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二 高祖紀二

關燈
天福元年十一月己亥,帝禦北京崇元殿,降制:「改長興七年為天福元年,大赦天下。

    十一月九日昧爽已前,應在京及諸州諸色罪犯,及曾授僞命職掌官吏,并見禁囚徒,已結正未結正,已發覺未發覺,罪無輕重,常赦不原者,鹹赦除之。

    應明宗朝所行敕命法制,仰所在遵行,不得改易。

    其在京鹽貨,元是官場出籴,自今後并不禁斷,一任人戶取便籴易,仍下太原府,更不得開場籴貨。

    其曲每斤與減價錢三十文。

    」以節度判官趙瑩為翰林學士承旨、守尚書戶部侍郎、知河東軍府事,以節度掌書記桑維翰為翰林學士、守尚書禮部侍郎、知樞密院事,以觀察判官薛融為吏部郎中兼侍禦史、知雜事,太原縣令羅周嶽為左谏議大夫,節度推官窦貞固為翰林學士,軍城都巡檢使劉知遠為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客将景延廣為步軍都指揮使,太原少尹李?為尚書工部侍郎。

      閏十一月甲子,晉安寨副招讨使楊光遠等殺上将張敬達,以諸軍來降。

    丙寅,制以翰林學士承旨、知河東軍府、戶部侍郎、知制诰趙瑩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修國史。

    以翰林學士、權知樞密事、禮部侍郎、知制诰桑維翰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依前知樞密院事,并賜推忠興運緻理功臣。

    甲戌,車駕至昭義,受趙德鈞、延壽降。

    是日,契丹主舉酒謂帝曰:「予遠來赴義,大事已成。

    皇帝須赴京都,今令大詳衮勒兵相送至河梁。

    要過河者,任意多少。

    予亦且在此州,俟洛京平定,便當北轅。

    」執手相泣,久不能别。

    脫白貂裘以衣帝,贈細馬二十匹,戰馬一千二百匹,仍誡曰:「子子孫孫,各無相忘。

    」己卯,至河陽北,節度使苌從簡來降,舟楫已具。

    庚辰,望見洛陽煙火相次,有将校飛狀請進。

    辛巳,唐末帝聚其族,與親将宋審虔等登元武樓,縱火自焚而死。

    至晚,車駕入洛。

    唐兵解甲待罪,皆慰而舍之。

    帝止潛龍舊第,百官稍稍見焉。

    诏禦史府促朝官入見,诏文武兩班臣僚應事僞廷者并釋罪。

    是日,百辟謝恩于宮門之外。

    甲申,車駕入内,禦文明殿受朝賀,用唐禮樂。

    制:「大赦天下,應中外諸色職掌官吏内曾有受僞命者,一切不問。

    僞廷賊臣張延朗、劉延皓、劉延朗等,并奸邪害物,貪猥弄權,罪既滿盈,理難容貸。

    除此三人已行敕命指揮外,其有宰臣馬允孫、樞密使房皓、宣徽使李專美、河府節度使韓昭允等四人,并令釋放。

    少帝宜令中書門下追尊定谥,擇日禮葬;妃孔氏,宜行追冊祔葬。

    應天下節度使、刺史下賓席郡職及将校等,委中書門下各與改轉官資。

    其北京管内鹽铛戶,合納逐年鹽利,昨者僞命指揮,每鬥須令人戶折納白米一鬥五升,極知百姓艱苦。

    自今後宜令人戶以元納食鹽石鬥數目,每鬥依實價計定錢數,取人戶便穩,折納斛鬥。

    其洛京管内逐年所配人戶食鹽,起來年每斤特與減價錢十文。

    應諸道商稅,仰逐處将省司合收稅條例,榜于本院前。

    榜内該設名目者,即得收稅。

    」 十二月乙酉朔,幸河陽,餞送大詳衮、蕃部兵士歸國,诏降末帝為庶人。

    丁亥,制以司空馮道守本官兼門下侍郎、平章事、宏文館大學士,以步軍都指揮使符彥饒為滑州節度使,以河陽節度使苌從簡為許州節度使,以澤州刺史劉凝為華州節度使,以皇子重乂為河南尹。

    庚寅,以滑州節度判官石光贊為宗正卿。

    辛卯,以舊相姚顗為刑部尚書。

    時自秋不雨,經冬無雪,命群官遍加祈禱。

    癸巳,以邠州節度使張希崇為靈武節度使,鄧州節度使皇甫遇為定州節度使。

    诏國朝文物制度、起居入閣,宜依唐明宗朝事例施行。

    鎮州衙内都虞候秘瓊作亂,逐副使李彥琦,殺都指揮使胡章。

    同州小校門铎殺節度使楊漢賓,燒劫州城。

    丙申,帝為明宗皇後曹氏薨舉哀于長春殿,辍朝三日。

    诏封故東丹王李贊華為燕王,遣前單州刺史李肅部署歸葬本國。

    以右拾遺吳涓為左補阙,充樞密院學士。

    己亥,以汴州節度使李周充西京留守,以前河中節度使李從璋為鄧州節度使。

    磁州奏,草寇攻城,三日而退。

    庚子,帝為皇弟故彰聖指揮使敬殷、沂州指揮使敬德、檢校太子賓客敬友舉哀于長春殿。

    以舊相盧文紀為吏部尚書;以皇城使周環為大将軍,充三司使;以左贊善大夫馬重績為司天監。

    青州奏,節度使房知溫卒,诏郓州王建立以所部牙兵往青州安撫。

    中書門下奏:「請以來年二月二十八日帝慶誕日為天和節。

    」從之。

     天福二年春正月甲寅朔,帝禦文明殿受朝賀,仗衛如式。

    乙卯,日有蝕之。

    是夜,有赤白氣相間,如耕墾竹林之狀。

    自亥至醜,生北濁,過中天,明滅不定,遍二十八宿,徹曙方散。

    丁巳,故皇弟敬德、敬殷并贈太傅,皇子重乂、重進、重英并贈太保。

    右神武統軍康思立卒,辍視朝,贈太子少師。

    是日,诏曰:「唐莊宗陵名與國諱同,宜改為伊陵。

    應京畿及諸州縣,舊有唐朝諸帝陵,并真源等縣,并不為次赤,卻以畿甸緊望為定。

    其逐處縣令,不得以陵台結銜。

    考滿日,依出選門官例指揮,隔任後準格例施行。

    其宋州、亳州節度使、刺史,落太清宮使副名額。

    」庚申,以前吏部郎中兼侍禦史、知雜事王松為左谏議大夫,水部郎中王易簡本官知制诰。

    定州奏,契丹改幽州為南京。

    中書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