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十四 列傳四

關燈


    珝即創意制度,自調弦筈,置之雉堞間,矢激五百餘步,凡中人馬,皆洞達胸腋,群賊畏之,不敢逼近。

    自仲秋至于首夏,軍食将竭,士雖不飽,而堅拒之志不移。

    會太祖率大軍解其圍,珝兄弟抆泣感謝。

    其後朝廷議功,加檢校右仆射,遙領處州刺史。

    犨薨,昶為忠武軍節度使,珝遷為行軍司馬、檢校司空。

    昶薨,珝知忠武軍留後。

    珝公幹之才,播于遠迩,至于符籍虛實,财谷耗登,備閱其根本,民之利病,無不洞知。

    庶事簡廉,公私俱濟,太祖深加慰薦。

    尋加特進、檢校司徒,充忠武軍節度使。

    陳州土壤卑疏,每歲壁壘摧圮,工役不暇,珝遂營度力用,俾以甓周砌四墉,自是無霖潦之虞。

    光化二年,加檢校太保、平章事。

    明年,檢校侍中,進封天水郡公。

    珝博通前古,以陳州本伏羲所都,南頓乃光武舊地,遂稽考古制,崇飾廟貌,為四民祈福之所。

    又詢鄧艾故址,決翟王河以溉稻梁,大實倉廪,民獲其利。

    珝兄弟節制陳、許,繼擁旌钺,共二十餘年,陳人愛戴,風化大行。

    天複元年冬,韓建為忠武軍節度使,乃征珝知同州匡國軍節度留後。

    時太祖統軍岐下,珝輸挽調發,旁午道途。

    俄而昭宗還長安,诏征入觐,錫迎銮功臣之号。

    珝因堅辭籓鎮,遂加檢校太傅、右金吾衛上将軍。

    及扈從東遷,歲餘,以痼疾免官,遂歸淮陽。

    未幾,薨于私第,年五十五。

    诏贈侍中,陳人為之罷市。

    子縠,仕至左骁衛大将軍、宣徽北院使。

    唐莊宗入汴,與從兄岩皆族誅。

     王珂,河中人。

    祖縱,鹽州刺史。

    父重榮,河東節度使,破黃巢有大功,封琅邪郡王。

    珂本重榮兄重簡之子,出繼重榮。

    唐僖宗光啟三年,重榮為部将常行儒所害,推重榮弟重盈為蒲帥,以珂為行軍司馬。

    及重盈卒,軍府推珂為留後。

    時重盈子珙為陝州節度使,瑤為绛州刺史,由是争為蒲帥,瑤、珙連上章論列,又與太祖書雲:「珂非吾兄弟,蓋餘家之蒼頭也,小字忠兒,安得繼嗣!」珂亦上章雲:「亡父有興複之功。

    」又遣使求援于太原,李克用為保薦于朝,昭宗可之。

    既而珙厚結王行瑜、李茂貞、韓建為援,三鎮互相表薦,昭宗诏谕之曰:「吾以太原與重榮有再造之功,已俞其奏矣。

    」乾甯二年五月,三鎮率兵入觐,賊害時政,請以河中授珙、瑤,又連兵以攻河中。

    克用聞之,出師以讨三鎮,瑤、珙兵退,晉師拔绛州,擒瑤斬之。

    及克用駐軍于渭北,昭宗以珂為河中節度使,正授旄钺,克用因以女妻珂;珂至太原謝婚成禮,克用令李嗣昭将兵助珂,攻珙于陝焉。

    光化末,太祖謂張存敬曰:「珂恃太原之勢,侮慢鄰封,爾為我持一繩以縛之。

    」天複元年春,存敬兵下晉、绛,令何纟因守晉州以扼太原援師。

    二月,大軍逼河中,珂妻書告太原曰:「敵勢攻逼,朝夕為俘囚,乞食于大梁矣,大人安忍不救!」克用曰:「前途既阻,衆寡不敵,救則與爾兩亡。

    可與王郎歸朝廷。

    」珂複求救于李茂貞,茂貞不答。

    珂勢窮蹙,即登城謂存敬曰:「吾與汴王有家世事分,公宜退舍,俟汴王至,吾自聽命。

    」存敬即日退舍。

    三月,太祖自洛陽至,先哭于重榮之墓,蒲人聞之感悅。

    珂欲面縛牽羊以見,太祖曰:「太師阿舅之恩,何時可忘,郎君若以亡國之禮相見,黃泉其謂我何!」《歐陽史》雲:梁太祖自同州降唐,即依重榮,以母王氏,故事重榮為舅。

    及珂出迎于路,握手歔欷,聯辔而入。

    乃以居敬守河中,珂舉家徙于汴。

    後入觐,被殺于華州傳舍。

     珙,少有俊氣,才兼文武,性甚驕虐。

    屬世多故,遂代伯父重霸為陝州節度使。

    為政苛暴,且多猜忌,殘忍好殺,不以生命為意,内至妻孥宗屬,外則賓幕将吏,一言不合,則五毒将施,鞭笞刳斮,無日無之。

    奢縱聚斂,民不堪命,由是左右惕懼,憂在不測。

    唐光化二年夏六月,為部将李璠所殺。

    璠自稱留後,因是陝州不複為王氏所有。

     史臣曰:紹威始為唐雄,據魏地,當土德之季運,倡梁祖以強禅,在梁則為佐命也,在唐則豈得為忠臣乎!趙犨以淮陽咫尺之地,抗黃巢百萬之衆,功成事立,有足多者。

    岩、縠非賢,遽泯其嗣,惜哉!王珂奕世山河,勢危被擄,乃魏豹之徒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