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二十八 列傳四
關燈
小
中
大
路絕。
嗣昭撫循士衆,登城拒守,梁祖馳書說誘百端,嗣昭焚其僞诏,斬其使者,城中固守經年,軍民乏絕,含鹽炭自生,以濟貧民。
嗣昭嘗享諸将,登城張樂,賊矢中足,嗣昭密拔之,坐客不之覺,酣飲如故,以安衆心。
五年五月,莊宗敗汴軍,破夾城。
嗣昭知武皇棄世,哀恸幾絕。
時大兵攻圍曆年,城中士民饑死大半,廛裡蕭條。
嗣昭緩法寬租,勸農務穑,一二年間,軍城完集,三面鄰于敵境,寇鈔縱橫,設法枝梧,邊鄙不聳。
胡柳之戰,周德威戰沒,師無行列,至晚方集。
汴人四五萬登無石山,我軍懼形于色。
或請收軍保營,诘旦複戰。
嗣昭曰:「賊無營壘,去臨濮地遠,日已晡晚,皆有歸心,但以精騎逗撓,無令返旆,晡後追擊,破之必矣。
我若收軍拔寨,賊人入臨濮,俟彼整齊複來,即勝負水決。
」莊宗曰:「非兄言,幾敗吾事!」軍校王建及又陳方略,嗣昭與建及分兵于土山南北為掎角,汴軍懼,下山,因縱軍擊之,俘斬三萬級,由是莊宗之軍複振。
十六年,嗣昭代周德威權幽州軍府事。
九月,以李紹宏代,嗣昭出薊門,百姓号泣請留,截鞍惜别,嗣昭夜遁而歸。
十七年六月,嗣昭自德勝歸籓,莊宗帳餞于戚城。
莊宗酒酣,泣而言曰:「河朔生靈,十年饋挽,引領鶴望,俟破汴軍。
今兵賦不充,寇孽猶在,坐食軍賦,有愧蒸民。
」嗣昭曰:「臣忝急難之地,每一念此,寝不安席。
大王且持重謹守,惠養士民。
臣歸本籓,簡料兵賦,歲末春首,即舉衆複來。
」莊宗離席拜送,如家人禮。
是月,汴将劉鄩攻同州,硃友謙告急,嗣昭與李存審援之。
九月,破汴軍于馮翊,乃班師。
十九年,莊守親征張文禮于鎮州。
冬,契丹三十萬奄至,嗣昭從莊宗擊之,敵騎圍之數十重,良久不解。
嗣昭号泣赴之,引三百騎橫擊重圍,馳突出沒者數十合,契丹退,翼莊宗而還。
是時,閻寶為鎮人所敗,退保趙州,莊宗命嗣昭代寶攻真定。
七月二十四日,王處球之兵出自九門,嗣昭設伏于故營,賊至,伏發,擊之殆盡;餘三人匿于牆墟間,嗣昭環馬而射之,為賊矢中腦,嗣昭箙中矢盡,拔賊矢于腦射賊,一發而殪之。
嗣昭日暮還營,所傷血流不止,是夜卒。
嗣昭節制澤、潞,官自司徒、太保至侍中、中書令。
莊宗即位,贈太師、隴西郡王。
長興中,诏配飨莊宗廟庭。
嗣昭有子七人,長曰繼俦,澤州刺史;次繼韬、繼忠、繼能、繼襲、繼遠,皆夫人楊氏所生。
楊氏治家善積聚,設法販鬻,緻家财百萬。
繼韬,小字留得,少驕狯無賴。
嗣昭既卒,莊宗诏諸子扶喪歸太原襄事,諸子違诏,以父牙兵數千擁喪歸潞。
莊宗令李存渥馳騎追谕,兄弟俱忿,欲害存渥,存渥遁而獲免。
繼韬兄繼俦,嗣昭長嫡也。
當襲父爵,然柔而不武。
方在苫廬,繼韬詐令三軍劫己為留後,囚繼俦于别室,以事奏聞。
莊宗不得已,命為安義軍兵馬留後。
