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九 末帝紀中
關燈
小
中
大
節度使謝彥章發伏兵掩擊。
圍之數重,會救軍至,晉王僅以身免。
九月丁醜,靜勝軍節度、崇裕等州觀察處置等使、特進、檢校太傅、同平章事溫昭圖加檢校太尉。
甲午,崇政院副使張希逸加金紫光祿大夫,行秘書少監。
乙未,起複雲麾将軍、檢校太保、壽州團練使張昌孫落起複,授光祿大夫、檢校太傅。
冬十月辛醜朔,以前感化軍節度觀察留後、特進、檢校太保姚勍為左龍虎統軍,充西都内外馬步軍都指揮使。
以洛苑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守左威衛大将軍董璋為右龍虎統軍。
己酉,以安南靜海節度使、檢校司徒曲美為檢校太保、同平章事。
庚戌,以商州刺史康贊美為蔡州刺史。
十一月壬辰,前懷州刺史硃勍授起複雲麾将軍,依前懷州刺史。
十二月庚子朔,晉王領軍迫行台寨,距寨十裡結營而止。
北面招讨使賀瑰殺許州節度使謝彥章、濮州刺史孟審澄、别将侯溫裕等于軍,以謀叛聞,為行營馬步都虞候硃圭構之也。
晉王聞之,喜曰:“彼将帥不和,亡無日矣。
”丁未,以行營諸軍馬步都虞候、光祿大夫、檢校太保、曹州刺史硃圭為檢校太傅,充匡國軍節度觀察留後,依前行營諸軍馬步都虞候。
癸醜,诏曰:“行營諸軍馬步都虞候、匡國軍節度觀察留後硃圭,昨以寇戎未滅,兵革方嚴,所期朝夕之間,克弭煙塵之患,每于将帥,别注憂勞。
而謝彥章、孟審澄、侯溫裕忽構異圖,将萌逆節,賴硃圭挺施貞節,密運沈機,果緻枭擒,免資仇敵。
特加異殊之命,用旌忠孝之謀,便委雄籓,俾荷隆渥。
可檢校太傅,充平盧軍節度、淄青登萊等州觀察處置、押新羅渤海兩番等使兼行營諸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仍進封沛國郡開國侯。
”乙巳,起複雲麾将軍、檢校太保、陳州刺史、惠王友能,鎮國軍節度、陝虢等州觀察處置等使、起複雲麾将軍、檢校太保、邵王友誨,并落起複,加檢校太傅。
以前房州刺史牛知業為右羽林軍統軍。
癸亥,北面招讨使賀瑰率大軍與晉人戰于胡柳陂,晉人敗績。
是日既晡,複為晉人所敗。
初,晉人起軍将襲東京,乃下令軍中老弱悉歸于鄴。
是月二十二日,晉王次臨濮,賀瑰、王彥章自行台寨率軍蹑之。
二十四日,至胡柳陂,晉王領軍出戰,瑰軍已成列,晉王以騎突之,王彥章一軍先敗,彥章走濮陽。
晉人辎重在陣西,瑰領軍薄之,晉人大奔,自相蹈籍,死者不可勝計,晉大将周德威殁于陣。
瑰軍乃登土山,列陣于山之下,晉王領兵複來戰,瑰軍遂敗。
翼日,晉人攻濮陽,陷之,京師戒嚴。
貞明五年春正月,晉人城德勝,夾河為栅。
二月乙巳,以宣徽院副使韋堅權知徐州軍事。
三月己卯,以華州感化軍留後尹皓為華州節度使,加檢校太保、同平章事。
癸未,制削奪兗州節度使張守進在身官爵,以其叛故也。
仍命劉鄩為兗州管内安撫制置使,領兵以攻之。
夏四月壬寅,以永平軍留後兼判大安府事張筠為永平軍節度使、檢校太保,行大安尹。
庚戌,以鎮海軍北面水陸都指揮使、湖州刺史、檢校太傅錢傳璟遙領宣州甯國軍節度使,加同平章事。
是月,賀瑰攻德勝南城,以艨艟戰艦橫于河,以扼津濟之路。
晉人斷其艨艟,濟軍以援南城,瑰等退軍。
五月己巳,山南東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孔勍加同平章事。
丁亥,以延州節度使、鄜延兩道都制置、太原西面招讨應接等使、渤海郡王高萬興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充保大忠義等軍節度、鄜延管内觀察等使。
是月,以行營諸軍左廂馬軍都指揮使、鄭州防禦使王彥章為許州匡國軍節度觀察留後,依前行營諸軍左廂馬軍都指揮使。
六月壬戌,以天骥院使李随權知登州軍州事。
秋七月,晉王自魏州還太原。
八月乙未朔,滑州節度使賀瑰卒,辍視朝三日,诏贈侍中。
是月,命開封尹王瓚為北面行營招讨使。
瓚乃與許州留後王彥章等率大軍自黎陽濟,營于楊村,造浮梁以通津路。
九月丙寅,制削奪廣州節度使、南平王劉岩在身官爵,以其将謀僭号故也。
仍诏天下兵馬元帥錢镠指揮攻讨。
冬十月,晉王複至魏州。
是月,劉鄩攻下兗州,擒張守進,夷其族。
十一月丁醜,以兗州安撫制置使、特進、檢校太傅、大彭郡開國公劉鄩為兗州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同平章事,賞平兗之功也。
辛卯,王瓚帥師至戚城,遇晉軍。
交綏而退。
十二月戊戌,晉王領軍迫河南寨,王瓚率師禦之,獲晉将石家才。
