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二十 明宗紀十
關燈
小
中
大
長興四年春正月戊寅朔,帝禦明堂殿受朝賀,仗衛如式。
是日雪盈尺。
戊子,秦王從榮加守尚書令、兼侍中,依前河南尹,判六軍諸衛事。
庚寅,以端明殿學士、尚書兵部侍郎劉煦為中書侍郎、平章事。
甲午,正衙命使冊故福慶長公主孟氏為晉國雍順長公主,遣太常卿崔居儉赴西川行冊禮。
突厥内附。
庚子,以前河東節度使李從溫為郓州節度使。
二月癸醜朔,帝于便殿問範延光内外見管馬數,對曰:「三萬五千匹。
」帝歎曰:「太祖在太願,騎軍不過七千,先皇自始至終馬才及萬。
今有鐵馬如是,而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養士練将之不至也。
吾老矣,馬将奈何!」延光奏曰:「臣每思之,國家養馬太多,試計一騎士之費,可贍步軍五人,三萬五千騎抵十五萬步軍,既無所施,虛耗國力,臣恐日久難繼。
」帝曰:「誠如卿言,肥騎士而瘠吾民,何益哉!」《五代會要》:上問見管馬數,樞密使範延光奏:「天下常支草粟者近五萬匹。
見今西北諸道蕃賣馬者往來如市,其郵傳之費、中估之直,日以四十五貫,以臣計之,國力十耗其七,馬無所使,财賦漸消,朝廷甚非所利。
」上善之。
十月,敕沿邊籓鎮,或有蕃部賣馬,可擇其良壯給券,具數以聞。
丁巳,以虔州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侍中馬希振為洪州節度使;以鄂州節度使馬希廣為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充桂州節度使;以盧州節度使兼武安軍副使姚彥章為檢校太尉、同平章事;以靜江節度副使馬希範為鄂州節度使。
故潞州節度使、檢校太保康君立贈太傅。
己未,宋州節度使安元信加兼侍中。
濮州進重修河堤圖,沿河地名,曆曆可數。
帝覽之,愀然曰:「吾佐先朝定天下,于此堤塢間小大數百戰。
」又指一邱曰:「此吾擐甲台也。
時事如昨,奄忽一紀,令人悲歎耳!」癸亥,以西川節度使孟知祥為劍南東、西兩川節度使,封蜀王。
三司奏:「當省有諸道鹽鐵轉運使衙職員都押衙、正押衙、同押衙、通引、衙前虞候、子弟,今欲列為三司職名。
」從之。
庚午,以禦史中丞崔衍為兵部侍郎,以右谏議大夫龍敏為禦史中丞。
三月己卯,幸龍門。
延州節度使安從進奏,夏州節度使李仁福卒,其子彜超自稱留後。
甲申,鎮州奏,行軍司馬趙瑰、節度判官陸浣、元從押衙高知柔等并棄市,坐受賂枉法殺人也。
節度使李從敏罰一季俸。
乙酉,以西川節度副使、知武泰軍節度兵馬留後趙季良為檢校太保、黔南節度使;以西川諸軍馬步都指揮使、知武信軍節度兵馬留後李仁罕為檢校太傅、遂州節度使;以西川左廂馬步指揮使、知保甯軍節度兵馬留後趙廷隐為檢校太保、阆州節度使;以西川右廂馬步都指揮使、知甯江軍兵馬留後張知業為檢校司徒、夔州節度使;以西川衙内馬步都指揮使、知昭武軍兵馬留後李肇為檢校太保、利州節度使,從孟知祥之請也。
丙戌,賜宰相李愚絹百匹、錢十萬、鋪陳物一十三件。
時愚病,帝令近臣翟光鄴宣問,所居寝室,蕭然四壁,病榻弊氈而已。
