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三 莊宗紀一
關燈
小
中
大
!」因投刃泣下。
數日,廷隐閉城殺鎮兵數千人,遂登陴拒守,王镕方命公立攻之,即有備矣。
及柏鄉之敗,兩州之人悉為奴擄,老弱者皆坑之。
己亥,遣史建瑭、周德威徇地于邢、魏,先馳檄以谕之。
《冊府元龜》載晉王谕邢、洺、魏、博、衛、滑諸郡縣檄。
天祐八年正月,周德威等破賊,徇地邢、洺,先馳檄谕邢、洺、魏、博、衛、滑諸郡縣曰:「王室遇屯,七廟被陵夷之酷;昊天不吊,萬民罹塗炭之災。
必有英主奮庸,忠臣仗順,斬長鲸而清四海,靖襖祲以泰三靈。
予位忝維城,任當分阃,念茲颠覆,讵可宴安。
故仗桓、文輔合之規,問羿、浞兇狂之罪。
逆溫砀山庸隸,巢孽餘兇,當僖宗奔播之初,我太祖掃平之際,束身泥首,請命牙門,苞藏奸詐之心,惟示婦人之态。
我太祖俯憐窮鳥,曲為開懷,特發表章,請帥梁汴,才出萑蒲之澤,便居茅社之尊,殊不感恩,遽行猜忍。
我國家祚隆周、漢,迹盛伊、唐,二十聖之基,三百年之文物。
外則五侯九伯,内則百辟千官,或代襲簪纓,或門傳忠孝,皆遭陷害,永抱沉冤。
且鎮、定兩籓,國家巨鎮,冀安民而保族,鹹屈節以稱籓。
逆溫唯伏陰謀,專行不義,欲全吞噬,先據屬州。
趙州特發使車,來求援助。
予情惟蕩寇,義切親仁,躬率賦輿,赴茲盟約。
賊将王景仁将兵十萬,屯據柏鄉,遂驅三鎮之師,授以七擒之略。
鹳鵝才列,枭獍大奔,易如走坂之丸,勢若燎原之火。
僵屍仆地,流血成川。
組甲雕戈,皆投草莽,謀夫猛将,盡作俘囚。
群兇既快于天誅,大憝須垂于鬼錄。
今則選搜兵甲,簡練車徒,乘勝長驅,翦除元惡。
凡爾魏、博、邢、洺之衆,感恩懷義之人,乃祖乃孫,為聖唐赤子,豈徇虎狼之黨,遂忘覆載之恩。
蓋以封豕長蛇,憑陵薦食,無方逃難,遂被脅從。
空嘗膽以銜冤,竟無門而雪憤,既聞告捷,想所慰懷。
今義旅徂征,止于招撫。
昔耿純焚廬而向順,蕭何舉族以從軍,皆審料興亡,能圖富貴,殊勳茂業,翼子贻孫,轉禍見機,決在今日。
若能詣轅門而效順,開城堡以迎降,長官則改補官資,百姓則優加賞賜,所經诖誤,更不推窮。
三鎮諸軍,已申嚴令,不得焚燒廬舍,剽掠馬牛,但仰所在生靈,各安耕織。
予恭行天罰,罪止元兇,已外歸明,一切不問,凡爾士衆,鹹諒予懷。
」帝禦親軍南征。
庚子,至洺州,梁祖令其将徐仁浦将兵五百,夜入邢州。
張承 業、李存璋以三鎮步兵攻邢州,遣周德威、史建瑭将三千騎,長驅至澶魏,帝與李嗣源率親軍繼進。
二月戊午,師次洹水,周德威進至臨河。
己未,魏帥羅周翰出兵五千,塞石灰窯口,周德威以騎掩擊,迫入觀音門。
是日,王師迫魏州,帝舍于狄公祠西。
周翰閉壁自固,帝軍攻之,其城幾陷。
帝歎曰:「予為兒童時,從先王渡河,今其忘矣。
方春桃花水滿,思一觀之,誰從予者?」癸亥,帝觀河于黎陽。
是時,梁祖發兵萬餘将渡河,聞王師至,棄舟而退。
黎陽都将張從楚、曹儒以部下兵三千人來降,立其軍為左右匡霸使。
乙醜,周德威自臨清徇地貝郡,攻博州,下東武、朝城。
時澶州刺史張可臻棄城而遁,遂攻黎陽,下臨河、淇門。
庚午,梁祖在洛,聞王師将攻河陽,率親軍屯白馬坡。
壬申,帝下令班師。
