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二 武皇紀下
關燈
小
中
大
景福元年正月,鎮州王镕恃燕人之援,率兵十餘萬攻邢州之堯山。
武皇遣李存信将兵應援,李存孝素與存信不協,遞相猜貳,留兵不進。
武皇又遣李嗣勳、李存審将兵援之,大破燕、趙之衆,斬首三萬,收其軍實。
三月,武皇進軍渡滹沱,攻栾城,下鼓城、藁城。
四月,燕軍寇雲、代,武皇班師。
八月,赫連铎誘幽州李匡威之衆八萬,寇天成軍,遂攻雲州,營于州北,連亘數裡。
武皇潛軍入于雲州,诘旦,出騎軍以擊之,斬獲數萬,李匡威燒營而遁。
十月,邢州李存孝叛,納款于梁,李存信構之也。
景福二年春,大舉以伐王镕,以其通好于李存孝也。
二月,攻天長鎮,旬日不下。
王镕出師三萬來援,武皇逆戰于叱日嶺下,鎮人敗,斬首萬餘級。
時歲饑,軍乏食,脯屍肉而食之。
進軍下井陉,李存孝将兵夜入鎮州,鎮人乞師于汴;汴帥方攻時溥,不暇應之。
乃求援于幽州,李匡威率兵赴之,武皇乃班師。
七月,武皇讨李存孝于邢州,遂攻平山,渡滹水,攻鎮州。
王镕懼,以帛五十萬犒軍,請修舊好,仍以鎮、冀之師助擊存孝,許之。
武皇進圍邢州。
十二月,武皇狩于近郊,獲白兔,有角長三寸。
乾甯元年三月,邢州李存孝出城首罪,絷歸太原,轘于市。
邢、洺、磁三州平。
武皇表馬師素為邢州節度使。
五月,郓州節度使硃瑄為汴軍所攻,遣使來乞師。
武皇遣騎将安福順、安福應、安福遷督精騎五百,假道于魏州以應之。
九月,潞州節度使康君立以鸩死。
十月,武皇自晉陽率師伐幽州。
初,李匡俦奪據兄位,燕人多不義之,安塞軍戍将劉仁恭挈族歸于武皇,武皇遇之甚厚。
仁恭數進畫于蓋寓,言幽州可取之狀,願得兵一萬,指期平定。
武皇方讨李存孝于邢州,辍兵數千,欲納仁恭,不利而還。
匡俦由是驕怠,數犯邊境,武皇怒,故率軍以讨之。
是時,雲州吐渾赫連铎、白義誠并來歸,命皆笞而釋之。
十一月,進攻武州。
甲寅,攻新州。
十二月,李匡俦命大将率步騎六萬救新州;武皇選精甲逆戰,燕軍大敗,斬首萬餘級,生獲将領百餘人,曳練徇于新州城下。
是夜,新州降。
辛亥,進攻妫州。
壬子,燕兵複合于居庸關拒戰,武皇命精騎以疲之,令步将李存審由他道擊之,自午至晡,燕軍複敗。
甲寅,李匡俦攜其族棄城而遁,将之滄州,随行辎車,臧獲妓妾甚衆。
滄帥盧彥威利其貨,以兵攻匡俦于景城,殺之,蓋擄其衆。
丙辰,進軍幽州,其守城大将請降,武皇令李存審與劉仁恭入城撫勞,居人如故,市不改肆,封府庫以迎武皇。
乾甯二年正月,武皇在幽州,命李存審、劉仁恭徇諸屬郡。
二月,以仁恭為權幽州留後,從燕人之請也。
留腹心燕留德等十餘人分典軍政,武皇遂班師,凡駐幽州四十日。
六月,武皇率蕃漢之師自晉陽趨三輔,讨鳳翔李茂貞、邠州王行瑜、華州韓建之亂。
先是,三帥稱兵向阙,同弱王室,殺害宰輔。
時河中節度使王重盈卒,重榮之子珂,即武皇之子婿也,權典軍政。
其兄珙為陝州節度使,瑤為绛州刺史,與珂争河中,遂訴于岐、邠、華三鎮,言珂本蒼頭,不當襲位。
珂亦訴于武皇,武皇上表保薦珂,乞授河中旄钺,诏可之。
三帥遂以兵入觐,大掠京師,請授王珂同州節度使,王瑤河中節度使,天子亦許之。
武皇遂舉兵表三帥之罪,複移檄三鎮,三鎮大懼。
