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二十三 末帝紀中

關燈
與服色。

    攝任者一年内了絕,仍攝,二年三年内皆及限,與真命。

    其主簿同縣令條。

    本判官一年加階,二年改試銜,三年轉官。

    本曹官省限内了絕,與試銜。

    諸節級三年内并了絕者,與賞錢三十貫。

    其責罰依天成四年五月五日敕施行。

    」從之。

    癸未,禦史中丞盧損等進清泰元年以前十一年制敕,堪悠久施行者三百九十四道,編為三十卷。

    其不中選者,各令所司封閉,不得行用。

    诏其新編敕如可施行,付禦史台頒行。

    以宰相盧文紀兼太微宮使,弘文館大學士姚顗加門下侍郎,監修國史張延朗兼集賢殿大學士。

    以樞密使韓昭允為中書侍郎兼兵部尚書、平章事。

    乙酉,以前武勝軍節度使張萬進為鄜州節度使。

    辛卯,以宣徽南院使劉延皓為刑部尚書,充樞密使;以司天監耿瑗為太府卿;以僞蜀右衛上将軍胡杲通為司天監;以宣徽北院使房暠為左衛上将軍,充宣徽南院使;以樞密副使劉延朗為左領軍上将軍,充宣徽北院使兼樞密副使。

     五月丙申,新州、振武奏,契丹寇境。

    乙巳,诏:「天下見禁囚徒,自五月十二日以前,除十惡五逆、放火燒舍、持仗殺人、官典犯贓、僞行印信、合造毒藥并見欠省錢外,罪無輕重,一切釋放。

    」庚戌,诏不得貢奉寶裝龍鳳雕镂刺作組織之物。

    中書奏:「準敕,凡廟諱但回避正文,其偏旁文字不在減少點畫。

    今定州節度使楊檀、檀州、金壇等名,酌情制宜,并請改之。

    其表章文案偏旁字阙點畫,凡臣僚名涉偏旁,亦請改名。

    」诏曰:「偏旁文字,音韻懸殊,止避正呼,不宜全改。

    楊檀賜名光遠,餘依舊。

    」甲寅,以戶部侍郎楊凝式為秘書監,以尚書禮部侍郎,盧導為尚書右丞,以尚書右丞鄭韬光為尚書左丞。

    丙辰,以端明殿學士李專美為兵部侍郎,以端明殿學士李崧為戶部侍郎,以翰林學士馬裔孫為禮部侍郎,以禮部郎中、充樞密院直學士品琦為給事中,并充職如故。

    太子少保緻仕任圜贈尚書右仆射,以順化軍節度使兼彰聖都指揮使、北面行營排陣使安審琦為邢州節度使。

    庚申,以兵部尚書李鈴為太常卿,以禮部尚書王權為戶部尚書,以太常卿李怿為禮部尚書。

    癸亥,以六軍諸衛判官、給事中張允為右散騎常侍。

     六月甲子朔,新州上言,契丹入寇。

    乙醜,有司上言,宣憲皇太後陵請以順從為名,從之。

    振武奏,契丹二萬騎在黑榆林。

    丁卯,以太子少保緻仕硃漢賓卒廢朝。

    壬申,命史官修撰明宗實錄。

    契丹寇應州。

    以新州節度使楊漢賓為同州節度使,以前晉州節度使翟璋為新州節度使。

    庚辰,北面招讨使趙德鈞奏,行營馬步軍都虞候、定州節度使楊光遠,行營排陣使、邢州節度使安審琦帥本軍至易州,見進軍追襲契丹次。

    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奏,邊軍乏刍糧,其安重榮巡邊兵士欲移振武就糧。

    從之。

    尋又奏,懷、孟租稅,請指揮于忻、代州輸納。

    朝廷以邊儲不給,诏河東戶民積粟處,量事抄借,仍于鎮州支絹五萬匹,送河東充博采之直。

    是月,北面轉運副使劉福配鎮州百姓車子一千五百乘,運糧至代州。

    時水旱民饑,河北諸州困于飛挽,逃潰者甚衆,軍前使者繼至,督促糧運,由是生靈咨怨。

    辛巳,诏諸州府署醫博士。

    丙戌,以前許州節度使李從昶為右龍武統軍,以前彰國軍節度使沙彥珣為右神武統軍。

     秋七月丙申,石敬瑭奏,斬挾馬都指揮使李晖等三十六人,以謀亂故也。

    時敬瑭以兵屯忻州,一日,軍士喧噪,遽呼萬歲,乃斬挾晖等以止之。

    《契丹國志》:契丹屢攻北邊,時石敬瑭将大兵屯忻州,潞王遣使賜軍士夏衣,傳诏撫谕,軍士呼萬歲者數四。

    敬瑭懼,幕僚段希堯請誅其倡者,敬瑭命劉知遠斬三十六人以殉。

    潞王聞,益疑之。

    禦史中丞盧損奏:「準天成二年七月敕,每月首、十五日入閣,罷五日起居。

    臣以為中旬排仗,有勞聖躬,請隻以月首入閣,五日起居依舊。

    又準天成三年五月、長興二年七月敕,許諸州節度使帶使相歲薦僚屬五人,餘薦三人,防禦、團練使薦二人,今乞行厘革。

    又長興二年八月敕,州縣佐官差充馬步判官,仍同一任,乞行止絕,依舊衙前選補。

    」诏曰:「今後籓臣帶使相許薦三人,餘薦二人,直屬京防禦、團練使薦一人,餘并從之。

    」丁酉,回纥可汗仁美遣使貢方物。

    西京弓弩指揮使任漢權奏,六月二十一日與川軍戰于金州之漢陰,王師不利,其部下兵士除傷痍外,已至鳳翔。

    先是,盩啡鎮将劉赟引軍入川界,為蜀将全師郁所敗。

    金州都監崔處讷重傷,諸州屯兵潰散。

    金州防禦使馬全節收合州兵,固守獲全。

    以樞密使劉延皓為天雄軍節度使。

    甲辰,以右神武統軍沙彥珣權知雲州。

    乙巳,以徐州節度使張敬達充北面行營副總管。

    時契丹入邊,石敬瑭屢請益兵,朝廷軍士多在北鄙,俄聞忻州諸軍呼噪,帝不悅,乃命敬達為北軍之副,以減敬瑭之權也。

    丁巳,宰臣盧文紀等上疏,其略曰:  臣近蒙召對,面奉天旨:「凡軍國庶事,利害可否,卿等合盡言者。

    」臣等謬處台衡,奉行制敕,但緣事理,互有區分,軍戎不在于職司,錢谷非關于局分,苟陳異見,即類侵官。

    況才不濟時,職非經遠,因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