光鄴具言其事,故有是賜。
戊子,以延州節度使安從進為夏州留後,以夏州左都押衙、四州防遏使李彜超為延州留後,仍命邠州節度使藥彥稠、宮苑使安重益帥師援送從進赴鎮。
以左衛上将軍盧文進為潞州節度使,以右龍武統軍張溫為雲州節度使。
庚寅,以鳳翔行軍司馬李彥琮為鹽州防禦使。
時範延光等奏,請因夏州之師制置鹽州,故有是命。
癸巳,以右威衛上将軍安重霸為同州節度使。
己亥,以左龍武統軍符彥超為安州節度使。
诏除放京兆、秦、岐、邠、泾、延、慶、同、華、興元十州長興元年二年系欠夏秋稅物,及營田莊宅務課利,以其曾辇運供軍糧料也。
甲辰,故晉國夫人夏氏追冊皇後,有司上谥曰昭懿,從之。
夏四月戊申,李彜超奏:「奉诏除延州留後,已受恩命訖,三軍百姓擁隔,未遂赴任。
」帝遣閣門使蘇繼顔赍诏促彜超赴任。
癸醜,以刑部侍郎劉贊為秘書監、秦王傅。
《五代會要》:長興四年四月,以秘書監劉贊為秦王傅,前忠武軍節度判官蘇瓚為秦王友,前襄州觀察使魚崇遠為秦王府記室參軍。
時言事者請為秦王置師傅,上顧問近臣,皆以秦王名勢隆盛,不敢置議,請自選擇,乃降是命。
甲寅,前鄧州節度使梁漢颙以太子少師緻仕,太子賓客裴皞以兵部尚書緻仕。
戊午,追冊昭宗皇後何氏為宣穆皇後,祔飨太廟,百僚進名奉慰,廢朝三日。
己巳,以左散騎常侍任贊為戶部侍郎,以吏部侍郎藥縱之為曹州刺史。
癸酉,延州奏,蕃部劫掠饷運及攻城之具,守蘆關兵士退守全明鎮。
五月丙子朔,帝禦文明殿受朝。
戊寅,皇子鳳翔節度使從珂封潞王。
新授戶部侍郎任贊改刑部侍郎,贊訴以所授官是丁憂阙,故改正。
皇子從益封許王,郓州節度使李從溫封兗王,河中節度使李從璋封洋王,鎮州節度使李從敏封泾王。
甲申,帝避暑
是日雪盈尺。
戊子,秦王從榮加守尚書令、兼侍中,依前河南尹,判六軍諸衛事。
庚寅,以端明殿學士、尚書兵部侍郎劉煦為中書侍郎、平章事。
甲午,正衙命使冊故福慶長公主孟氏為晉國雍順長公主,遣太常卿崔居儉赴西川行冊禮。
突厥内附。
庚子,以前河東節度使李從溫為郓州節度使。
二月癸醜朔,帝于便殿問範延光内外見管馬數,對曰:「三萬五千匹。
」帝歎曰:「太祖在太願,騎軍不過七千,先皇自始至終馬才及萬。
今有鐵馬如是,而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養士練将之不至也。
吾老矣,馬将奈何!」延光奏曰:「臣每思之,國家養馬太多,試計一騎士之費,可贍步軍五人,三萬五千騎抵十五萬步軍,既無所施,虛耗國力,臣恐日久難繼。
」帝曰:「誠如卿言,肥騎士而瘠吾民,何益哉!」《五代會要》:上問見管馬數,樞密使範延光奏:「天下常支草粟者近五萬匹。
見今西北諸道蕃賣馬者往來如市,其郵傳之費、中估之直,日以四十五貫,以臣計之,國力十耗其七,馬無所使,财賦漸消,朝廷甚非所利。
」上善之。
十月,敕沿邊籓鎮,或有蕃部賣馬,可擇其良壯給券,具數以聞。
丁巳,以虔州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侍中馬希振為洪州節度使;以鄂州節度使馬希廣為檢校太尉、同平章事,充桂州節度使;以盧州節度使兼武安軍副使姚彥章為檢校太尉、同平章事;以靜江節度副使馬希範為鄂州節度使。
