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十四 列傳四

關燈
管鑰、備灑掃皆有閹人,紹威曰:「此類皆宮禁指使,豈人臣家所宜畜也。

    」因搜獲三十餘輩,盡以來獻,太祖嘉之。

    開平中,加守太師、兼中書令,邑萬戶。

    紹威嘗以臨淄、海岱罷兵歲久,儲庾山積,惟京師軍民多而食益寡,願于太行伐木,下安陽、淇門,斫船三百艘,置水運自大河入洛口,歲漕百萬石,以給宿衛,太祖深然之。

    會紹威遘疾革,遣使上章乞骸骨,太祖撫案動容,顧使者曰:「亟行語而主,為我強飯,如有不可諱,當世世貴爾子孫以相報也。

    」仍命其子周翰監總軍府。

    及訃至,辍朝三日,冊贈尚書令。

    紹威在鎮凡十七年,年三十四薨。

     紹威形貌魁偉,有英傑氣,工筆劄,曉音律。

    性複精悍明敏,服膺儒術,明達吏理。

    好招延文士,聚書萬卷,開學館,置書樓,每歌酒宴會,與賓佐賦詩,頗有情緻。

    《太平廣記》引《羅紹威傳》雲:當時籓牧之中,最獲文章之譽。

    每命幕客作四方書檄,小不稱意,壞裂抵棄,自擘箋起草,下筆成文,雖無藻麗之風,幕客多所不及。

    江東人羅隐者,佐錢镠軍幕,有詩名于天下。

    紹威遣使賂遺,叙南巷之敬,隐乃聚其所為詩投寄之。

    紹威酷嗜其作,因目己之所為曰《偷江東集》,至今鄴中人士諷詠之。

    紹威嘗有公宴詩雲:「簾前淡泊雲頭日,座上蕭騷雨腳風。

    」雖深于詩者,亦所歎伏。

      紹威子三人,長曰廷規,位至司農卿,尚太祖女安陽公主,又尚金華公主,早卒。

    次曰周翰,繼為魏博節度使,《通鑒考異》引《梁功臣傳》雲:周翰起複雲麾将軍,充天雄軍節度留後,尋檢校司徒,正授魏博節度使。

    亦早卒。

    季曰周敬,曆滑州節度使,别有傳。

    開平四年夏,诏金華公主出家為尼,居于宋州元靜寺,蓋太祖推恩于羅氏,令終其婦節也。

     《五代史補》雲:羅鄴王紹威,俊邁有詞學,尤好戲判。

    常有人向官街中鞴驢,置鞍于地,值牛車過,急行碾破其鞍,驢主怒,歐駕車者,為廂司所擒。

    紹威更不按問,遂判其狀雲:「鄴城大道甚寬,何故駕車碾鞍?領鞴驢漢子科決,待駕車漢子喜歡!」詞雖俳諧,理甚切當,論者許之。

      趙犨,其先天水人。

    代為忠武牙将,曾祖賓,祖英奇,父叔文,皆曆故職。

    犨幼有奇智,龆龀之時,與鄰裡小兒戲于道左,恆分布行列為部伍戰陣之狀,自為董帥,指顧有節,如夙習焉,群兒皆禀而從之,無敢亂其行者。

    其父目而異之,曰:「吾家千裡駒也,必大吾門矣!」及赴鄉校,誦讀之性出于同輩。

    弱冠有壯節,好功名,妙于弓劍,氣義勇果。

    郡守聞之,擢為牙校。

    唐會昌中,壺關作亂,随父北征,收天井關。

    末幾,從王師征蠻,浃月方克,惟忠武将士轉戰溪洞之間,斬獲甚衆。

    本道錄其勳,陟為馬步都虞候。

     乾符中,王仙芝起于曹、濮,大縱其徒,侵掠汝、鄭,犨乃率步騎數千襲之,賊黨南奔。

    及黃巢陷長安,天子幸蜀,中原無主,人心騷動。

    于是陳州數百人相率告許州連帥,願得犨知軍州事。

    其帥即以狀聞,于是天子下诏,以犨守陳州刺史。

    既視事,乃謂将吏曰:「賊巢之虐,遍于四方,苟不為長安市人所誅,則必驅殘黨以東下。

    況與忠武久為仇雠,淩我土疆,勢必然也。

    」乃遣增垣墉,浚溝洫,實倉廪,積薪刍。

    凡四門之外,兩舍之内,民有資糧者,悉令挽入郡中。

    繕甲兵,利劍槊,弓弩矢石無不畢備。

    又招召勁勇,置之麾下。

    以仲弟昶為防遏都指揮使,以季弟珝為親從都知兵馬使,長子麓、次子霖,皆分領銳兵。

    黃巢在長安,果為王師四面扼束,食盡人饑,謀東奔之計,先遣骁将孟楷擁徒萬人,直入項縣,犨引兵擊之。

    賊衆大潰,斬獲略盡,生擒孟楷。

      中和三年,朝廷聞其功,就加檢校兵部尚書,俄轉右仆射。

    不數月,加司空,進颍川縣伯。

    巢黨知孟楷為陳所擒,大驚憤,乃悉衆東來,先據溵水,後與蔡州秦宗權合勢以攻宛丘,陳人懼焉。

    犨恐衆心攜離,乃于衆中揚言曰:「忠武素稱義勇,淮陽亦謂勁兵,是宜戮力同心,捍禦群寇,建功立節,去危就安,諸君宜圖之,況吾家食陳祿久矣!今賊衆圍逼,衆寡不均,男子當于死中求生,又何懼也。

    且死于為國,不猶愈于生而為賊之伍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