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四 莊宗紀二
關燈
小
中
大
天祐九年春正月庚辰朔,周德威等自飛狐東下。
丙戌,會鎮、定之師進營祁溝。
庚子,次涿州,刺史劉知溫以城歸順。
德威進迫幽州,守光出兵拒戰,燕将王行方等以部下四百人來奔。
二月庚戌朔,梁祖大舉河南之衆以援守光,以陝州節度使楊師厚為招讨使,河南李周彜為副;青州賀德倫為應接使,郓州袁象先為副。
甲子,梁祖自洛陽趨魏州,遣楊師厚、李周彜攻鎮州之棗強,命賀德倫攻蓚縣。
三月壬午,梁祖自督軍攻棗強。
甲申,城陷,屠之。
時李存審與史建瑭以三千騎屯趙州,相與謀曰:「梁軍若不攻蓚城,必西攻深、冀。
吾王方北伐,以南鄙之事付我輩,豈可坐觀其弊。
」乃以八百騎趨冀州,扼下博橋,令史建瑭、李都督分道擒生。
翼日,諸軍皆至,獲刍牧者數百人,盡殺之;縱數人逸去,且告:「晉王至矣。
」建瑭與李都督各領百餘騎,旗幟軍号類梁軍,與刍牧者雜行,暮及賀德倫營門,殺守門者,縱火大呼,俘斬而旋。
又執刍牧者,斷其手,令回,梁軍乃夜遁。
蓚人持鋤櫌白梃追擊之,悉獲其辎重。
《通鑒·後梁紀》雲:帝燒營夜遁,迷失道,委曲行百五十裡。
戊子旦,乃至冀州。
蓚之耕者皆荷鋤奮挺逐之,委棄軍資器械,不可勝計。
梁祖聞之大駭,自棗強馳歸貝州,殺其将張正言、許從實、硃彥柔,以其亡師于蓚故也。
梁祖先抱痼疾,因是愈甚。
辛醜,滄州都将張萬進殺留後劉繼威,自為滄帥,遣人送款于梁,亦乞降于帝。
戊申,周德威遣李存晖攻瓦橋關,下之。
四月丁巳,梁祖自魏南歸,疾笃故也。
戊申,李嗣源攻瀛州,拔之。
五月乙卯朔,周德威大破燕軍于羊頭岡,擒大将單廷珪,斬首五千餘級。
德威自涿州進軍于幽州,營于城下。
閏月己酉,攻其西門,燕人出戰,敗之。
六月戊寅,梁祖為其子友珪所殺,友珪僭即帝位于洛陽。
秋八月,硃友珪遣其将韓勍、康懷英、牛存節率兵五萬,急攻河中。
硃友謙遣使來求援,帝命李存審率師救之。
十月癸未,帝自澤州路赴河中,遇梁将康懷英于平陽,破之,斬首千餘級,追至白徑嶺。
硃友謙會帝于猗氏,梁軍解圍而去。
庚申,周德威報劉守光三遣使乞和,不報。
丁卯,燕将趙行實來奔。
天祐十年春正月丁巳,周德威攻下順州,獲刺史王在思。
二月甲戌朔,攻下安遠軍,獲燕将一十八人。
庚寅,梁硃友珪為其将袁象先所殺,均王友貞即位于汴州。
丙申,周德威報,檀州刺史陳确以城降。
三月甲辰朔,收盧台軍。
乙醜,收古北口。
時居庸關使胡令珪等與諸戍将相繼挈族來奔。
丙寅,武州刺史高行珪遣使乞降。
時劉守光遣愛将元行欽收馬于山北,聞行珪有變,率戍兵攻行珪,行珪遣其弟行溫為質,且乞應援。
周德威遣李嗣源、李嗣本、安金全率兵救武州,降元行欽以歸。
四月甲申,燕将李晖等二十餘人舉族來奔。
德威攻幽州南門。
壬辰,劉守光遣使王遵化緻書哀祈于德威,德威戲遵化曰:「大燕皇帝尚未郊天,何怯劣如是耶!」守光再遣哀祈,德威乃以狀聞。
己亥,劉光浚攻下平州,獲刺史張在吉。
五月壬寅朔,光浚進迫營州,刺史楊靖以城降。
乙巳,梁将楊師厚會劉守奇率大軍侵鎮州。
時帝之先鋒将史建瑭自趙州率五百騎入真定,師厚大掠鎮、冀之屬邑。
王熔告急于周德威,德威分兵赴援,師厚移軍寇滄州,張萬進懼,遂降于梁。
六月壬申朔,帝遣監軍張承業至幽州,與周德威會議軍事。
秋七月,承業與德威率千騎至幽州西,守光遣人持信箭一隻,乞修和好。
承業曰:「燕帥當令子弟一人為質則可。
」是日,燕将司全爽等十一人,并舉族來奔。
辛亥,德威進攻諸城門。
壬子,賊将楊師貴等五十人來降。
甲子,五院軍使李信攻下莫州。
時守光繼遣人乞降,将緩帝軍,陰令其将孟修、阮通謀于滄州節度使劉守奇,及求援于楊師厚,帝之遊騎擒其使以獻。
是月,帝會王镕于天長。
九月,劉守光率衆夜出,遂陷順州。
冬十月己巳朔,守光率七百騎、步軍五千夜入檀州。
庚午,周德威自涿州将兵蹑之。
壬申,守光自檀州南山而遁,德威追及,大敗之,獲大将李劉、張景紹及将吏八百五十人,馬一百五十匹。
守光得百餘騎遁入山谷,德威急馳,扼其城門,守光惟與親将李小喜等七騎奔入燕城。
己醜,守光遣牙将劉化修、周遵業等以書币哀祈德威。
