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四十 列傳十六

關燈
霍彥威,字子重,洺州曲周人也。

    梁将霍存得之于村落間,年十四,從征讨。

    存憐其爽邁,養為己子。

    存,梁史有傳。

    彥威未弱冠,為梁祖所知,擢在左右,漸升戎秩,亟立戰功。

    嘗中流矢,眇其一目。

    開平二年,自開封府押衙、右親從指揮使、檢校司空授右龍骧軍使。

    三年,自右監門衛将軍授左天武軍使,遷右監門上将軍。

    乾化三年,與袁象先同誅硃友珪,梁末帝授洺州刺史,轉河陽留後。

    乾化末,邠州留後李保衡背李茂貞以城歸梁,梁以彥威為邠州節度使。

    其年五月,茂貞遣将劉知俊率大軍攻之,彥威固守逾年,竟不能下;或得其俘,悉令放之,秦人懷其惠,遂無侵擾。

    轉滑州節度使。

    移鎮郓州,兼北面行營招讨,總大軍于河上。

    師徒屢敗,降授陝州留後。

    莊宗入汴,彥威自陝馳至請罪,诏釋之。

    一日,莊宗于崇元殿宴諸将,彥威與段凝、袁象先等預會。

    酒酣,莊宗舉酒屬明宗曰:「此席宴客,皆吾前歲之勁敵也,一旦與吾同宴,蓋卿前鋒之效也。

    」彥威等伏陛謝罪,莊宗曰:「與卿話舊,無足畏也。

    」因賜禦衣、器币,盡歡而罷。

    尋放歸籓。

      明年,從明宗平潞州,授徐州節度使。

    契丹犯塞,莊宗以明宗為北面招讨使,命彥威為副。

    彥威善言論,頗能接奉,明宗尤重之。

    趙太叛于邢州,奉诏讨平之。

    時趙在禮據魏州,與明宗會兵于鄴下,大軍夕亂,明宗為其所逼,彥威從入魏州。

    皇甫晖等尤忌彥威,欲殺之,彥威機辯開說,竟免。

    及出,彥威部下兵士獨全,衛護明宗至魏縣。

    時明宗欲北趨常山,彥威與安重誨懇請赴阙。

    從至洛陽,彥威首率卿相勸進于至德宮。

    旬日之間,内外機事,皆決于彥威。

    擅收段凝、溫韬下獄,将置于法。

    安重誨曰:「溫、段罪惡,負于梁室,衆所知矣。

    今主上克平内艱,冀安萬國,豈為公報仇耶!」至天成初,除郓州節度使。

    值青州王公俨拒命,改平盧軍節度,至鎮,擒公俨,斬之。

    明年冬,賜觐于汴州,明宗接遇甚厚,累官至檢校太尉、兼中書令。

    三年冬,卒于理所,年五十七。

    奏至之日,明宗方出近郊。

    忽聞奏訃,掩泣歸宮,辍朝三日,至月終不舉樂。

    《五代會要》:天成四年六月敕:「故平盧軍節度使霍彥威,勳名顯著,宅兆已營,度遵定谥之規,俾議送終之制,宜以三公禮葬。

    」冊贈太師、晉國公,谥曰忠武。

    子承訓,弟彥珂,累曆刺史。

    皇朝乾德中,立明宗廟于洛州,诏以彥威配飨廟庭。

     王晏球,字瑩之,自言洛都人。

    少遇亂,為蔡賊所掠,汴人杜氏畜之為子,因冒姓杜氏。

    晏球少沉勇有斷,倜傥不群。

    梁祖之鎮汴也,選富家子有材力者,置之帳下,号曰「?子都」。

    《清異錄》:宣武?子都,尤勇悍,其弩張一大機,則十二小機皆發,用連珠大箭,無遠不及,晉人極畏此。

    晏球預選,從梁祖征伐,所至立功,累遷?子都指揮使。

    梁開平三年,自開封府押衙充直左耀武指揮使,授右千牛衛将軍,軍職如故。

    硃友珪之篡位也,懷州龍骧守禦軍作亂,欲入京城。

    已至河陽,友珪命晏球出騎迎戰擊亂軍,獲軍使劉重遇,以功轉左龍骧第一指揮使。

    梁末帝嗣位,以晏球為龍骧四軍都指揮使。

     貞明二年四月十九日夜,汴州捉生都将李霸等作亂,縱火焚剽,攻建國門,梁末帝登樓拒戰。

    晏球聞亂,先得龍骧馬五百屯于鞠場,俄而亂兵以竿豎麻布沃油焚建國縷,勢将危急。

    晏球隔門窺亂兵,見無甲胄,即出騎擊之,奮力血戰,俄而群賊散走。

    梁末帝見騎軍讨賊,呼曰;「非吾龍骧之士乎?」晏球奏曰:「亂者惟李霸一都,陛下但守宮城,遲明臣必破之。

    」既而晏球盡戮亂軍,全營族誅,以功授單州刺史。

    尋領軍于河上,為行營馬軍都指揮兼諸軍排陣使。

      莊宗入汴,晏球率騎軍入援。

    至封丘,聞梁末帝殂,即解甲降于莊宗。

    明年,與霍彥威北捍契丹,授齊州防禦使、北面行營馬軍都指揮使,仍賜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