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三十九 列傳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鎮将柏夔為部隸。
嘗為盜于石壕、三鄉之間,剽劫行旅。
後事陝州節度使王珙,積勞至軍校。
珙性嚴急,禦下無恩,牙将李璠者,珙深所倚愛,小有違忤,暴加箠擊,璠陰銜之。
光化元年,珙與弟河中節度使珂相持,幹戈日尋,珙兵屢敗,部伍離心。
二年六月,璠殺珙,歸附汴人,梁祖表璠為陝州節度使。
璠亦苛慘,軍情不葉,簡複攻璠,璠冒刃獲免,逃歸于汴。
三年,梁祖表簡為陝州留後。
九月,天子授以旄钺。
車駕在鳳翔,梁祖往來,簡事之益謹,奏授平章事。
天複末,昭宗遷都洛陽,駐跸于陝。
時朝士經亂,簪裳不備,簡獻上百副,請給百官,朝容稍備。
以迎奉功,遷檢校侍中。
簡與梁祖同宗,乃陳情于梁祖曰:「仆位崇将相,比無勳勞,皆元帥令公生成之造也。
願以微生灰粉為效,乞以姓名,肩随宗室。
」梁祖深賞其心,乃名之為友謙,編入屬籍,待遇同于己子。
友謙亦盡心葉贊,功烈居多。
梁祖建号,移授河中節度使、檢校太尉,累拜中書令,封冀王。
及硃友珪弑逆,友謙意不怿,雖勉奉僞命,中懷怏怏。
友珪征之,友謙辭以北面侵轶,謂賓友曰:「友珪是先帝假子,敢行大逆,餘位列維城,恩逾父子,論功校德,何讓伊人,讵以平生附托之恩,屈身于逆豎之手!」遂不奉命。
其年八月,友珪遣大将牛存節、康懷英、韓勍攻之,友謙乞師于莊宗。
莊宗親總軍赴援,與汴軍遇于平陽,大破之。
《歐陽史》:晉王出澤潞以救之,追懷英于解縣,大敗之。
追至白迳嶺,夜秉炬擊之,懷英又敗。
因與友謙會于猗氏,友謙盛陳感慨,願敦盟約,莊宗歡甚。
友謙乘醉鼾寝于帳中,莊宗熟視之,謂左右曰:「冀王真貴人也,但憾其臂短耳。
」及梁末帝嗣位,以恩禮結其心;友謙亦遜辭稱籓,行其正朔。
天祐十七年,友謙襲取同州,以其子令德為帥,請節钺于梁,不獲。
友謙即請之于莊宗,令幕客王正言以節旄賜之,梁将劉鄩、尹皓攻同州,友謙來告急,莊宗遣李嗣昭、李存審将兵赴之,敗汴軍于滑北,解圍而還。
初,劉鄩兵至蒲中,倉儲匮乏,人心離貳,軍民将校,鹹欲歸梁。
友謙諸子令錫等亦說其父曰:「晉王雖推心于我,然懸兵赴援,急維相應,甯我負人,擇福宜重。
請納款于梁,候劉鄩兵退後,與晉王修好。
」友謙曰:「晉王親赴予急,夜半秉燭戰賊,面為盟誓,不負初心。
昨聞吾告難,命将星行,助我資糧,分我衣屦,而欲翻覆背惠,所謂鄧祁侯雲'人将不食吾餘'也。
」及破梁軍,加守太尉、西平王。
同光元年,莊宗滅梁,友謙觐于洛陽。
莊宗置宴飨勞,寵錫無算,親酌觞屬友謙曰:「成吾大業者,公之力也。
」既歸籓,請割慈、隰二郡,依舊隸河中,不許,诏以绛州隸之。
又請解縣兩池榷鹽,每額輸省課,許之。
及郊禮畢,以友謙為守太師、尚書令,進食邑至萬八千戶。
三年,賜姓,名繼麟,編入屬籍,賜之鐵券,恕死罪。
以其子令德為遂州節度使,令錫為許州節度使。
一門三鎮,諸子為刺史者六七人,将校剖竹者又五六人,恩寵之盛,時無與比。
莊宗季年,稍怠庶政,巷伯伶官,幹預國事。
時方面諸侯皆行賂遺,或求賂于繼麟,雖僶俛應奉,不滿其請。
且曰:「河中土薄民貧,厚贶難辦。
