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四 莊宗紀二
關燈
小
中
大
鞍勒易德威所乘馬而去,俄而劉光浚擒送守光僞殿直二十五人于軍門。
守光又乘城謂德威曰:「予俟晉王至,即泥首俟命。
」祈德威即馳驿以聞。
十一月己亥朔,帝下令親征幽州。
甲辰,發晉陽。
己未,至範陽。
辛酉,守光奉禮币歸款于帝,帝單騎臨城邀守光,辭以他日,蓋為其親将李小喜所扼也。
是夕,小喜來奔,帝下令諸軍,诘旦攻城。
壬戌,梯?童并進,軍士畢登,帝登燕丹冢以觀之。
有頃,擒劉仁恭以獻。
癸亥,帝入燕城,諸将畢賀。
十二月庚午,墨制授周德威幽州節度使。
癸酉,檀州燕樂縣人執劉守光并妻李氏祝氏、子繼祚以獻。
己卯,帝下令班師,自雲、代而旋。
時鎮州王镕、定州王處直遣使請帝由井陉而西,許之。
庚辰,帝發幽州,擄仁恭父子以行。
甲申,次定州,舍于關城。
翼日,次曲陽,與王處直谒北嶽祠。
是日,次衡唐,鎮州王镕迎谒于路。
天祐十一年春正月戊戌朔,王镕以履新之日,與其子昭祚、昭誨奉觞上壽置宴。
镕啟曰:「燕主劉太師頃為鄰國,今欲挹其風儀,可乎?」帝即命主者破械,引仁恭、守光至,與之同宴,镕饋以衣被飲食。
己亥,帝發鎮州,因與王镕畋于衡唐之西。
壬子,至晉陽,以組練系仁恭、守光,号令而入。
是日,誅守光。
遣大将李存霸拘送仁恭于代州,刺其心血奠告于武皇陵,然後斬之。
是月,鎮州王镕、定州王處直遣使推帝為尚書令。
初,王镕稱籓于梁,梁以镕為尚書令,至是鎮、定以帝南破梁軍,北定幽、薊,乃共推崇焉。
使三至,帝讓乃從之,遂選日受冊,開霸府,建行台,如武德故事。
秋七月,帝親将自黃沙嶺東下會鎮人,進軍邢、洺。
梁将楊師厚軍于漳東,帝軍次張公橋,既而裨将曹進金奔于梁,帝軍不利而退。
八月,還晉陽。
天祐十二年三月,梁魏博節度使賀德倫遣使奉币乞盟。
時楊師厚卒于魏州,梁主乃割相、衛、澶三州别為一鎮,以德倫為魏博節度使,以張筠為相州節度使,魏人不從。
是月二十九日夜,魏軍作亂,囚德倫于牙署,三軍大掠。
軍士有張彥者,素實兇暴,為亂軍之首,迫德倫上章請卻複六州之地,梁主不從,遂迫德倫歸于帝,且乞師為援。
帝命馬步副總管李存審自趙州帥師屯臨清,帝自晉陽東下,與存審會。
《通鑒》:晉王引大軍自黃澤嶺東下,與存審會于臨清,猶疑魏人之詐,按兵不進。
賀德倫遣從事司空颋至軍,密啟張彥狂勃之狀,且曰:「若不剪此亂階,恐贻後悔。
」帝默然,遂進軍永濟。
張彥谒見,以銀槍效節五百人從,皆被甲持兵以自衛。
帝登樓谕之曰:「汝等在城,濫殺平人,奪其妻女,數日以來,迎訴者甚衆,當斬汝等,以謝鄴人。
」遽令斬彥及同惡者七人,軍士股栗,帝親加慰撫而退。
翼日,帝輕裘緩策而進,令張彥部下軍士被甲持兵,環馬而從,命為帳前銀槍,衆心大服。
梁将鄩聞帝至,以精兵萬人自洹水趣魏縣,帝命李存審帥師禦之,帝率親軍于魏縣西北,夾河為栅。
六月庚寅朔,帝入魏州,賀德倫上符印,請帝兼領魏州,帝從之。
墨制授德倫大同軍節度,令取便路赴任。
帝下令撫谕鄴人,軍城畏肅,民心大服。
是時,以貝州張源德據壘拒命;南通劉鄩,又與滄州首尾相應,聞德州無備,遣别将襲之,遂拔其城。
命遼州牙将馬通為德州刺史,以扼滄、貝之路。
秋七月,梁澶州刺史王彥章棄城而遁,畏帝軍之逼也。
以故将李岩為澶州刺史。
帝至魏縣,因率百餘騎觇梁軍之營。
是日陰晦,劉鄩伏兵五千于河南叢木間。
帝至,伏兵忽起,大噪而來,圍帝數十重。
帝以百騎馳突奮擊,梁軍辟易,決圍而出。
有頃,援軍至,乃解。
帝顧謂軍士曰:「幾為賊所笑。
」 是月,劉鄩潛師由黃澤西趨晉陽,至樂平而還,遂軍于宗城。
初,鄩在洹水,數日不出,寂無聲迹。
帝遣騎觇之,無斥候者,城中亦無煙火之狀,但有鳥止于壘上,時見旗幟循堞往來。
帝曰:「我聞劉鄩用兵,一步百變,必以詭計誤我。
」使視城中,乃縛旗于刍偶之上,使驢負之,循堞而行。
得城中羸老者诘之,雲軍去已二日矣。
既而有人自鄩軍至者,言兵已趨黃澤,帝遽發騎追之。
時霖雨積旬,鄩軍倍道兼行,皆腹疾足腫,加以山路險阻,崖谷泥滑,緣蘿引葛,方得少進。
颠墜岩坂,陷于泥淖而死者十二三。
