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書六 太祖紀六

關燈
開平四年十月乙亥,東京博王友文入觐,召之也。

    己卯,以新修天骥院開宴落成,内外并獻馬,而魏博進絹四萬匹為驵價。

    壬午,以冬設禁軍,幸興安鞠場,召文武百官宴。

    幸開化,大閱軍實。

     十一月丁亥朔,幸廣王第作樂。

    辛卯,宴文武四品已上于宣威殿。

    庚戌,幸左龍虎軍,宴群臣。

    甲寅,幸右龍虎軍,宴群臣。

    戊戌,诏曰:“自朔至今,暴風未息,諒惟不德,緻此咎征。

    皇天動威,罔敢不懼。

    宜遍命祈禱,副朕意焉。

    ”差官分往祠所止風。

    己亥,日南至,帝被衮冕禦朝元殿,列細仗,奏樂于庭,群臣稱賀。

    帝畋于伊水。

    乙巳,诏曰:“關防者,所以識異服、察異言也。

    況下天未息,兵民多奸,改形易衣,觇我戎事。

    比者有諜皆以詐敗,而未嘗罪所過地,叛将逃卒竊其妻孥而影附使者,亦未嘗诘其所經。

    今海内未同,而緩法弛禁,非所以息奸詐、止奔亡也。

    應在京諸司,不得擅給公驗。

    如有出外須執憑由者,其司門過所,先須經中書門下點檢,宜委宰臣趙光逢專判出給,俾由顯重,冀絕奸源。

    仍下兩京、河陽及六軍諸衛、禦史台,各加钤轄。

    公私行李,複不得帶挾家口向西。

    其襄、鄧、鄜、延等道,并同處分。

    ”以甯國軍節度使王景仁充北面行營都招讨使,潞州副招讨使韓勍為副,相州刺史李思安為先鋒使。

    時鎮州王熔、定州王處直叛,結連晉人,故遣将讨之。

    《五代會要》:十一月十四日,司天奏:“月蝕,不宜用兵。

    ”時王景仁方總大軍北伐,追之不及。

    至五年正月二日,果為後唐莊宗大敗于柏鄉。

     十二月辛酉,宴文武四品已上于宣威殿。

    親閱禁軍,命格鬥于教馬亭。

    己巳,诏曰:“滑、宋、輝、亳等州,水澇敗傷,人戶愁歎,朕為民父母,良用痛心。

    其令本州分等級赈貸,所在長吏監臨周給,務令存濟。

    ”壬辰,赈貸東都畿内,如宋、滑制。

     乾化元年正月丙戌朔,日有食之,帝素服避殿,百官守司以恭天事,明複而止。

    制曰:“兩漢以來,日食地震,百官各上封事,指陳得失。

    蓋欲周知時病,盡達物情,用緝國章,以奉天誡。

    朕每思逆耳,罔忌觸鱗,将洽政經,庶開言路。

    況茲谪見,當有咎征。

    其在列辟群臣,危言正谏,極萬邦之利害,緻六合之殷昌。

    毗予一人,永建皇極。

    ”二日,日旁有祲氣,向背若環耳。

    崇政使敬翔望之曰:“兵可憂矣!”帝為之旰食。

    是日,果為晉軍及鎮、定之師所敗,都将十餘人被擒,餘衆奔潰。

    庚寅,制曰:“扈氏不恭,固難去戰,鬼方未服,尚或勞師。

    其蟻聚餘妖,狐鳴醜類,棄天常而拒命,據地險以偷生,言事讨除,将期戡定。

    問罪止誅于元惡,挺災可憫于遺黎,每念傷痍,良深愧歎。

    應天兵所至之地,宜令将帥節級嚴戒軍伍,不得焚燒廬舍,開發丘壟,毀廢農桑,驅掠士女。

    使其背叛之俗,知予吊伐之心。

    ”又制曰:“戎機方切,國用未殷,養兵須藉于賦租,稅粟尚煩于力役。

    所在長吏,不得因緣征發,自務貪求,苟有故違,必行重典。

    立法垂制,詳刑定科,傳之無窮,守而勿失。

    中書門下所奏新定格式律令,已頒下中外,各委所在長吏,切務遵行。

    盡革煩苛,皆除枉濫,用副哀矜之旨,無違欽恤之言。

    ”诏征陝州鎮國軍節度使楊師厚至京,見于崇勳殿。

    帝指授方略,依前充北面都招讨使,恩赉甚厚,使督軍進發。

    《五代會要》:二月,晉師侵魏州,楊師厚帥師援邢州,晉人還師。

     二月丙辰朔,帝禦文明殿,群臣入閣。

    以蔡州順化軍指揮使王存俨權知軍州事。

    蔡人久習叛逆,刺史張慎思又裒斂無狀,帝追慎思至京,而久未命代。

    右廂指揮使劉行琮乘虛作亂,因縱火驅擁,為渡淮計。

    存俨誅行琮而撫遏其衆,都将鄭遵與其下奉存俨為主,而以衆情馳奏。

    時東京留守博王友文不先請,遂讨其亂。

    兵至鄢陵,上聞之曰:“誅行琮功也,然存俨方懼,若臨之以兵,蔡必速飛矣!”遂馳使還軍,而擢授存俨,蔡人安之。

    壬戌,诏曰:“東京舊邦,久不巡幸,宜以今月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