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二 高祖紀二

關燈
請立宗廟,從之。

    以翰林學士、工部侍郎和凝為禮部侍郎,依前充職。

    诏内外文武臣僚并與加恩,皇基初造,示普恩也。

    太子少保緻仕華溫琪卒,贈太子太保。

    是日,诏:「應朝臣中有藉才特除外任者,秩滿無遺阙,将來拟官之時,在外一任同在朝一任升進。

    其就便自求外職及不是特達選任者,不在此限。

    」安州上言,節度使盧文進殺行軍副使,率部下親兵過淮。

    以前天平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侍中王建立為平盧軍節度使,以守司空門下侍郎、平章事、宏文館大學士馮道兼諸道鹽鐵轉運等使。

    天雄軍節度使、兼中書令範延光改封秦國公,加食邑實封;鳳翔節度使、兼中書令、西平王李從?嚴加食邑實封。

      乙醜,以端明殿學士、禮部侍郎呂琦為檢校工部尚書、秘書監。

    丙寅,改中興殿為天福殿,門名從之。

    湖南節度使、楚王馬希範加食邑實封,改賜功臣名号。

    前昭義節度使、檢校太傅、同平章事高行周起複右金吾衛大将軍,依前昭義軍節度使。

    泰甯軍節度使李從溫、荊南節度使南平王高從誨、歸德軍節度使趙在禮,并加食邑實封,改功臣名号。

    以端明殿學士、戶部侍郎李崧為兵部侍郎、判戶部,以左谏議大夫王松判度支。

    魏府範延光奏:「當管夏津鎮捕賊兵士,誤殺卻新齊州防禦使秘瓊。

    」初,延光将萌異志,使人潛結于瓊,諾之。

    及是,以瓊背其謀,密使精騎殺之,由是延光反狀明矣。

    以工部侍郎李?檢校右仆射,為汾州刺史,以前彰國軍節度使尹晖為左千牛衛上将軍。

    是日,诏曰:「西天中印土摩竭陀舍衛國大菩提寺三藏阿阇梨沙門室利縛羅,宜賜号宏梵大師。

    」庚午,泾州節度使李德珫、徐州節度使安彥威、秦州節度使康福、延州節度使劉景嚴、襄州節度使安從進、夏州節度使李彜殷,并加食邑實封。

    壬申,正衛備禮冊贈故皇弟、皇子等。

    丙子,故契丹人皇王歸葬,辍視朝一日。

    改汴州雍丘縣為杞縣,避廟諱也。

    戊寅,以兵部侍郎、判戶部李崧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樞密使;以權知樞密使事、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學士桑維翰為樞密使。

    是日,诏曰:「應天開國,恭己臨人,宜覃繼絕之恩,以廣延洪之道。

    宜于唐朝宗屬中取一人封公世襲,兼隋之酅公為二王後,以後周介公備三恪,主其祭祀,及赴大朝會。

    」《五代會要》載原敕雲:其唐朝宗屬中,舊在朝及諸道為官者,各據資曆,考限滿日,從品秩序遷。

    已有出身,任令參選。

    以前鎮國軍節度使皇甫立為神武統軍,以前宗正卿李郁為太子賓客。

    庚辰,以吏部侍郎龍敏判戶部。

     二月丙戌,以尚食使安友規充葬明宗皇後監護使,以河陽節度使安審晖為鄜州節度使。

    癸巳,诏停北京西北面計度司事。

    吳越國王錢元瓘加食邑實封,改賜功臣名号。

    己亥,诏:「應諸道行軍副使等得替後,且就私家取便安止,限一年後方得赴阙,當便與比拟。

    」壬寅,诏:「應諸道馬步都虞候,自今後朝廷更不差補,委自籓方,于本州衙前大将中,慎選久曆事任、曉會刑獄者充,以三年為限,仍不得于元随職員内差補。

    」以左散騎常侍孔昭序為太子賓客,尚書左仆射劉昫、右仆射盧質并加食邑實封。

    甲辰,以滄州留後馬全節為橫海軍節度使,以太子賓客韓恽為貝州刺史,左羽林統軍羅周敬為右金吾衛上将軍。

    丙午,以皇子左骁衛上将軍重信為檢校太保、河陽三城節度使,以權知河陽軍州事周瑰為安州節度使。

    诏:「中外臣僚,或因差使出入,并不得薦屬人于籓鎮,希求事任。

    如有犯者,并準唐長興二年敕條處分。

    」戊申,中書舍人陳乂改左散騎常侍。

    應在朝文武百僚及見任刺史,先代未封贈者,與加封贈;母、妻未叙封者,并與叙封。

    辛亥,天和節,帝禦長春殿,召左右街僧錄威儀殿内譚經,循舊式也。

     三月甲寅,制北京留守、太原尹、皇子重貴封食邑三百戶,刑部侍郎張鵬改兵部侍郎。

    己未,禦史台奏:「唐朝定令式,南衙常參文武百僚,每日朝退,于廊下賜食,謂之常食。

    自唐末亂離,常食漸廢,仍于入閣起居日賜食。

    每入閣禮畢,閣門宣放仗,群官俱拜,謂之謝食。

    至僞主清泰年中,入閣禮畢,更差中使至正衙門口宣賜食,百官立班重謝,此則交失唐朝賜食之意,于禮實為太煩。

    臣恐因循,漸失根本。

    起今後入閣賜食,望不差中使口宣,準唐明宗朝事例處分。

    」從之。

    《五代會要》載:其年四月,禦史台奏:「文武百官,每月朔望入閣禮畢,賜廊下食。

    在京時隻于廟堂幕次兩廊下,今在行朝,于正衙門外權為幕次,房廊隘狹,伏恐五月一日朝會禮畢,準例賜食于幕次,難為排比。

    伏見唐明宗時,兩省官于文明殿前廊下賜食,今未審入閣日權于正衙門内兩廊下排比賜食,為複别有處分?」敕:宜依明宗時舊規,廊下賜食。

    中書奏:「準敕。

    故庶人三月七日以王禮葬,其妻男等并以禮葬,請辍其日朝參一日。

    」從之。

    以宣徽南院使楊彥詢為左監門衛上将軍,依前充宣徽使。

    兗州李從溫奏,節度副使王謙構軍士作亂,尋已處置。

    丙寅,诏:「王者省方設教,靡憚于勤勞;養士撫民,必從其宜便。

    顧惟涼德,肇啟丕圖。

    常務去于煩苛,冀漸臻于富庶。

    念京城俶擾之後,屬舟船焚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