帝至趙州,王镕迎谒。
翼日,大飨諸軍。
壬午,帝發趙州,歸晉陽,留周德威戍趙州。
三月己醜,鎮、定州各遣使言幽州劉守光兇僭之狀,請推為尚父,以稔其惡。
乙未,帝至晉陽宮,召監軍張承業諸将等議幽州之事,乃遣牙将戴漢超赍墨制并六鎮書,推劉守光為尚書令、尚父;守光由是兇熾日甚,遂邀六鎮奉冊。
五月,六鎮使至幽州,梁使亦集。
《通鑒考異》引《莊宗實錄》雲:三月己醜,鎮州遣押衙劉光業至,言劉守光兇淫縱毒,欲自尊大,請稔其惡以咎之,推為尚父。
乙未,上至晉陽宮,召張承業諸将等議讨燕之謀,諸将亦雲宜稔其惡。
上令押衙戴漢超持墨制及六鎮書如幽州,其辭曰:「天祐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天德軍節度使宋瑤、振武節度使周德威、昭義節度使李嗣昭、易定節度使王處直、鎮州節度使王镕、河東節度使尚書令晉王謹奉冊進盧龍橫海等軍節度、檢校大尉、中書令、燕王為尚書令、尚父。
」五月,六鎮使至,汴使亦集。
六月,守光令有司定尚父、采訪使議。
是月,梁祖遣都招讨使楊師厚将兵三萬屯邢州,帝令李嗣昭出師掠相、衛而還。
秋七月,帝會王镕于承天軍。
镕,武皇之友也,帝奉之盡敬,捧卮酒為壽,镕亦捧酒醻帝。
镕幼子昭誨從行,因許為婚。
八月甲子,幽州劉守光僭稱大燕皇帝,年号應天。
九月庚子,梁祖将親軍自洛渡河而北,至相州,聞帝軍未出,乃止。
十月,幽州劉守光殺帝之行人李承勳,忿其不行朝禮也。
十一月辛醜,燕人侵易、定,王處直來告難。
十二月甲子,帝遣周德威、劉光浚、李嗣源及諸将率蕃漢之兵發晉陽,伐劉守光于幽州。
數日,廷隐閉城殺鎮兵數千人,遂登陴拒守,王镕方命公立攻之,即有備矣。
及柏鄉之敗,兩州之人悉為奴擄,老弱者皆坑之。
己亥,遣史建瑭、周德威徇地于邢、魏,先馳檄以谕之。
《冊府元龜》載晉王谕邢、洺、魏、博、衛、滑諸郡縣檄。
天祐八年正月,周德威等破賊,徇地邢、洺,先馳檄谕邢、洺、魏、博、衛、滑諸郡縣曰:「王室遇屯,七廟被陵夷之酷;昊天不吊,萬民罹塗炭之災。
必有英主奮庸,忠臣仗順,斬長鲸而清四海,靖襖祲以泰三靈。
予位忝維城,任當分阃,念茲颠覆,讵可宴安。
故仗桓、文輔合之規,問羿、浞兇狂之罪。
逆溫砀山庸隸,巢孽餘兇,當僖宗奔播之初,我太祖掃平之際,束身泥首,請命牙門,苞藏奸詐之心,惟示婦人之态。
我太祖俯憐窮鳥,曲為開懷,特發表章,請帥梁汴,才出萑蒲之澤,便居茅社之尊,殊不感恩,遽行猜忍。
我國家祚隆周、漢,迹盛伊、唐,二十聖之基,三百年之文物。
外則五侯九伯,内則百辟千官,或代襲簪纓,或門傳忠孝,皆遭陷害,永抱沉冤。
且鎮、定兩籓,國家巨鎮,冀安民而保族,鹹屈節以稱籓。
逆溫唯伏陰謀,專行不義,欲全吞噬,先據屬州。
趙州特發使車,來求援助。
予情惟蕩寇,義切親仁,躬率賦輿,赴茲盟約。
賊将王景仁将兵十萬,屯據柏鄉,遂驅三鎮之師,授以七擒之略。
鹳鵝才列,枭獍大奔,易如走坂之丸,勢若燎原之火。
僵屍仆地,流血成川。
組甲雕戈,皆投草莽,謀夫猛将,盡作俘囚。
群兇既快于天誅,大憝須垂于鬼錄。
今則選搜兵甲,簡練車徒,乘勝長驅,翦除元惡。
凡爾魏、博、邢、洺之衆,感恩懷義之人,乃祖乃孫,為聖唐赤子,豈徇虎狼之黨,遂忘覆載之恩。
