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十四 列傳四
關燈
小
中
大
!汝但觀吾之破賊,敢有異議者斬之!」由是衆心靡不踴躍。
無何,開門與賊接戰,每戰皆捷,賊衆益怒。
巢于郡北三四裡起八仙營,如宮阙之狀,又修百司廨署,儲蓄山峙,蔡人濟以甲胄,軍無所阙焉。
凡圍陳三百日,大小數百戰,雖兵食将盡,然人心益固。
犨因令間道奉羽書乞師于太祖,太祖素多犨之勇果,乃許之。
四年四月,太祖引大軍與諸軍會于陳之西北,陳人望旗鼓出軍縱火,急攻巢寨,賊衆大潰,重圍遂解。
獻捷于行在。
五年八月,除犨為蔡州節度使。
于時巢黨雖敗,宗權益熾,六七年間,屠脍中原,陷二十餘郡,惟陳去蔡百餘裡,兵少力微,日與争鋒,終不能屈。
文德元年,蔡州平,朝廷議勳,以犨檢校司徒,充泰甯軍節度使,又改授浙西節度使,不離宛丘,兼領二鎮。
龍紀元年三月,又以平巢、蔡功,就加平章事,充忠武軍節度使,仍以陳州為理所。
由是中原塵靜,唐帝複歸長安,陳、許流亡之民,襁負歸業,犨設法招撫,人皆感之。
犨兄弟三人,時稱雍睦。
一日,念仲弟昶同心王事,共立軍功,乃下令盡以軍州事付于昶,遂上表乞骸。
後數月,寝疾,卒于陳州官舍,年六十六;葬于宛丘縣之先域,累贈大尉。
犨雖盡忠唐室,保全陳州,然默識太祖雄傑,每降心托迹,為子孫之計,故因解圍之後,以愛子結親。
又請為太祖立生祠于陳州,朝夕拜谒。
數年之間,悉力委輸,凡所征調,無不率先,故能保其功名。
長子麓,位至列卿。
次子霖,改名岩,尚太祖女長樂公主。
開平初,授衛尉卿、驸馬都尉。
二年九月,權知洺州軍州事,俄轉天威軍使。
十二月,授右羽林統軍,改右衛上将軍,充大内皇牆使。
三年七月,出為宿州團練使,旋移州刺史。
其後累曆近職,連典禁軍。
預誅庶人友珪有功,末帝即位,用為租庸使、守戶部尚書。
岩以勳戚自負,貨賂公行,天下之賄,半入其門。
又以身尚公主,聞唐朝驸馬都尉杜悰位極将相,以服禦飲馔自奉,務極華侈,岩恥其不及。
由是豐其飲膳,嘉羞法馔,動費萬錢,僦斂網商,其徒如市,權勢熏灼,人皆阿附。
及唐莊宗滅梁室,岩逾垣而逸。
素與徐州溫韬相善,岩往依之。
既至,韬斬岩首送京師。
昶,字大東,犨仲弟也。
弱冠習兵機,沈默大度,神形灑落,臨事有通變之才。
及兄犨為陳州刺史,以昶為防禦都指揮使。
未幾,巢将孟楷擁衆萬餘據項城縣,昶與兄犨領兵擊破之,擒楷以歸。
不數月,巢黨悉衆攻陳,以報孟楷之役;又與蔡寇合從,兇醜百萬,栖于陳郊,陳人大恐。
一夕,昶因巡警,假寐于闉阇,恍惚間如有陰助,昶異而待之。
遲明,開門決戰,人心兵勢,勇不可遏,若有陰兵前導。
是日,擒賊将數人,斬首千餘級,群兇氣沮。
其後連日交戰,無不應機俘斬,未嘗小衄,以至重圍數月,士心如一。
及賊敗圍解,朝廷紀勳,昶一門之中,疊加爵秩。
當時方鎮之内,言忠勇者、言守禦者、言功勳者、言政事者,皆以犨、昶為首焉。
及犨遙領泰甯軍節度,以昶為本州刺史、檢校右仆射。
俄而犨有疾,遂以軍州盡付于昶。
诏授兵馬留後,旋遷忠武軍節度使,亦以陳州為理所。
時宗權未滅,中原方受其毒。
陳、蔡封疆相接,昶每選精銳,深入蔡境。
蔡賊雖衆,終不能抗,以至宗權敗焉。
朝廷賞勳,加檢校司徒。
昶以大寇削平之後,益留心于政事,勸課農桑,大布恩惠。
景福元年秋,陳、許将吏耆老錄其功,詣阙以聞,天子嘉之,命文卧撰德政碑植于通衢,以旌其功。
俄加同平章事。
昶自圍解之後,恆曰:「梁王之恩,不敢忘也。
」是後太祖每有征伐,昶訓練兵甲,饋挽供億,無有不至。
乾甯二年寝疾,薨于鎮,年五十五,追贈太尉。
珝,字有節,犨季弟也。
幼而剛毅,器宇深沉。
既冠,好書籍。
及壯,工騎射,尤精《三略》。
及犨為陳州刺史,以珝為親從都知兵馬使。
時巢黨東出商、鄧,與蔡賊會,衆至百餘萬,掘長壕五百道攻陳,陳人大懼。
珝與二兄堅心誓衆,激勵将校,約以死節。
珝以祖先松楸,去郭數裡,慮為群盜穿發,乃夜縱心膂之士,遷柩入城。