是月,次绛州,刺史王瑤登陴拒命,武皇攻之,旬日而拔,斬王瑤于軍門,誅其黨千餘人。
七月,次河中,王珂迎谒于路。
己未,同州節度使王行約棄城奔京師,與左軍兵士劫掠西市,都民大擾。
行約,即行瑜弟也。
庚申,樞密使駱全瓘以武皇之軍将至,請天子幸。
右軍指揮使李繼鵬,茂貞假子也,本姓閻,名珪,與全瓘謀劫天子幸鳳翔。
左軍指揮使王行實,亦行瑜之弟也,與劉景宣欲劫天子幸邠州。
兩軍相攻,縱火燒内門,煙火蔽天。
天子急诏鹽州六都兵士,令追殺亂兵,左右軍退走。
王行瑜、李茂貞聲言自來迎駕,天子懼,出幸南山,駐跸于莎城。
是夜,熒惑犯心。
壬戌,武皇進收同州,聞天子幸石門,遣判官王瑰奉表奔問,天子遣使賜诏,令與王珂同讨邠、鳳。
時武皇方攻華州,俄聞李茂貞領兵士三萬至盩啡,王行瑜領兵至興平,欲往石門迎駕,乃解華州之圍,進營渭橋。
天子遣延王戒丕、丹王允赍诏,促武皇兵直抵邠、鳳。
八月乙酉,供奉官張承業赍诏告谕。
泾帥張铛已領步騎三萬于京西北,扼邠、岐之路。
武皇進營渭北,遣史俨将三千騎往石門扈駕,遣李存信、李存審會鄜延之兵攻行瑜之梨園寨。
天子削奪行瑜官爵,以武皇為天下兵馬都招讨使,以鄜州李思孝為北面招讨使,以泾州張铛為西南面招讨使。
天子又遣延王、丹王賜武皇禦衣及大将茶酒、弓矢,命二王兄事武皇。
延王傳天子密旨雲:「日昨非卿至此,已為賊庭行酒之人矣。
所慮者二兇締合,卒難翦除,且欲姑息茂貞,令與卿修好,俟枭斬行瑜,更與卿商量。
」武皇上表,請駕還京。
令李存節領二千騎于京西北,以防邠賊奔突。
辛亥,天子還宮,加武皇守太師、中書令、邠甯四面行營都統。
時王行瑜弟兄固守梨園寨,我
武皇遣李存信将兵應援,李存孝素與存信不協,遞相猜貳,留兵不進。
武皇又遣李嗣勳、李存審将兵援之,大破燕、趙之衆,斬首三萬,收其軍實。
三月,武皇進軍渡滹沱,攻栾城,下鼓城、藁城。
四月,燕軍寇雲、代,武皇班師。
八月,赫連铎誘幽州李匡威之衆八萬,寇天成軍,遂攻雲州,營于州北,連亘數裡。
武皇潛軍入于雲州,诘旦,出騎軍以擊之,斬獲數萬,李匡威燒營而遁。
十月,邢州李存孝叛,納款于梁,李存信構之也。
景福二年春,大舉以伐王镕,以其通好于李存孝也。
二月,攻天長鎮,旬日不下。
王镕出師三萬來援,武皇逆戰于叱日嶺下,鎮人敗,斬首萬餘級。
時歲饑,軍乏食,脯屍肉而食之。
進軍下井陉,李存孝将兵夜入鎮州,鎮人乞師于汴;汴帥方攻時溥,不暇應之。
乃求援于幽州,李匡威率兵赴之,武皇乃班師。
七月,武皇讨李存孝于邢州,遂攻平山,渡滹水,攻鎮州。
王镕懼,以帛五十萬犒軍,請修舊好,仍以鎮、冀之師助擊存孝,許之。
武皇進圍邢州。
十二月,武皇狩于近郊,獲白兔,有角長三寸。
乾甯元年三月,邢州李存孝出城首罪,絷歸太原,轘于市。
邢、洺、磁三州平。
武皇表馬師素為邢州節度使。
五月,郓州節度使硃瑄為汴軍所攻,遣使來乞師。
武皇遣騎将安福順、安福應、安福遷督精騎五百,假道于魏州以應之。
九月,潞州節度使康君立以鸩死。
十月,武皇自晉陽率師伐幽州。
初,李匡俦奪據兄位,燕人多不義之,安塞軍戍将劉仁恭挈族歸于武皇,武皇遇之甚厚。
仁恭數進畫于蓋寓,言幽州可取之狀,願得兵一萬,指期平定。
