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十七 列傳七
關燈
小
中
大
成汭,淮西人。
少年任俠,乘醉殺人,為仇家所捕,因落發為僧,冒姓郭氏。
《新唐書》雲:入蔡賊中,為賊帥假子,更姓名為郭禹。
亡匿久之,及貴,方複本姓。
唐僖宗朝,為蔡州軍校,領本郡兵戍荊南,帥以其兇暴,欲害之,遂棄本軍奔于秭歸。
一夕,巨蛇繞其身,幾至于殒,乃祝曰:「苟有所負,死生惟命。
」逡巡,蛇亦解去。
後據歸州,招集流亡,練士伍,得兵千餘人,沿流以襲荊南,遂據其地。
朝廷即以旄钺授之。
是時荊州經巨盜之後,居民才一十七家,汭撫輯凋殘,勵精為理,通商訓農,勤于惠養,比及末年,僅及萬戶。
汭性豪暴,事皆意斷,又好自矜伐,騁辯淩人,深為識者所鄙。
初,澧、朗二州,本屬荊南,乾甯中,為土豪雷滿所據。
汭奏請割隸,唐宰相徐彥若執而不行,汭由是銜之。
及彥若出鎮南海,路過江陵,汭雖加延接,而猶怏怏。
嘗因對酒,語及其事,彥若曰:「令公位尊方面,自比桓、文。
雷滿者,偏州一草賊爾,令公盍不加兵,而反怨朝廷乎!」汭赧然而屈。
案:以下有阙文。
累官至檢校太尉,封上谷郡王。
楊行密以兵圍鄂州,汭出師以援鄂,淮寇乘之,以火焚其艦,汭投江而死。
天祐三年夏,太祖以汭殁于王事,上表于唐帝,請為汭立廟于荊門,優诏可之。
《五代史補》:鄭準,不知何許人,性諒直,能為文章,長于箋奏。
成汭鎮荊南,辟為推官。
汭嘗仇殺人,懼為吏所捕,改姓郭氏。
及為荊南節度使,命準為表,乞歸本姓。
準援筆而成,其略雲:「臣門非冠蓋,家本軍戎。
親朋之内,盱睢為人報怨;昆弟之間,點染無處求生。
背故國以狐疑,望鄰封而鼠竄。
名非霸越,乘舟難效于陶硃;志切投秦,出境遂稱于張祿。
」又雲:「成為本姓,郭乃冒稱。
本避犯禁之辜,敢歸司寇;别族受封之典,誠愧諸候。
伏乞聖慈,許歸本性」雲雲。
其表甚為朝廷所重。
後因汭生辰,淮南楊行密遣使緻禮币之外,仍贶《初學記》一部。
準忿然以為不可,謂汭曰:「夫《初學記》,蓋訓童之書爾,今敵國交聘,以此書為贶,得非相輕之甚耶!宜書責讓。
」汭不納,準自歎曰:「若然,見輕敵國,足彰幕府之無人也。
參佐無狀,安可久!」遽請解職。
汭怒其去,潛使人于途中殺之。
杜洪者,江夏伶人。
鐘傳者,豫章小校。
唐光啟中,秦宗權兇焰飚起,屢擾江、淮,郡将不能城守。
洪、傳各為部校,因戰立威,逐其廉使,自稱留後,朝廷因而命之。
《新唐書》:光啟二年,洪乘虛入鄂,自為節度使留後,僖宗即拜本軍節度使。
中和三年,傳逐江西觀察使高茂卿,遂有洪州,僖宗擢傳江西團練使,俄拜鎮南節度使。
及為楊行密所攻,洪、傳首尾相應,皆遣求援于太祖;太祖遣硃友恭赴之,大破淮寇于武昌,二鎮稍甯。
及行密乘勝急攻洪、鄂,洪複乞師于太祖;太祖命荊南成汭率荊、襄舟師以赴之。
未至夏口,汭敗溺死,淮人遂陷鄂州,洪為其所擒,被害于廣陵市,時唐天複二年也。
《九國志·劉存傳》:存急焚鄂州城樓,梁援兵将突圍而出,諸将欲急擊之,存曰:「擊之賊必複入,複入則城愈固矣,不若聽其遁去。
」諸将皆曰:「善。
」是日城陷,擒杜洪父子,斬于廣陵市。
天祐三年夏,太祖表請為洪立廟于其鎮,優诏可之。
太祖即位,诏贈太傅。
先是,鐘傳卒于江西,其子繼之,《九國志·秦裴傳》:天祐三年,洪州鐘傳卒,州人立其子匡時。
江州刺史延規,傳之養子,忿不得立,以其郡納款,因授裴西南面行營招讨使,攻匡時。
城陷,擒匡時以獻。
尋為楊行密所敗,其地亦入于淮夷。
《五代史補》:鐘傳雖起于商販,尤好學重士,時江西上流有名第者,多因傳薦,四遠騰然,謂之曰英明。
諸葛浩素有詞學,嘗為泗州管驿巡官,仰傳之風,因擇其所行事赫赫可稱者十條,列于啟事以投之。
十啟凡五千字,皆文理典贍,傳覽之驚歎,謂賓佐曰:「此啟事每一字可以千錢酬之。
」遂以五千貫贈,仍辟在幕下,其激勸如此。
上藍和尚,失其名,居于洪州上藍院,精究術數,大為鐘傳所禮。
一旦疾笃,往省之,且曰:「老夫于和尚可謂無間矣,和尚或不諱,得無一言相付耶!」上藍強起,索筆作偈以援,其末雲:「但看來年二三月,柳條堪作打鐘槌。
」偈終而卒。
傳得之,不能測。
洎明年春,淮帥引兵奄至,洪州陷,江南遂為楊氏有。