」由是群小鹹怨,遂加誣構。
郭崇韬讨巴、蜀,征師于河中,繼麟令其子令德率師赴之。
伶官景進與其黨構曰:「昨王師初起,繼麟以為讨己,頗有拒命之意,若不除移,如國家有急,必為後患。
」郭崇韬既誅,宦官愈盛,遂構成其罪,謂莊宗曰:「崇韬強項于蜀,蓋與河中響應。
」繼麟聞之懼,将赴京師,面訴其事。
其部将曰:「王有大功于國,密迩京城,群小流言,何足介意。
端居奉職,讒邪自銷,不可輕行。
」繼麟曰:「郭公功倍于我,尚為人構陷,吾若得面天顔,自陳肝膈,則流言者獲罪矣。
」四年正月,繼麟入觐。
景進謂莊宗曰:「河中人有告變者,言繼麟與崇韬謀叛,聞崇韬死,又與李存乂構松逆,當斷不斷,禍不旋踵。
」群閹異口同辭,莊宗駭惑不能決。
是月二十三日,授繼麟滑州節度使。
是夜,令硃守殷以兵圍其第,擒之,誅于徽安門外;诏繼岌誅令德于遂州,王思同誅令錫于許州,吳缜《篡誤》雲:《伶官史彥瓊傳》,友謙有子建徽被殺。
傳中未載。
命夏魯奇誅其族于河中。
初,魯奇至,友謙妻張氏率其家屬二百餘口見魯奇曰:「請疏骨肉名字,無緻他人橫死。
」将刑,張氏持先賜鐵券授魯奇曰:「皇帝所賜也。
」是時,百口塗地,冤酷之聲,行路流涕。
先是,河中衙城阍者夜見婦人數十,袨服靓妝,仆馬炫耀,自外馳騁,笑語趨衙城。
阍者不知其故,不敢诘,至門排騎而入,既而扃鎖如故,複無人迹,乃知妖鬼也。
又繼麟登逍遙樓,聞哭聲四合,诘日訊之,巷無喪者,隔歲乃族誅。
及明宗即位,始下诏昭雪焉。
史臣曰:全義一逢亂世,十領名籓,而能免梁祖之雄猜,受莊宗之厚遇,雖由恭順,亦系貨财。
《傳》所謂「貨以籓身」者,全義得之矣。
友謙向背為謀,二三其德,考其行事,亦匪純臣。
然全族之誅,禍斯酷矣,得非鬼神害盈,而天道惡滿乎!
嘗為盜于石壕、三鄉之間,剽劫行旅。
後事陝州節度使王珙,積勞至軍校。
珙性嚴急,禦下無恩,牙将李璠者,珙深所倚愛,小有違忤,暴加箠擊,璠陰銜之。
光化元年,珙與弟河中節度使珂相持,幹戈日尋,珙兵屢敗,部伍離心。
二年六月,璠殺珙,歸附汴人,梁祖表璠為陝州節度使。
璠亦苛慘,軍情不葉,簡複攻璠,璠冒刃獲免,逃歸于汴。
三年,梁祖表簡為陝州留後。
九月,天子授以旄钺。
車駕在鳳翔,梁祖往來,簡事之益謹,奏授平章事。
天複末,昭宗遷都洛陽,駐跸于陝。
時朝士經亂,簪裳不備,簡獻上百副,請給百官,朝容稍備。
以迎奉功,遷檢校侍中。
簡與梁祖同宗,乃陳情于梁祖曰:「仆位崇将相,比無勳勞,皆元帥令公生成之造也。
願以微生灰粉為效,乞以姓名,肩随宗室。
」梁祖深賞其心,乃名之為友謙,編入屬籍,待遇同于己子。
友謙亦盡心葉贊,功烈居多。
梁祖建号,移授河中節度使、檢校太尉,累拜中書令,封冀王。
及硃友珪弑逆,友謙意不怿,雖勉奉僞命,中懷怏怏。
友珪征之,友謙辭以北面侵轶,謂賓友曰:「友珪是先帝假子,敢行大逆,餘位列維城,恩逾父子,論功校德,何讓伊人,讵以平生附托之恩,屈身于逆豎之手!」遂不奉命。
其年八月,友珪遣大将牛存節、康懷英、韓勍攻之,友謙乞師于莊宗。
莊宗親總軍赴援,與汴軍遇于平陽,大破之。
《歐陽史》:晉王出澤潞以救之,追懷英于解縣,大敗之。
追至白迳嶺,夜秉炬擊之,懷英又敗。
因與友謙會于猗氏,友謙盛陳感慨,願敦盟約,莊宗歡甚。
友謙乘醉鼾寝于帳中,莊宗熟視之,謂左右曰:「冀王真貴人也,但憾其臂短耳。
