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四十 列傳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氏,名紹虔。
鄴之亂,明宗入赴内難,晏球時在瓦橋,遣人招之。
明宗至汴,晏球率騎從至京師,以平定功授宋州節度使,上章求還本姓名。
天成二年,授北面行營副招讨,以兵戍滿城。
是歲,王都據定州,《通鑒》:遣人說北面副招讨使王晏球,晏球不從,乃以金遺晏球帳下,使圖之,不克。
癸巳,晏球以都反狀聞。
壬寅,以王晏球為北面招讨使,權知定州行州事。
契丹遣托諾率騎千餘來援都,突入定州,晏球引軍保曲陽。
王都、托諾出軍拒戰,晏球督厲軍士,令短兵擊賊,戒之曰:「回首者死。
」符彥卿以龍武左軍攻軍其左,高行周以龍武右軍攻其右,奮劍揮楇,應手首落,賊軍大敗于嘉山之下,追襲至于城門。
俄而契丹首領特哩衮率勇騎五千至唐河。
是時大雨,晏球出師逆戰,特哩衮複敗,追至易州,河水暴漲,所在陷沒,俘獲二千騎而還。
特哩衮以餘衆北走幽州,趙德鈞令牙将武從谏以騎邀擊。
德鈞分扼諸要路,旬日之内,盡獲特哩衮已下酋長七百餘人,契丹遂弱。
晏球圍城既久,帝遣使督攻城,晏球曰:「賊壘堅峻,但食三州租稅,撫恤黎民,愛養軍士彼自當魚潰。
」帝然其言。
晏珠能與将士同其甘苦,所得祿賜私财,盡以飨士,日具飲馔,與将校筵宴,待軍士有禮,軍中無不敬伏。
其年冬,平賊。
自初戰至于城拔,不戮一士,上下歡心,物議以為有将帥之略,以功授天平軍節度使。
未幾,移鎮青州,就加兼中書令。
長興三年,卒于鎮,時年六十。
贈太尉。
子徹,位至懷州刺史。
戴思遠,本梁之故将也。
初事梁祖,以武幹知名。
開平元年,自右羽林統軍加檢校司徒,出為晉州刺史。
二年,授右監門上将軍,尋改華州防禦使。
三年,自左天武使複授右羽林統軍。
郢王友珪篡位,授洺州團練使。
貞明中,為邢州留後,遷本州節度使。
屬燕将張萬進殺滄州留後劉繼威,以城歸梁,末帝命思遠鎮之。
莊宗平定魏博,以兵臨滄、德,思遠棄鎮渡河歸汴,累遷天平軍節度使兼北面招讨使,将兵與莊宗對壘。
久之,莊宗讨張文禮于鎮州,契丹來援,莊宗追襲契丹至幽州。
思遠聞之,總兵以襲魏州,至魏店,遇明宗騎軍适至,思遠乃涉洹水,陷成安,複歸楊村寨,盡率其衆,攻德勝北城。
城中危急,符存審晝夜乘城以拒之。
莊宗自薊五日馳至魏州,思遠聞之解去。
及明宗襲下郓州,思遠罷軍權,降授宣化軍留後。
其年,莊宗入汴,思遠自鄧州入朝,複令歸鎮。
明宗即位,移授洋州節度使。
及西川俱叛,思遠以董璋故人,避嫌請代,征入朝宿衛,以年告老,授太子少保緻仕。
清泰二年八月,卒于家。
硃漢賓,字績臣,亳州谯縣人也。
父元禮,始為郡将。
梁太祖聞其名,擢為軍校,從龐師古渡淮,戰沒于淮南。
漢賓少有膂力,形神壯偉,膽氣過人。
梁祖以其父死王事,選置帳下,編入屬籍。
梁祖之攻兗、郓也,硃瑾募骁勇數百人,黥雙雁于其頰,立為「雁子都」。
梁祖聞之,亦選數百人,别為一軍,号為「落雁都」。
署漢賓為軍使,當時目為「硃落雁」。
後與諸将破蔡賊有功,天複中,授右羽林統軍。
入梁,曆天威軍使、左羽林統軍,出為磁州刺史、滑宋二州留後、亳曹二州刺史、安州節度使。
莊宗至洛陽,漢賓自鎮入觐,複令還鎮。
明年,授左龍武統軍。
莊宗嘗幸漢賓之第,漢賓妻進酒上食,奏家樂以娛之,自是漢賓頗蒙寵待。
同光四年正月,冀王硃友謙入朝,明宗居洛陽,以友謙故人,置酒于第。
莊宗諸弟在席,友謙坐在永王存霸之上。
酒酣,漢賓以大觞奉友謙曰:「公雖名位高,坐于皇弟之上,非宜也。
仆與公俱在梁朝,以宗盟相厚,自公入朝,三發單函候問,略無報複,忽餘卑位,不亦甚乎!」元行欽恐其紛然,為解之方止。
不數日,友謙赤族。
