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四十三 列傳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割移。
将千之土疆,開通狡穴;動兩川之兵賦,禦捍經年。
緻朕莫遂偃戈,猶煩運策。
近者西方鄴雖複要害,高季興尚固窠巢,增吾旰食之憂,職爾朋奸之計。
而又自居貶所,繼出流言。
苟刑戮之稽時,處忠良于何地?宜令逐處刺史監賜自盡。
」《歐陽史》:說子濤,晉天福初,為尚書膳部員外郎,卒。
盧程,唐朝右族。
祖懿,父蘊,曆仕通顯。
程,天複末登進士第,崔魏公領鹽鐵,署為巡官。
昭宗遷洛陽,柳璨陷右族,程避地河朔,客遊燕、趙,或衣道士服,幹谒籓伯,人未知之。
豆盧革客遊中山,依王處直,盧汝弼來太原。
程與革、弼皆朝族知舊,因往來依革,處直禮遇未優,故投于太原;汝弼因為延譽,莊宗署為推官,尋改支使。
程褊淺無他才,惟務恃門第,口多是非,笃厚君子尤薄之。
初,判官王緘從軍掌文翰,胡柳之役,緘殁于軍。
莊宗歸甯太原,置酒公宴,舉酒謂張承業曰:「予今于此會取一書記,先以卮酒辟之。
」即舉酒屬巡官馮道,道以所舉非次,抗酒辭避。
莊宗曰:「勿謙挹,無逾于卿也。
」時以職列序遷,則程當為書記,汝弼亦左右之。
程既失職,私懷憤惋,謂人曰:「主上不重人物,使田裡兒居餘上。
」先是,莊宗嘗于帳中召程草奏,程曰:「叨忝成名,不閑筆硯。
」由是文翰之選,不及于程。
時張承業專制河東留守事,人皆敬憚。
舊例,支使監諸廪出納,程訴于承業曰:「此事非仆所長,請擇能者。
」承業叱之曰:「公稱文士,即合飛文染翰,以濟霸國,嘗命草辭,自陳短拙,及留職務,又以為辭,公所能者何也?」程垂泣謝之。
後曆觀察判官。
莊宗将即位,求四鎮判官可為宰輔者。
時盧汝弼、蘇循相次淪沒,當用判官盧質。
質性疏放,不願重位;求留太原,乃舉定州判官豆盧革,次舉程,即诏征之,并命為平章事。
程本非重器,驟曆顯位,舉止不恆。
時朝廷草創,庶物未備,班列蕭然,寺署多缺。
程、革受命之日,即乘肩輿,驺導喧沸。
莊宗聞诃導之聲,詢于左右,曰:「宰相擔子入門。
」莊宗駭異,登樓視之,笑曰:「所謂似是而非者也。
」頃之,遣程使晉陽宮冊皇太後。
山路險阻,往複綿邈,程安坐肩輿,所至州縣,驅率丁夫,長吏迎谒,拜伏輿前,少有忤意,因加笞辱。
及汴将王彥章陷德勝南城,争攻楊劉,莊宗禦軍苦戰,臣下憂之,鹹白宰臣,欲連章規谏,請不躬禦士伍。
豆盧革言及漢高臨廣武事,矢及于胸,绐雲中足。
程曰:「此劉季失策。
」衆皆縮頸。
嘗論近世士族,或曰:「員外郎孔明龜,善和宰相之令緒,宣聖之系孫,得非盛欤!」程曰:「止于孔子之後,盛則吾不知也。
」親黨有假驢夫于程者,程帖府給之,府吏訴雲無例,程怒鞭吏背。
時任圜為興唐少尹,莊宗從姊婿也,憑其寵戚,因詣程。