既而瓚軍不利,瓚退保楊村寨,晉人陷濮陽。
圍之數重,會救軍至,晉王僅以身免。
九月丁醜,靜勝軍節度、崇裕等州觀察處置等使、特進、檢校太傅、同平章事溫昭圖加檢校太尉。
甲午,崇政院副使張希逸加金紫光祿大夫,行秘書少監。
乙未,起複雲麾将軍、檢校太保、壽州團練使張昌孫落起複,授光祿大夫、檢校太傅。
冬十月辛醜朔,以前感化軍節度觀察留後、特進、檢校太保姚勍為左龍虎統軍,充西都内外馬步軍都指揮使。
以洛苑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守左威衛大将軍董璋為右龍虎統軍。
己酉,以安南靜海節度使、檢校司徒曲美為檢校太保、同平章事。
庚戌,以商州刺史康贊美為蔡州刺史。
十一月壬辰,前懷州刺史硃勍授起複雲麾将軍,依前懷州刺史。
十二月庚子朔,晉王領軍迫行台寨,距寨十裡結營而止。
北面招讨使賀瑰殺許州節度使謝彥章、濮州刺史孟審澄、别将侯溫裕等于軍,以謀叛聞,為行營馬步都虞候硃圭構之也。
晉王聞之,喜曰:“彼将帥不和,亡無日矣。
”丁未,以行營諸軍馬步都虞候、光祿大夫、檢校太保、曹州刺史硃圭為檢校太傅,充匡國軍節度觀察留後,依前行營諸軍馬步都虞候。
癸醜,诏曰:“行營諸軍馬步都虞候、匡國軍節度觀察留後硃圭,昨以寇戎未滅,兵革方嚴,所期朝夕之間,克弭煙塵之患,每于将帥,别注憂勞。
而謝彥章、孟審澄、侯溫裕忽構異圖,将萌逆節,賴硃圭挺施貞節,密運沈機,果緻枭擒,免資仇敵。
特加異殊之命,用旌忠孝之謀,便委雄籓,俾荷隆渥。
可檢校太傅,充平盧軍節度、淄青登萊等州觀察處置、押新羅渤海兩番等使兼行營諸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仍進封沛國郡開國侯。
”乙巳,起複雲麾将軍、檢校太保、陳州刺史、惠王友能,鎮國軍節度、陝虢等州觀察處置等使、起複雲麾将軍、檢校太保、邵王友誨,并落起複,加檢校太傅。
以前房州刺史牛知業為右羽林軍統軍。
癸亥,北面招讨使賀瑰率大軍與晉人戰于胡柳陂,晉人敗績。
是日既晡,複為晉人所敗。
初,晉人起軍将襲東京,乃下令軍中老弱悉歸于鄴。
是月二十二日,晉王次臨濮,賀瑰、王彥章自行台寨率軍蹑之。
二十四日,至胡柳陂,晉王領軍出戰,瑰軍已成列,晉王以騎突之,王彥章一軍先敗,彥章走濮陽。
晉人辎重在陣西,瑰領軍薄之,晉人大奔,自相蹈籍,死者不可勝計,晉大将周德威殁于陣。
瑰軍乃登土山,列陣于山之下,晉王領兵複來戰,瑰軍遂敗。
翼日,晉人攻濮陽,陷之,京師戒嚴。
貞明五年春正月,晉人城德勝,夾河為栅。
二月乙巳,以宣徽院副使韋堅權知徐州軍事。
三月己卯,以華州感化軍留後尹皓為華州節度使,加檢校太保、同平章事。
癸未,制削奪兗州節度使張守進在身官爵,以其叛故也。
仍命劉鄩為兗州管内安撫制置使,領兵以攻之。
夏四月壬寅,以永平軍留後兼判大安府事張筠為永平軍節度使、檢校太保,行大安尹。
庚戌,以鎮海軍北面水陸都指揮使、湖州刺史、檢校太傅錢傳璟遙領宣州甯國軍節度使,加同平章事。
是月,賀瑰攻德勝南城,以艨艟戰艦橫于河,以扼津濟之路。
晉人斷其艨艟,濟軍以援南城,瑰等退軍。
五月己巳,山南東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孔勍加同平章事。
丁亥,以延州節度使、鄜延兩道都制置、太原西面招讨應接等使、渤海郡王高萬興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充保大忠義等軍節度、鄜延管内觀察等使。
是月,以行營諸軍左廂馬軍都指揮使、鄭州防禦使王彥章為許州匡國軍節度觀察留後,依前行營諸軍左廂馬軍都指揮使。
六月壬戌,以天骥院使李随權知登州軍州事。
秋七月,晉王自魏州還太原。
八月乙未朔,滑州節度使賀瑰卒,辍視朝三日,诏贈侍中。
是月,命開封尹王瓚為北面行營招讨使。
瓚乃與許州留後王彥章等率大軍自黎陽濟,營于楊村,造浮梁以通津路。
九月丙寅,制削奪廣州節度使、南平王劉岩在身官爵,以其将謀僭号故也。
仍诏天下兵馬元帥錢镠指揮攻讨。
冬十月,晉王複至魏州。
是月,劉鄩攻下兗州,擒張守進,夷其族。
十一月丁醜,以兗州安撫制置使、特進、檢校太傅、大彭郡開國公劉鄩為兗州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同平章事,賞平兗之功也。
辛卯,王瓚帥師至戚城,遇晉軍。
交綏而退。
十二月戊戌,晉王領軍迫河南寨,王瓚率師禦之,獲晉将石家才。
既而瓚軍不利,瓚退保楊村寨,晉人陷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