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一 武皇紀上

關燈
将兵赴援,李存孝率精騎逆戰于溫縣。

    汴人既扼太行之路,存孝殿軍而退。

    騎将安休休以戰不利,奔于蔡。

    武皇以罕之為澤州刺史,遙領河陽節度使。

    十月,邢州孟方立遣大将奚忠信将兵三萬寇遼州,武皇大破之,斬首萬級,生擒奚忠信。

     龍紀元年五月,遣李罕之、李存孝攻邢州。

    六月,下磁州。

    邢将馬溉率兵數萬來拒戰,罕之敗之于琉璃陂,生擒馬溉,徇于城下。

    孟方立恚恨,飲鸩而死。

    三軍立其侄遷為留後,使求援于汴。

    汴将王虔裕率精甲數百入于邢州,罕之等班師。

     大順元年,遣李存孝攻邢州,孟遷以邢、洺、磁三州降,執汴将王虔裕三百人以獻。

    武皇徙孟遷于太原,以安金俊為邢洺團練使。

    三月,昭義軍節度使李克修卒,以李克恭為潞州節度使。

    是月,武皇攻雲州,拔其東城。

    赫連铎求援于燕,燕帥李匡威将兵三萬以赴之,戰于城下,燕軍大敗。

    時徐州時溥為汴軍所攻,遣使來求援,武皇命石君和由兗、郓以赴之。

     五月,潞州軍亂,殺節度使李克恭,州人推牙将安居受為留後,南結汴将。

    時潞之小将馮霸擁叛徒三千騎駐于沁水,居受使人召之,馮霸不至。

    居受懼,出奔至長子,為村胥所殺,傳首于霸;霸遂入潞州,自為留後。

    武皇遣大将康君立、李存孝等攻之,汴将硃崇節、葛從周率兵入潞州以固之。

    是時,幽州李匡威、雲州赫連铎與汴帥協謀,連上表請加兵于太原,宰相張浚、孔緯贊成其事。

    六月,天子削奪武皇官爵,以張浚為招讨使,以京兆尹孫揆為副,華州韓建為行營都虞候,以汴帥為河東南面招讨使,幽州李匡威為河東北面招讨使,雲州赫連铎為副。

    汴将硃友裕将兵屯晉、绛,時汴軍已據潞州,又遣大将李谠等率軍數萬,急攻澤州,武皇遣李存孝自潞州将三千騎以援之。

    汴将鄧季筠以一軍犯陣,存孝追擊,擒其都将十數人,獲馬千餘匹。

    是夜,李谠收軍而退,大軍掩擊至馬牢關,斬首萬餘級,追襲至懷州而還。

    存孝複引軍攻潞州。

     八月,存孝擒新授昭義節度使孫揆。

    初,朝廷授揆節钺,以本軍取刀黃嶺路赴任,存孝偵知之,引騎三百伏于長子縣崖谷間。

    揆建牙持節,褒衣大蓋,擁衆而行,存孝突出谷口,遂擒揆及中使韓歸範,并将校五百人。

    存孝械揆等,以組練系之,環于潞州,遂獻于武皇。

    武皇謂揆曰:「公搢紳之士,安言徐步可至達官,何用如是!」揆無以對,令系于晉陽獄。

    武皇将用為副使,使人誘之,揆言不遜,遂殺之。

     九月,汴将葛從周棄潞州而遁,武皇以康君立為潞州節度使,以李存孝為汾州刺史。

    十月,張浚之師入晉州,遊軍至汾、隰。

    武皇遣薛鐵山、李承嗣将騎三千出陰地關,營于洪洞,遣李存孝将兵五千,營于趙城。

    華州韓建以壯士三百人冒犯存孝之營,存孝追擊,直壓晉州西門,張浚之師出戰,為存孝所敗,自是閉壁不出。

    存孝引軍攻绛州。

    十二月,晉州刺史張行恭棄城而奔,韓建、張浚由含山路遁去。

     大順二年春正月,武皇上章申理,其略曰:「臣今身無官爵,名是罪人,不敢歸陛下籓方,且欲于河中寄寓,進退行止,伏候聖裁。

    」天子尋就加守中書令。

    《歐陽史》:二月,複拜克用河東節度使、隴西郡王,加檢校太師、兼中書令。

    是月,魏博為汴将葛從周所寇,節度使羅宏信遣使來求援,武皇出師以赴之。

     三月,邢州節度使安知建叛,奔青州。

    天子以知建為神武統軍,自棣州溯河歸朝。

    郓州硃瑄邀斬于河上,傳首晉陽。

    以李存孝為邢州節度使。

    四月,武皇大舉兵讨赫連铎于雲州,遣騎将薛阿檀率前軍以進攻,武皇設伏兵于禦河之上,大破之,因塹守其城。

    七月,武皇進軍柳會,赫連铎力屈食盡,奔于吐渾部,遂歸幽州,雲州平。

    武皇表石善友為大同軍防禦使。

    邢州節度使李存孝以鎮州王熔托附汴人,謀亂河朔,北連燕寇,請乘雲、代之捷,平定燕、趙,武皇然之。

    八月,大搜于晉陽,遂南巡澤、潞,略地懷、孟,河陽趙克裕望風送款,請修鄰好。

    九月,蒐于邢州。

    十月,李存孝董前軍攻臨城,鎮人五萬營于臨城西北龍尾崗。

    武皇令李存審、李存賢以步軍攻之,鎮人大敗,殺獲萬計,拔臨城,進攻元氏。

    幽州李匡威以步騎五萬營于鄗邑,以援鎮州,武皇分兵大掠,旋軍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