「打鐘」之偈,人始悟焉。
田頵
少年任俠,乘醉殺人,為仇家所捕,因落發為僧,冒姓郭氏。
《新唐書》雲:入蔡賊中,為賊帥假子,更姓名為郭禹。
亡匿久之,及貴,方複本姓。
唐僖宗朝,為蔡州軍校,領本郡兵戍荊南,帥以其兇暴,欲害之,遂棄本軍奔于秭歸。
一夕,巨蛇繞其身,幾至于殒,乃祝曰:「苟有所負,死生惟命。
」逡巡,蛇亦解去。
後據歸州,招集流亡,練士伍,得兵千餘人,沿流以襲荊南,遂據其地。
朝廷即以旄钺授之。
是時荊州經巨盜之後,居民才一十七家,汭撫輯凋殘,勵精為理,通商訓農,勤于惠養,比及末年,僅及萬戶。
汭性豪暴,事皆意斷,又好自矜伐,騁辯淩人,深為識者所鄙。
初,澧、朗二州,本屬荊南,乾甯中,為土豪雷滿所據。
汭奏請割隸,唐宰相徐彥若執而不行,汭由是銜之。
及彥若出鎮南海,路過江陵,汭雖加延接,而猶怏怏。
嘗因對酒,語及其事,彥若曰:「令公位尊方面,自比桓、文。
雷滿者,偏州一草賊爾,令公盍不加兵,而反怨朝廷乎!」汭赧然而屈。
案:以下有阙文。
累官至檢校太尉,封上谷郡王。
楊行密以兵圍鄂州,汭出師以援鄂,淮寇乘之,以火焚其艦,汭投江而死。
天祐三年夏,太祖以汭殁于王事,上表于唐帝,請為汭立廟于荊門,優诏可之。
《五代史補》:鄭準,不知何許人,性諒直,能為文章,長于箋奏。
成汭鎮荊南,辟為推官。
汭嘗仇殺人,懼為吏所捕,改姓郭氏。
及為荊南節度使,命準為表,乞歸本姓。
準援筆而成,其略雲:「臣門非冠蓋,家本軍戎。
親朋之内,盱睢為人報怨;昆弟之間,點染無處求生。
背故國以狐疑,望鄰封而鼠竄。
名非霸越,乘舟難效于陶硃;志切投秦,出境遂稱于張祿。
」又雲:「成為本姓,郭乃冒稱。
本避犯禁之辜,敢歸司寇;别族受封之典,誠愧諸候。
伏乞聖慈,許歸本性」雲雲。
其表甚為朝廷所重。
後因汭生辰,淮南楊行密遣使緻禮币之外,仍贶《初學記》一部。
準忿然以為不可,謂汭曰:「夫《初學記》,蓋訓童之書爾,今敵國交聘,以此書為贶,得非相輕之甚耶!宜書責讓。
」汭不納,準自歎曰:「若然,見輕敵國,足彰幕府之無人也。
參佐無狀,安可久!」遽請解職。
汭怒其去,潛使人于途中殺之。
杜洪者,江夏伶人。
鐘傳者,豫章小校。
唐光啟中,秦宗權兇焰飚起,屢擾江、淮,郡将不能城守。
洪、傳各為部校,因戰立威,逐其廉使,自稱留後,朝廷因而命之。
《新唐書》:光啟二年,洪乘虛入鄂,自為節度使留後,僖宗即拜本軍節度使。
中和三年,傳逐江西觀察使高茂卿,遂有洪州,僖宗擢傳江西團練使,俄拜鎮南節度使。
及為楊行密所攻,洪、傳首尾相應,皆遣求援于太祖;太祖遣硃友恭赴之,大破淮寇于武昌,二鎮稍甯。
及行密乘勝急攻洪、鄂,洪複乞師于太祖;太祖命荊南成汭率荊、襄舟師以赴之。
未至夏口,汭敗溺死,淮人遂陷鄂州,洪為其所擒,被害于廣陵市,時唐天複二年也。
《九國志·劉存傳》:存急焚鄂州城樓,梁援兵将突圍而出,諸将欲急擊之,存曰:「擊之賊必複入,複入則城愈固矣,不若聽其遁去。
」諸将皆曰:「善。
」是日城陷,擒杜洪父子,斬于廣陵市。
天祐三年夏,太祖表請為洪立廟于其鎮,優诏可之。
太祖即位,诏贈太傅。
先是,鐘傳卒于江西,其子繼之,《九國志·秦裴傳》:天祐三年,洪州鐘傳卒,州人立其子匡時。
江州刺史延規,傳之養子,忿不得立,以其郡納款,因授裴西南面行營招讨使,攻匡時。
城陷,擒匡時以獻。
尋為楊行密所敗,其地亦入于淮夷。
《五代史補》:鐘傳雖起于商販,尤好學重士,時江西上流有名第者,多因傳薦,四遠騰然,謂之曰英明。
諸葛浩素有詞學,嘗為泗州管驿巡官,仰傳之風,因擇其所行事赫赫可稱者十條,列于啟事以投之。
十啟凡五千字,皆文理典贍,傳覽之驚歎,謂賓佐曰:「此啟事每一字可以千錢酬之。
」遂以五千貫贈,仍辟在幕下,其激勸如此。
上藍和尚,失其名,居于洪州上藍院,精究術數,大為鐘傳所禮。
一旦疾笃,往省之,且曰:「老夫于和尚可謂無間矣,和尚或不諱,得無一言相付耶!」上藍強起,索筆作偈以援,其末雲:「但看來年二三月,柳條堪作打鐘槌。
」偈終而卒。
傳得之,不能測。
洎明年春,淮帥引兵奄至,洪州陷,江南遂為楊氏有。
「打鐘」之偈,人始悟焉。
田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