時軍前糧饷不充,租庸計度請潞州轉米五萬貯于相州;繼韬辭以經費不足,請轉三萬。
有幕客魏琢、牙将申蒙者,因入奏公事,每摭陰事報繼韬雲:「朝廷無人,終為河南吞噬,止遲速間耳。
」由是陰謀叛計。
内官張居翰時為昭義監軍,莊宗将即位,诏赴鄴都。
潞州節度判官任圜時在鎮州,亦奉诏赴鄴。
魏琢、申蒙謂繼韬曰:「國家急召此二人,情可知矣。
」弟繼遠,年十五六,謂繼韬曰:「兄有家财百萬,倉儲十年,宜自為謀,莫受人所制。
」繼韬曰:「定哥以為何如?」曰:「申蒙之言是也。
河北不勝河南,不如與大梁通盟,國家方事之殷,焉能讨我?無如此算。
」乃令繼遠将百餘騎詐雲于晉、绛擒生,遂至汴。
梁主見之喜,因令董璋将兵應接,營于潞州之南,加繼韬同平章事,改昭義軍為匡義軍。
繼韬令其愛子二人入質于汴。
及莊宗平河南,繼韬惶恐,計無所出,将脫身于契丹;會有诏赦之,乃赍銀數十萬兩,随其母楊氏詣阙,冀以賂免。
将行,其弟繼遠曰;「兄往與不往,利害一也。
以反為名,何面更見天下!不如深溝峻壁,坐食積粟,尚可苟延歲月,往則亡無日矣。
」或曰:「君先世有大功于國,主上季父也,宏農夫人無恙,保獲萬全。
」及繼韬至,厚賂宦官、伶人,言事者翕然稱:「留後本無惡意,奸人惑之故也。
嗣昭親賢,不可無嗣。
」楊夫人亦于宮中哀祈劉皇後,後每于莊宗前泣言先人之功,以動聖情,由是原之。
在京月餘,屢從畋遊,寵待如故。
李存渥深诃诋之,繼韬心不自安,複賂伶閹,求歸本鎮
嗣昭撫循士衆,登城拒守,梁祖馳書說誘百端,嗣昭焚其僞诏,斬其使者,城中固守經年,軍民乏絕,含鹽炭自生,以濟貧民。
嗣昭嘗享諸将,登城張樂,賊矢中足,嗣昭密拔之,坐客不之覺,酣飲如故,以安衆心。
五年五月,莊宗敗汴軍,破夾城。
嗣昭知武皇棄世,哀恸幾絕。
時大兵攻圍曆年,城中士民饑死大半,廛裡蕭條。
嗣昭緩法寬租,勸農務穑,一二年間,軍城完集,三面鄰于敵境,寇鈔縱橫,設法枝梧,邊鄙不聳。
胡柳之戰,周德威戰沒,師無行列,至晚方集。
汴人四五萬登無石山,我軍懼形于色。
或請收軍保營,诘旦複戰。
嗣昭曰:「賊無營壘,去臨濮地遠,日已晡晚,皆有歸心,但以精騎逗撓,無令返旆,晡後追擊,破之必矣。
我若收軍拔寨,賊人入臨濮,俟彼整齊複來,即勝負水決。
」莊宗曰:「非兄言,幾敗吾事!」軍校王建及又陳方略,嗣昭與建及分兵于土山南北為掎角,汴軍懼,下山,因縱軍擊之,俘斬三萬級,由是莊宗之軍複振。
十六年,嗣昭代周德威權幽州軍府事。
九月,以李紹宏代,嗣昭出薊門,百姓号泣請留,截鞍惜别,嗣昭夜遁而歸。
十七年六月,嗣昭自德勝歸籓,莊宗帳餞于戚城。
莊宗酒酣,泣而言曰:「河朔生靈,十年饋挽,引領鶴望,俟破汴軍。
今兵賦不充,寇孽猶在,坐食軍賦,有愧蒸民。
」嗣昭曰:「臣忝急難之地,每一念此,寝不安席。
大王且持重謹守,惠養士民。
臣歸本籓,簡料兵賦,歲末春首,即舉衆複來。
