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十 少帝紀四
關燈
小
中
大
甫立為左衛上将軍,以右羽林統軍李懷忠為左武衛上将軍。
庚辰,新授潞州節度使田武卒,辍朝,贈太尉。
戊子,湖南奏,靜江軍節度使馬希杲卒。
九月丙申,以西京留守、北面馬步軍都排陣使景延廣為北面行營副招讨使。
丁酉,以刑部侍郎趙遠為戶部侍郎,以工部侍郎李式為刑部侍郎,以中書舍人盧價為工部侍郎。
價久次綸闱,舊例合轉禮部侍郎或禦史中丞,宰臣馮玉拟此官,桑維翰以為資望淺,不署狀。
無何,維翰休沐數日,玉獨奏行之,維翰由是不樂,與玉有間矣。
己亥,幸繁台觀馬,遂幸李守貞第。
庚子,以晉州節度使張從恩為潞州節度使。
吏部侍郎張昭遠加階爵,酬修《唐史》之勞也。
《宋史·張昭遠傳》:加金紫階,進爵邑。
戊申,升曹州為節鎮,以威信軍為軍額。
诏李守貞率兵屯澶州。
己酉,月掩昴宿。
以宣徽北院使焦繼勳為宣徽南院使,以内客省使孟承誨為宣徽北院使。
壬子,以前太子詹事王居敏為鴻胪卿,李專美為大理卿,以太子賓客緻仕馬裔孫為太子詹事。
甲寅,移泰州理所于滿城縣。
乙卯,诏相州節度使張彥澤率兵屯恆州。
冬十月戊寅,以河陽節度使何建為泾州節度使,以許州節度使李從溫為河陽節度使,以前鄭州節度使石赟為曹州節度使。
庚午,遣使太子賓客羅周嶽、使副太子右庶子王延濟冊兩浙節度使錢宏佐為守太尉。
辛未,右金吾衛上将軍楊彥詢卒,贈太子太師。
丁醜,高麗遣使貢方物。
庚辰,以前延州節度使王令溫為靈州節度使。
庚寅,以邢州兵馬留後劉在明為晉州兵馬留後,以前河陽留後方太為邢州留後。
癸巳,升陳州為節鎮,以鎮安軍為軍額。
十一月戊戌,以邠州節度使馮晖兼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充北面行營先鋒馬步軍都指揮使;以權知高麗國事王武為檢校太保、使持節、玄菟州都督,充大義軍使,封高麗國王。
癸卯,日南至,帝禦崇元殿受朝賀。
戊申,兩浙奏,順化軍節度使錢铎卒。
甲寅,以壽州節度使、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李彥韬為陳州節度使,典軍如故。
丙申,前商州刺史李俊除名,坐受财枉法也。
十二月乙醜,以兩浙節度使、吳越國王錢宏佐兼東南面兵馬都元帥。
丙寅,以吳越國金馬左廂都指揮使、湖州刺史胡思進遙領虔州昭信軍節度使,以吳越國金馬右廂都指揮使、明州刺史阚璠遙領宣州甯國軍節度使,并典軍如故。
左羽林統軍丁審琪卒,贈太尉。
辛未,以工部侍郎盧價為禮部侍郎,以右散騎常侍、集賢殿學士、判院事司徒诩為工部侍郎,依前充職;以前中書舍人殷鵬為給事中,充樞密直學士;以給事中劉知新為右散騎常侍。
乙亥,陝府節度使劉景岩來朝。
丁醜,狩于近郊,獵也。
己卯,光祿卿緻仕陳元卒于太原。
庚辰,命使冊高麗國王王武。
癸未,以前兗州節度使安審信為華州節度使。
丁亥,以樞密使、中書令桑維翰為開封尹;以司空、門下侍郎、平章事劉昫判三司;以左仆射、門下侍郎、平章事李崧為守侍中,充樞密使;以開封尹趙瑩為中書令、宏文館大學士;以宣徽南院使焦繼勳知陝州軍州事。
《宋史·焦繼勳傳》:西人寇邊,朝議發師緻讨,繼勳抗疏請行,拜秦州觀察使兼諸蕃水陸轉運使。
既至,推恩信,設方略,招誘諸部,相率奉玉帛牛酒乞盟,邊境以安。
俄徙知陝州。
己醜,邠州節度使馮晖準诏來朝。
是歲,帝每遇四方進獻器皿,多以銀于外府易金而入,謂左右曰:「金者貴而且輕,便于人力。
」識者以為北遷之兆也。
《宋史·劉濤傳》:少帝奢侈,常以銀易金,廣其器皿。
李崧判三司,令上庫金之數。
及崧以原簿校之,少數千镒。
崧責曰:「帑庫通式,一日不受虛數,毫厘則有重典。
」濤曰:「帑司常有報不盡數,以備宣索。
」崧令有司劾濤,濤事迫,以情告樞密使桑維翰,乃止罰一月俸。
開運三年春正月癸巳朔,帝禦崇元殿受朝賀,仗衛如式。
诏改鑄天下合同印、書诏印、禦前印,并以黃金為之。
己亥,貝州梁漢璋奏,蕃寇屯聚,将謀入寇。
诏符彥卿屯荊州口。