前軍至樂平,糗Я将竭,聞帝軍追蹑于後,太原之衆在前,群情大駭。
鄩收合其衆還
守光又乘城謂德威曰:「予俟晉王至,即泥首俟命。
」祈德威即馳驿以聞。
十一月己亥朔,帝下令親征幽州。
甲辰,發晉陽。
己未,至範陽。
辛酉,守光奉禮币歸款于帝,帝單騎臨城邀守光,辭以他日,蓋為其親将李小喜所扼也。
是夕,小喜來奔,帝下令諸軍,诘旦攻城。
壬戌,梯?童并進,軍士畢登,帝登燕丹冢以觀之。
有頃,擒劉仁恭以獻。
癸亥,帝入燕城,諸将畢賀。
十二月庚午,墨制授周德威幽州節度使。
癸酉,檀州燕樂縣人執劉守光并妻李氏祝氏、子繼祚以獻。
己卯,帝下令班師,自雲、代而旋。
時鎮州王镕、定州王處直遣使請帝由井陉而西,許之。
庚辰,帝發幽州,擄仁恭父子以行。
甲申,次定州,舍于關城。
翼日,次曲陽,與王處直谒北嶽祠。
是日,次衡唐,鎮州王镕迎谒于路。
天祐十一年春正月戊戌朔,王镕以履新之日,與其子昭祚、昭誨奉觞上壽置宴。
镕啟曰:「燕主劉太師頃為鄰國,今欲挹其風儀,可乎?」帝即命主者破械,引仁恭、守光至,與之同宴,镕饋以衣被飲食。
己亥,帝發鎮州,因與王镕畋于衡唐之西。
壬子,至晉陽,以組練系仁恭、守光,号令而入。
是日,誅守光。
遣大将李存霸拘送仁恭于代州,刺其心血奠告于武皇陵,然後斬之。
是月,鎮州王镕、定州王處直遣使推帝為尚書令。
初,王镕稱籓于梁,梁以镕為尚書令,至是鎮、定以帝南破梁軍,北定幽、薊,乃共推崇焉。
使三至,帝讓乃從之,遂選日受冊,開霸府,建行台,如武德故事。
秋七月,帝親将自黃沙嶺東下會鎮人,進軍邢、洺。
梁将楊師厚軍于漳東,帝軍次張公橋,既而裨将曹進金奔于梁,帝軍不利而退。
八月,還晉陽。
天祐十二年三月,梁魏博節度使賀德倫遣使奉币乞盟。
時楊師厚卒于魏州,梁主乃割相、衛、澶三州别為一鎮,以德倫為魏博節度使,以張筠為相州節度使,魏人不從。
是月二十九日夜,魏軍作亂,囚德倫于牙署,三軍大掠。
軍士有張彥者,素實兇暴,為亂軍之首,迫德倫上章請卻複六州之地,梁主不從,遂迫德倫歸于帝,且乞師為援。
帝命馬步副總管李存審自趙州帥師屯臨清,帝自晉陽東下,與存審會。
《通鑒》:晉王引大軍自黃澤嶺東下,與存審會于臨清,猶疑魏人之詐,按兵不進。
賀德倫遣從事司空颋至軍,密啟張彥狂勃之狀,且曰:「若不剪此亂階,恐贻後悔。
」帝默然,遂進軍永濟。
張彥谒見,以銀槍效節五百人從,皆被甲持兵以自衛。
帝登樓谕之曰:「汝等在城,濫殺平人,奪其妻女,數日以來,迎訴者甚衆,當斬汝等,以謝鄴人。
」遽令斬彥及同惡者七人,軍士股栗,帝親加慰撫而退。
翼日,帝輕裘緩策而進,令張彥部下軍士被甲持兵,環馬而從,命為帳前銀槍,衆心大服。
梁将鄩聞帝至,以精兵萬人自洹水趣魏縣,帝命李存審帥師禦之,帝率親軍于魏縣西北,夾河為栅。
六月庚寅朔,帝入魏州,賀德倫上符印,請帝兼領魏州,帝從之。
墨制授德倫大同軍節度,令取便路赴任。
帝下令撫谕鄴人,軍城畏肅,民心大服。
是時,以貝州張源德據壘拒命;南通劉鄩,又與滄州首尾相應,聞德州無備,遣别将襲之,遂拔其城。
命遼州牙将馬通為德州刺史,以扼滄、貝之路。
秋七月,梁澶州刺史王彥章棄城而遁,畏帝軍之逼也。
以故将李岩為澶州刺史。
帝至魏縣,因率百餘騎觇梁軍之營。
是日陰晦,劉鄩伏兵五千于河南叢木間。
帝至,伏兵忽起,大噪而來,圍帝數十重。
帝以百騎馳突奮擊,梁軍辟易,決圍而出。
有頃,援軍至,乃解。
帝顧謂軍士曰:「幾為賊所笑。
」 是月,劉鄩潛師由黃澤西趨晉陽,至樂平而還,遂軍于宗城。
初,鄩在洹水,數日不出,寂無聲迹。
帝遣騎觇之,無斥候者,城中亦無煙火之狀,但有鳥止于壘上,時見旗幟循堞往來。
帝曰:「我聞劉鄩用兵,一步百變,必以詭計誤我。
」使視城中,乃縛旗于刍偶之上,使驢負之,循堞而行。
得城中羸老者诘之,雲軍去已二日矣。
既而有人自鄩軍至者,言兵已趨黃澤,帝遽發騎追之。
時霖雨積旬,鄩軍倍道兼行,皆腹疾足腫,加以山路險阻,崖谷泥滑,緣蘿引葛,方得少進。
颠墜岩坂,陷于泥淖而死者十二三。
前軍至樂平,糗Я将竭,聞帝軍追蹑于後,太原之衆在前,群情大駭。
鄩收合其衆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