日,為理如何,無乃以馬為事否?」金全慚謝而退。
四年夏,授滄州節度使,累官至檢校太傅。
清泰中,罷鎮歸阙,久留于京師。
高祖即位之明年,安州屯将王晖殺節度使周瑰,诏遣金全以騎兵千人鎮撫其地。
未及境,而晖為部下所殺。
金全至,亂軍數百人皆不安,金全說遣赴阙,密伏兵于野,盡殺之,又擒其軍校武彥和等數十人,斬之。
初,金全之将行也,高祖戒之曰:「王晖之亂,罪莫大焉,但慮封守不甯,則民受其弊。
」因折矢飛诏,約以不戮一人,仍許以晖為唐州刺史。
又謂金全曰:「卿之此行,無失吾信。
」及金全至,聞彥和等當為亂之日,劫掠郡城,所獲财貨,悉在其第,遂殺而奪之。
《通鑒》:彥和且死,呼曰:「王晖首惡,天子猶赦之;我輩脅從,何罪乎!」高祖聞之,以姑息金全故,不究其事,尋授以旄節。
金全有親吏胡漢筠者,勇谲啬褊,貪詐殘忍,軍府之政,一以委之。
高祖聞其事,遣吏賈仁紹往代其職,且召漢筠。
漢筠内疚惶怖,金全乃列狀稱疾以聞。
及仁紹至,漢筠鸩而殺之。
馬令《南唐書》:胡漢榮所為多不法,晉高祖患之,不欲因漢榮以累功臣,為選廉吏賈仁沼代之,且召漢榮。
漢榮教金全留己而不遣。
金全客龐令圖谏曰:「仁沼昔事王晏球,有大功,晏球欲厚賞之,仁沼退而不言,此天下之忠臣也。
及頒賜所俘物,仁沼悉以分故人親戚之貧者,此天下之廉士也。
宜納仁沼而遣漢榮。
」漢榮聞之,夜使人殺令圖而鸩仁沼。
天福五年夏,高祖命馬全節為安州節度使,以代金全。
漢筠自以昔嘗拒命,複聞仁紹二子将訴置毒之事,居不自安,乃绐謂金全曰:「邸吏劉珂使健步倍道兼行,密傳其意,雲受代之後,朝廷将以仁紹之事诘公之罪。
」金全大駭,命從事張緯函表送款于淮夷。
淮人遣僞将李承裕以代金全,金全即日南竄,其妓樂、車馬、珍奇、帑藏,皆為承裕所奪。
與其黨數百人束身夜出,曉至氵義州,引領北望,泣下而去。
及至金陵,李棨授以節鎮。
馬令《南唐書》雲:烈祖以金全為天威統軍,遷潤州節度使。
後卒于江南。
史臣曰:延光昔為唐臣,綽有令譽,洎逢晉祚,顯恣狂謀,既力屈以來降,尚靦顔而惜死,孟津之殁,乃取笑于千載也。
從賓而下,俱怙亂以滅身,亦何足與議也。
文進懼強敵之威,金全為輿台所賣,事雖弗類,叛則攸同,鹹附島夷,皆可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