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三十六 列傳十二

關燈
非遙,處别墅而無懼,罔思報效,姑務便安。

    為臣之節如斯,贻厥之謀何在!須加懲責,以肅朝倫,九寺勾稽,尚謂寬典,可責授衛尉寺主簿。

    」司空圖亦追停前诏,任從閑适。

    圖,唐史有傳。

    《舊唐書·哀帝紀》:六月戊申,敕前司勳員外郎、賜绯魚袋李延古責授衛尉寺主簿。

    九月壬寅,敕前大中大夫、尚書兵部侍郎、賜紫金魚袋司空圖放還中條山。

    蓋延古與司空圖同時被劾,其降敕則有先後也。

    時全義既不能庇護,乃密托楊師厚,令敬義潛往依之,因挈族客居衛州者累年,師厚給遺周厚。

     十二年,莊宗定河朔,史建瑭收新鄉,敬義谒見。

    是歲,上遣使迎至魏州,置北京留守判官承制拜工部尚書,奉使王镕。

    敬義以遠祖趙郡,見镕展維桑之敬,镕遣判官李翥送《贊皇集》三卷,令谒前代碑垅,使還,歸職太原。

    監軍張承業尤不悅本朝宰輔子孫,待敬義甚薄,或面折于公宴,或指言德裕過惡,敬義不得志,郁憤而卒。

    同光二年,贈右仆射。

    《五代史阙文》:司空圖,字表聖,自言泗州人。

    少有俊才,威通中,一舉登進士第。

    雅好為文,躁于進取,頗臬矜伐,端士鄙之。

    初,從事使府,及登朝,驟曆清要。

    巢賊之亂,車駕播遷,圖有先人舊業在中條山,極林泉之美,圖自禮部員外郎,因避地焉,日以詩酒自娛。

    屬天下闆蕩,士多往依之,互相推獎,由是聲名藉甚。

    昭宗反正,以戶部侍郎征至京師。

    圖既負才慢世,謂己當為宰輔,時要惡之,稍抑其銳,圖憤憤謝病,複歸中條。

    與人書疏,不名官位,但稱知非子,又稱耐辱居士。

    其所居曰祯贻溪,溪上結茅屋,命曰休休亭,常自為記雲。

    臣謹案:圖,河中虞鄉人,少有文彩,未為鄉裡所稱。

    會王凝自尚書郎出為州绛刺史,圖以文谒之,大為凝所賞歎,由是知名。

    未幾,凝入知制诰,遷中書舍人、知貢舉。

    擢圖上第。

    頃之,凝出為宣州觀察使,辟圖為從事。

    既渡江,禦史府奏圖監察,下诏追之。

    圖感知己之恩,不忍輕離幕府,滿百日不赴阙,為台司所劾,遂以本官分司。

    久之,征拜禮部員外郎,俄知制诰,故集中有文曰:戀恩稽命,點系洛師,于今十年,方忝綸閣,此豈躁于進取者耶!舊史不詳,一至于此。

    圖見唐政多僻,中官用事,知天下必亂,即棄官歸中條山。

    尋以中書舍人征,又拜禮部、戶部侍郎,皆不起。

    及昭宗播遷華下,圖以密迩乘輿,即時奔問,複辭還山,故詩曰「多病形容五十三,誰憐借笏趙朝參」,此豈有意于相位耶!河中節度使王重榮請圖撰碑,得絹數千匹,圖緻于虞鄉市心,恣鄉人所取,一日而盡。

    是時盜賊充斥,獨不入王官谷,河中士人依圖避難,全者甚衆。

    昭宗東遷,又以兵部侍郎召至洛下,為柳璨所阻,一謝而退。

    梁祖受禅,以禮部尚書征,辭以老疾,卒時年八十餘。

    臣又案:梁室大臣,如敬翔、李振、杜曉、楊涉等,皆唐朝舊族,本當忠義立身,重侯累将,三百餘年,一旦委質硃梁,其甚者贊成弑逆。

    惟圖以清直避世,終身不事梁祖,故《梁史》揭圖小瑕以泯大節者,良有以也。

     盧汝弼,《宣和書譜》:汝弼字子諧,祖綸,唐貞元年有詩名。

    父簡求,為河東節度使。

    汝弼少力學,不喜為世胄,笃志科舉,登進士第,文彩秀麗,一時士大夫稱之。

    唐昭宗景福中,擢進士第,曆台省。

    昭宗自秦遷洛,時為祠部郎中、知制诰。

    時梁祖淩弱唐室,殄滅衣冠,懼禍渡河,由上黨歸于晉陽。

    初,武皇平王行瑜,天子許承制授将吏官秩。

    是時籓侯倔強者,多僞行墨制,武皇恥而不行,長吏皆表授。

    及莊宗嗣晉王位,承制置吏,又得汝弼,有若符契,由是除補之命,皆出汝弼之手,既而畿内官吏,考課議拟,奔走盈門,頗以賄賂聞,士論少之。

    洎帝平定趙、魏,汝弼每請谒迎勞,必陳說天命,颙俟中興,帝亦以宰輔期之。

    建國前,卒于晉。

    《宣和書譜》:贈兵部尚書。

     李德休,字表逸,趙郡贊皇人也。

    祖绛,山南西道節度使,唐史有傳。

    父璋,宣州觀察使。

    德休登進士第,曆鹽鐵官、渭南尉、右補阙、侍禦史。

    天祐初,兩京喪亂,乃寓迹河朔,定州節度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