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百二十六宦者二

關燈
将皆聽節度。

    于是禦史中丞鄧潤甫、禦史周尹、蔡承禧、彭汝砺極論其不可,又言:“鬼章之患小,用憲之患大;憲功不成其禍小,有成功其禍大。

    ”章再上,弗聽。

    冷雞樸誘山後生羌擾邊,木征請自效,衆以為不可。

    憲曰:“何傷乎!羌人天性畏服貴種。

    ”聽之往。

    木征盛裝以出,衆聳視,皆無鬥志,師乘之,殺獲萬計,斬冷雞樸。

    董氈懼,即遣使奉贽效順。

    加宣州觀察使、宣政使、入内副都知,又遷宣慶使。

    時用兵連年,度支調度不繼,诏憲兼經制财用,裁冗費什六,歲運西山巨木給京師營繕。

    賜瑞應坊園宅一區。

      元豐中,五路出師讨夏國,憲領熙、秦軍至西市新城。

    複蘭州,城之,請建為帥府。

    帝又诏憲領兵直趣興、靈,董氈亦稱欲往,宜乘機協助力入掃巢穴,若興、靈道阻,即過河取涼州。

    乃總兵東上,平夏人于高川石峽。

    進至屈吳山,營打啰城,趨天都,燒南牟府庫,次葫蘆河而還。

     憲既不能至靈州,董氈亦失期,師無功。

    憲欲以開蘭、會邀功弭責,同知樞密院孫固曰:“兵法,期而後至者斬。

    況諸路皆至而憲獨不行,不可赦。

    ”帝以憲猶有功,但令诘擅還之由,憲以饋饷不接為辭,釋弗誅。

    複上再舉之策,兼陳進築五利,且從之。

    會李舜舉入奏,具陳師老民困狀,乃罷兵。

    趣憲赴阙,道賜銀帛四千。

    為泾原經略安撫制置使,給衛三百。

    進景福殿使、武信軍留後,使複還熙河,仍兼秦鳳軍馬。

      夏人入蘭州,破西關,降宣慶使。

    憲以蘭州乃西人必争地,衆數至河外而相羊不進,意必大舉,乃增城守塹壁,樓橹具備。

    明年冬,夏人果大入,圍蘭州,步騎号八十萬衆,十日不克,糧盡引去。

    又诏憲遣間谕阿裡骨結等,且選騎渡河,與賊遇,破之。

    坐妄奏功狀,罷内省職事。

      哲宗立,改永興軍路副都總管,提舉崇福宮。

    禦史中丞劉摯論憲貪功生事,一出欺罔,避興、靈會師之期,頓兵以城蘭州,遺患至今,永樂之圍,逗留不急赴援。

    降宣州觀察使,又貶右千牛衛将軍,分司南京,居陳州。

    卒,年五十一。

    紹聖元年,贈武泰軍節度使,初谥敏恪,改忠敏。

      憲以中人為将,雖能拓地降敵,而罔上害民,終贻患中國雲。

     張茂則,字平甫,開封人。

    初補小黃門,五遷至西頭供奉官,幹當内東門。

    禁庭夜有盜,茂則首登屋以入,既獲賊,遷領禦藥院。

     仁宗不豫,中夜促召,茂則趨入扶衛,左右或欲掩宮門,茂則曰:“事無可慮,何至使中外生疑耶?”帝疾間,欲處以押班,懇求補外,轉宮苑使、果州團練使,為永興路兵馬钤轄。

    入為内侍押班,再遷副都知。

    熙甯初,同司馬光相視恩、冀、深、瀛四州生堤及六塔、二股河利害,進入内都知。

     上元夜,宮中火,督衆即撲滅。

    诏曰:“宮禁不驚,帑藏如故,惟忠與力,予固嘉之。

    ”賜以窄衣金帶。

    累乞退休,言受國厚恩,廪食過量,積而未請者七年,乞令三司毀券。

    诏褒之,仍進其官。

    哲宗即位,遷甯國軍留後,加兩省都都知。

    卒,年七十九。

      茂則性儉素,食不重味,衣裘累十數年不易。

    紹聖論元祐人,以茂則嘗預任使,追貶左監門衛将軍,崇甯中入黨籍。

      宋用臣,字正卿,開封人。

    為人有精思強力,以父蔭隸職内省。

    神宗建東、西府,築京城,建尚書省,起太學,立原廟,導洛通汴,凡大工役,悉董其事。

    性敏給,善傳诏令,故多訪以外事。

    同列悉籍以進,朝士之乏廉節者,往往谄附之,權勢震赫一時。

    積勞至登州防禦使,加宣政使。

    元祐初,言者論其罪,降為皇城使,谪監滁州、太平州酒稅。

    四年,主管靈仙觀。

    紹聖初,召為内侍押班,進瀛州刺史。

     徽宗即位,遷蔡州觀察使、入内副都知。

    為永泰陵修奉钤轄,卒陵下,贈安化軍節度使,谥僖敏。

    谥議謂用臣為廣平宋公,有“天子念公之勞,久徙于外”之語。

    豐稷論奏,以為凡稱公者皆須耆宿、大臣與鄉黨有德之士,其曰:“念公之勞,久徙于外”,斯乃古周公之事,于用臣非所宜言也。

    止令賜谥,論者是之。

     王中正,字希烈,開封人。

    因父任補入内黃門,遷赴延福宮學詩書、曆算。

    仁宗嘉其才,命置左右。

    慶曆衛士之變,中正援弓矢即殿西督捕射,賊悉就擒,時年甫十八,人頗壯之。

    遷東頭供奉官,曆幹當禦藥院、鄜延、環慶路公事,分治河東邊事。

    破西人有功,帶禦器械。

     神宗将複熙河,命之規度。

    還言:“熙河譬乳虎抱玉,乘爪牙未備,可取也。

    ”遂從王韶入熙河,治城壁守具,以功遷作坊使、嘉州團練使,擢内侍押班。

     吐蕃圍茂州,诏率陝西兵援之,圍解。

    自石泉至茂州,謂之隴東路,土田肥美,西羌據有之,中正不能讨。

    乃因吐蕃入寇,言:“其路經靜州等族,棒僻不通,迩年商旅稍往來,故外蕃因以乘間。

    縣至綿與茂,道裡均,而龍安有都巡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