程方衣鶴氅、華陽巾,憑幾決事,見圜怒詈曰:「是何蟲豸,恃婦力耶!宰相取給于府縣,得不識舊體!」圜不言而退,是夜,馳至博平,面訴于莊宗。
莊宗怒,謂郭崇韬曰:「朕誤相此癡物,敢辱予九卿。
」促令自盡。
崇韬亦怒,事幾不測,賴盧質橫身解之,遂降為右庶子。
莊宗既定河南,程随百官從幸洛陽,沿路墜馬,因病風而卒。
贈禮部尚書。
趙鳳,幽州人也。
少為儒。
唐天祐中,燕帥劉守光盡率部内丁夫為軍伍,而黥其面,為儒者患之。
多為僧以避之,鳳亦落發至太原。
頃之,從劉守奇奔梁,梁用守奇為博州刺史,表鳳為判官。
案:下有阙文。
為郓州節度判官。
唐莊宗聞鳳名,得之甚喜,以為護銮學士。
後莊宗即位,拜鳳中書舍人。
及入汴,改授禮部員外郎。
莊宗及劉皇後幸張全義第,後奏曰:「妾五六歲失父母,每見老者,思念尊親泣下,以全義年德,妾欲父事之,以慰孤女之心。
」莊宗許之,命鳳作箋上全義,定往來儀注。
鳳上書極谏,不納。
天成初,置端明殿學士,鳳與馮道俱任其職。
時任圜為宰相,為安重誨所傾,以至罷相歸磁州。
及硃守殷以汴州叛,馳驿賜圜自盡。
既而鳳哭謂安重誨曰:「任圜,義士也,肯造逆謀以雠君父乎?如此濫刑,何以安國!」重誨笑而不責。
是冬,權知貢舉。
明年春,有僧自西國取經回,得佛牙大如拳,褐漬皴裂,進于明宗。
鳳揚言曰:「曾聞佛牙錘鍛不壞,請試之。
」随斧而碎。
時宮中所施已逾數千缗,聞毀乃止。
及車駕還洛,留知汴州事,尋授中書侍郎、平章事。
李之儀《姑溪居士集》:鳳為《莊宗實錄》,将何挺論劉煦疏不載,昫既相,遂引鳳共政事。
長興中
将千之土疆,開通狡穴;動兩川之兵賦,禦捍經年。
緻朕莫遂偃戈,猶煩運策。
近者西方鄴雖複要害,高季興尚固窠巢,增吾旰食之憂,職爾朋奸之計。
而又自居貶所,繼出流言。
苟刑戮之稽時,處忠良于何地?宜令逐處刺史監賜自盡。
」《歐陽史》:說子濤,晉天福初,為尚書膳部員外郎,卒。
盧程,唐朝右族。
祖懿,父蘊,曆仕通顯。
程,天複末登進士第,崔魏公領鹽鐵,署為巡官。
昭宗遷洛陽,柳璨陷右族,程避地河朔,客遊燕、趙,或衣道士服,幹谒籓伯,人未知之。
豆盧革客遊中山,依王處直,盧汝弼來太原。
程與革、弼皆朝族知舊,因往來依革,處直禮遇未優,故投于太原;汝弼因為延譽,莊宗署為推官,尋改支使。
程褊淺無他才,惟務恃門第,口多是非,笃厚君子尤薄之。
初,判官王緘從軍掌文翰,胡柳之役,緘殁于軍。
莊宗歸甯太原,置酒公宴,舉酒謂張承業曰:「予今于此會取一書記,先以卮酒辟之。
」即舉酒屬巡官馮道,道以所舉非次,抗酒辭避。
莊宗曰:「勿謙挹,無逾于卿也。
」時以職列序遷,則程當為書記,汝弼亦左右之。
程既失職,私懷憤惋,謂人曰:「主上不重人物,使田裡兒居餘上。
」先是,莊宗嘗于帳中召程草奏,程曰:「叨忝成名,不閑筆硯。
」由是文翰之選,不及于程。
時張承業專制河東留守事,人皆敬憚。
舊例,支使監諸廪出納,程訴于承業曰:「此事非仆所長,請擇能者。