蓋以封豕長蛇,憑陵薦食,無方逃難,遂被脅從。
空嘗膽以銜冤,竟無門而雪憤,既聞告捷,想所慰懷。
今義旅徂征,止于招撫。
昔耿純焚廬而向順,蕭何舉族以從軍,皆審料興亡,能圖富貴,殊勳茂業,翼子贻孫,轉禍見機,決在今日。
若能詣轅門而效順,開城堡以迎降,長官則改補官資,百姓則優加賞賜,所經诖誤,更不推窮。
三鎮諸軍,已申嚴令,不得焚燒廬舍,剽掠馬牛,但仰所在生靈,各安耕織。
予恭行天罰,罪止元兇,已外歸明,一切不問,凡爾士衆,鹹諒予懷。
」帝禦親軍南征。
庚子,至洺州,梁祖令其将徐仁浦将兵五百,夜入邢州。
張承 業、李存璋以三鎮步兵攻邢州,遣周德威、史建瑭将三千騎,長驅至澶魏,帝與李嗣源率親軍繼進。
二月戊午,師次洹水,周德威進至臨河。
己未,魏帥羅周翰出兵五千,塞石灰窯口,周德威以騎掩擊,迫入觀音門。
是日,王師迫魏州,帝舍于狄公祠西。
周翰閉壁自固,帝軍攻之,其城幾陷。
帝歎曰:「予為兒童時,從先王渡河,今其忘矣。
方春桃花水滿,思一觀之,誰從予者?」癸亥,帝觀河于黎陽。
是時,梁祖發兵萬餘将渡河,聞王師至,棄舟而退。
黎陽都将張從楚、曹儒以部下兵三千人來降,立其軍為左右匡霸使。
乙醜,周德威自臨清徇地貝郡,攻博州,下東武、朝城。
時澶州刺史張可臻棄城而遁,遂攻黎陽,下臨河、淇門。
庚午,梁祖在洛,聞王師将攻河陽,率親軍屯白馬坡。
壬申,帝下令班師。
帝至趙州,王镕迎谒。
翼日,大飨諸軍。
壬午,帝發趙州,歸晉陽,留周德威戍趙州。
三月己醜,鎮、定州各遣使言幽州劉守光兇僭之狀,請推為尚父,以稔其惡。
乙未,帝至晉陽宮,召監軍張承業諸将等議幽州之事,乃遣牙将戴漢超赍墨制并六鎮書,推劉守光為尚書令、尚父;守光由是兇熾日甚,遂邀六鎮奉冊。
五月,六鎮使至幽州,梁使亦集。
《通鑒考異》引《莊宗實錄》雲:三月己醜,鎮州遣押衙劉光業至,言劉守光兇淫縱毒,欲自尊大,請稔其惡以咎之,推為尚父。
乙未,上至晉陽宮,召張承業諸将等議讨燕之謀,諸将亦雲宜稔其惡。
上令押衙戴漢超持墨制及六鎮書如幽州,其辭曰:「天祐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天德軍節度使宋瑤、振武節度使周德威、昭義節度使李嗣昭、易定節度使王處直、鎮州節度使王镕、河東節度使尚書令晉王謹奉冊進盧龍橫海等軍節度、檢校大尉、中書令、燕王為尚書令、尚父。
」五月,六鎮使至,汴使亦集。
六月,守光令有司定尚父、采訪使議。
是月,梁祖遣都招讨使楊師厚将兵三萬屯邢州,帝令李嗣昭出師掠相、衛而還。
秋七月,帝會王镕于承天軍。
镕,武皇之友也,帝奉之盡敬,捧卮酒為壽,镕亦捧酒醻帝。
镕幼子昭誨從行,因許為婚。
八月甲子,幽州劉守光僭稱大燕皇帝,年号應天。
九月庚子,梁祖将親軍自洛渡河而北,至相州,聞帝軍未出,乃止。
十月,幽州劉守光殺帝之行人李承勳,忿其不行朝禮也。
十一月辛醜,燕人侵易、定,王處直來告難。
十二月甲子,帝遣周德威、劉光浚、李嗣源及諸将率蕃漢之兵發晉陽,伐劉守光于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