武皇方讨李存孝于邢州,辍兵數千,欲納仁恭,不利而還。
匡俦由是驕怠,數犯邊境,武皇怒,故率軍以讨之。
是時,雲州吐渾赫連铎、白義誠并來歸,命皆笞而釋之。
十一月,進攻武州。
甲寅,攻新州。
十二月,李匡俦命大将率步騎六萬救新州;武皇選精甲逆戰,燕軍大敗,斬首萬餘級,生獲将領百餘人,曳練徇于新州城下。
是夜,新州降。
辛亥,進攻妫州。
壬子,燕兵複合于居庸關拒戰,武皇命精騎以疲之,令步将李存審由他道擊之,自午至晡,燕軍複敗。
甲寅,李匡俦攜其族棄城而遁,将之滄州,随行辎車,臧獲妓妾甚衆。
滄帥盧彥威利其貨,以兵攻匡俦于景城,殺之,蓋擄其衆。
丙辰,進軍幽州,其守城大将請降,武皇令李存審與劉仁恭入城撫勞,居人如故,市不改肆,封府庫以迎武皇。
乾甯二年正月,武皇在幽州,命李存審、劉仁恭徇諸屬郡。
二月,以仁恭為權幽州留後,從燕人之請也。
留腹心燕留德等十餘人分典軍政,武皇遂班師,凡駐幽州四十日。
六月,武皇率蕃漢之師自晉陽趨三輔,讨鳳翔李茂貞、邠州王行瑜、華州韓建之亂。
先是,三帥稱兵向阙,同弱王室,殺害宰輔。
時河中節度使王重盈卒,重榮之子珂,即武皇之子婿也,權典軍政。
其兄珙為陝州節度使,瑤為绛州刺史,與珂争河中,遂訴于岐、邠、華三鎮,言珂本蒼頭,不當襲位。
珂亦訴于武皇,武皇上表保薦珂,乞授河中旄钺,诏可之。
三帥遂以兵入觐,大掠京師,請授王珂同州節度使,王瑤河中節度使,天子亦許之。
武皇遂舉兵表三帥之罪,複移檄三鎮,三鎮大懼。
是月,次绛州,刺史王瑤登陴拒命,武皇攻之,旬日而拔,斬王瑤于軍門,誅其黨千餘人。
七月,次河中,王珂迎谒于路。
己未,同州節度使王行約棄城奔京師,與左軍兵士劫掠西市,都民大擾。
行約,即行瑜弟也。
庚申,樞密使駱全瓘以武皇之軍将至,請天子幸。
右軍指揮使李繼鵬,茂貞假子也,本姓閻,名珪,與全瓘謀劫天子幸鳳翔。
左軍指揮使王行實,亦行瑜之弟也,與劉景宣欲劫天子幸邠州。
兩軍相攻,縱火燒内門,煙火蔽天。
天子急诏鹽州六都兵士,令追殺亂兵,左右軍退走。
王行瑜、李茂貞聲言自來迎駕,天子懼,出幸南山,駐跸于莎城。
是夜,熒惑犯心。
壬戌,武皇進收同州,聞天子幸石門,遣判官王瑰奉表奔問,天子遣使賜诏,令與王珂同讨邠、鳳。
時武皇方攻華州,俄聞李茂貞領兵士三萬至盩啡,王行瑜領兵至興平,欲往石門迎駕,乃解華州之圍,進營渭橋。
天子遣延王戒丕、丹王允赍诏,促武皇兵直抵邠、鳳。
八月乙酉,供奉官張承業赍诏告谕。
泾帥張铛已領步騎三萬于京西北,扼邠、岐之路。
武皇進營渭北,遣史俨将三千騎往石門扈駕,遣李存信、李存審會鄜延之兵攻行瑜之梨園寨。
天子削奪行瑜官爵,以武皇為天下兵馬都招讨使,以鄜州李思孝為北面招讨使,以泾州張铛為西南面招讨使。
天子又遣延王、丹王賜武皇禦衣及大将茶酒、弓矢,命二王兄事武皇。
延王傳天子密旨雲:「日昨非卿至此,已為賊庭行酒之人矣。
所慮者二兇締合,卒難翦除,且欲姑息茂貞,令與卿修好,俟枭斬行瑜,更與卿商量。
」武皇上表,請駕還京。
令李存節領二千騎于京西北,以防邠賊奔突。
辛亥,天子還宮,加武皇守太師、中書令、邠甯四面行營都統。
時王行瑜弟兄固守梨園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