府庫舊有巨弩數百枝,機牙皆缺,工人鹹謂不可用
無何,開門與賊接戰,每戰皆捷,賊衆益怒。
巢于郡北三四裡起八仙營,如宮阙之狀,又修百司廨署,儲蓄山峙,蔡人濟以甲胄,軍無所阙焉。
凡圍陳三百日,大小數百戰,雖兵食将盡,然人心益固。
犨因令間道奉羽書乞師于太祖,太祖素多犨之勇果,乃許之。
四年四月,太祖引大軍與諸軍會于陳之西北,陳人望旗鼓出軍縱火,急攻巢寨,賊衆大潰,重圍遂解。
獻捷于行在。
五年八月,除犨為蔡州節度使。
于時巢黨雖敗,宗權益熾,六七年間,屠脍中原,陷二十餘郡,惟陳去蔡百餘裡,兵少力微,日與争鋒,終不能屈。
文德元年,蔡州平,朝廷議勳,以犨檢校司徒,充泰甯軍節度使,又改授浙西節度使,不離宛丘,兼領二鎮。
龍紀元年三月,又以平巢、蔡功,就加平章事,充忠武軍節度使,仍以陳州為理所。
由是中原塵靜,唐帝複歸長安,陳、許流亡之民,襁負歸業,犨設法招撫,人皆感之。
犨兄弟三人,時稱雍睦。
一日,念仲弟昶同心王事,共立軍功,乃下令盡以軍州事付于昶,遂上表乞骸。
後數月,寝疾,卒于陳州官舍,年六十六;葬于宛丘縣之先域,累贈大尉。
犨雖盡忠唐室,保全陳州,然默識太祖雄傑,每降心托迹,為子孫之計,故因解圍之後,以愛子結親。
又請為太祖立生祠于陳州,朝夕拜谒。
數年之間,悉力委輸,凡所征調,無不率先,故能保其功名。
長子麓,位至列卿。
次子霖,改名岩,尚太祖女長樂公主。
開平初,授衛尉卿、驸馬都尉。
二年九月,權知洺州軍州事,俄轉天威軍使。
十二月,授右羽林統軍,改右衛上将軍,充大内皇牆使。
三年七月,出為宿州團練使,旋移州刺史。
其後累曆近職,連典禁軍。
預誅庶人友珪有功,末帝即位,用為租庸使、守戶部尚書。
岩以勳戚自負,貨賂公行,天下之賄,半入其門。
又以身尚公主,聞唐朝驸馬都尉杜悰位極将相,以服禦飲馔自奉,務極華侈,岩恥其不及。
由是豐其飲膳,嘉羞法馔,動費萬錢,僦斂網商,其徒如市,權勢熏灼,人皆阿附。
及唐莊宗滅梁室,岩逾垣而逸。
素與徐州溫韬相善,岩往依之。
既至,韬斬岩首送京師。
昶,字大東,犨仲弟也。
弱冠習兵機,沈默大度,神形灑落,臨事有通變之才。
及兄犨為陳州刺史,以昶為防禦都指揮使。
未幾,巢将孟楷擁衆萬餘據項城縣,昶與兄犨領兵擊破之,擒楷以歸。
不數月,巢黨悉衆攻陳,以報孟楷之役;又與蔡寇合從,兇醜百萬,栖于陳郊,陳人大恐。
一夕,昶因巡警,假寐于闉阇,恍惚間如有陰助,昶異而待之。
遲明,開門決戰,人心兵勢,勇不可遏,若有陰兵前導。
是日,擒賊将數人,斬首千餘級,群兇氣沮。
其後連日交戰,無不應機俘斬,未嘗小衄,以至重圍數月,士心如一。
及賊敗圍解,朝廷紀勳,昶一門之中,疊加爵秩。
當時方鎮之内,言忠勇者、言守禦者、言功勳者、言政事者,皆以犨、昶為首焉。
及犨遙領泰甯軍節度,以昶為本州刺史、檢校右仆射。
俄而犨有疾,遂以軍州盡付于昶。
诏授兵馬留後,旋遷忠武軍節度使,亦以陳州為理所。
時宗權未滅,中原方受其毒。
陳、蔡封疆相接,昶每選精銳,深入蔡境。
蔡賊雖衆,終不能抗,以至宗權敗焉。
朝廷賞勳,加檢校司徒。
昶以大寇削平之後,益留心于政事,勸課農桑,大布恩惠。
景福元年秋,陳、許将吏耆老錄其功,詣阙以聞,天子嘉之,命文卧撰德政碑植于通衢,以旌其功。
俄加同平章事。
昶自圍解之後,恆曰:「梁王之恩,不敢忘也。
」是後太祖每有征伐,昶訓練兵甲,饋挽供億,無有不至。
乾甯二年寝疾,薨于鎮,年五十五,追贈太尉。
珝,字有節,犨季弟也。
幼而剛毅,器宇深沉。
既冠,好書籍。
及壯,工騎射,尤精《三略》。
及犨為陳州刺史,以珝為親從都知兵馬使。
時巢黨東出商、鄧,與蔡賊會,衆至百餘萬,掘長壕五百道攻陳,陳人大懼。
珝與二兄堅心誓衆,激勵将校,約以死節。
珝以祖先松楸,去郭數裡,慮為群盜穿發,乃夜縱心膂之士,遷柩入城。
府庫舊有巨弩數百枝,機牙皆缺,工人鹹謂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