」莊宗離席拜送,如家人禮。
是月,汴将劉鄩攻同州,硃友謙告急,嗣昭與李存審援之。
九月,破汴軍于馮翊,乃班師。
十九年,莊守親征張文禮于鎮州。
冬,契丹三十萬奄至,嗣昭從莊宗擊之,敵騎圍之數十重,良久不解。
嗣昭号泣赴之,引三百騎橫擊重圍,馳突出沒者數十合,契丹退,翼莊宗而還。
是時,閻寶為鎮人所敗,退保趙州,莊宗命嗣昭代寶攻真定。
七月二十四日,王處球之兵出自九門,嗣昭設伏于故營,賊至,伏發,擊之殆盡;餘三人匿于牆墟間,嗣昭環馬而射之,為賊矢中腦,嗣昭箙中矢盡,拔賊矢于腦射賊,一發而殪之。
嗣昭日暮還營,所傷血流不止,是夜卒。
嗣昭節制澤、潞,官自司徒、太保至侍中、中書令。
莊宗即位,贈太師、隴西郡王。
長興中,诏配飨莊宗廟庭。
嗣昭有子七人,長曰繼俦,澤州刺史;次繼韬、繼忠、繼能、繼襲、繼遠,皆夫人楊氏所生。
楊氏治家善積聚,設法販鬻,緻家财百萬。
繼韬,小字留得,少驕狯無賴。
嗣昭既卒,莊宗诏諸子扶喪歸太原襄事,諸子違诏,以父牙兵數千擁喪歸潞。
莊宗令李存渥馳騎追谕,兄弟俱忿,欲害存渥,存渥遁而獲免。
繼韬兄繼俦,嗣昭長嫡也。
當襲父爵,然柔而不武。
方在苫廬,繼韬詐令三軍劫己為留後,囚繼俦于别室,以事奏聞。
莊宗不得已,命為安義軍兵馬留後。
時軍前糧饷不充,租庸計度請潞州轉米五萬貯于相州;繼韬辭以經費不足,請轉三萬。
有幕客魏琢、牙将申蒙者,因入奏公事,每摭陰事報繼韬雲:「朝廷無人,終為河南吞噬,止遲速間耳。
」由是陰謀叛計。
内官張居翰時為昭義監軍,莊宗将即位,诏赴鄴都。
潞州節度判官任圜時在鎮州,亦奉诏赴鄴。
魏琢、申蒙謂繼韬曰:「國家急召此二人,情可知矣。
」弟繼遠,年十五六,謂繼韬曰:「兄有家财百萬,倉儲十年,宜自為謀,莫受人所制。
」繼韬曰:「定哥以為何如?」曰:「申蒙之言是也。
河北不勝河南,不如與大梁通盟,國家方事之殷,焉能讨我?無如此算。
」乃令繼遠将百餘騎詐雲于晉、绛擒生,遂至汴。
梁主見之喜,因令董璋将兵應接,營于潞州之南,加繼韬同平章事,改昭義軍為匡義軍。
繼韬令其愛子二人入質于汴。
及莊宗平河南,繼韬惶恐,計無所出,将脫身于契丹;會有诏赦之,乃赍銀數十萬兩,随其母楊氏詣阙,冀以賂免。
将行,其弟繼遠曰;「兄往與不往,利害一也。
以反為名,何面更見天下!不如深溝峻壁,坐食積粟,尚可苟延歲月,往則亡無日矣。
」或曰:「君先世有大功于國,主上季父也,宏農夫人無恙,保獲萬全。
」及繼韬至,厚賂宦官、伶人,言事者翕然稱:「留後本無惡意,奸人惑之故也。
嗣昭親賢,不可無嗣。
」楊夫人亦于宮中哀祈劉皇後,後每于莊宗前泣言先人之功,以動聖情,由是原之。
在京月餘,屢從畋遊,寵待如故。
李存渥深诃诋之,繼韬心不自安,複賂伶閹,求歸本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