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一 武皇紀上

關燈
五月癸亥,大雨震電,平地水深數尺,賊營為水所漂而潰。

    戊辰,武皇引軍營于中牟,大破賊于王滿渡。

    庚午,巢賊大至,濟汴而北。

    是夜,複大雨,賊黨驚潰。

    武皇營于鄭州,賊衆分寇汴境。

    武皇渡汴,遇賊将渡而南,半濟擊之,大敗之,臨陣斬賊将李周、王濟安、陽景彪等。

    是夜,賊大敗,殘衆保于胙縣、冤句。

    大軍蹑之,黃巢乃攜妻子兄弟千餘人東走,武皇追賊至于曹州。

      是月,班師過汴,汴帥迎勞于封禅寺,請武皇休于府第,乃以從官三百人及監軍使陳景思館于上源驿。

    是夜,張樂陳宴席,汴帥自佐飨,出珍币侑勸。

    武皇酒酣,戲諸侍妓,與汴帥握手,叙破賊事以為樂。

    汴帥素忌武皇,乃與其将楊彥洪密謀竊發,彥洪于巷陌連車樹栅,以扼奔竄之路。

    時武皇之從官皆醉,俄而伏兵竄發,來攻傳舍。

    武皇方大醉,噪聲動地,從官十餘人捍賊。

    侍人郭景铢滅燭扶武皇,以茵幕裹之,匿于床下,以水灑面,徐曰:「汴帥謀害司空!」武皇方張目而起,引弓抗賊。

    有頃,煙火四合,複大雨震電,武皇得從者薛鐵山、賀回鹘等數人而去。

    雨水如澍,不辨人物,随電光登尉氏門,缒城而出,得還本營。

    監軍陳景思、大将史敬思并遇害。

    武皇既還營,與劉夫人相向恸哭。

    诘旦,欲勒軍攻汴,夫人曰:「司空比為國家讨賊,赴東諸侯之急,雖汴人謀害,自有朝廷論列。

    若反戈攻城,則曲在我也,人得以為辭。

    」乃收軍而去,馳檄于汴帥。

    汴帥報曰:「竊發之夜,非仆本心,是朝廷遣天使與牙将楊彥洪同謀也。

    」武皇自武牢關西趨蒲、陝而旋。

    秋七月,至太原。

    武皇自以累立大功,為汴帥怨圖,陷沒諸将,乃上章申理。

    及武皇表至,朝廷大恐,遣内臣宣谕,尋加守太傅、同平章事、隴西郡王。

     光啟元年三月,幽州李可舉、鎮州王景崇連兵寇定州,節度使王處存求援于武皇;武皇遣大将康君立、安老、薛可、郭啜率兵赴之。

    五月,鎮人攻無極,武皇親領兵救之。

    鎮人退保新城,武皇攻之,斬首萬餘級,獲馬千匹。

    王處存亦敗燕軍于易州。

     十一月,河中王重榮遣使來乞師,且言邠州硃玫、鳳翔李符将加兵于己。

    初,武皇與汴人構怨,前後八表,請削奪汴帥官爵,自以本軍進讨。

    天子累遣内臣楊複恭宣旨,令且全大體,武皇不時奉诏,天子頗右汴帥。

    時觀軍容使田令孜君側擅權,惡王重榮與武皇膠固,将離其勢,乃移重榮于定州。

    重榮告于武皇,武皇上章言:「李符、硃玫挾邪忌正,黨庇硃溫。

    臣已點檢蕃漢軍五萬,取來年渡河,先斬硃玫、李符,然後平蕩硃溫。

    」《新唐書·王重榮傳》:诏克用将兵援河中,重榮贻克用書,且言:「奉密诏,須公到,使我圖公,此令孜、硃全忠、硃玫之惑上也。

    」因示僞诏。

    克用方與全忠有隙,信之,請讨全忠及玫。

    天子覽表,遣使譬喻百端,轺傳相望。

    既而硃玫引邠、鳳之師攻河中,王重榮出師拒戰。

    硃玫軍于沙苑,對壘月餘。

    十二月,武皇引軍渡河,與硃玫決戰,玫大敗,收軍夜遁,入于京師。

    時京城大駭。

    天子幸鳳翔,武皇退軍于河中。

     光啟二年正月,僖宗駐跸于寶雞,武皇自河中遣使上章,請車駕還京,且言大軍止誅兇黨。

    時田令孜請僖宗南幸興元,武皇遂班師。

    硃玫于鳳翔立嗣襄王煴為帝,以僞诏賜武皇,武皇燔之,械其使,馳檄諸方鎮,遣使奉表于行在。

    九月,武皇遣昭義節度使李克修讨孟方立于邢州,大敗方立之衆于焦崗,斬首數千級。

    以大将安金俊為邢州刺史,以撫其降人。

    十月,進攻邢州,邢人出戰,又敗之。

    盂方立求援于鎮州,鎮人出兵三萬以援方立,克修班師。

     光啟三年六月,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為部将常行儒所殺,武皇表重榮兄重盈為帥。

    七月,武皇以安金俊為澤州刺史。

    時張全義自河陽據澤州,及李罕之收複河陽,召全義令守洛陽,全義乃棄澤州而去,故以金俊守之。

     文德元年二月,僖宗自興元還京。

    三月,僖宗崩,昭宗即位,以武皇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侍中、隴西郡王,食邑七千戶,食實封二百戶。

    河南尹張全義潛兵夜襲李罕之于河陽,城陷,舉族為全義所擄;罕之逾垣獲免,遂來歸于武皇。

    遣李存孝、薛阿檀、史俨兒、安金俊、安休休将七千騎送罕之至河陽。

    汴将丁會、牛存節、葛從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