庚寅,守光乘城以病告,複令人獻自乘馬玉
丙戌,會鎮、定之師進營祁溝。
庚子,次涿州,刺史劉知溫以城歸順。
德威進迫幽州,守光出兵拒戰,燕将王行方等以部下四百人來奔。
二月庚戌朔,梁祖大舉河南之衆以援守光,以陝州節度使楊師厚為招讨使,河南李周彜為副;青州賀德倫為應接使,郓州袁象先為副。
甲子,梁祖自洛陽趨魏州,遣楊師厚、李周彜攻鎮州之棗強,命賀德倫攻蓚縣。
三月壬午,梁祖自督軍攻棗強。
甲申,城陷,屠之。
時李存審與史建瑭以三千騎屯趙州,相與謀曰:「梁軍若不攻蓚城,必西攻深、冀。
吾王方北伐,以南鄙之事付我輩,豈可坐觀其弊。
」乃以八百騎趨冀州,扼下博橋,令史建瑭、李都督分道擒生。
翼日,諸軍皆至,獲刍牧者數百人,盡殺之;縱數人逸去,且告:「晉王至矣。
」建瑭與李都督各領百餘騎,旗幟軍号類梁軍,與刍牧者雜行,暮及賀德倫營門,殺守門者,縱火大呼,俘斬而旋。
又執刍牧者,斷其手,令回,梁軍乃夜遁。
蓚人持鋤櫌白梃追擊之,悉獲其辎重。
《通鑒·後梁紀》雲:帝燒營夜遁,迷失道,委曲行百五十裡。
戊子旦,乃至冀州。
蓚之耕者皆荷鋤奮挺逐之,委棄軍資器械,不可勝計。
梁祖聞之大駭,自棗強馳歸貝州,殺其将張正言、許從實、硃彥柔,以其亡師于蓚故也。
梁祖先抱痼疾,因是愈甚。
辛醜,滄州都将張萬進殺留後劉繼威,自為滄帥,遣人送款于梁,亦乞降于帝。
戊申,周德威遣李存晖攻瓦橋關,下之。
四月丁巳,梁祖自魏南歸,疾笃故也。
戊申,李嗣源攻瀛州,拔之。
五月乙卯朔,周德威大破燕軍于羊頭岡,擒大将單廷珪,斬首五千餘級。
德威自涿州進軍于幽州,營于城下。
閏月己酉,攻其西門,燕人出戰,敗之。
六月戊寅,梁祖為其子友珪所殺,友珪僭即帝位于洛陽。
秋八月,硃友珪遣其将韓勍、康懷英、牛存節率兵五萬,急攻河中。
硃友謙遣使來求援,帝命李存審率師救之。
十月癸未,帝自澤州路赴河中,遇梁将康懷英于平陽,破之,斬首千餘級,追至白徑嶺。
硃友謙會帝于猗氏,梁軍解圍而去。
庚申,周德威報劉守光三遣使乞和,不報。
丁卯,燕将趙行實來奔。
天祐十年春正月丁巳,周德威攻下順州,獲刺史王在思。
二月甲戌朔,攻下安遠軍,獲燕将一十八人。
庚寅,梁硃友珪為其将袁象先所殺,均王友貞即位于汴州。
丙申,周德威報,檀州刺史陳确以城降。
三月甲辰朔,收盧台軍。
乙醜,收古北口。
時居庸關使胡令珪等與諸戍将相繼挈族來奔。
丙寅,武州刺史高行珪遣使乞降。
時劉守光遣愛将元行欽收馬于山北,聞行珪有變,率戍兵攻行珪,行珪遣其弟行溫為質,且乞應援。
周德威遣李嗣源、李嗣本、安金全率兵救武州,降元行欽以歸。
四月甲申,燕将李晖等二十餘人舉族來奔。
德威攻幽州南門。
壬辰,劉守光遣使王遵化緻書哀祈于德威,德威戲遵化曰:「大燕皇帝尚未郊天,何怯劣如是耶!」守光再遣哀祈,德威乃以狀聞。
己亥,劉光浚攻下平州,獲刺史張在吉。
五月壬寅朔,光浚進迫營州,刺史楊靖以城降。
乙巳,梁将楊師厚會劉守奇率大軍侵鎮州。
時帝之先鋒将史建瑭自趙州率五百騎入真定,師厚大掠鎮、冀之屬邑。
王熔告急于周德威,德威分兵赴援,師厚移軍寇滄州,張萬進懼,遂降于梁。
六月壬申朔,帝遣監軍張承業至幽州,與周德威會議軍事。
秋七月,承業與德威率千騎至幽州西,守光遣人持信箭一隻,乞修和好。
承業曰:「燕帥當令子弟一人為質則可。
」是日,燕将司全爽等十一人,并舉族來奔。
辛亥,德威進攻諸城門。
壬子,賊将楊師貴等五十人來降。
甲子,五院軍使李信攻下莫州。
時守光繼遣人乞降,将緩帝軍,陰令其将孟修、阮通謀于滄州節度使劉守奇,及求援于楊師厚,帝之遊騎擒其使以獻。
是月,帝會王镕于天長。
九月,劉守光率衆夜出,遂陷順州。
冬十月己巳朔,守光率七百騎、步軍五千夜入檀州。
庚午,周德威自涿州将兵蹑之。
壬申,守光自檀州南山而遁,德威追及,大敗之,獲大将李劉、張景紹及将吏八百五十人,馬一百五十匹。
守光得百餘騎遁入山谷,德威急馳,扼其城門,守光惟與親将李小喜等七騎奔入燕城。
己醜,守光遣牙将劉化修、周遵業等以書币哀祈德威。
庚寅,守光乘城以病告,複令人獻自乘馬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