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九 少帝紀三

關燈
開運元年秋七月辛未朔,帝禦崇元殿,大赦天下,改天福九年為開運元年。

    河北諸州,曾經契丹蹂踐處,與免今年秋稅。

    諸軍将士等第各賜優給。

    諸州率借錢帛,赦書到日,畫時罷征,出一千貫已上者與免科徭,一萬貫已上者與授本州上佐雲。

    是日宣赦未畢,會大雷雨,匆遽而罷。

    時都下震死者數百人,明德門内震落石龍之首,識者以為石乃國姓,蓋不祥之甚也。

    癸酉,以定州節度使馬全節為鄴都留守,加兼侍中;以昭義節度使安審晖為邢州節度使,加檢校太師。

    乙亥,前陝州節度使王周加檢校太尉,改定州節度使;鄴都留守張從恩改郓州節度使。

    禮官奏:「天子三年喪畢,祫享于太廟,高祖聖文章武明德孝皇帝今年八月喪終畢,合以十月行大祫之禮,冬季祠祭,改薦為祫。

    」從之。

    丁醜,虞部員外郎、知制诰陶穀改倉部郎中、知制诰,大理卿吳德謙改秘書監緻仕。

    辛巳,以左龍武統軍李從敏為潞州節度使,天策府都護軍、桂州節度使、知郎州軍事馬希杲加檢校太師。

    壬午,降金州為防禦州,降萊州為刺史州。

    戶部侍郎田敏改兵部侍郎;刑部侍郎李祥改尚書右丞;以颍州團練使馮玉為戶部侍郎,充端明殿學士;中書舍人趙上交改刑部侍郎。

    己醜,以樞密使、中書令桑維翰充宏文館大學士,太子太傅、谯國公劉昫為守司空兼門下侍郎平章事、監修國史、判三司,宰臣李崧、和凝進封爵邑。

    庚寅,宣徽北院使劉繼勳改宣徽南院使,三司使董遇改宣徽北院使。

    辛卯,以前陝州節度使石赟為鄧州節度使。

    同州節度使李承福卒,贈太傅。

     八月辛醜,命十五将以禦契丹,《東都事略·範質傳》:契丹入寇,晉出帝命十五将出征。

    是夕,質宿直,出帝命諸學士分草制,質曰:「宮城已閉,慮洩機事。

    」遂獨為之。

    北京留守劉知遠充北面行營都統,鎮州節度使杜威充北面行營都招讨使,郓州節度使張從恩充馬軍都監,西京留守景延廣充馬步軍都排陣使,徐州節度使趙在禮充馬步軍都虞候,晉州節度使安叔千充馬步軍左廂排陣使,前兗州節度使安審信充馬軍右廂排陣使,河中節度使安審琦充馬步軍都指揮使,河陽節度使符彥卿充馬軍左廂都指揮使,滑州節度使皇甫遇充馬步軍右廂都指揮使,右神武統軍張彥澤充馬軍排陣使,滄州節度使王廷允充步軍左廂都指揮使,陝州節度使宋彥筠充步軍右廂都指揮使,前金州節度使田武充步軍左廂排陣使,左神武統軍潘環充步軍右廂排陣使。

    壬寅,閩王王延羲為其下連重遇、硃文進所害,衆推文進知留後事,稱天福年号,間道以聞。

    甲辰,太子少傅盧文紀改太子太傅,太子少保李麟改太子太保,刑部尚書李怿改戶部尚書,給事中司徒诩改右散騎常侍,以府州刺史折從阮為安北都護,充振武節度使。

    是夜,熒惑入南鬥。

    乙巳,诏複置明經、童子二科。

    己酉,以鄧州節度使王令溫為延州節度使。

    癸醜,以威武軍兵馬留後、權知閩國軍事硃文進為檢校太傅、福州威武軍節度使,知閩國事。

    癸亥,升澶州為節鎮,以鎮甯為軍額,割濮州為屬郡。

    甲子,以延州節度使史威為澶州節度使。

     九月庚午朔,日有蝕之。

    乙酉,以戶部侍郎韋勳為太子賓客,以前棣州刺史段希堯為戶部侍郎,以光祿卿張仁願為大理卿。

    己醜,禮部侍郎符蒙卒。

    壬辰,太原奏,代州刺史白文珂破契丹于七裡烽,斬首千餘級,生擒将校七十餘人。

    癸巳,以前隴州防禦使翟光鄴為宣徽北院使。

    己亥,以滄州節度使王廷允卒辍朝,贈中書令。

      冬十月壬寅,兩浙節度使、吳越國王錢宏佐加守太尉。

    庚戌,以徐州節度使、北面行營馬步都虞候趙在禮為北面行營副都統,鄴都留守馬全節為北面行營副招讨使。

    甲寅,以起居郎、知制诰賈緯為戶部郎中、知制诰。

    戊午,诏曰: 朕虔承顧命,獲嗣丕基。

    常懼颠危,不克負荷,宵分日昃,罔敢怠甯,夕惕晨興,每懷祗畏。

    但以恩信未著,德教未敷,理道不明,咎征斯至。

     向者,頻年災沴,稼穑不登,道殣相望,上天垂譴,涼德所招。

    仍屬幹戈尚興,邊陲多事。

    倉廪不足,則辍人之糇食;帑藏不足,則率人之資财;兵士不足,則取人之丁中;戰騎不足,則假人之乘馬。

    雖事不獲已,而理将若何!訪聞差去使臣,殊乖體認,不有敦于勉谕,而乃臨以威刑,自有所聞,益深愧悼。

    旋屬守臣叛命,敵騎入邊,緻使甲兵不暇休息,軍旅有征戰之苦,人民有飛輓之勞,疲瘵未蘇,科徭尚急,言念于茲,寝食何安!得不省過興懷,側身罪已,載深減損,思召和平?所宜去無用之資,罷不急之務,棄華取實,惜費省功,一則符先帝慈儉之規,一則慕前王樸素之德。

      向者,造作軍器,破用稍多,但取堅剛,不須華楚;今後作坊制器械,不得更用金銀裝飾。

    比于遊畋,素非所好,凡諸服禦,尤欲去奢,應天下府州不得以珍寶玩好及鷹犬為貢。

    在昔聖帝明君,無非惡衣菲食,況于薄德,所合恭行,今後大官尚膳,減去多品,衣服帷帳,務去華飾,在禦寒溫而已。

    峻宇雕牆,昔人所誡,玉杯象箸,前代攸非,今後凡有營繕之處,丹垩雕镂,不得過度,宮闱之内,有非理費用,一切禁止。

     于戲!繼聖承祧,握樞臨極,昧于至道,若履春冰。

    屬以天災流行,國步多梗,因時緻懼,引咎推誠,期于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