《宋史·符彥卿傳》:再出河朔,彥卿不與,
庚辰,新授潞州節度使田武卒,辍朝,贈太尉。
戊子,湖南奏,靜江軍節度使馬希杲卒。
九月丙申,以西京留守、北面馬步軍都排陣使景延廣為北面行營副招讨使。
丁酉,以刑部侍郎趙遠為戶部侍郎,以工部侍郎李式為刑部侍郎,以中書舍人盧價為工部侍郎。
價久次綸闱,舊例合轉禮部侍郎或禦史中丞,宰臣馮玉拟此官,桑維翰以為資望淺,不署狀。
無何,維翰休沐數日,玉獨奏行之,維翰由是不樂,與玉有間矣。
己亥,幸繁台觀馬,遂幸李守貞第。
庚子,以晉州節度使張從恩為潞州節度使。
吏部侍郎張昭遠加階爵,酬修《唐史》之勞也。
《宋史·張昭遠傳》:加金紫階,進爵邑。
戊申,升曹州為節鎮,以威信軍為軍額。
诏李守貞率兵屯澶州。
己酉,月掩昴宿。
以宣徽北院使焦繼勳為宣徽南院使,以内客省使孟承誨為宣徽北院使。
壬子,以前太子詹事王居敏為鴻胪卿,李專美為大理卿,以太子賓客緻仕馬裔孫為太子詹事。
甲寅,移泰州理所于滿城縣。
乙卯,诏相州節度使張彥澤率兵屯恆州。
冬十月戊寅,以河陽節度使何建為泾州節度使,以許州節度使李從溫為河陽節度使,以前鄭州節度使石赟為曹州節度使。
庚午,遣使太子賓客羅周嶽、使副太子右庶子王延濟冊兩浙節度使錢宏佐為守太尉。
辛未,右金吾衛上将軍楊彥詢卒,贈太子太師。
丁醜,高麗遣使貢方物。
庚辰,以前延州節度使王令溫為靈州節度使。
庚寅,以邢州兵馬留後劉在明為晉州兵馬留後,以前河陽留後方太為邢州留後。
癸巳,升陳州為節鎮,以鎮安軍為軍額。
十一月戊戌,以邠州節度使馮晖兼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充北面行營先鋒馬步軍都指揮使;以權知高麗國事王武為檢校太保、使持節、玄菟州都督,充大義軍使,封高麗國王。
癸卯,日南至,帝禦崇元殿受朝賀。
戊申,兩浙奏,順化軍節度使錢铎卒。
甲寅,以壽州節度使、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李彥韬為陳州節度使,典軍如故。
丙申,前商州刺史李俊除名,坐受财枉法也。
十二月乙醜,以兩浙節度使、吳越國王錢宏佐兼東南面兵馬都元帥。
丙寅,以吳越國金馬左廂都指揮使、湖州刺史胡思進遙領虔州昭信軍節度使,以吳越國金馬右廂都指揮使、明州刺史阚璠遙領宣州甯國軍節度使,并典軍如故。
左羽林統軍丁審琪卒,贈太尉。
辛未,以工部侍郎盧價為禮部侍郎,以右散騎常侍、集賢殿學士、判院事司徒诩為工部侍郎,依前充職;以前中書舍人殷鵬為給事中,充樞密直學士;以給事中劉知新為右散騎常侍。
乙亥,陝府節度使劉景岩來朝。
丁醜,狩于近郊,獵也。
己卯,光祿卿緻仕陳元卒于太原。
庚辰,命使冊高麗國王王武。
癸未,以前兗州節度使安審信為華州節度使。
丁亥,以樞密使、中書令桑維翰為開封尹;以司空、門下侍郎、平章事劉昫判三司;以左仆射、門下侍郎、平章事李崧為守侍中,充樞密使;以開封尹趙瑩為中書令、宏文館大學士;以宣徽南院使焦繼勳知陝州軍州事。
《宋史·焦繼勳傳》:西人寇邊,朝議發師緻讨,繼勳抗疏請行,拜秦州觀察使兼諸蕃水陸轉運使。
既至,推恩信,設方略,招誘諸部,相率奉玉帛牛酒乞盟,邊境以安。
俄徙知陝州。
己醜,邠州節度使馮晖準诏來朝。
是歲,帝每遇四方進獻器皿,多以銀于外府易金而入,謂左右曰:「金者貴而且輕,便于人力。
」識者以為北遷之兆也。
《宋史·劉濤傳》:少帝奢侈,常以銀易金,廣其器皿。
李崧判三司,令上庫金之數。
及崧以原簿校之,少數千镒。
崧責曰:「帑庫通式,一日不受虛數,毫厘則有重典。
」濤曰:「帑司常有報不盡數,以備宣索。
」崧令有司劾濤,濤事迫,以情告樞密使桑維翰,乃止罰一月俸。
開運三年春正月癸巳朔,帝禦崇元殿受朝賀,仗衛如式。
诏改鑄天下合同印、書诏印、禦前印,并以黃金為之。
己亥,貝州梁漢璋奏,蕃寇屯聚,将謀入寇。
诏符彥卿屯荊州口。
《宋史·符彥卿傳》:再出河朔,彥卿不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