趙在禮據魏州,元行欽率軍進讨,诏漢賓權知河南府事。
明宗以漢賓為右
鄴之亂,明宗入赴内難,晏球時在瓦橋,遣人招之。
明宗至汴,晏球率騎從至京師,以平定功授宋州節度使,上章求還本姓名。
天成二年,授北面行營副招讨,以兵戍滿城。
是歲,王都據定州,《通鑒》:遣人說北面副招讨使王晏球,晏球不從,乃以金遺晏球帳下,使圖之,不克。
癸巳,晏球以都反狀聞。
壬寅,以王晏球為北面招讨使,權知定州行州事。
契丹遣托諾率騎千餘來援都,突入定州,晏球引軍保曲陽。
王都、托諾出軍拒戰,晏球督厲軍士,令短兵擊賊,戒之曰:「回首者死。
」符彥卿以龍武左軍攻軍其左,高行周以龍武右軍攻其右,奮劍揮楇,應手首落,賊軍大敗于嘉山之下,追襲至于城門。
俄而契丹首領特哩衮率勇騎五千至唐河。
是時大雨,晏球出師逆戰,特哩衮複敗,追至易州,河水暴漲,所在陷沒,俘獲二千騎而還。
特哩衮以餘衆北走幽州,趙德鈞令牙将武從谏以騎邀擊。
德鈞分扼諸要路,旬日之内,盡獲特哩衮已下酋長七百餘人,契丹遂弱。
晏球圍城既久,帝遣使督攻城,晏球曰:「賊壘堅峻,但食三州租稅,撫恤黎民,愛養軍士彼自當魚潰。
」帝然其言。
晏珠能與将士同其甘苦,所得祿賜私财,盡以飨士,日具飲馔,與将校筵宴,待軍士有禮,軍中無不敬伏。
其年冬,平賊。
自初戰至于城拔,不戮一士,上下歡心,物議以為有将帥之略,以功授天平軍節度使。
未幾,移鎮青州,就加兼中書令。
長興三年,卒于鎮,時年六十。
贈太尉。
子徹,位至懷州刺史。
戴思遠,本梁之故将也。
初事梁祖,以武幹知名。
開平元年,自右羽林統軍加檢校司徒,出為晉州刺史。
二年,授右監門上将軍,尋改華州防禦使。
三年,自左天武使複授右羽林統軍。
郢王友珪篡位,授洺州團練使。
貞明中,為邢州留後,遷本州節度使。
屬燕将張萬進殺滄州留後劉繼威,以城歸梁,末帝命思遠鎮之。
莊宗平定魏博,以兵臨滄、德,思遠棄鎮渡河歸汴,累遷天平軍節度使兼北面招讨使,将兵與莊宗對壘。
久之,莊宗讨張文禮于鎮州,契丹來援,莊宗追襲契丹至幽州。
思遠聞之,總兵以襲魏州,至魏店,遇明宗騎軍适至,思遠乃涉洹水,陷成安,複歸楊村寨,盡率其衆,攻德勝北城。
城中危急,符存審晝夜乘城以拒之。
莊宗自薊五日馳至魏州,思遠聞之解去。
及明宗襲下郓州,思遠罷軍權,降授宣化軍留後。
其年,莊宗入汴,思遠自鄧州入朝,複令歸鎮。
明宗即位,移授洋州節度使。
及西川俱叛,思遠以董璋故人,避嫌請代,征入朝宿衛,以年告老,授太子少保緻仕。
清泰二年八月,卒于家。
硃漢賓,字績臣,亳州谯縣人也。
父元禮,始為郡将。
梁太祖聞其名,擢為軍校,從龐師古渡淮,戰沒于淮南。
漢賓少有膂力,形神壯偉,膽氣過人。
梁祖以其父死王事,選置帳下,編入屬籍。
梁祖之攻兗、郓也,硃瑾募骁勇數百人,黥雙雁于其頰,立為「雁子都」。
梁祖聞之,亦選數百人,别為一軍,号為「落雁都」。
署漢賓為軍使,當時目為「硃落雁」。
後與諸将破蔡賊有功,天複中,授右羽林統軍。
入梁,曆天威軍使、左羽林統軍,出為磁州刺史、滑宋二州留後、亳曹二州刺史、安州節度使。
莊宗至洛陽,漢賓自鎮入觐,複令還鎮。
明年,授左龍武統軍。
莊宗嘗幸漢賓之第,漢賓妻進酒上食,奏家樂以娛之,自是漢賓頗蒙寵待。
同光四年正月,冀王硃友謙入朝,明宗居洛陽,以友謙故人,置酒于第。
莊宗諸弟在席,友謙坐在永王存霸之上。
酒酣,漢賓以大觞奉友謙曰:「公雖名位高,坐于皇弟之上,非宜也。
仆與公俱在梁朝,以宗盟相厚,自公入朝,三發單函候問,略無報複,忽餘卑位,不亦甚乎!」元行欽恐其紛然,為解之方止。
不數日,友謙赤族。
趙在禮據魏州,元行欽率軍進讨,诏漢賓權知河南府事。
明宗以漢賓為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