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十四 列傳三

關燈
城都指揮使,再加檢校戶部尚書,領浔州刺史。

    天成中,授天雄軍步軍都指揮使,歲餘,遷侍衛彰聖馬軍都指揮使。

    高祖有天下也,授檢校司空、懷州刺史。

    其妻魯國長公主,即高祖之妹也。

    尋轉控鶴都指揮使兼和州刺史、驸馬都尉,俄授檢校司徒、鄭州防禦使,未幾,遷義成軍節度、滑蒲等州觀察處置、管内河堤等使。

    丁母憂,尋起複本鎮。

    案:陶穀撰匡翰碑文雲:「圃田待理,漢殿掄才,功臣旌佐國之名,出守奉專城之寄。

    」蓋鄭州即在義成軍管内,匡翰雖遷官,不離本鎮也。

     匡翰剛毅有謀略,禦軍嚴整,接下以禮,與部曲語,未嘗稱名,曆數郡皆有政聲。

    陶穀碑文雲:「齋壇峻而金鼓嚴,麻案宣而油幢出。

    控梁苑之西郊,殷乎威望;撫國僑之遺俗,綽有政聲。

    」尤好《春秋左氏傳》,每視政之暇,延學者講說,躬自執卷受業焉。

    時發難問,窮于隐奧,流輩或戲為「史三傳」。

    既自端謹,不喜人醉。

    幕客有關徹者,狂率酣鋋。

    一日使酒,怒目謂匡翰曰:「明公昔刺覃懷,與徹主客随至,事無不可,今領節钺,數不相容。

    且書記趙砺,險诐之人也,脅肩谄笑,黩貨無厭,而明公待之甚厚,徹今請死。

    近聞張彥澤脔張式,未聞匡翰斬關徹,恐天下談者未有比類。

    」匡翰不怒,引滿自罰而慰勉之,其寬厚如此。

    天福六年,白馬河決,匡翰祭之,見一犬有角,浮于水心,甚惡之。

    後數月遘疾而卒于鎮,年四十。

    诏贈太保。

     子彥容,曆宮苑使、濮單宿三州刺史。

     梁漢颙,太原人也。

    少事後唐武皇,初為軍中小校,善騎射,勇于格戰。

    莊宗之破劉仁恭、王德明,及與梁軍對壘于德勝,皆預其戰,累功至龍武指揮使、檢校司空。

    梁平,授檢校司徒、濮州刺史。

    同光三年,魏王繼岌統軍伐蜀,以漢颙為魏王中軍馬步都虞候。

    天成初,授許州兵馬留後、檢校太保,尋為邠州節度使,歲餘加檢校太傅,充威勝軍節度、唐鄧等州觀察處置等使,在鎮二年,移鎮許州。

    長興四年夏,以眼疾授太子少師緻仕。

    高祖素與漢颙有舊,及即位之初,漢颙進谒,再希任使,除左威衛上将軍。

    天福七年冬,以疾卒于洛陽,年七十餘。

    贈太子太保。

     楊思權,邠州新平人也。

    梁乾化初為軍校,貞明二年,轉弓箭指揮使、檢校左仆射,累遷控鶴右第一軍使。

    唐莊宗平梁,補右廂夾馬都指揮使。

    天成初,遷右威衛将軍,加檢校司空。

    會秦王從榮鎮太原,明宗乃以馮赟為副留守、以思權為北京步軍都指揮使以佐佑之。

    從榮幼驕很,不親公務,明宗乃遣紀綱一人素善從榮者,與之遊處,俾從容諷導之。

    嘗私謂從榮曰:「河南相公恭謹好善,親禮端士,有老成之風。

    相公處長,更宜自勵,勿緻聲聞在河南之下。

    」從榮不悅,因告思權曰:「朝廷人皆推從厚,共非短我,吾将廢棄矣。

    」思權曰:「請相公勿憂,萬一有變,但思權在處有甲兵,足以濟事。

    」乃勸從榮招置部曲,調弓砺矢,陰為之備。

    思權又謂使者曰:「朝廷教君伴相公,終日言弟賢兄弱何也?吾輩苟在,豈不能與相公為主耶?」使者懼,告馮赟,乃密奏之。

    明宗乃诏思權赴京師,以秦王之故,亦弗之罪也。

    長興末,為右羽林都指揮使,遣戍興元。

    闵帝嗣位,奉诏從張虔钊讨鳳翔,洎至岐下,思權首倡倒戈以攻虔钊。

    尋領部下軍率先入城,謂唐末帝曰:「臣既赤心奉殿下,俟京城平定,與臣一鎮,勿置在防禦團練使内。

    」乃懷中出紙一幅,謂末帝曰:「願殿下親書臣姓名以志之。

    」末帝命筆,書「可邠甯節度使」。

    及即位,授推誠奉國保乂功臣、靜難軍節度、邠甯慶衍等州觀察處置等使、檢校太保。

    清泰三年,入為右龍武軍統軍。

    高祖即位,除左衛上将軍,進封開國公。

    天福八年,以疾卒,年六十九。

    贈太傅。

     尹晖,魏州人也。

    少以勇健事魏帥楊師厚為軍士,唐莊宗入魏,擢為小校,從征河上,每于馬前步鬥有功。

    莊宗即位,連改諸軍指揮使。

    天成、長興中,領數郡刺史,累遷嚴衛都指揮使。

    洎應順中,王師讨末帝于岐下,晖與楊思權首歸,末帝約以鄴都授之。

    末帝即位,高祖入洛,嘗遇晖于通衢,晖馬上橫鞭以揖高祖。

    高祖忿之,後因谒謂末帝曰:「尹晖常才,以歸命稱先,陛下欲令出鎮名籓,外論皆雲不當。

    」末帝乃授晖應州節度使。

    高祖即位,改右衛大将軍。

    時範延光據鄴謀叛,以晖失意,密使人赍蠟彈,以榮利啖之。

    晖得延光文字,懼而思竄,欲沿汴水奔于淮南。

    高祖聞之,尋降诏招喚,未出王畿,為人所殺。

     子勳,事皇朝,累曆軍職,遷内外馬步都軍頭,見為郢州防禦使。

     李從璋,字子良,後唐明宗皇帝之猶子也。

    少善騎射,從明宗曆戰河上,有平梁之功。

    唐同光末,魏之亂軍迎明宗為帝,從璋時引軍自常山過邢,邢人以從璋為留後。

    逾月,明宗即位,受诏領捧聖左廂都指揮使,時天成元年五月也。

    八月,改大内皇城使,加檢校司徒、彰國軍節度使,賜竭忠建策興複功臣。

    旋以達靼諸部入寇,從璋率麾下出讨,一鼓而破,有诏褒之。

    三年四月,移鎮滑台。

    時明宗駐跸于大梁,從璋嘗召幕客謀曰:「車駕省方,籓臣鹹有進獻,吾為臣為子,安得後焉。

    欲取倉廪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