」承業叱之曰:「公稱文士,即合飛文染翰,以濟霸國,嘗命草辭,自陳短拙,及留職務,又以為辭,公所能者何也?」程垂泣謝之。
後曆觀察判官。
莊宗将即位,求四鎮判官可為宰輔者。
時盧汝弼、蘇循相次淪沒,當用判官盧質。
質性疏放,不願重位;求留太原,乃舉定州判官豆盧革,次舉程,即诏征之,并命為平章事。
程本非重器,驟曆顯位,舉止不恆。
時朝廷草創,庶物未備,班列蕭然,寺署多缺。
程、革受命之日,即乘肩輿,驺導喧沸。
莊宗聞诃導之聲,詢于左右,曰:「宰相擔子入門。
」莊宗駭異,登樓視之,笑曰:「所謂似是而非者也。
」頃之,遣程使晉陽宮冊皇太後。
山路險阻,往複綿邈,程安坐肩輿,所至州縣,驅率丁夫,長吏迎谒,拜伏輿前,少有忤意,因加笞辱。
及汴将王彥章陷德勝南城,争攻楊劉,莊宗禦軍苦戰,臣下憂之,鹹白宰臣,欲連章規谏,請不躬禦士伍。
豆盧革言及漢高臨廣武事,矢及于胸,绐雲中足。
程曰:「此劉季失策。
」衆皆縮頸。
嘗論近世士族,或曰:「員外郎孔明龜,善和宰相之令緒,宣聖之系孫,得非盛欤!」程曰:「止于孔子之後,盛則吾不知也。
」親黨有假驢夫于程者,程帖府給之,府吏訴雲無例,程怒鞭吏背。
時任圜為興唐少尹,莊宗從姊婿也,憑其寵戚,因詣程。
程方衣鶴氅、華陽巾,憑幾決事,見圜怒詈曰:「是何蟲豸,恃婦力耶!宰相取給于府縣,得不識舊體!」圜不言而退,是夜,馳至博平,面訴于莊宗。
莊宗怒,謂郭崇韬曰:「朕誤相此癡物,敢辱予九卿。
」促令自盡。
崇韬亦怒,事幾不測,賴盧質橫身解之,遂降為右庶子。
莊宗既定河南,程随百官從幸洛陽,沿路墜馬,因病風而卒。
贈禮部尚書。
趙鳳,幽州人也。
少為儒。
唐天祐中,燕帥劉守光盡率部内丁夫為軍伍,而黥其面,為儒者患之。
多為僧以避之,鳳亦落發至太原。
頃之,從劉守奇奔梁,梁用守奇為博州刺史,表鳳為判官。
案:下有阙文。
為郓州節度判官。
唐莊宗聞鳳名,得之甚喜,以為護銮學士。
後莊宗即位,拜鳳中書舍人。
及入汴,改授禮部員外郎。
莊宗及劉皇後幸張全義第,後奏曰:「妾五六歲失父母,每見老者,思念尊親泣下,以全義年德,妾欲父事之,以慰孤女之心。
」莊宗許之,命鳳作箋上全義,定往來儀注。
鳳上書極谏,不納。
天成初,置端明殿學士,鳳與馮道俱任其職。
時任圜為宰相,為安重誨所傾,以至罷相歸磁州。
及硃守殷以汴州叛,馳驿賜圜自盡。
既而鳳哭謂安重誨曰:「任圜,義士也,肯造逆謀以雠君父乎?如此濫刑,何以安國!」重誨笑而不責。
是冬,權知貢舉。
明年春,有僧自西國取經回,得佛牙大如拳,褐漬皴裂,進于明宗。
鳳揚言曰:「曾聞佛牙錘鍛不壞,請試之。
」随斧而碎。
時宮中所施已逾數千缗,聞毀乃止。
及車駕還洛,留知汴州事,尋授中書侍郎、平章事。
李之儀《姑溪居士集》:鳳為《莊宗實錄》,将何挺論劉煦疏不載,昫既相,遂引鳳共政事。
長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