故潞州節度使、檢校太保康君立贈太傅。
己未,宋州節度使安元信加兼侍中。
濮州進重修河堤圖,沿河地名,曆曆可數。
帝覽之,愀然曰:「吾佐先朝定天下,于此堤塢間小大數百戰。
」又指一邱曰:「此吾擐甲台也。
時事如昨,奄忽一紀,令人悲歎耳!」癸亥,以西川節度使孟知祥為劍南東、西兩川節度使,封蜀王。
三司奏:「當省有諸道鹽鐵轉運使衙職員都押衙、正押衙、同押衙、通引、衙前虞候、子弟,今欲列為三司職名。
」從之。
庚午,以禦史中丞崔衍為兵部侍郎,以右谏議大夫龍敏為禦史中丞。
三月己卯,幸龍門。
延州節度使安從進奏,夏州節度使李仁福卒,其子彜超自稱留後。
甲申,鎮州奏,行軍司馬趙瑰、節度判官陸浣、元從押衙高知柔等并棄市,坐受賂枉法殺人也。
節度使李從敏罰一季俸。
乙酉,以西川節度副使、知武泰軍節度兵馬留後趙季良為檢校太保、黔南節度使;以西川諸軍馬步都指揮使、知武信軍節度兵馬留後李仁罕為檢校太傅、遂州節度使;以西川左廂馬步指揮使、知保甯軍節度兵馬留後趙廷隐為檢校太保、阆州節度使;以西川右廂馬步都指揮使、知甯江軍兵馬留後張知業為檢校司徒、夔州節度使;以西川衙内馬步都指揮使、知昭武軍兵馬留後李肇為檢校太保、利州節度使,從孟知祥之請也。
丙戌,賜宰相李愚絹百匹、錢十萬、鋪陳物一十三件。
時愚病,帝令近臣翟光鄴宣問,所居寝室,蕭然四壁,病榻弊氈而已。
光鄴具言其事,故有是賜。
戊子,以延州節度使安從進為夏州留後,以夏州左都押衙、四州防遏使李彜超為延州留後,仍命邠州節度使藥彥稠、宮苑使安重益帥師援送從進赴鎮。
以左衛上将軍盧文進為潞州節度使,以右龍武統軍張溫為雲州節度使。
庚寅,以鳳翔行軍司馬李彥琮為鹽州防禦使。
時範延光等奏,請因夏州之師制置鹽州,故有是命。
癸巳,以右威衛上将軍安重霸為同州節度使。
己亥,以左龍武統軍符彥超為安州節度使。
诏除放京兆、秦、岐、邠、泾、延、慶、同、華、興元十州長興元年二年系欠夏秋稅物,及營田莊宅務課利,以其曾辇運供軍糧料也。
甲辰,故晉國夫人夏氏追冊皇後,有司上谥曰昭懿,從之。
夏四月戊申,李彜超奏:「奉诏除延州留後,已受恩命訖,三軍百姓擁隔,未遂赴任。
」帝遣閣門使蘇繼顔赍诏促彜超赴任。
癸醜,以刑部侍郎劉贊為秘書監、秦王傅。
《五代會要》:長興四年四月,以秘書監劉贊為秦王傅,前忠武軍節度判官蘇瓚為秦王友,前襄州觀察使魚崇遠為秦王府記室參軍。
時言事者請為秦王置師傅,上顧問近臣,皆以秦王名勢隆盛,不敢置議,請自選擇,乃降是命。
甲寅,前鄧州節度使梁漢颙以太子少師緻仕,太子賓客裴皞以兵部尚書緻仕。
戊午,追冊昭宗皇後何氏為宣穆皇後,祔飨太廟,百僚進名奉慰,廢朝三日。
己巳,以左散騎常侍任贊為戶部侍郎,以吏部侍郎藥縱之為曹州刺史。
癸酉,延州奏,蕃部劫掠饷運及攻城之具,守蘆關兵士退守全明鎮。
五月丙子朔,帝禦文明殿受朝。
戊寅,皇子鳳翔節度使從珂封潞王。
新授戶部侍郎任贊改刑部侍郎,贊訴以所授官是丁憂阙,故改正。
皇子從益封許王,郓州節度使李從溫封兗王,河中節度使李從璋封洋王,鎮州節度使李從敏封泾王。
甲申,帝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