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二十八 列傳四

關燈
李嗣昭,字益光,武皇母弟代州刺史克柔之假子也。

    小字進通,不知族姓所出。

    《歐陽史》雲:本姓韓氏,汾州大谷縣民家子。

    少事克柔,頗謹願,雖形貌眇小,而精悍有膽略,沉毅不群。

    初嗜酒好樂,武皇微伸儆戒,乃終身不飲。

    少從征伐,精練軍機。

    乾甯初,王珂、王珙争帥河中,珙引陝州之軍攻珂,珂求救于武皇,乃令嗣昭将兵援之,敗珙軍于猗氏,獲賊将李璠等。

    四年,改衙内都将,複援河中,敗汴軍于胡壁堡,擒汴将滑禮,以功加檢校仆射。

    及王珂請婚武皇,武皇以女妻之;珂赴禮于太原,以嗣昭權典河中留後事。

     李罕之襲我潞州也,嗣昭率師攻潞州,與汴将丁會戰于含口,俘獲三千,執其将蔡延恭;代李君慶為蕃漢馬步行營都将,進攻潞州,遣李存質、李嗣本以兵扼天井關。

    汴将澤州刺史劉屺棄城而遁,乃以李存璋為刺史。

    梁祖聞嗣昭之師大至,召葛從周謂曰:「并人若在高平,當圍而取之,先須野戰,勿以潞州為敵。

    」及聞嗣昭軍韓店,梁祖曰:「進通扼八議路,此賊決與我鬥,公等臨事制機,勿落奸便。

    」賀德倫閉壁不出,嗣昭日以鐵騎環城,汴人不敢刍牧,援路斷絕。

    八月,德倫、張歸厚棄城遁去,我複取潞州。

     光化三年,汴人攻滄州,劉仁恭求救,遣嗣昭出師邢、己以應之。

    嗣昭遇汴軍于沙河,擊敗之,獲其将胡禮。

    進攻洺州,下之,獲其郡将硃紹宗。

    九月,梁祖自率軍三萬至臨洺,葛從周設伏于青山口。

    嗣昭聞梁祖至,斂軍而退,從周伏兵發,為其所敗,偏将王郃郎、楊師悅等被擒。

    十月,汴人大寇鎮、定,王郜告急于武皇,乃遣嗣昭出師,下太行,擊懷、孟。

    汴将侯信守河陽,不意嗣昭之師至,既無守備,驅市人登城;嗣昭攻其北門,破其外垣,俄而汴将閻寶救軍至,乃退。

     天複元年,河中王珂為汴人所擄,河中晉、绛諸郡皆陷。

    四月,汾州刺史李瑭謀叛,納款于汴;嗣昭讨之,三日而拔,斬瑭。

    是月,汴人初得蒲、绛,乃大舉諸道之師來逼太原。

    汴将葛從周陷承天軍,氏叔琮營洞渦驿。

    太原四面,汴軍雲合,武皇憂迫,計無從出。

    嗣昭朝夕選精騎分出諸門,排擊汴營,左俘右斬,或燔或擊,汴軍疲于奔命;又屬霖雨,軍多足腫腹疾,糧運不繼。

    五月,氏叔琮引退,嗣昭以精騎追之,汴軍委棄辎重兵仗萬計。

    六月,嗣昭出師陰地,攻慈、隰,降其刺史唐禮、張瑰。

    是時,天子在鳳翔,汴人攻圍,有密诏征兵。

    十一月,嗣昭出師晉、绛,屯吉上堡,遇汴将王友通于平陽,一戰擒之。

     明年正月,嗣昭進兵蒲縣。

    十八日,汴将硃友甯、氏叔琮将兵十萬來拒。

    二十八日,梁祖自率大軍至平陽,嗣昭之師大恐。

    三月十一日,有白虹貫周德威之營,候者雲不利,宜班師。

    翼日,氏叔琮犯德威之營,汴軍十餘萬列陣四合,德威、嗣昭血戰解之,乃保軍而退,汴軍因乘之。

    時諸将潰散,無複部伍,德威引騎軍循西山而遁,硃友甯乘勝陷慈、隰、汾等州。

    武皇聞其敗也,遣李存信率牙兵至清源應接,複為汴軍所擊。

    汴軍營于晉祠,嗣昭、德威收合餘衆,登城拒守;汴人治攻具于西北隅,四面營栅相望。

    時鎮州、河中皆為梁有,孤城無援,師旅敗亡。

    武皇晝夜登城,憂不遑食,召諸将欲出保雲州,嗣昭曰:「王勿為此謀,兒等苟存,必能城守。

    」李存信曰:「事勢危急,不如且入北蕃,别圖進取。

    硃溫兵師百萬,天下無敵,關東、河北受他指揮,今獨守危城,兵亡地蹙,傥彼築室反耕,環塹深固,則亡無日矣!」武皇将從之,嗣昭亟争不可,猶豫未決,賴劉太妃極言于内,武後且止。

    數日,亡散之衆複集。

    嗣昭晝夜分兵四出,斬将搴旗,汴軍保守不暇。

    二十一日,硃友甯燒營退去,嗣昭追擊,複收汾、慈、隰等州。

    五月,雲州都将王敬晖據城叛,振武石善友亦為部将契苾讓所逐,嗣昭皆讨平之。

     天祐三年,汴人攻滄、景,劉仁恭遣使求援。

    十一月,嗣昭合燕軍三萬進攻潞州,降丁會,武皇乃以嗣昭為昭義節度使。

    始嗣昭未到之前,上黨有占者,見一人家舍上常有氣如車蓋,視之,但一貧媪而已。

    占者謂媪:「有子乎?」曰:「有,見為軍士,出戍于外。

    」占者心異之,以為其子将來有土地之兆也。

    未幾,丁會既降,嗣昭領兵入潞,以媪家四面空缺,乃駐于是舍。

    丁會既歸太原,武皇遣使命嗣昭為帥,乃自媪舍而入理所,其氣尋息,聞者異之。

     四年六月,汴将李思安将兵十萬攻潞州,乃築夾城,深溝高壘,内外重複,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