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二 武皇紀下

關燈
門陷承天軍,又陷遼州,進軍榆次。

    武皇令周德威擊之,敗汴軍于洞渦驿,叔琮棄營而遁,德威追擊,出石曾關,殺千餘人。

    汴人複陷澤州。

    五月,武皇令都指揮使李君慶将兵收澤、潞,為汴軍所敗而還。

    以李嗣昭為都指揮使,進攻潞州。

    八月,嗣昭營于潞州城下,前鋒下澤州。

    時汴将賀德倫、張歸厚等守潞州。

    是月,德倫等棄城而遁,潞州平。

    九月,武皇表汾州刺史孟遷為潞州節度使。

     光化三年,汴軍大寇河朔,幽州劉仁恭乞師,武皇遣周德威帥五千騎以援之。

    七月,李嗣昭攻堯山,至内丘,敗汴軍于沙河;進攻洺州,下之。

    九月,汴帥自将兵三萬圍洺州,嗣昭棄城而歸,葛從周設伏于青山口,嗣昭之軍不利。

    十月,汴人乘勝寇鎮、定,鎮、定懼,皆納賂于汴。

    是時,周德威與燕軍劉守光敗汴人二萬于望都,聞定州王郜來奔,乃班師。

    是月,天子加武皇實封一百戶。

    遣李嗣昭率步騎三萬攻懷州,下之。

    進攻河陽,汴将閻寶率軍來援,嗣昭退保懷州。

     天複元年正月,汴将張存敬攻陷晉、绛二州,以兵二萬屯绛州,以扼援路。

    二月,張存敬迫河中,王珂告急于武皇,使者相望于路。

    邠國夫人,武皇愛女也,亦以書至,懇切求援。

    武皇報曰:「賊阻道路,衆寡不敵,救爾即與爾兩亡,可與王郎棄城歸朝。

    」珂遂送款于張存敬。

    三月,汴帥自大梁至河中,王珂遂出迎,尋徙于汴。

    天子以汴帥兼鎮河中,武皇自是不複能援京師,霸業由是中否。

     四月,汴将氏叔琮率兵五萬自太行路寇澤、潞,魏博大将張文恭領軍自新口入,葛從周領兗、郓之衆自土門入,張歸厚以邢、洺之衆自馬嶺入,定州王處直之衆自飛狐入,侯言以晉、绛之兵自陰地入。

    氏叔琮、康懷英營于澤州之昂車。

    武皇令李嗣昭将三千騎赴澤州援李存璋,而歸賀德倫。

    氏叔琮軍至潞州,孟遷開門迎,沁州刺史蔡訓亦以城降于汴,氏叔琮悉其衆趨石會關。

    是時,偏将李審建先統兵三千在潞州,亦與孟遷降于汴;及叔琮之入寇也,審建為其鄉導。

    汴人營于洞渦,别将白奉國與鎮州大将石公立自井陉入,陷承天軍。

    及攻壽陽,遼州刺史張鄂以城降于汴,都人大恐。

    時霖雨積旬,汴軍屯聚既衆,刍糧不給,複多痢瘧,師人多死。

    時大将李嗣昭、李嗣源每夜率骁騎突營掩殺,敵衆恐懼。

      五月,汴軍皆退。

    氏叔琮軍出石會,周德威、李嗣昭以精騎五千蹑之,殺戮萬計。

    初,汴軍之将入寇也,汾州刺史李瑭據城叛,以連汴人,至是武皇令李嗣昭、李存審将兵讨之。

    是歲,并、汾饑,粟暴貴,人多附瑭為亂,嗣昭悉力攻城,三日而拔,擒李瑭等斬于晉陽市。

    氏叔琮既旋軍,過潞州,擄孟遷以歸。

    汴帥以丁會為潞州節度使。

     六月,遣李嗣昭、周德威将兵出陰地,攻慈、隰二郡,隰州刺史唐禮、慈州刺史張瑰并以城來降。

    武皇以汴寇方盛,難以兵服,佯降心以緩其謀,乃遣牙将張特持币馬書檄以谕之,陳當時利害,請複舊好。

    十一月壬子,汴帥營于渭濱。

    甲寅,天子出幸鳳翔。

    《新唐書》:帝如鳳翔,李茂貞、韓全誨請召克用入衛,克用間道遣使者奔問,并诒書全忠,勸還汴,全忠不答。

    武皇遣李嗣昭率兵三千自沁州趨平陽,遇汴軍于晉州北,斬首五百級。

     天複二年二月,李嗣昭、周德威領大軍自慈、隰進攻晉、绛,營于蒲縣。

    乙未,汴将硃友甯、氏叔琮将兵十萬,營于蒲縣之南。

    乙巳,汴帥自領軍至晉州,德威之軍大恐。

    三月丁巳,有虹貫德威之營。

    戊午,氏叔琮率軍來戰,德威逆擊,為汴人所敗,兵仗、辎車委棄殆盡。

    硃友甯長驅至汾州,慈、隰二州複為汴人所據。

    辛酉,汴軍營于晉陽之西北,攻城西門,周德威、李嗣昭緣山保其餘衆而旋。

    武皇驅丁壯登陴拒守,汴軍攻城日急;武皇召李嗣昭、周德威等謀将出奔雲州,嗣昭以為不可。

    李存信堅請且入北蕃,續圖進取,嗣昭等固争之,太妃劉氏亦極言于内,乃止。

    居數日,亡散之士複集,軍城稍安。

    李嗣昭與李嗣源夜入汴軍,斬将搴旗,敵人扞禦不暇,自相驚擾。

    丁卯,硃友甯燒營而遁,周德威追至白壁關,俘斬萬計,因收複慈、隰、汾等三州。

      天複三年正月,天子自鳳翔歸京。

    五月,雲州都将王敬晖殺刺史劉再立,以城歸于劉仁恭。

    武皇遣李嗣昭讨之,仁恭遣将以兵五萬來援雲州,嗣昭退保樂安,燕人擄敬晖,棄城而去。

    武皇怒,笞嗣昭及李存審而削其官。

    是時,親軍萬衆皆邊部人,動違紀律,人甚苦之,左右或以為言。

    武皇曰:「此輩膽略過人,數十年從吾征伐,比年以來,國藏空竭,諸軍之家賣馬自給。

    今四方諸侯皆懸重賞以募勇士,吾若束之以法,急則棄吾,吾安能獨保此乎!俟時開運泰,吾固自能處置矣。

    」 天祐元年閏四月,汴帥迫天子遷都于洛陽。

    《新唐書》:帝東遷,诏至太原,克用泣謂其下曰:「乘輿不複西矣!」遣使者奔問行在。

    五月乙醜,天子制授武皇葉盟同力功臣,加食邑三千戶,實封三百戶。

    八月,汴帥遣硃友恭弑昭宗于洛陽宮,輝王即位。

    告哀使至晉陽,武皇南向恸哭,三軍缟素。

      天祐二年春,契丹安巴堅始盛,武皇召之,安巴堅領部族三凡十萬至雲州,與武皇會于雲州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