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百二十三外戚中

關燈
疾告,仁宗臨問,賜銀飾肩輿,進兼侍中。

     初,未有居第,诏寓館芳林園,用和固辭,又假以惠甯坊之官第。

    病革,帝入見卧内,擢其次子珣為閣門使,賜所居第,并日給官舍僦錢五千。

    既卒,帝哭之恸,贈太師、中書令、隴西郡王,辍朝五日,制服禁中,谥恭僖,帝撰神道碑,書曰“親賢之碑”。

    其妻卒,亦辍朝成服。

     初,仁宗以太後不逮養,故外家褒寵特厚。

    用和列位将相,能小心靜默,推遠權勢,論者以此稱之。

    子璋。

     璋字公明,以章懿皇後恩,補三班借職,積官為天平軍節度觀察留後,知澶州。

    護塞商胡,會河漲,訛言水且至,璋據廳事自若,人心乃安,河亦不溢。

    徙曹州觀察使,累遷武勝軍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

    仁宗書“忠孝李璋”字并秘書賜之。

    宴近臣群玉殿,酒半,命大盞二,飲韓琦及璋,如有所屬。

    帝崩,執政欲增京城甲士,璋曰:“例出累代,不宜辄易。

    ”時禁衛相告乾興故事,内給食物中有金,既而果賜食,衆視食中,璋曰:“天子未臨政已優賞,汝何功複雲雲,敢喧者斬!”衆乃定。

     以武成軍節度使知郓州。

    京東盜白日殺縣令,略人道中,璋信賞罰擒捕,盜為衰止。

    歲大雨水,競以船筏邀利,多溺死者,璋一切籍之,約所勝載如黃河法。

    發卒城州西關,調夫修路數十裡,夾道植柳,人指為“李公柳”。

    知鄧州,坐失舉,改節振武軍,知郢州。

    還朝,道卒,年五十三。

    贈太尉,谥曰良惠。

    弟玮、珣。

      玮,選尚兖國公主,積官濮州團練使。

    以樸陋與主不協,所生母又忤主意,主入訴禁中,玮皇恐自劾,坐罰金。

    後數年,終不協,主還宮。

    玮自安州觀察使降建州,落驸馬都尉,知衛州。

    未幾,主徙封岐國,複玮都尉。

    主薨,以奉主亡狀,貶郴州團練使、陳州安置。

    遇赦還京師,至建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卒。

    哲宗臨奠,哭之,贈太師、中書令。

     珣字公粹,以蔭為閣門祗候。

    時兄璋為閣門副使,珣又求通事舍人,仁宗曰:“爵賞所以與天下共也,傥盡用親戚,何以待勳舊乎?”後一年乃命之。

     車駕視用和疾,自西上閣門副使累遷均州防禦使,知相州,賜禦制詩、飛白字寵其行。

    未幾,遷相州觀察使。

    時劉永年亦同除官,知制诰楊畋以為不可開僥幸之門,诏他舍人草制,禦史範鎮複論之,命遂寝。

     使契丹,預釣魚會,獲多。

    契丹遺以金器,使還,悉上之,更賜黃金及“李珣忠孝”字。

      熙甯中,遷宣州觀察使、知颍州,哲宗初,進泰甯軍留後,提舉萬壽觀。

    故事,正任遇覃恩止移鎮,唯宗室乃遷官。

    至是,珣與李端悫皆特遷,戚裡一覃恩遷官自此始。

    複知相州,卒,年七十四。

     李遵勖字公武,崇矩孫,繼昌子也。

    生數歲,相者曰:“是當以姻戚貴。

    ”少學騎射,馳冰雪間,馬逸,墜崖下,衆以為死,遵勖徐起,亡恙也。

     及長,好為文詞,舉進士。

    大中祥符間,召對便殿,尚萬壽長公主。

    初名勖,帝益“遵”字,升其行為崇矩子。

    授左龍武将軍、驸馬都尉,賜第永甯裡。

    主下嫁,而所居堂甃或瓦甓多為鸾鳳狀,遵勖令UI去;主服有龍飾,悉屏藏之,帝歎喜。

     領澄州刺史,坐私主乳母,谪均州團練使,徙蔡州。

    逾年,起為太子左衛率府副率,複左龍武軍将軍,領宏州團練使,真拜康州團練使,給觀察使祿。

    時繼昌官刺史,遵勖請班其下,許之。

    後繼昌守泾州,暴感風眩,遵勖馳省不俟命,帝遣使令乘驿赴之。

    既還,上表自劾,帝使輔臣慰谕之。

     遷澤州防禦使,又遷宣州觀察使。

    求補郡自試,出知澶州,賜宴長春殿。

    在郡,會河水溢,将壞浮梁,遵勖督工徒,七日而堤成。

    遷昭德軍節度觀察留後,拜甯國軍節度使,徙鎮國軍、知許州。

    水軍多不練習而隸籍,遵勖命部校按劾,拔去十七八。

    複以疾請援唐韋嗣立故事,求山林号,诏不許。

     初,天聖間,章獻太後屏左右問曰:“人有何言?”遵勖不答。

    太後固問之,遵勖曰:“臣無他聞,但人言天子既冠,太後宜以時還政。

    ”太後曰:“我非戀此,但帝少,内侍多,恐未能制之也。

    ”嘗上三說五事以論時政。

    晉國夫人林氏,以太後乳母,多幹預國事,太後崩,遵勖密請置之别院,出入伺察之,以厭服衆論。

    其補助居多類此。

     所居第園池冠京城。

    嗜奇石,募人載送,有自千裡至者。

    構堂引水,環以佳木,延一時名士大夫與宴樂。

    師楊億為文,億卒,為制服。

    及知許州,奠億之墓,恸哭而返。

    又與劉筠相友善,筠卒,存恤其家。

    通釋氏學,将死,與浮圖楚圓為偈頌。

    卒,贈中書令,谥曰和文。

    有《間宴集》二十卷,《外館芳題》七卷。

    子端懿。

     端懿字元伯,性和厚,喜問學,頗通陰陽、醫術、星經、地理之學。

    七歲,授如京副使。

    侍真宗東宮,尤所親愛,嘗解方玉帶賜之。

    稍長,出入宮禁如家人。

      七遷濟州防禦使,為群牧副使。

    杜衍為樞密,擇外戚子弟試外官,乃以端懿知冀州。

    為政循法度,民愛其不擾。

    轉運使移州捕妖人李教,教已死。

    恩州王則據城叛,人有言教不死,在賊軍中。

    遂降單州團練使、知均州,改滑州兵馬钤轄。

    賊平,實無李教者,乃以為汝州防禦使、提舉在京諸司庫務。

      遷蔡州觀察使、同勾當三班院。

    徙華州觀察使。

    以母喪,起複為鎮國軍節度觀察留後,願終制,許之,仍給全奉。

    服除,提舉集禧觀,出知郓州兼京東西路安撫使。

    是歲,京東水,民多饑,大發倉廪