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十八 列傳八

關燈
曉乃就官。

    未幾,拜左拾遺,尋召為翰林學士,轉膳部員外郎,依前充職。

    及崔遠得罪,出守本官,居數月,以本官知制诰,俄又召為學士,遷郎中充職。

    太祖受禅,拜中書舍人,職如故。

    開平三年,轉工部侍郎,充承旨。

    明年秋,拜中書侍郎、平章事,仍判戶部。

    庶人友珪篡位,遷禮部尚書、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依前判戶部。

    及袁象先之讨友珪,禁兵大縱,曉中重創而卒。

    末帝即位,诏贈右仆射。

     曉博瞻有詞藻,時論稱之。

    兄光乂,《新唐書》表:光乂,字啟之。

    有心疹,厥疾每作,或溢喙縱诟,或揮梃追撲,曉事之愈恭,未嘗一日少怠。

    居兩制之重,祖述前載,甚得王言之體。

    《北夢瑣言》雲:曉貌如削玉,有制诰之才。

    及典秩尚書,志氣甚遠,一旦非分而殁,鹹冤惜焉。

    豈三世為相,道忌太盛欤! 敬翔,字子振,同州馮翊人。

    唐神龍中平陽王晖之後也。

    曾祖琬,綏州刺史。

    祖忻,同州掾。

    父衮,集州刺史。

    翔好讀書,尤長刀筆,應用敏捷。

    乾符中,舉進士不第。

    及黃巢陷長安,乃東出關。

    時太祖初鎮大梁,有觀察支使王發者,翔裡人也,翔往依焉,發以故人遇之,然無由薦達。

    翔久之計窘,乃與人為箋刺,往往有警句,傳于軍中。

    太祖比不知書,章檄喜淺近語,聞翔所作,愛之,謂發曰:「知公鄉人有才,可與俱來。

    」及見,應對稱旨,即補右職,每令從軍。

    翔不喜武職,求補文吏,即署館驿巡官,俾專掌檄奏。

    太祖與蔡賊相拒累歲,城門之外,戰聲相聞,機略之間,翔頗預之。

    太祖大悅,恨得翔之晚,故軍謀政術,一以谘之。

    蔡賊平,奏授太子中允,賜绯。

    從平兗、郓,改檢校水部郎中。

    太祖兼鎮淮南,授揚府左司馬,賜金紫。

    乾甯中,改光祿少卿充職。

    天複中,授檢校禮部尚書,遙領蘇州刺史。

    昭宗自岐下還長安,禦延喜樓,召翔與李振登樓勞問,翔授檢校右仆射、太府卿,賜号迎銮協贊功臣。

     太祖受禅,自宣武軍掌書記、前太府卿,授檢校司空,依前太府卿勾當宣徽院事。

    尋改樞密院為崇政院,以翔知院事。

    開平三年夏四月,太祖以邠、岐侵擾,遣劉知俊西讨鄜、延,深憂不濟,因宴顧翔,以問西事。

    翔剖析山川郡邑虛實,軍糧多少,悉以條奏,如素講習,左右莫不驚異,太祖歎賞久之。

    乾化元年,進位光祿大夫,行兵部尚書、金銮殿大學士,知崇政院事、平陽郡侯。

    前朝因金巒坡以為門名,與翰林院相接,故得為學士者稱「金巒」以美之,今殿名「金銮」,從嘉名也。

    置大學士,始以翔為之。

    《五代會要》雲:以「金銮」為名,非典也。

    大學士與三館大學士同。

    翔自釋褐東下,遭遇霸王,懷抱深沉,有經濟之略,起中和歲,至鼎革大運,其間三十餘年,扈從征伐,出入帷幄,庶務叢委,恆達旦不寝,惟在馬上稍得晏息。

    每有所裨贊,亦未嘗顯谏,上俯仰顧步間微示持疑爾,而太祖意已察,必改行之,故裨佐之迹,人莫得知。

    及太祖大漸,召至禦床前受顧托之命,且深以并寇為恨,翔鳴咽不忍,受命而退。

    庶人友珪之篡位也,以天下之望,命翔為宰相。

    友珪以翔先朝舊臣,有所畏忌,翔亦多稱病,不綜政事。

     末帝即位,趙、張之族皆處權要,翔愈不得志。

    及劉鄩失河朔,安彥之喪楊劉,翔奏曰:「國家連年遣将出征,封疆日削,不獨兵驕将怯,亦制置未得其術。

    陛下處深宮之中,與之計事者皆左右近習,豈能量敵之勝負哉!先皇時,河朔半在,親禦虎臣骁将,猶不得志于敵人。

    今寇馬已至郓州,陛下不留聖念,臣所未喻一也。

    臣聞李亞子自墨缞統衆,于今十年,每攻城臨陣,無不親當矢石,昨聞攻楊劉,率先負薪渡水,一鼓登城。

    陛下儒雅守文,未嘗如此,俾賀瑰輩與之較力,而望攘逐寇戎,臣所未喻二也。

    陛下所宜詢于黎老,别運沉謀,不然,則憂未艾也。

    臣雖驽怯,受國恩深,陛下必若乏材,乞于邊陲效試。

    」末帝雖知其懇恻,竟以趙、張輩言翔怨望,不之聽。

    及王彥章敗于中都,晉人長驅而南,末帝急召翔,謂之曰:「朕居常忽卿所奏,果至今日。

    事急矣,勿以為怼,且使朕安歸?」翔泣奏曰:「臣受國恩,僅将三紀,從微至著,皆先朝所遇,雖名宰相,實硃氏老奴耳。

    事陛下如郎君,以臣愚誠,敢有所隐!陛下初任段凝為将,臣已極言,小人朋附,緻有今日。

    晉軍即至,段凝限水。

    欲請陛下出居避敵,陛下必不聽從;欲請陛下出奇應敵,陛下必不果決。

    縱良、平複生,難以轉禍為福,請先死,不忍見宗廟隕墜。

    」言訖,君臣相向恸哭。

     及晉主陷都城,有诏赦梁氏臣僚,李振謂翔曰:「有制洗滌,将朝新君。

    」翔曰:「新君若問,其将何辭以對!」是夜,翔在高頭裡第,宿于車坊。

    欲曙,左右報曰:「崇政李太保已入朝。

    」翔返室歎曰:「李振謬為丈夫耳!硃氏與晉仇雠,我等始同謀畫,緻君無狀,今少主伏劍于國門,縱新朝赦罪,何面目入建國門也!」乃自經而卒。

    數日,并其族被誅。

     初,貞明中,史臣李琪、張衮、郄殷象、馮錫嘉奉诏修撰《太祖實錄》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