」及梁末帝嗣位,以恩禮結其心;友謙亦遜辭稱籓,行其正朔。
天祐十七年,友謙襲取同州,以其子令德為帥,請節钺于梁,不獲。
友謙即請之于莊宗,令幕客王正言以節旄賜之,梁将劉鄩、尹皓攻同州,友謙來告急,莊宗遣李嗣昭、李存審将兵赴之,敗汴軍于滑北,解圍而還。
初,劉鄩兵至蒲中,倉儲匮乏,人心離貳,軍民将校,鹹欲歸梁。
友謙諸子令錫等亦說其父曰:「晉王雖推心于我,然懸兵赴援,急維相應,甯我負人,擇福宜重。
請納款于梁,候劉鄩兵退後,與晉王修好。
」友謙曰:「晉王親赴予急,夜半秉燭戰賊,面為盟誓,不負初心。
昨聞吾告難,命将星行,助我資糧,分我衣屦,而欲翻覆背惠,所謂鄧祁侯雲'人将不食吾餘'也。
」及破梁軍,加守太尉、西平王。
同光元年,莊宗滅梁,友謙觐于洛陽。
莊宗置宴飨勞,寵錫無算,親酌觞屬友謙曰:「成吾大業者,公之力也。
」既歸籓,請割慈、隰二郡,依舊隸河中,不許,诏以绛州隸之。
又請解縣兩池榷鹽,每額輸省課,許之。
及郊禮畢,以友謙為守太師、尚書令,進食邑至萬八千戶。
三年,賜姓,名繼麟,編入屬籍,賜之鐵券,恕死罪。
以其子令德為遂州節度使,令錫為許州節度使。
一門三鎮,諸子為刺史者六七人,将校剖竹者又五六人,恩寵之盛,時無與比。
莊宗季年,稍怠庶政,巷伯伶官,幹預國事。
時方面諸侯皆行賂遺,或求賂于繼麟,雖僶俛應奉,不滿其請。
且曰:「河中土薄民貧,厚贶難辦。
」由是群小鹹怨,遂加誣構。
郭崇韬讨巴、蜀,征師于河中,繼麟令其子令德率師赴之。
伶官景進與其黨構曰:「昨王師初起,繼麟以為讨己,頗有拒命之意,若不除移,如國家有急,必為後患。
」郭崇韬既誅,宦官愈盛,遂構成其罪,謂莊宗曰:「崇韬強項于蜀,蓋與河中響應。
」繼麟聞之懼,将赴京師,面訴其事。
其部将曰:「王有大功于國,密迩京城,群小流言,何足介意。
端居奉職,讒邪自銷,不可輕行。
」繼麟曰:「郭公功倍于我,尚為人構陷,吾若得面天顔,自陳肝膈,則流言者獲罪矣。
」四年正月,繼麟入觐。
景進謂莊宗曰:「河中人有告變者,言繼麟與崇韬謀叛,聞崇韬死,又與李存乂構松逆,當斷不斷,禍不旋踵。
」群閹異口同辭,莊宗駭惑不能決。
是月二十三日,授繼麟滑州節度使。
是夜,令硃守殷以兵圍其第,擒之,誅于徽安門外;诏繼岌誅令德于遂州,王思同誅令錫于許州,吳缜《篡誤》雲:《伶官史彥瓊傳》,友謙有子建徽被殺。
傳中未載。
命夏魯奇誅其族于河中。
初,魯奇至,友謙妻張氏率其家屬二百餘口見魯奇曰:「請疏骨肉名字,無緻他人橫死。
」将刑,張氏持先賜鐵券授魯奇曰:「皇帝所賜也。
」是時,百口塗地,冤酷之聲,行路流涕。
先是,河中衙城阍者夜見婦人數十,袨服靓妝,仆馬炫耀,自外馳騁,笑語趨衙城。
阍者不知其故,不敢诘,至門排騎而入,既而扃鎖如故,複無人迹,乃知妖鬼也。
又繼麟登逍遙樓,聞哭聲四合,诘日訊之,巷無喪者,隔歲乃族誅。
及明宗即位,始下诏昭雪焉。
史臣曰:全義一逢亂世,十領名籓,而能免梁祖之雄猜,受莊宗之厚遇,雖由恭順,亦系貨财。
《傳》所謂「貨以籓身」者,全義得之矣。
友謙向背為謀,二三其德,考其行事,亦匪純臣。
然全族之誅,禍斯酷矣,得非鬼神害盈,而天道惡滿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